输气管道输气站设计规范.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4146805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气管道输气站设计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输气管道输气站设计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气管道输气站设计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气管道输气站设计规范.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输气管道输气站设计规范11 输气站设置原则111 输气站的设置应符合线路走向和输气工艺设计的要求,各类输气站宜联合建设。112 输气站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地势平缓、开阔。2 供电、绐水排水、生活及交通方便。3 应避开山洪、滑坡等不良工程地质地段及其他不宜设站的地方。4 与附近工业、企业、仓库、铁路车站及其他公用设施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的有关规定。113 输气站内平面布置、防火安全、场内道路交通及与外界公路的连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SY

2、T 0048的有关规定。12 调压及计量设计121 输气站内调压、计量工艺设计应符合输气工艺设计要求,并应满足生产运行和检修需要。122 调压装置应设置在气源来气压力不稳定、且需控制进站压力的管线上。分输气及配气管线上以及需要对气体流量进行控制和调节的管段上,当计量装置之前安装有调压装置时,计量装置前的直管段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123 在输气干线的进气、分输气、配气管线上以及站场自耗气管线上应设置气体计量装置。13 清管设计131 清管设施宜设置在输气站内。132 清管工艺应采用不停气密闭清管工艺流程。133 清管器的通过指示器应安装在进出站的管段上,应按清管自动化操作的需要在站外管

3、道上安装指示器,并应将指示信号传至站内。134 清管器收发筒的结构应能满足通过清管器或检测器的要求。清管器收发筒和快开盲板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清管设备设计技术规定SYT 0533和快速开关盲板SYT 0556的规定。135 清管器收发筒上的快开盲板,不应正对距离小于或等于60m的居住区或建(构)筑物区。当受场地条件限制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相应安全措施。136 清管作业清除的污物应进行收集处理,不得随意排放。14 压缩机组的布置及厂房设计原则141 压缩机组应根据工作环境及对机组的要求,布置在露天或厂房内。在高寒地区或风沙地区宜采用全封闭式厂房,其他地区宜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厂房。14

4、2 厂房内压缩机及其辅助设备的布置,应根据机型、机组功率、外型尺寸、检修方式等因素按单层或双层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两台压缩机组的突出部分间距及压缩机组与墙的间距,应满足操作、检修的场地和通道要求;2 压缩机组的布置应便于管线的安装;3 压缩机基础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50040进行设计,并采取相应的减振、隔振措施。143 压气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防爆和噪声控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144 压缩机房的每一操作层及其高出地面3m以上的操作平台(不包括单独的发动机平台),应至少有两个安全出口及通向地面的梯子。操作平台上的任意点沿通道中心线与安全出口之间

5、的最大距离不得大于25m。安全出口和通往安全地带的通道,必须畅通无阻。145 压缩机房的建筑平面、空间布置应满足工艺流程、设备布置、设备安装和维修的要求。146 压缩机房内,应视压缩机检修的需要配置供检修用的固定起重设备。当压缩机组布置在露天、敞开式厂房内或机组自带起吊设备时,可不设固定起重设备,但应设置移动式起重设备的吊装场地和行驶通道。15 压气站工艺及辅助系统151 压气站工艺流程设计应根据输气系统工艺要求,满足气体的除尘、分液、增压、冷却、越站、试运作业和机组的启动、停机、正常操作及安全保护等要求。在压气站的天然气进口段应设置分离过滤设备,处理后天然气应符合压缩机组对气质的技术要求。1

6、52 压气站内的总压降不宜大于025MPa。153 当压缩机出口气体温度高于下游设施、管道,以及管道敷设环境允许的最高操作温度或为提高气体输送效率时,应设置冷却器。154 每一台离心式压缩机组均应设天然气流量计量装置,以便进行防喘振控制。155 燃机燃料气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 燃料气管线应从压缩机进口截断阀前的总管中接出,并应装设减压和对单台机组的计量设备。2 燃料气管线在进入压缩机厂房前及每台燃机前应装设截断阀。3 燃料气应满足燃机对气质的要求。156 离心式压缩机组的油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 润滑油、伺服油系统,均应由主油箱供油,且应分别自成系统。2 机组润滑油系统的动力应由主润滑油泵、

