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doc

上传人:pei****hi 文档编号:4118510 上传时间:2021-0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一、选择题1(2015北京市丰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CuBNaCFeDAl【解析】A在空气中不能形成氧化层,跟空气中的CO2、H2O、O2形成了碱式碳酸铜,错误;B.钠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钠是粉末状物质,不是致密的氧化膜,不能阻碍反应的进行,错误;C.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疏松的氧化铁,不能保护内部金属,错误;D.像铝、镁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能够保护内部金属不被氧化,正确。【答案】D2(2015河南省扶沟县高一考试)市售的食品包装中常带有一小包铁粉,并标有“吸氧剂”字样,这

2、是利用了铁粉的()A氧化性B还原性C吸水性D导电性【解析】做吸氧剂则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中铁粉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选B。【答案】B3(2015德州市普高高二期中)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B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熔化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解析】A钠硬度较软,可用刀切割,A错误;B.金属钠在加热条件下,熔化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正确;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不是氧化钠,错误;D.金属钠的熔点很低,不到100 ,错误。答案选B。【答案】B4

3、(2015河北保定重点中学期中)下列关于铝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B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C氧化铝不能通过分解反应制得D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得到电子,是氧化剂【解析】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失去电子,是还原剂。【答案】A5(2015福建省清流县一中高三阶段考试)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有白色烟雾B氧化铁溶于水生成红褐色沉淀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固体【解析】A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氢易溶于水生成盐酸

4、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错误;B.氧化铁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错误;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正确;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错误。【答案】C6(2015福建省莆田八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B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C上述反应中CuSO4表现了还原性D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在加热时发生反应:2NaCuSO4CuNa2SO4。A.该反应是单

5、质与化合物反应产生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是置换反应,正确;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C.在反应中CuSO4中的Cu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2价变为反应后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表现了氧化性,错误;D.根据实验可知在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若有水存在,发生的就是钠与水的置换反应,正确。【答案】C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保存在煤油里的原因之一是它极易与氧气反应B铝在空气中很容易燃烧C镁表面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解析】铝在空气中易与O2反应生成Al2O3,但不易燃烧,B选项错误;Mg与O2反应生成致密MgO薄膜,能保护其内层金属,

6、C选项错误;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nH2O而非Fe3O4,D选项错误。【答案】A8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解析】钠与O2反应,NaNa2O与NaNa2O2的过程中失去的电子数相同。【答案】B9(2015经典习题选萃)若m g Na在足量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为(m3.55) g,则m g Na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的质量为()(m0.8) g(m1.0) g(m1.2) g(m1.6) g(m1.4) gABCD【解

7、析】由题可知,Na的质量为2.3 g,物质的量为0.1 mol,与O2反应可能生成(m0.8) g Na2O,也可能生成(m1.6) g Na2O2,也可能既生成Na2O,又生成Na2O2,质量在两者之间。【答案】D10(2015经典习题选萃)2.3 g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 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A只有Na2OB只有Na2O2CNa2O和Na2O2D无法确定【解析】由NaNa2O和由NaNa2O2分别计算之。2NaNa2O2NaNa2O2223 62 223 7823 g 3.1 g 2.3 g 3.9 g因3.1 g3.5 g3.9 g,故氧化产物二者皆有。【

8、答案】C二、非选择题11(1)可以证明钠的硬度小的实验事实是_。(2)可以说明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钠的实验事实是_。【答案】(1)金属钠可以用普通刀片切割(2)新切开的金属钠很快失去了光泽(被氧化)12.(2015经典习题选萃)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一边装有一定量的金属钠,一边装有一定量的氧化汞,同时加热容器的两部分,钠和氧化汞都完全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容器内空气的成分仍不变。则钠和氧化汞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解析】由容器内空气的成分不变,可知HgO受热分解产生的O2与Na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2HgO2HgO2和2NaO2Na2O2可知n(Na)n(HgO)11。【答案】1113

9、.(1)如图所示装置,在平底烧瓶的底部有一块钠,平底烧瓶内是干燥的空气。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某班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点燃钠,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钠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_。a甲同学可能使用钠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b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钠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钠燃烧

10、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口逸出d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解析】(1)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a2O,使钠表面变灰暗,同时烧瓶内压强降低,气球会膨胀。(2)a项,若钠的量不足,则氧气消耗不完,造成进水量少于容器容积的1/5,结果偏低,合理。b项,若瓶塞未塞紧,钠熄灭冷却,瓶内气体收缩,外面的空气会进入瓶内,使气体得到补充,造成结果偏低,合理。c项,若弹簧夹未夹紧,钠燃烧时,瓶内气体膨胀,使部分气体从导管口逸出,造成结果偏高,合理。d项,若插入燃烧匙太慢,钠燃烧时,瓶内气体膨胀,在塞紧瓶塞前,瓶内部分气体从瓶口逸出,造成结果偏高,合理。【答案】(1)钠表面变

11、灰暗,气球膨胀4NaO2=2Na2O(2)2NaO2Na2O2a、b、c、d14(2015经典习题选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铝的燃烧”,做了如下实验:(1)甲同学用坩埚钳夹持一小块铝箔(厚约0.1 mm),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到的现象是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2)乙同学将甲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另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除去表面的保护膜,再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结果观察到的现象与甲仍相同,其原因是_。(3)丙同学积极改进实验,终于观察到铝在空气中燃烧,他的实验方案是_。(4)丁同学善于思考,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使他领会了为什么铝在空气中能表现出良好

12、的抗腐蚀性,他的解释是_;受丙同学的启发,他又提出了铝燃烧的另一实验方案,结果实验成功,你认为该方案可能是_。(5)通过本次探究活动,该小组同学一致认为通过_的方法可以观察到可燃物燃烧的现象。【解析】本题主要是围绕铝的化学性质活泼,易被氧化,而生成的Al2O3又有保护内层铝的作用;铝和Al2O3的熔点高低及燃烧的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答案】(1)铝箔熔化,失去了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构成铝表面氧化膜的Al2O3熔点高,包在铝的外面,使液态铝不滴落(2)除去氧化膜的铝在空气中又很快地生成一层新的Al2O3保护膜(3)将铝粉撒到酒精灯火焰上(增大铝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从而防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将铝箔卷曲,尖端夹一根火柴,将火柴引燃后,把火柴和铝箔一起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即可观察到耀眼的白光(提高反应温度)(5)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或提高反应的温度 所有资源来自网络;更多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化学研究ed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化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