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火灾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帮**** 文档编号:4122475 上传时间:2021-02-1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3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下火灾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井下火灾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井下火灾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火灾应急预案.doc(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同煤国电同忻煤矿井下火灾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同煤国电同忻煤矿有限公司二一九年三月目 录第一节 总则一、编制目的.4二、编制依据.4三、工作原则.4四、适用范围.5第二节 煤层、煤质及煤的自燃情况.5第三节 矿井火灾危险分析及火灾预防措施.8一、 矿井火灾危险分析.8二、 矿井火灾预防措施.71、 外因火灾.72、 内因火灾.9第四节 应急准备.10一、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11二、 应急资源.12三、 应急救援预案的贯彻和要求.17四、 培训和演习.18第五节 应急响应及应急救援措施.21一、 应急响应21二、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26第六节 避灾路线.39第七节 现场恢复40第八节

2、 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41同忻煤矿公司井下火灾应急救援预案第一节总 则一、编制目的1、为了保证井下安全生产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有序、顺利的进行,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2、通过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使相关人员熟悉有关避灾路线和抢险避灾方法,加强安全监督,加强自保互保能力。3、为各级管理人员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安全职责,做到超前预防,达到防患于未然。4、为领导决策提供切实可靠、可行、可用的应急救援、事故处理方案和依据,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降低损失。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

3、法;2、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以及国务院第七十九次常务会议精神;3、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护规程;4、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三、工作原则(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2)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4) 依靠科学,提高素质;(5)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四、适用范围井下发生的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炸药爆炸、顶板事故、运输事故、机电事故、水灾、火灾等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事故的应急救援。第二节煤层、煤质及煤的自燃情况同忻煤矿首采煤层为35号煤层,石炭系煤层的特点如下:3-5号煤层:

4、位于2号可采煤层之下0.6011.25m,平均4.23m。煤层总厚1.6329.41m,平均厚15.72m。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大,全区可采,是本区最主要可采煤层之一。 本区各主要可采煤层以1/3焦煤和气煤为主,伴有零星的1/2中粘煤及弱粘煤。由于煌斑岩侵入煤层,煤质变化十分复杂。山4、2、35号煤层受煌斑岩的影响,均出现大面积分布的以贫煤为主、无烟煤和不粘煤为辅“混煤”,此外还有“硅化煤”及少量的天然焦。一、煤的物理性质 l/3焦煤、气煤主要以半亮型煤为主,光亮型、半暗型煤为辅。山4、2号煤具有弱玻璃光泽,结构较疏松。35号煤具有弱玻璃玻璃光泽、碎块块状,参差阶梯状断口,夹有镜煤条带,发育有少

5、许内生裂隙。8号煤以暗淡型煤为主,略具丝绢光泽致密块状,节理较发育,节理面充填有方解石脉。“混煤”呈灰黑黑色,沥清弱玻璃光泽,条带状结构,为半暗型光亮型煤,贝壳阶梯状断口,结构疏松,性脆易碎。“硅化煤”呈灰深灰色。比重大,质坚硬,气孔发育,但均被煌斑岩及炭酸盐类充填,形成一种类似焦炭的混合体,其灰分大于50,完全失去工业价值,而天然焦则还可利用,故而俗称“硅化煤”以示区分。 天然焦呈黑灰钢灰色,参差状断口,土状或微带金属光泽,气孔发育,具垂直层面柱状节理,灰分较高,比重一般大于1.70。原有煤岩结构已分辩不清。本井田内层位很少。二、煤的化学性质:1/ 3焦煤和气煤:二者的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相差

