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沈从文作品专练(word版 有答案).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1135759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沈从文作品专练(word版 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届高考沈从文作品专练(word版 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沈从文作品专练(word版 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沈从文作品专练(word版 有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沈从文作品专练【题组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木傀儡戏(节选)沈从文二月八,土地菩萨生日,街头街尾,有的是戏!土地堂前头,只要剩下来约两丈宽窄的空地,闹台(指开台锣鼓)就可以打起来了。这类木傀儡戏,与其说是为娱那土地一对老夫妇,不如说是为逗全街的孩子欢心为合适。捐钱时,大多都是论家中贫富为多少的;惟有土地戏,却由募捐首士清查你家小孩子多少。像我们家有五个姊妹的,虽然明知道并不会比对门张家多谷多米,但是钱,总捐得格外多。不捐,那是不行的。小孩子看戏不看戏可不问。但若是你家中孩子比别人两倍多,出捐太少,在自己,良心上说来,也不好意思。戏虽在普通一般人家吃过早饭后才开场,很早很早,那个地方就

2、会已为不知谁个打扫得干干净净了。惟有“土地堂前猪屎多”,在平时,猪之类,爱在土地堂前卸脱它的粪便,几乎是成了通例的,唱戏日,大家临时就懂了公德心,知道妨碍了看戏是大家所抱怨的,于是,这一天,就把猪关禁起来了。你若高兴,早早的站在自己门前,总可以见到戏箱子过去,押箱子的我们不要问就可以知道是“管班”。每一口箱子由两个人抬着,箱子上有各样好看的金红漆花,有钉子,有金纸剪就“黄金万两”连连牵牵的吉利字,一把大牛尾锁把一些木头人物关闭着。呵,想象到那些花脸,旦角,尤其是爱做笑样子的小丑,鼻子上一片白粉,豆腐干似的贴着,短短的胡子,而它们,这时是一起睡在那一只大木箱子里,将要做些什么?真可念!我们又可以

3、看到一批年老的伯娘婆婆,搬了凳子,预先去占座位的。做生意的,如像本街光和的米豆腐担子,包娘的酸萝卜篮子,也颇早的就去把地盘找就了。饭吃了,一十六个大字,照例的每日功课,在一种毫不用心随随便便的举动下,用淡淡的墨水描到一张老连纸上后,所候的就是“过午”那三十枚制线了。关于钱的用处,那是预先就得支配的。所有花费账单大致如下:面(或饺子)一碗,十二文。甘蔗一节,三文。酸萝卜(或蒜苗),五文。四喜的凉糕,四文。老强母亲的膏梁甜酒,三文。余三文作临时费。凉糕,同膏梁甜酒,母亲于出门时,总有三次以上嘱咐不得买吃的,但倘若是并无其他相当代替东西时,这两样,仍然是不忍放弃的。有时可以把甘蔗钱移来买三颗大李子,

4、吃了西瓜则不吃凉糕。倘若是剩钱,那又怎么办?钱一多,那就只好拿来放到那类投机事业上去碰了!向抽签的去抽糖罗汉,有时运气好,也得颇大的糖土地。钱用完时,人倦了,纵然戏正有趣,回家也是时候了。遇到看戏日,是日家中为敬土地的缘故,菜必格外丰富。“土地怎不每月有一个生日呢?”用一种奇怪的眼睛瞅着桌上陈列的白煮母鸡,问妈,妈却无反应。待到白煮鸡只剩下些脚掌肋巴骨时,戏台边又见到嘴边还抹油的我们了。在镇筸,一个石头镶嵌就的圆城圈子里住下来的人,是苗人占三分之一,外来迁入汉人占三分之二,混合居住的。虽然多数苗人还住在城外,但风俗,性质,是几乎可以说已彼此同锡与铅样,融合成一锅后,彼此都同化了。苗人们勇敢,尚

