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2单元 达标测试卷.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1128666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2单元 达标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2单元 达标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2单元 达标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2单元 达标测试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R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某地发生地震,大楼剧烈摇晃之后,人们纷纷往楼梯口跑去,忽然,骚乱的人群从中间分开了一条通道,妇女和儿童由这条通道到了队伍的前面。在发生重大灾难时,“妇弱优先,壮者靠后”通常被用作逃生的规则。请你完成第1、2题。1材料中的逃生规则属于()A法律规则 B道德规则 C交通规则 D制度规则2下列对此评价正确的是()维护秩序靠规则有了规则,就一定会有良好的秩序社会规则需要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所形成的约定A B C D3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明确:在

2、地铁里吃东西、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等广为诟病的行为都将登上“乘客行为黑名单”。拒不遵守乘车规范的,运营单位有权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应报有关部门依法处理。这说明()A换位思考显美德,遵守规则促和谐B法律法规来约束,公共意识必提高C乘车自由受保障,行使权利可随意D服务质量需改善,便利出行将实现4第8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公安部发布了“破坏交通规则的十大不文明驾驶行为”,其中“未按规定让行”“违法停车”“未保持安全车距”等行为位列其中。这警示我们()要遵守规则,限制自身出行自由要文明礼让,共同维护社会秩序要敬畏生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要改进规则,有了规则就能保障良好的交通秩序A B C

3、 D5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有()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我们要坚定地维护社会规则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A B C D6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如:请人帮助说“劳驾”,请人指点说“赐教”,求人谅解说“包涵”。这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A欣赏他人 B换位思考C文明有礼 D乐善好施7下面漫画中的游客在候机厅的行为()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表现 是有道德修养的表现是个人私事,无足轻重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形象A BC D82020年世界零歧视日期间,联合国机构特别呼吁:停止歧视,给不幸感染者和受到疫情影响的人多一些尊重和包容。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4、)人类共同的敌人是病毒,我们要放下歧视,善待每一个人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我们要为被歧视者提供更多的物质帮助我们要用团结、包容、尊重和关爱共同战斗A B C D9咳嗽、打喷嚏时遮挡口鼻,用餐使用公筷公勺,在公共场所穿着得体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该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出台()A将迅速提高河南市民的文明素养B是提升河南城市形象的关键之举C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国家形象D是规范行为、促进文明的根本途径10漫画拒绝搭乘告诉我们()建设诚信社会关键是靠诚信档案建设必须坚守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品质大事诚信,不拘小节要树立“守信光荣,失信

5、可耻”的观念A B C D11下面漫画中散布谣言的行为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12无数事实表明,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犯罪行为,往往只有一步之遥,防微杜渐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下列说法与“防微杜渐”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B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13下列图示反映的关系,正确的一组是()A B C D14. 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借助远程视频公开审理刘某某谎称女友确诊新冠肺炎一案。刘某某因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

6、对此案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惩罚违法犯罪是我国法律的特征之一刘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违反法律规定,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有期徒刑是一种行政处罚A B C D15. 用道德与法律的“尺子”对下面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行为表现行为评价过马路时闯红灯缺乏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考试时互相传递纸条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表现遇见同学家长时礼貌问好文明有礼的表现为取得班干部选票请客吃饭以便拉拢同学积极进取的表现A. B C D二、非选择题(16题16分,17题14分,18题12分,19题13分,共55分)16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良好的社会秩序与规则之间有何关系?(4分)(2)社会规则怎样才能起到应

7、有的作用?(4分)(3)结合图片谈谈规则与自由有何关系。(4分)(4)一些规则以前没有,现在为什么会出现?(4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0年7月20日,戴着斗笠、穿着蓝色粗布外套的84岁老农朱贞元乘坐公交车后,又步行40分钟,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浙江丽水市图书馆。当天是图书馆的闭馆日,令老人意外的是,工作人员决定,让这座3.45万平方米的图书馆为他一人开放。工作人员说:“我们不能让这位爱好阅读的老人家白跑一趟。”“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我们一直秉持读者至上的理念,为更多人提供获取知识的平台。”馆长季彤曦说。据了解,多年来,杭州、广州、南京、成都等地的图书馆既允许流浪者、拾荒者入馆,也允许他

8、们携行李入内。让我们为每一位热爱阅读的人,也为所有温暖的图书馆点赞。(1)尊重有何意义?(3分)(2)“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近年来,高铁上霸座、公交车上吃早餐等现象时有发生,你认为这些行为人应怎样融入社会生活?(4分)(3)图书馆闭馆日为老农一人开放,这破坏了社会规则吗?为什么?(7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对于故意高空抛物的,根据具体情形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特定情形要依法从重处罚。材料二:最高法意见出台后,上海首例高空抛物入刑案件在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蒋某因以危险方法危

9、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1)高空抛物行为有什么危害?(6分)(2)为提高公民素质,遏制高空抛物行为,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19为了提高学生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某校开展了以“法不可违”为主题的普法活动,邀请你参加。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持刀强夺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1 000多元,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运用经验】根据图片及相关信息,回答问题。(1)请你给材料中的违法行为定性,并说明定性理由。(7分)【相关链接】部分学生对违法行为的分类还存在误区,请你答疑解惑。(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还有哪些?(4分)【拓展空间】经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受益匪

10、浅,希望多开展类似的活动。(3)请设计一种学校宣传法律知识的活动形式。(2分)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B2.D3.B4B5.D6.C7.B8B9.C10.B11.B12D13.B14D点拨:本题易错点在于对我国法律的特征把握不准确,惩罚违法犯罪是我国法律的任务之一,而不是法律的特征,是错误的;刘某某被判刑,说明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违反了法律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是正确的;是错误的,有期徒刑是刑罚处罚方式。故选D。15B点拨:依据教材知识可知,闯红灯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是缺乏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的表现,是正确的;考试时互相传纸条是违反考场纪律的表现,是错误的;遇见同学家长时问好,

11、是文明有礼的表现,是正确的;为取得班干部选票请客吃饭以便拉拢同学是违纪行为,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错误表现,是错误的。故选B。二、16.(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2)社会规则需要人们自觉遵守,只有人们自觉遵守规则,规则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规则需要人们积极维护与改进。(3)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出现了一些新的事物和现象,这要求制定一些新的规则,来适应社会的发展。17(1)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

12、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2)遵守社会规则;尊重他人和社会;学会换位思考;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文明有礼的人。(3)没有破坏社会规则。这是对远道而来的读书老人的尊重,既是对老人喜爱阅读的尊重,也是对其人格的尊重;这体现了平等待人的要求,是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的人格,做到了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这体现了换位思考的要求,做到了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18(1)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影响文明城市建设;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会给群众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2)国家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打击高空抛物行为提供法律依据;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营造全社会人人远离高空抛物的氛围;公民要树立责任意识,提高文明素养,积极举报高空抛物行为,敢于并善于同一切不文明行为作斗争;等等。19(1)犯罪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或严重违法行为)。理由: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2)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3)主题班会;黑板报;演讲比赛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