6、不大。灰分:各可采煤层均为富灰煤,山4号煤最高均在 31以上,其次为2号煤层接近30,3-5、 8号都在26左右。硫分:8号煤层全硫含量平均为1.93,一般均大于1%,属中硫煤。其余各可采煤层全硫含量均小于1,均属特低硫煤。挥发分:各可采煤层基本一致,都在37左右,属高挥发分煤。发热量:各可采煤层的原煤弹筒分析基发热量均在20.3124.16MJ/kg(48575778卡克)之间, 8号煤层最高,依次为 3-5号、2号、山4号。胶质层Y值和粘结性指数GR.I:各主要可采煤层的Y值一般为11.714.8mm;粘结指数GR.I为59.383.3,为中粘结性至强粘结性煤焦油产率:各煤层均属富油煤。可

7、磨性、抗碎强度:各煤层均为易磨碎煤,均属高强度煤。三、煤的自燃各煤层变质程度较低,丝质组含量高,存在着煤自燃的因素。初设安全专篇中指出,煤的自燃是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情况下堆积612个月即发热。本井田东部小煤矿生产中,井下有煤层自燃现象。自然发火期为624个月左右。3-5号煤层属容易自燃煤层。详见煤样测定成果表。 煤 样 测 定 成 果 表 表1-2-15层名火焰长度加岩粉量%有无爆炸 性着火温度 FTT自燃倾向点 数样 数山41430有35377容易自燃1121520有36628不易自燃343-54438有35619容易自燃83487049有35828不易自燃818四、地温本井田属地温

8、正常区,无高温热害区。第三节 火灾预防措施 、外因火灾、严格执行机电管理的有关规定,井下严禁明火作业,电气设备严禁失爆,电缆及连接装置要保持完好,非防爆设备入井和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并加强管理,定期检查。、严格执行井下放炮的有关规定,严禁放明炮,糊炮等,严禁用钎杆等金属物代替装药木杆。、公司安全监察部严格执行入井人员验身制度,严禁任何人将火种、烟草物品带入井下,入井人员不准穿化纤衣服。、爆破物品入井时,严格执行井下爆破物品管理及运输的有关规定。 、井下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健全井下明火和可燃物管理制度。矿井内严禁进行电气焊及喷灯工作。凡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地点进行电气焊时必须制定

9、安全措施,并按照审批程序予以审批,并由公司调度室牵头会同安全监察部、施工队组统一工作,并委托救护队员现场监护,要有一名公司领导现场统一指挥,包括皮带热补。 、皮带巷内要把浮煤清理干净,防止电气火花及皮带摩擦发生火灾。 、凡新安装皮带时,必须使用阻燃皮带,皮带巷内必须安设皮带保护装置。 、井下严禁存放各类油脂。使用过的棉纱废油脂及易燃物品要集中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及时送出地面处理。 、主、副井口,同家粱进、回风井口附近20米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电炉取暖。井口暖风道和盘道进风暖风道必须用不燃性材料砌筑,并至少装设两道防火门。 、井下火药库、机电峒室、皮带转载点、溜煤眼上口至少存放三台性能良好的4KG

10、干粉灭火器及0.3M3的防火砂以及灭火工具材料,安全监察部、同忻公司派出所每周巡回检查一次,发现短缺或不能使用要责令其及时补充或更换。 、矿井必须设地面消防池和井下消防管路,所有井下的洒水系统兼作消防管路,消防管路系统辅助运输巷每隔100米设置支管和阀门,皮带运输机巷每隔50米设置支管和阀门,水源总控阀门应接在进风巷,在井下各峒室进风口前后10米范围设置三通阀门,主要硐室要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修维护。 、主、副平峒底考虑设消防器材库,库内材料领用和保管由救护队负责,每月由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组织安全监察部、同忻公司派出所对材料配备进行一次检查。井上下消防库材料明细表附后。 、每个入井人员