5、武,朴质的行为,到近来乃形成了本地少年人一种普遍的德性。关于打架,少年人秉承了这种德性。每一天每一个晚间,除开落雨,每一条街上,都可以见到若干不上十二岁的小孩,徒手或执械,在街中心相殴相扑。这是实地练习,这是一种预备,一种为本街孩子光荣的预备!全街小孩子,恐怕是除非生了病,不在场的怕是无一个罢。他们把队伍分成两组,各由一较大的,较挨得起打的,头上有了成绩在孩子队中出过风头的,一个人在别处打了架回来为本街挣了面子的,领率统辖。统辖的称为官,在前清,这人是道台,是游击,到革命以后,城中有了团长旅长,于是他们的头衔也随之改变了。我曾做过七回都督,六弟则做过民政长。都督的义务是为兄弟伙出钱备打架的南竹

6、片;利益,则行动不怕别人欺侮,到处看戏有人护卫而已。晚上,大家无事,正好集合到衙门口坪坝上一类较宽敞地方,练习打筋斗,拿顶倒转手来走路。或者,把由自己刮削得光生生的南竹片子拿在手上,选对手出来,学苗人打堡子时那样拼命。命固不必拼,但,互相攻击,除开头脸,心窝,只在一些死肉上打下,可以炼磨成一个挨得起打的英雄好汉,那是事实罢。不愿用家伙的,所谓“文劲”,仍可以由都督,选出两队相等的小傻子来,把手拉斜抱了别个的身,垂下屁股,互相扭缠,同一条蛇样,到某一个先跌到地上时为止,又再换人。此类比赛,范围有限,所以大家就把手牵成一个大圈儿,让两人在圈中来玩。都督一声吆喝,两个牛劲就使出了。倒下而不愿再起的,

7、算是败了。败者为胜利的作一个揖,表示投降,另一场便又可以起头。也有那类英雄,用腰带绑其一手,以一手同人来斗的,也有两人与一人斗的。总之,此种练习,以起疱为止,流血也不过凶,不然,胜利者也觉没趣,因为没一个同街的啼哭回家,则胜利者的光荣,早已全失去了。(有删改)【注】本篇发表于1926年8月18日晨报副刊,收入小说集入伍后。标题为“木傀儡戏”,但全文并非纯粹对傀儡戏的描写,而是通过土地菩萨生日唱戏这个引起儿童兴趣的事件,写湘西过节的习俗和尚武的传统。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月八,土地菩萨生日,街头街尾,有的是戏”一句开篇照应题目,进而详细介绍了当地土地菩萨生日唱戏

8、的习俗。B“彼此同锡与铅样,融合成一锅后,彼此都同化了”,运用类比手法,形象地写出苗人汉人的融合,突出了苗汉一家的主题。C“苗人们勇敢形成了本地少年人一种普遍的德性”一句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关于湘西少年尚武风俗的具体描写。D“垂下屁股,互相扭缠”“都督一声吆喝,两个牛劲就使出了”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文劲”的比试情形。2小说第四段以童年回忆的视角来写,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3有人说,木傀儡戏和边城一样都具有散文化小说的特点。请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的角度,谈谈你对本文这一特点的认识。【题组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三三 沈从文杨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

9、嘴路旁。从碾坊往上看,看到堡子里比屋连墙,嘉树成荫,正是十分兴旺的样子。往下看,夹溪有无数山田,如堆积蒸糕,因此种田人借用水力,用大竹扎了无数水车,用椿木做成横轴同撑柱,圆圆的如一面锣,大小不等竖立在水边。这一群水车,就同一群游手好闲的人一样,成日成夜不知疲倦的咿咿呀呀唱着意义含糊的歌。一个堡子里只有这样一座碾坊,所以凡是堡子里碾米的事都归这碾坊包办。主人一面谈着一件事情,一面清理到簸箩筛子,到后头上包了一块白布,拿着个长把的扫帚,追逐着磨盘,跟着打圈儿,扫除溢出槽外的谷米,再到后,谷子便成白米了。米碾好了,筛好了,把米糠挑走以后,主人全身是灰,常常如同一个滚到豆粉里的汤圆。然而这生活,是明明

