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138615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永 遇 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复述出全词的内容,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体会用典的妙处,从而提升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章的学习,激发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忧愤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借助涵泳词意,内化作者用世报国情怀,强化学习者责任意识2.依托作品中“用典”与“表情达意”间的关系,窥见京口北固亭怀古豪放词风一斑。【教学方法】预习中成诵,讨论中探究,感悟中生成【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一、知识夯实,填写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性名句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

2、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_,_,_。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诗句是 :_,_。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小乔刚刚和周瑜结婚,周瑜意气风发的诗句是 :_,_。二、导入 “怀”,指心有所感;“古”,指眼前能触动情怀机关的古迹和与古迹、情怀密切相关的古人古事;“怀古”,即因古而生怀,寄情怀于古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唱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可见,“怀古”实在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三、析词作用典结合课前预习,背诵全词。1.从全词看,作者立足京口,

3、想到了什么?“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辞源);结合文本注解思考上片先后有:三国时,孙权曾在京口建都,并击败北方曹操的军队;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京口起事,大举北伐,恢复中原并建立政权下片先后有:刘裕之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想以北伐建功立业但因草率而致兵败;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在狼居胥山举行封山大礼而还;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刘义隆到京口瓜步山并在山上建立行宫;战国时,赵国良将廉颇虽老思用2.结合词题看,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六个典故?明确:成词背景与典故的联系,为后面分析打基础与“此时此地”有关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但主战派一直将“王师北定中原”当做目标,京口作为抗金前线与金人

4、劫掠后的扬州隔江相望典故在空间上与作者此时立足的京口(镇江)直接有关与“此时此地的作者”有关此时,作者率众南归已经三十二年,被投降派排挤而被迫退居江西乡间也已有十多年,但他从未放弃收复失地的愿望;此地,作者此前在濒临抗金前线的镇江任知府,因力促充分准备和得当用人而遭当权者疑忌以致降职,为恢复大业一展才略的愿望再次落空此时此地的作者空怀却又不愿空怀一腔忠贞,报国无门却又不甘心报国无门典故所及人物及其境遇与作者此时的情感和抱负直接有关正因为以上两个“有关”,内心沉郁却又壮怀激烈的作者立足京口想到了这六个典故3.结合全词看,这些典故有哪些特点?典故多全词双调104字,上片两处用典,下片四处用典内容有

5、侧重上片典故所及侧重“人”-曾在京口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下片典故所及侧重“事”-与北伐抗金的需要和愿望有关的历史事件感情有侧重上片典故侧重体现出感慨、深沉的情感;下片典故侧重体现了暗讽、慷慨和悲愤的情结典故有对比成就“风流”的人事和“仓皇北顾”的人事对比,历史上“舞榭歌台”的太平景象与佛狸祠如今异族统治下“神鸦社鼓”的貌似太平对比同典分用,相互照应宋文帝败北与拓跋焘追击并在瓜步山上建立行宫实为同史,但词中分用,相互关联却又各表一意纵观全词,用典较多较灵活,表达的情感丰富而相对集中,并能以一心报国的高尚情怀贯串其中,抒情脉络完整而清晰4.从表情达意看,词中的典故有哪些作用?讨论并从形象描写或语言

6、形象性入手,化难为易,提取有关“形象”,还原有关“意境”,体味有关“情理”,突破难点典中塑形象“凭谁问”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故作疑问,展现了廉颇虽老思用的场面,一位须发皆白、忠心依旧、雄心不已的老将形象跃然纸上;联系作者际遇,自况以表报国之心的用意不言而喻以典塑人,以人明志,形象而深刻典中生意境“江山”既实指京口之江山,也虚指天下之江山;饰以“千古”,置孙权(“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及其英雄业绩于时空的邈远辽阔之中,既有多娇江山之美,又含英雄豪迈之气,兼有感慨今昔之情,终成雄壮开阔之境因典生境,境中隐情,自然而生动典中寄情理典中含“情”例如,上片表现英雄不再的感慨和对英雄业绩的

7、向往之情,下片则表现慷慨中的失望和悲愤中的希望虽然有元嘉北伐“仓皇北顾”和佛狸祠“神鸦社鼓”这样的反面切入,但不难发现和把握词中情感的流动因情用典,以典蕴情,切合词人表情达意的需要,这是本词用典最主要的特点典中明“理”例如,上片孙权、刘裕的典故,在“京口”情境下暗含了“有准备才能成功”的道理,而下片廉颇思用的典故,暗含了老臣不仅忠心可嘉而且经验可用的道理最后,所有典故于情于理都落脚于“忠心报国”这一主旨增强感染力以内容特定的典故来表情达意,不仅简省精练,还可曲尽其妙;同时,用典与形象、意境和情理有机结合,体现了词的精练性和含蓄性,使词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四、感词人情怀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

8、再次背诵全词进一步理解:1.这首词包含哪些思想感情?抗金报国的忠义,对英雄人物及其业绩的仰慕,对太平与繁华不再的感慨,对草率出兵的暗讽,对人心安于现状的担忧,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2.诸多感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主次分明,因果相关,情理交融五、整合1.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重要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人间词话中语评“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指辛弃疾的词出自至性真情,能创造阔大的意境,能表现高洁的襟怀和远大的志向京口北固亭怀古很好地诠释了王国维的评语2.关注本词用典质与量兼备、意与境互动、情与理相合的特点六、迁移结合前面分析,第三次背诵全词1.进一步体会“慷慨愤世的词家当以辛弃疾为代表”(宛敏灏唐宋词)的特点2.结合对苏轼念奴娇&8226;赤壁怀古的学习,在用典的特点和作用两方面作简要比较,从词作意境、作者胸襟方面进一步感受豪放派词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