11、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发现不合格或过期自救器要立即更换。 、井下硐室及其回风道要采取不燃性支护,变电所要实现分区通风。 、生产技术部负责必须详细掌握同忻煤矿公司所属小煤窑的开采范围、通风方式及发火情况,以便及早在井下受影响的区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突然受到小窑灾变威胁,影响矿井安全生产。 、内因火灾 、盘区设计,巷道布置,留设煤柱要齐全,并根据设计规定执行。 、采、掘工作面必须编制专项防止自燃发火措施,特别是放顶煤开采时要编制专项防止自然发火措施,并采用封堵和注氮气、黄泥灌浆等防灭火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灭火。严禁在采空区、废弃巷道内丢弃废坑木等易燃物,尽量提高综采放顶煤回收率,减少古塘遗煤

12、。 、永久性密闭、防爆密闭必须设“三孔一柱”。 、盘区和综采回采结束后,必须在30天内撤出全部设备和材料并封闭,通风部委托队组在10天内封闭。对因撤架等原因造成不能及时封闭或停采长期供风的工作面,必须制定相应的防灭火措施报集团公司审批,消除采空区自燃发火隐患。 、加强通风设施管理。 、建立束管监测系统,做好采空区自燃发火预测预报,绘制气体变化曲线,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根除的效果。如果束管监测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必须每两天对回采工作面取样化验一次。 、加强对现有防灭火系统的管理,要充分发挥其防灭火作用,并要及时填写记录。当防灭火系统需要报废时,必须报集团公司审定,经现场核实认可后,方可拆除。、每年(

13、或进行通风系统改造时)要进行矿井压能测定,认真分析矿井压能分布情况,综合分析对可能发火区的影响。盘区内阻力损失不宜超过600Pa,回采工作面阻力损失不宜超过200Pa。并依照矿井压能分布规律正确选择风门、风窗、密闭等通风设施的位置,以尽可能降低采空区、火区和煤柱裂隙处的漏风压差,减小漏风量。、矿井延伸新水平和采区开采新煤层时,必须对所开采煤层的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第四节 应急准备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抢险救灾指挥部 总指挥: 董事长 总经理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成员:副总工程师及各项目部、调度室、安全部、通风部、机电部、生产技术部、经营部、工会办公室、综合部、保卫部等单位主要负责人。

14、指挥部职责:1)负责组织制定、修订煤矿井下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与发布;3)负责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4)负责组织预案的演练,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及时组织修订、补充和完善;5)负责应急资源的定期检查评估,并组织落实;6)负责落实事故处理方案和营救遇险人员方案;7)负责按照预案程序,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反应组织进行应急救援行动;8)负责选定井下救援基地,任命井下基地指挥;9)负责清点井下被困人员数量和姓名;10)负责签发下井许可证;11)负责指导事故善后处理工作;12)负责配合事故调查;13)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

15、在调度室。主 任: 调度室主任成 员: 调度室所有成员报警电话: 井下报警:#地面报警:7828110办公室职责:1)在接到报警信号时,保证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询问事故现场的重要信息。2)事故发生后负责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行动组成员。3)及时传达指挥部的命令。4)掌握现场救援情况,并向指挥部报告。二、应急资源1、应急队伍1)抢险救灾行动组组 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集团公司救护队队长成 员:通风部人员职 责:(1)负责组织成立救护队,配备、保养并维护好各类装备、仪器。(2)经常组织本部人员搞好岗位练兵和事故应急救援的演练工作,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3)发生灾变事故时,根据事故性

16、质的不同,进行具体的抢险救灾。(4)坚持24小时昼夜值班制度,坚守工作岗位,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5)根据总经理或总工程师的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注视主扇风机的工作状况,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并执行有关的其它措施。2)治安保卫行动组组 长:保卫部部长 副组长:保卫部副部长 成 员:保卫部人员职 责: (1)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设置警戒区,实施交通管制,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严格控制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及车辆,避免出现意外的人员伤亡或引起现场的混乱;(2)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疏散、撤离或者采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3)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预防和制止