10、白白比堡子里许多人生活还从容,而为一堡子中人所羡慕的。凡是到杨家碾坊碾过谷子的,都知道杨家三三。这磨坊上游有一潭,四面有大树覆荫,六月里阳光照不到水面。碾坊主人在这潭中养得有几只白鸭子,水里的鱼也比上下溪里多。照一切习惯,凡靠自己屋前的水,也算是自己财产的一份。水坝既然全为了碾坊而筑成的,一乡公约不许毒鱼下网,所以这小溪里鱼极多。遇到有不甚面熟的人来钓鱼,看到潭边幽静,想蹲一会儿,三三见到了时,总向人说:“不行,这鱼是我家潭里养的,你到下面去钓罢。”人若顽皮一点,听到这个话等于不听到,仍然拿着长长的竿子,搁到水面上去安闲的吸着烟管,望到这小姑娘发笑,使三三急了,三三便喊叫她的妈,高声的说:“娘

11、,娘,你瞧,有人不讲规矩,钓我们的鱼,你来折断他的竿子,你快来!”娘自然是不会来干涉别人钓鱼的。有时钓鱼的人是熟人,人家来钓鱼时,见到了三三,知道她的脾气,就照例不忘记问:“三三,许我钓鱼吧。”三三便说:“鱼是各处走动的,又不是我们养的,怎么不能钓。”三三换几回新衣,过几回节,看几回狮子龙灯,就长大了。夏天的一个黄昏,三三回碾坊来,望到溪边有两个人影子,有一个人到树下,拿着一枝竿子,好像要下钓的神气,三三心想这一定是来偷鱼的,照规矩喊着:“不许钓鱼,这鱼是有主人的!”一面想走上前去看是什么人。走过去时,才知道是总爷家管事先生,另外同一从没见过面的年轻男人。三三见是总爷家管事先生,什么话也不说了

12、,只低下头笑。头虽低低的,却望到那个好像从城里来的人白裤白鞋。三三慢慢地把头抬起,望到那生人的脸目了,白白的脸好像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就估计莫非这人是唱戏的小生,忘了擦去脸上的粉,所以那么白那男子见到三三不再怕人了,就问三三:“这是你的家里吗?”三三说:“怎么不是我家里?”因为这答话很有趣味,那男子就说:“你住在这个山沟边,不怕大水把你冲去吗?”三三抿着小小的美丽嘴唇,狠狠的望了这陌生男子一眼,心里想:“狗来了,你这人吓倒落到水里,水就会冲去你。”想着当真冲去的情形,一定很是好笑,笑着跑去了。从碾坊取了花样子回向堡子走去的三三,望到白色影子还在前面,故意跟到这两个人身后,慢慢地走着。听到那城里男

13、人说:“女孩子倒真俏皮,照你们乡下习惯,应当快放人了。”那管事的先生笑着说:“少爷欢喜,要总爷做红叶,可以去说说。少爷做了磨坊主人,成天可有新鲜鸡蛋吃!”话一说完,两人又笑了。三三脸上发着烧,心里想:“你要我嫁你,我偏不嫁你!我家里的鸡纵成天下二十个蛋,我也不会给你一个蛋吃。”坐了一会,凉凉的风吹脸上,水声淙淙使她记忆起先一时估计中那男子为狗吓倒跌在溪里的情形,可又快乐了,就望到溪里水深处,一人自言自语说:“你怎么这样不中用!管事的救你,你可以喊他救你!”到宋家时,宋家婶子正说起一件已经说了一会儿的事情:“他们养病倒稀奇,说是养病,日夜睡在廊下风里让风吹,脸儿白得如闺女,见了人就笑,”母亲就说

14、:“那么他养什么病?”“谁清楚城里人那此病名字。依我想,城里人欢喜害病”下午天气较热,倦人极了,躺到屋角竹凉床上的三三,耳中听着远处水车陆续的懒懒的声音,眯着眼睛望到母亲头上的髻子,蒙蒙胧胧便睡着了。她听到有人在外面说话,提到她的名字。她奇怪这声音很熟,又想不起是谁的声音,赶忙走出去,才望到原来又是那个白脸的人,规规矩矩坐在那儿钓鱼。过去细看了一下,却看到那个钓竿,是总爷家管事先生的烟杆,一头还冒烟。拿一根烟杆钓鱼,倒是极新鲜的事情,但身旁似乎又已经得到了许多鱼,所以三三非常奇怪。正想去告诉母亲,忽然管事先生也从那边来了。好像又是那一天的那种情景,天上全是红霞,妈妈不在家。如今碰到这两个人,管