7、辅助润滑油泵和紧急润滑油泵构成。当润滑油泵采用气动马达时,冲动气马达的气体气质应符合设备制造厂的要求。辅助油泵的出油管应设单向阀。157 采用注油润滑的往复式压缩机各级出口均应设分液设备,以防止润滑油进入输气管道。158 冷却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 气体冷却方式宜采用空冷。气体通过冷却器的压力损失不宜大于O07MPa。2 往复式压缩机和燃气发动机气缸壁冷却水,宜采用密闭循环冷却。3 冷却系统的布置应考虑与相邻散热设施的关系,避免相互干扰。6. 59 燃气轮机的启动宜采用电(液)马达或气动马达。当采用气动马达时,驱动气马达的气体气质及气体参数应符合设备制造厂的要求。1510 压缩机站设置压缩空气

8、系统时,所提供的压缩空气应满足离心式压缩机、电机正压通风、站内仪表用风及其他设施等对气质、压力的不同要求。15. 11 以燃气为动力的压缩机组应设置空气进气过滤系统,过滤后的气质府符合设备制造厂的要求。1512 以燃气为动力的压缩机组的废气排放口应高于新鲜空气进气系统的进气口,宜位于进气口当地最小风频上风向,废气排放口与新鲜空气进气口应保持足够的距离,避免废气重新吸入进气口。16 压缩机组的选型及配置111 压缩机组的选型和台数,应根据压气站的总流量、总压比、出站压力、气质等参数,结合机组备用方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112 压气站宜选用离心式压缩机。在站压比较高、输量较小时,可选用往复式

9、压缩机。113 同一压气站内的压缩机组,宜采用同一机型。114 压缩机的原动机选型,应结合当地能源供给情况及环境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离心式压缩机宜采用燃气轮机或变频调速电机,往复式压缩机宜采用燃气发动机。115 驱动设备所需的功率应与压缩机相匹配。驱动设备的现场功率应有适当裕量,能满足不同季节环境温度、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的工况需求,能克服由于运行年限增长等原因可能引起的功率下降。压缩机的轴功率可按附录G公式计算。116 压缩机的原动机为变频调速电机时,电动机的供配电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的规定。变频系统谐波对公用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应符合现行国家

10、标准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的规定。变频系统输入电机的谐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的规定,否则应当选用专用变频电机。17 压缩机组的安全保护171 往复式压缩机出口与第一个截断阀之间应装设安全阀和放空阀;安全阀的泄放能力应不小于压缩机的最大排量。172 每台压缩机组应设置下列安全保护装置;1 压缩机气体进口应设置压力高限、低限报警和低限越限停机装置。2 压缩机气体出口应设置压力高限,低限报警和高限越限停机装置。3 压缩机的原动机(除电动机外)应设置转速高限报警和超限停机装置。4 启动气和燃料气管线应设置限流及超压保护设施。燃料气管线应设置停机或

11、故障时的自动切断气源及排空设施。5 压缩机组油系统应有报警和停机装置。6 压缩机组应设置振动监控装置及振动高限报警、超限自动停机装置。7 压缩机组应设置轴承温度及燃气轮机透平进口气体温度监控装置、温度高限报警、超限自动停机装置。8 离心式压缩机应设置喘振检测及控制设施。9 压缩机组的冷却系统应设置振动检测及超限自动停车装置。10 压缩机组应设轴位移检测、报警及超限自动停机装置。11 压缩机的干气密封系统应有泄放超限报警装置。173 事故紧急停机时,压缩机进、出口阀应自动关闭,防喘振阀应开启,压缩机及其配管应泄压。18 站内管线181 站内所有油气管均应采用钢管及钢质管件。钢管材料应符合本规范第52节的有关规定。182 机组的仪表、控制、取样、润滑油、离心式压缩机用密封气、燃料气等管道应采用不锈钢管及管件。183 钢管强度及稳定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51节的有关规定。184 站内管线安装设计应采用减小振动和热应力的措施。压缩机进、出口的配管对压缩机连接法兰所产生的应力应小于压缩机技术条件的允许值。185 管线的连接方式除因安装需要采用螺纹或法兰连接外,均应采用焊接。186 管线应采用地上或埋地敷设,不宜采用管沟敷设。187 管线穿越车行道时宜采用套管保护。188 从站内分离设备至压缩机入口的管段应进行内壁清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