17、各种破坏活动,看管好抢支、弹药仓库,维护社会治安,严防不法分子乘机破坏;(4)必要时承担抢险救灾工作;(5)搞好灾变期间,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水源、煤气管道的监控和管理工作。 )物资供应行动组组 长:物质供应部部长 副组长:机电部部长 成 员:经营部分管材料人员和机电部有关人员 职 责:(1)根据不同灾变分类备好相应的救灾物资;(2)按规定及时为抢险救灾人员配齐救援装备,提高救援队伍的技术装备水平;(3)组织人员和车辆,运送救灾物资,保证救援物资快速、及时供应到位。4)后勤生活服务组组 长:后勤部部长 成 员:后勤部有关人员职 责:(1)负责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2)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

18、活;(3)做好抢险救灾的后勤保障工作;(4)负责安排增援人员的饮食和休息。)宣传教育行动组组 长:综合部主任 副组长: 企划部部长成 员:综合部及企划部有关人员职 责:(1)负责及时收集、掌握准确完整的事故信息;(2)向新闻媒体、应急人员及其它相关机构和组织发布事故的有关信息;(3)负责谣言控制,澄清不实传言;(4)做好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灾民情绪,坚定信念,鼓舞士气;(5)发动群众,战胜困难。)善后处理行动组组 长: 工会办主任副组长: 团委成 员: 工会办人员职 责:(1)组织对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2)督促、指导事故单位及时通知伤亡人员家属; (3)落实用于接待伤亡人员家属的车

19、辆和住宿,做好相应的接待和安抚解释工作,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善后处理的动态。8)资料组组 长:生产技术部部长 副组长:生产技术部副部长 成 员:生产技术部人员职 责:(1)收集现场有关资料、记录事故处理情况;(2)了解掌握事故的发展动向、综合分析各种数据,为事故的正确处理提供技术依据。其他部门职责:安全部根据批准的应急救援预案,负责对救护工作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安全监督;负责井下救灾车辆的协调工作。通风部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注视主扇风机的工作状况;负责矿井各种气体含量、温度和风速风量的检查,完成对通风设施破坏后的完善,抢救遇难人员的工作,并负责井下各种管路的联

20、接,保证畅通无阻,对各地点实行监督和把关,保证救灾工作的进行。机电部部长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负责改变矿井主扇风机工作制度,并掌握矿井的停送电工作,保证灾害发生地点的通讯畅通,完成其它有关的任务。2、应急救援技术资料1)矿井平面图;2)矿井立体图;3)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矿井充水性图;4)井上、下对照图;5)巷道布置图;6)采掘工程平面图;7)通风系统图(与通风避灾线路图分开绘制);8)井下运输系统图;9)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10)排水、防尘、防火注浆、压风、充填、抽放瓦斯等管理系统图;11)井下通信系统图;12)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高、低压开关参数要标出);13)井

21、下避灾路线图(注明消防材料库的位置,正常风流与反风后的避灾路线要用颜色区分,加入透水避灾路线也用颜色区分);14)矿井地面、井下非常仓库位置图及说明书;15)瓦斯、煤尘、顶板、水、风量等技术数据;16)作业规程、安全措施等程序文件(包括矿井反风试验报告和反风时保证设施完好可靠的检查报告以及地面居民区和各类建筑蹬空措施等);3、外部资源联系方式1)集团公司矿山救护大队 78001182)集团公司消防大队70133733)云泉分局70133584)集团公司经济民警支队70138395)集团公司武装部70132576)集团公司医卫中心70104147)集团公司安监局70121418)集团公司生产技术

22、部70130209)集团公司通风处7012431附表:发生火灾事故应急物资储备表序号物资名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救护人员装备套92灭火器个各10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CO2灭火器3隔离式自救器个504黄 沙5急救箱6各类外伤救护药品三、应急救援预案的贯彻和要求、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经集团公司会审批准后,由总经理签署,总工程师负责组织贯彻执行,各单位安全副职和技术人员在每周组织安全活动时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贯彻应急救援预案。2、同忻煤矿公司每半年组织一次应急救援演习,演习按“预案演习计划”进行。3、预案演习计划以“井下火灾事故”发生为例,进行演习。必须按预案规定的所有程序进行启动,参加人数不