15、事先生同那白脸城里人,都站在那石墩子上,轻轻的在商量一件事情。这两人声音很轻,三三却听得出,是一件关于不利己的行为。看到三三,那个管事先生装作正经人样子说:“我们是来买鸡蛋的,要多少钱把多少钱。”那个城里人,也像唱戏小生那么把手一扬,就说,“你说错了,要多少金子把多少金子。”三三因为人家用金子恐吓她,所以说,“可是我不卖给你,不想你的钱,你搬你家大块金子来,到场上去买老鸡蛋吧。”可是两个人还不走,三三心里就有点着急,很愿意来一只狗向两个人扑去。正那么打量着,忽然从家里就扑出来一条大狗,全身是白色,大声汪汪地吠着,从自己身边冲过去,即刻这两个恶人就落到水里去了。于是溪里的水起了许多水花,起了许多

16、大泡,情景十分有趣。可是一会儿水面什么也没有了,原来那两个人在水里摸了许多鱼,全拿走了。三三想去告给妈妈,一滑就跌下了。刚才的事原来是做一个梦。第二次送鸡蛋去时,三三也去了。坐了一会儿,出来了一个穿白袍戴白帽装扮古怪的女人。三三先还以为是男子,不敢细细的望。到后听到这女人说话,且看她站到城里人身旁,用一根小小管子塞到那白脸男子口里去,又抓了男子的手捏着,捏了好一会,拿一支好像笔的东西,在一张纸上写了些什么记号。那先生问“多少豆?”就听到回答说:“同昨天一样。”且因为另外一句话听到这个人笑,才晓得那是一个女人。这时似乎妈妈那一方面,也刚刚才明白这是一个女人,且听到说“多少豆”,以为奇怪,所以两人

17、望望,都抿着嘴笑了起来。一九三一年八月五日至九月十七日作于青岛(节选自沈从文三三,有删改)文本二: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注】。(节选自汪曾棋茶干后记)【注】修辞立其诚,指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4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运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娓娓道来,客观真实地展现了三三的爱情故事和当地的民

18、俗风情。B“狗来了,你这人吓倒落到水里,水就会冲去你。”丰富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三三面对白脸男子戏谑时的俏皮可爱。C小说描绘了三三纯净而朦胧的情感,即对爱的期待与追寻,承载着沈从文先生浓浓的乡愁和对爱情的美好憧憬。D梦是心灵深处最直接愿望的表达,是深沉细腻的呼唤,三三午睡时候的梦,意在表现三三守护自家溪水里的鱼的美好愿望。5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陈风衡门有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本文的鱼与边城的“大鱼”一样有爱情的象征意义B小说与荷花淀蒹葭两文一样,都选取了水这一意象,使小说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宛如清新悠远的牧歌。C三三淳朴善良,天真可爱,

19、无忧无虑,对城市文明充满憧憬与期待,强烈渴望走出山村,和哦,香雪的主题异曲同工。D作者对堡子和这里的人充满了热情与善意,他把堡子里最动人的一面展示给读者,尽管有着保守落后的一面,但笔调温柔自然。6小说中“白色”反复出现,内涵丰富,请简要阐释。7文本二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请结合文本一对此加以分析。【题组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菜园(节选)沈从文夏日薄暮,这个中年妇人,穿件白色细麻布旧式衣服,拿把宫扇,在菜园外小溪边站立纳凉。侍立在身边的是穿白绸短衣裤的年青男子。两人常常沉默着半天不说话,听柳上晚蝉拖长着声音飞去,或者听溪水声音。溪水绕菜园折向东去,水清见底,常有小虾

20、小鱼,鱼小到除了看玩就无用处。那时节,鱼大致也在休息了。动风时,晚风中混有素馨、兰花、茉莉花香。做母亲的便笑着问儿子,是不是能在这样情境中想出两句好诗。男子笑着说,这天气是连说话也觉得可惜的天气,做诗等于糟蹋好风光。听到这样话的母亲莞尔而笑。二十二岁的生日,做母亲的为儿子备了一桌特别酒席,到晚来两人对坐饮酒。窗外就是菜园,时正十二月,大雪刚过,园中一片白。已经摘下还未落窖的白菜,全成堆的在园中,白雪盖满,正像一座座大坟。“你今天满二十二岁,不单是天下变得不同,就是我们家中,也变得真可怕。我今年五十,人也老了。总算把你教养成人,玉家不至于绝了香火。你爹若在世,就太好了。”听说“母亲也老了”这类话