23、得少于预案规定人数的50,具体演习时间为安全活动月、地点预计在8101首采工作面,其他有关要求,在演习计划中明确规定。4、演习计划由安全部负责编写,由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5、除同忻公司每半年统一组织一次演习外,各单位要有计划地组织员工熟悉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特别是工作地点变化以后,要在一个月内走一次避灾路线。6、贯彻计划时,有关单位要向职工讲解灭火器材,自救器性能与使用方法,掌握自救和互救知识。7、机电部和通风部要经常检查、检修主扇的反风装置和井下反向风门,保证反风能够顺利进行。8、发现井下安全设施损坏时,有关单位及时处理。9、通风部在组织安全检查中,要将计划内容列入,详细落实。四、培

24、训和演习(1)培训:培训中心与安全监察部负责培训工作,应根据本预案的实施情况每年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应急有关人员进行应急知识或应急技能培训。培训应保持相应记录,并做好培训结果的评估和考核记录。A、应急人员的培训内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应急预案的启动程序井下火灾处理的应急预案井下瓦斯灾害的应急预案矿井无计划停电、停风的应急预案各种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防护用品的佩戴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基本操作。B、其他员工的培训内容:井下潜在的重大危险源及事故后果事故汇报与通知的规定自救器的使用条件及使用方法灭火器的分类、使用方法及灭火步骤的训练发生灾害后的自救措施撤离的组织、方法和程序自救和互救的基本

25、常识C、应急培训的评估每次培训完成后,安全监察部和培训中心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培训效果的评估采取考试、现场提问、实际操作考核等方式,并对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对于关键应急岗位的人员,如果考试不合格,可对其单独加强培训或调离工作岗位,以保证此岗位人员有能力应对突发事故。D、应急培训的要求针对性: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灾害及承担的应急职责,不同的人员应培训不同的内容;周期性:培训时间相对短,但有一定周期;定期性:定期对应急人员进行技能训练;真实性:尽量贴近实际应急活动。(2)演习:A、演习的目的应急演习的目的是评估应急预案的各部分或整体是否能有效地付诸实施,验证应急预案应急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的适应性

26、,找出应急准备工作中可能需要改善的地方,确保建立和保持可靠的通信渠道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确保所有应急组织都熟悉并能够履行他们的职责,找出需要改善的潜在问题。应急演习有助于:在事故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点;辨识出缺乏的资源(包括人力和设备)改善各应急队伍之间的协调水平在企业应急管理能力方面获得大众的认可和信心增强应急反应人员的熟练性和信心明确每个人、每个岗位的职责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B、演习的要求“一通三防”灾害事故每年应进行至少一次的应急演习;应急演习计划由应急指挥中心组织编制。应急演习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应急预案规定。要求领导重视、科学计划;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周密组织、统一领导

27、;由浅入深、分步实施;讲究实效、注重质量。应急演习原则上应避免惊动人员太多,演习应在应急教育得到普及、条件比较成熟的条件下进行。第五节应急响应及应急救援措施一、应急响应(一)、应急响应基本流程事故发生接 警信息反馈警情判断响应级别事态控制救援行动工程抢险警戒与交通管制医疗救护人群疏散环境保护现场监督专家支持总结评审应急恢复应急启动事故调查善后处理解除警戒现场清理申请增援扩大应急现场指挥到位应急资源调配信息网络开通中心人员到位报 警应急结束(关闭)(二)、报警、接警记录和通知程序1、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必须一天24小时安排值班人员。2、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在接到报警信号时,值班人员负责向报警人员询

28、问事故现场的详细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故性质、估计事故的危害程度、以及报警人员所处位置等重要信息),做好记录,同时,通知受灾区域和灾害有可能波及的区域人员立即撤离出井。并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灾情。3、值班领导接到灾情汇报后,立即向救灾指挥部总指挥汇报,并命令调度员按“发生事故必须立即召集的人员名单”通知救灾指挥成员迅速到调度室或指定地点集合。然后在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组织好本单位人员积极参加救灾工作。4、救灾指挥成员及发生事故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人员名单表顺序 姓 名 职 务 办公室电话 移动电话1)值班领导)靳建顺 董事长 7828666 13903522073)总经理 李俊成 78286

29、98 13313525818)霍利杰 总工程师 7828222 13834266234)鲍永生 生产矿长 7828688 139347993366)郭永彪 总会计师 7828777 138034260797)李 英 安全矿长 7828598 135930301988)张雪峰 安全副工程师 7828333 136335226419)吴新文 通风副工程师 7828716 1350972304610)聂仕义 机电副工程师78286681393479607010)王志强 开拓副工程师 7828163 1383425093211)王冬波 电器副工程师 7828168 1370352223211)陈振国

30、生产副工程师 7828588 1351352523411)高福斌 调度室主任 4095428 1393480523512)闫日武 安全部长 7828096 1375325425713)李二利 生产技术部副部长 78280341399442072914)李晨阳 企划部部长 7828288 1375324914815)范美乐综合部部长782806813513664732应急分级一般分为三级:1、一级紧急情况:能够利用本单位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2、二级紧急情况:需要利用集团公司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3、三级紧急情况:需要集团公司和政府部门响应的紧急情况。(三)、应急救援行动启动程序。1、发生灾害事

31、故后,立即召集救灾指挥部所有成员,首先听取当班值班领导的灾情汇报以及已经下达的命令情况汇报。继续组织撤人、停电、保证主要通风机及压风机的正常运转(派专人去风机房、压气机房组织与督促工作),确定应急响应级别。2、通知事故单位和有关区队、自救器灯房室、安全部准备统计当班下井人数及其姓名,统计已下井的人数及姓名,以便分析灾区人员数量及分布,通知各救灾行动组准备救灾材料,医院准备急救伤员。3、指定一名副职领导签发下井许可证,并通知矿灯房、自救器室和副井口,没有下井许可证不准发放矿灯、自救器。4、选定井下救援基地,指定具有救护知识的领导担任井下救护基地指挥。同时明确基地指挥只起“上传下达”作用,不得自行

32、发号命令,以免形成多头指挥。落实井下救护基地所需的通讯设备、救灾器材等,选定安全岗哨位置及其人员,明确其任务。(四)现场救援指挥与控制程序。1、首先命令救护队进入灾区引导人员撤退;将伤员救到井下救护基地或其他安全地点进行现场急救后,送到地面,得知受伤人员困在灾区时,一方面设法与受阻人员联系、稳定其情绪,一方面立即报告抢救指挥部采取措施组织特别抢救。2、救灾指挥部根据井下灾情报告,责成协助成员,将抢险人员组成二线、三线力量。当抢险人员不足时应及时报告上级机关和兄弟单位请求支援。及时满足井下需要,千方百计完成撤人抢险任务。3、井下撤出人员和抢救人员完成后,应投入二线或三线力量,命令救护队进行侦察工

33、作,掌握灾情性质、影响范围、灾区通风与瓦斯等灾情,同时撤出一线部分人员。救护队长应具体负责指挥救护队按救护规程的要求完成侦察任务,提出测定数据、灾区示意图及灾区处理建议,供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侦察结束后,应安排救护队在安全地点监视灾情变化,具体位置应由井下救护基地负责人提出建议,报总指挥部确定。4、指挥中心组织所有成员听取侦察情况汇报后,结合灾情实际,尽快提出事故处理方案,并将成员明确分工,限定时间完成救灾准备工作,并派员检查核实。5、根据灾区现场情况不断协调平衡力量,确保方案顺利进行。当遇灾情变化时,应及时修改救灾方案,调整救灾力量。6、事故处理结束稳定一定时间后,应抓紧恢复事故破坏的各个系