21、的少琛,不知如何,忽想起一件心事来了。他蓄了许久的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他说他想去北京。北京方面他有一个舅父,听说在旗章胡同开铺子,生意不恶。听说儿子要到北京去,做母亲的似乎稍稍吃了一惊。这惊讶是儿子料得到的,正因为不愿意使母亲惊讶,所以直到最近才说出来。然而她也挂念着那胞兄的。“你去看看你三舅,还是做别的事?”“我想读点书。”“我们这人家还读什么书?世界天天变,我真怕。”“我去三个月又回来,也说不定。”“要去,我不妨碍你。你希望走走就走走,只是书,不读也不什么要紧。像我们这种人,知识多,也是灾难!”这妇人这样慨乎其言的说后,问他预备过年再去还是到北京过年。儿子说赶考试,还是年前走好,且趁路上

22、清静,也极难得。时间过了三年。玉家菜园还是玉家菜园。地方一切新的变故甚多,随同革命,北伐于是许多青壮年死到野外。于是北京改成了北平。当母亲接到了儿子的一封信,说本学期终了可以回家来住一月时,欢喜极了。儿子如期回来了。更出于意外叫人惊喜的,是同时还有一个新媳妇回来。这事情直到进了家门母亲才知道,做母亲的似乎人年轻了十岁。儿子回家的消息不久就传遍了本城,美丽的媳妇不久也就为本城人全知道了。因为地方小,从北京方面回来的人不多,虽然绅士们的过从仍然缺少,但渐渐有绅士们的儿子到玉家菜园中的事了。还有本地教育局,在一次集会中,也把这家从北平回来的男子与媳妇请去开会了。还有那种对未来有所倾心的年青人,从别的

23、事情上知道了玉家儿子的姓名,因为一种倾慕,特邀集了三五好友来奉访了。时间仍然是热天,在门外溪边小立,听水听蝉,或在瓜棚豆畦间谈话,看天上晚霞,五年前母子两人过的日子如今多了一人。因为媳妇特别爱菊花,今年回家,拟定看过菊花,方回北平,所以做母亲的特别令工人留出一块地种菊花,母亲见一对年轻人,在菊圃边料理菊花,便做着一种无害于事极其合理的祖母的幻梦。儿子同母亲正说北平如何栽培菊花的,忽然县里有人来说,有点事情,请两个年青人去谈一谈。来人连洗手的暇裕也没有留给主人,把一对年青人就“请”去了。从此一去,便不再回家了。做母亲的当时纵稍稍吃惊,也仍然没有想到此后事情。第二天,做母亲的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

24、媳妇,已与三个因其他缘故而得着同样灾难的青年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三天后大街上贴了告示,才使她同本城人同时知道儿子原来是共产党。仿佛还亏得衙门中人因为想到要白菜吃,才把老的留下来,也没有把菜园产业全部充公。这样打量着而苦笑的老年人,不应当就死去还得经营菜园才行。她于是仍然卖菜,活下来了。秋天来时菊花开遍了一地。地方有势力的绅士在园中宴客、赏菊、赋诗。玉家菜园或者终有一天会改作玉家花园,因为园中菊花多而且好,有地方绅士和新贵强借作宴客的地方了。骤然憔悴如七十岁的女主人,每天坐在园里空坪中喂鸡,一面回想一些无用处的旧事。一九二九年夏(有删改)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5、 “他蓄了许久的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写儿子“蓄谋已久”,既体现了儿子对去北京读书的向往,也体现了儿子对母亲的不舍和母亲不允许他去北京的担心。B. “已经摘下还未落窖的白菜,全成堆的在园中,白雪盖满,正像一座座大坟。”这句话渲染了小说的悲剧氛围,暗示人物悲惨的命运。C.画线文段中虽对儿子、媳妇及青年人被杀害的过程采用了略写方式,简单、冷静的叙述中却能体味出敌人的惨无人道,革命者为革命牺牲的崇高精神。D.小说第段中乡绅们的儿子来访、教育局请他们开会、年青人奉访这三件事都从正面写出了“儿子”对当地人的积极影响。9.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旁观者的立场和视角讲述