34、统,使之正常,特别是通风系统。当各系统恢复正常后,即可恢复正常生产秩序,抢险指挥部结束工作。7、事故处理结束后,指定有关部门和人员收集整理事故调查报告,并进行全面分析。对事故发生、抢救处理过程、重要的经验教训以及今后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等,形成文件后上报并存档。(五)、向上级主管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报告程序。 矿井在生产区域内发生人员死亡事故,事故现场人员要立即将情况报告同忻应急救援中心(同忻调度室),由调度室负责在二十四小时内上报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局总调)及安监局,然后由集团公司相关部门逐级上报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并依次报至国家安监总局,同时报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对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特大事故,由调度

35、室负责要在三天内续报一次事故抢险救灾、初步调查处理情况。(六)、公司内部职工的事故情况的告知程序。 井下发生灾害事故后,按照应急救援的要求及时成立宣传教育行动组,由宣传教育行动组负责及时将抢险救灾的进展情况告知媒体、应急人员、其它相关机构组织和公司内部职工。(七)、现场医疗救护响应程序。 井下发生灾害事故后,在第一时间内,由应急救援中心(调度室)通知同煤总医院(电话:7028120),由总医院根据灾害情况启动医疗救护应急程序。(八)、现场警戒保卫程序。 井下发生灾害事故后,按照应急救援的要求及时成立治安保卫行动组,由应急指挥中心决定需设警戒部位和现场警戒人员数量,必要时可与云泉分局(电话:70

36、13358)、集团公司经济民警支队(电话:7013839)、集团公司武装部(电话:7013257)取得联系。(九)、需要外部支援的请求及联系程序。 是否需要外部支援由应急指挥中心决定,调度室负责及时与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联系,由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负责联系。二、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一)矿井火灾事故救护1、井下灭火方法(1)、直接灭火法直接用水、沙子灭火;或者用灭火器灭火。(2)、隔绝灭火法当井下火灾不能用直接灭火法扑灭时,必须迅速封闭火区,切断氧气供给,经过相当时间以后,由于火区氧气消耗殆尽,火灾最终熄灭。(3)联合灭火法即在封闭火区后再辅以其他灭火措施,如灌浆或惰性气体和调节风压

37、法等。火区范围大,火源位置不太确切时,应对整个火区灌注大量泥浆。火区范围小且火源位置已准确掌握时,就可在可在火源附近打钻注浆。(4)惰性气体灭火法就是向火区内输送二氧化碳、氮气或炉烟等惰性气体,以降低火区内的氧气含量,增加密闭区的气压,减少漏风,从而加速火灾的熄灭。(5)调节风压灭火法就是调节火区进、回风侧密闭之间的风压差,减少向火区的漏风,加速灭火。2、火灾时的通风方法及其选择处理火灾时常用的通风方法有:正常通风、增减风量、反风、火烟短路、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等。无论采用何种通风方法,都必须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保证灾区和受威胁区人员的安全撤退;(2)防止火灾扩大,创造接近火源直接灭火的条件

38、;(3)防止出现再生火源和火烟逆退;(4)避免火灾气体达到爆炸浓度,避免瓦斯通过火区,避免瓦斯、煤尘爆炸;(5)防止产生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扑灭井下火灾时,抢救指挥部应根据火源的位置、火灾波及的范围、遇险或受威胁人员分布,迅速而慎重地决定通风方法。当火灾发生在矿井总回风巷,或者发生在比较复杂的通风网路中,改变通风方法可能会造成风流紊乱、增加人员撤退的困难,可能出现瓦斯积聚等后果时,应采用正常通风,稳定风流,此法采用较多。当采用正常通风方法会使火势扩大,而隔断风流又会使火区瓦斯浓度上升时,应采取减少风流的方法。这样既有利于控制火势,又不使瓦斯浓度很快达到爆炸界限。在使用此方法进行救灾时,灾区范围

39、内要停产撤人,并严密监视瓦斯情况。而且要注意:在灾区内人员尚未撤出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出现缺氧现象或瓦斯上升到爆炸界限,不利于人员撤退时,不能减少灾区风量。在减少灾区风量的救灾过程中,若发现瓦斯浓度上升,特别是瓦斯浓度上升到2左右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此法,恢复正常通风,甚至增加灾区风量,以冲淡和排除瓦斯。在下列情况下需要增加灾区风量:在处理火灾过程中,如发现火区内及其回风侧瓦斯浓度升高,则应增加风量,使瓦斯降到1以下。火烟短路是救灾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它是利用现有的通风设施进行风量调节,把烟雾和有害气体直接引入排风道,减少人员伤亡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要视具体情况,合理使用。反风分全矿井反风和局部反

40、风,由于矿井通风网络的复杂性、火源出现的偶然性、火势发展的不均衡性,采用什么方式反风,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最好平时做好反风演习工作,通过演习观测瓦斯涌出、煤尘飞扬情况,以判断火灾时期是否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一般情况下,矿井进风井口、井筒、井底车场及其内的硐室、中央石门发生火灾时,一定要采取全矿井性反风措施,以免全矿或一翼直接受到烟侵而造成直接恶性事故。采区内部发生火灾,若有条件利用风门的启闭实现局部反风,则应进行局部反风。3、防止火风压的产生及其控制(1)积极灭火,控制火势:火灾发生后,应尽一切可能创造重要条件积极灭火。直接灭火实在失效时,当灾区人员已撤出的情况下,应在火源的进风侧建筑临时密闭,

41、适当控制火区进风量,减少火烟生成,但需注意火灾发生在上行风流中时,主要密闭应建在火源所在的主干风路中(密闭与火源之间无旁侧风道)。如果这种要求难以达到,则应首先把旁侧风流密闭起来,然后再密闭主干风道,以免在旁侧风路产生风流逆转和引起瓦斯爆炸。在下行风路中发生火灾时,应首先密闭旁侧风道,暂时加大火源所在风路的风量,防止风流逆转,需要时再在火源所在风道中建造密闭。(2)正确调度风流,避免事故扩大:火灾发生在分支分流中时,应维持主要通风机原来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在救人、灭火阶段,不能采取减风或停止通风机运转的措施。(3)增加排烟风路,加大排烟能力:在可能成为排烟风路上,应迅速打开风窗或已有的防火风门、

42、甚至密闭墙,消除阻碍风流和火烟流动的障碍物,使回风线路畅通和扩大排烟能力,迅速将火烟直接导入总回风道排出。4、井下火灾时的现场自救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都应根据火灾的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在现场的区、队、班组长应依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组织人员利用现场的一切工具和器材进行灭火。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其电源。在电源切断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如果火灾范围大或是火势猛,则应在撤出灾区人员、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稳定风流,控制火势发展,防止人员中毒的措施,并

43、随时保持和地面指挥部的联系,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行事。如果现场人员无力抢救,同时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是其他地区发生火灾,在接到撤退命令时,就要立即进行自救和组织避灾。具体如下。(1)沉着冷静,迅速戴好自救器后撤退。(2)位于火源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风撤退。位于火源回风侧人员,如果距火源较近且火势不大时,应迅速冲过火源撤离回风侧,然后迎风撤出。如果无法冲过火区,则沿回风撤退一段距离,尽快找到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再撤退。(3)如果巷道已经充满烟雾,也绝对不要惊慌,不能乱跑,要迅速辨认出发生火灾的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俯身摸着铁道或铁管有秩序的外撤。(4)如果实在无法撤退,应利用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构筑临时避难硐室,尽量隔断风流,防止烟气侵入,然后静卧待救。(5)有条件时应及早用电话同地面取得联系,以便救护队前来救援。(二)火灾应急救援措施处理矿井火灾事故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控制烟雾的蔓延,不致危及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