26、故事,作者与故事拉开距离,笔调客观冷静,读者自可体会其中真情。B.小说主要以菜园为环境依托,用了大量笔墨通过对菜园环境的描写来塑造人物,美丽的菜园与和善的主人相融无间。C.沈从文在菜园中几乎没有一句关于人性的说教,然而人性的善恶、美丑就在故事的叙述中显现出来。D.小说中媳妇爱菊花、与丈夫一起种菊花,乡绅们进菜园赏菊花等内容游离于主题,虽饶有意趣,却有损主旨。10.第一段“夏夜母子纳凉”场景的营造,有何作用?11.本文以“菜园”为标题,请探究其意蕴。参考答案1B2(1)有利于忠实地记录原生态生活,真实有趣地表现了儿童过节的兴奋心情。(2)拓展了叙述空间,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3(1)虚化人物

27、(淡化人物形象的塑造),如对母亲的描写,只是写意化的描写而不是工笔式的细致刻画。(2)淡化情节(少有冲突,缺少悬念),如对打架的描写,只是呈现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而不以曲折的情节取胜。(3)营造真实的生活环境,在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等真实生活氛围中表达出作者的情感。4D5C6白色象征着纯洁自然。白布、汤圆、白鸭子、白米,这里的白色是三三一家人生活的原始自然惬意的环境,也是他们朴素自然、纯真美好的性格写照。白色象征着病态和死亡。“白衣白裤”的白脸男子,他独特的白与疾病有关,预示着男子死亡的悲剧。白色象征着城市文化。穿白衣戴白帽的女子、白脸男子与村里人的肤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白色代表着城市文化,白脸男子

28、希望自己的病情能在纯净的乡村环境中得到治疗。7情节淡化。小说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没有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片段式生活的叙写。语言诗化。语言洗练干净、清新自然,描绘的农家田园生意盎然,人物淳朴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富有诗情画意。风光民俗,淳朴自然,清新如画。清潭嘉树、白鸭游鱼、碾坊山田,水车日夜不知疲倦地唱着含糊的歌,意境优美,如诗如画。结构“形散神聚”。小说分别写了杨家堡的风光民俗、初遇白脸男子、三三的梦境、三三送鸡蛋等,但都与三三的情感相关,结构呈现出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人物弱化。正文写三三以及白脸男子,只是简单概述,并没有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进行塑造。【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

29、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意在表现三三守护自家溪水里的鱼的美好愿望”错误。梦意在说明三三自从和白脸男子相遇,对他一见倾心。梦里期待与他的下一次邂逅,也表现了三三纯朴娇羞、天真可爱的性格特点。故选D。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强烈渴望走出山村”错误。文中描绘了十五岁少女三三情窦初开、爱意觉醒的一段朦胧情思,歌颂了未被现代都市文明扭曲的、古老湘西社会淳朴自然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三三并未“强烈渴望走出山村”。故选C。8. D“正面”错,小说第17段中乡绅们的儿子来访,教育局请他们开会、年轻人奉访这三件事都是从侧面写出了“儿子”对当地人的积极影响,而不是正面。写出了母亲在儿子

30、、媳妇牺牲后的巨大悲痛,以及她的坚强与无奈。9. D“游离于主题却有损主旨”错,这些情节既能凸显年轻革命者对生活热爱,对革命的忠诚与坚贞,也能反映出反动派残害革命者的凶残。看似闲笔,实则意味深长。10.夏夜母子纳凉的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自在温馨、幽静诗意的氛围。体现了玉家母子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与下文人物的悲剧和“菜园之死”作对比。11.情节上菜园是玉家人生活的场所,承载了玉家母子美好的回忆。菜园及周边环境的幽静美好,烘托了玉家母子的优雅淡泊、和谐美好。菜园被“地方乡绅和新贵强借作宴客的地方”,这一情节揭示了玉家人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菜园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人情、人性的坚守。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