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十一).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112208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十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十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十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十一).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仿真模拟卷(十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以武侠文学为原型,融舞蹈化的武术技击表演与戏剧化、模式化的叙事情节为一体的类型影片。中国武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舞蹈艺术的神韵,中国武侠电影在汲取武术的外在形态和神韵的过程中,形成了武打动作的舞蹈化风格,生龙活虎的武术技击在银幕上便演变为一种优美动人的武术之舞。由于武术打斗在电影中是高度艺术化和表演化的动作奇观,所以,我们把它称为银幕上的“武舞”,即武术之舞。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是一种高

2、度程式化的动作表演,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打斗、单纯的视觉奇观,而是武打与剧情、与情景、与人物性格的相互交融。中国武术进入电影之后,演变为一种以艺术表演为主、击打对方为辅的武术之舞。观众在欣赏一场技艺精湛的动作搏击时,实际上看到的是一场在“影像舞台”上展开的武舞表演。中国武侠电影在它极具表演性的武术对打和曲折委婉的故事情节中,隐含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式的文化伦理,这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包括武侠电影中的人物所归附的不同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各种剑术、拳法,其实都带有特定的伦理色彩,都会与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相联系。作为武侠电影的“主题道具”,刀剑的选择与使用同样具有艺术的表述功能与文化意义。中国武

3、侠电影在人物性格的创作上,严格依循着善恶分明、忠奸立判的美学原则,并通过善与恶的尖锐对立,美与丑的鲜明映照来建立影片的叙事体系和价值体系。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以英雄义士为主体的善的形象和以奸臣贼子为主体的恶的形象。同时武侠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报主”与“尽孝”的叙事母题、“家族为本”的武林道义、“义非侠不立”的精神取向和“善恶有报”的世俗伦理等,建立了武侠电影特定的伦理构架。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注重武德的电影作品,特别是对暴力的表现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其中包括暴力的喜剧化、舞蹈化、诗意化等消解暴力的有效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武侠动作片的“国际化”正在

4、改变世界电影中暴力影像的存在方式。事实证明:武侠电影所蕴藏的商业潜力,已经成为电影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中国的武侠电影因其无可比拟的武艺和神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界电影界的青睐,从而使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国际化进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摘编自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及其文化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打斗是高度艺术化、程式化的动作表演,人们称其为“武舞”。B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将武打与剧情、情景和人物性格相互交融,以艺术表演为主。C中国武侠电影中隐含的文化伦理是支撑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色彩浓厚。D中国武侠电

5、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从而也影响了武侠电影的叙事和价值体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中国武侠电影的“武舞”和文化精神两个角度展开论述,侧重阐释文化精神一面。B前两段在阐释武舞表演时,先介绍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概念,以此引出了对于“武舞”的分析。C文章后四段从四个方面对中国武侠电影中蕴含的文化精神进行了论述,说理清晰。D文章指出中国武侠电影塑造人物遵循一定原则,并注重武德,是为了证明武侠电影有文化精神。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打斗和现实中的武术打斗是不同的,因为它融入了舞蹈元素,是优美动人的。B中国武侠电影的

6、很多元素都具有文化性,电影中的武术门派设定、剑术、拳法,甚至“主题道具”都有特定含义。C中国武侠电影对暴力的表现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中国武侠动作片的“国际化”改变了世界电影的存在方式。D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术对打及故事情节等渗透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其中特别注重对世俗伦理观念的阐释。(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公民高度认同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66.88%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讨论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7197%的受访者在购买家电时,每次都会或者经常会选择节能家电;69.04%的受访者经常会优先选择公交、自行车或顺路拼车等

7、绿色出行方式;55.83%的受访者在购物时经常会自带手提袋或购物袋;72.7%的受访者能够做到适度消费,减少购买非必需品。在家庭场所,公民践行环保行为的比例为74.9%。调查表明,84.19%的受访者能做到“人走关灯”,79.85%的受访者能够准确识别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在公共场所,公民践行环保行为的比例为64.02%。调查表明,80.88%的受访者能够做到不随手乱扔垃圾,70.25%的受访者能够做到外出用餐“光盘”。在工作场所,公民践行环保行为的比例为53.67%。调查表明,56.81%的受访者能够做到“双面打印”。虽然有39.85%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关注过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新闻报道,但近半

8、年内参加环保志愿活动和捐助环保项目的受访者比例仅分别为24.48%和22.51%。28.4%的受访者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护野生动物,34.84%的受访者能够做到保护饮用水源,在发现周围有人使用野生动物制品或者食用野生动物时,只有25%的受访者会加以劝阻或通知有关部门。调查发现,不论在家庭、公共场所还是在工作学习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公民环保行为实践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而文化水平与公民参与环保行为的深度存在关联。52.06%的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近半年内关注过生态环境新闻,而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受访者中仅有27.78%关注过;77.53%的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捐助过环保项目,而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受

9、访者中仅有59.29%捐助过;40.45%的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投诉过企业污染情况,而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受访者中仅有33.56%投诉过。大部分受访者将自身生态环境行为实践的原因归结于“社会责任感”和“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这两项分别占比51.18%和25.58%。(摘编自公民环保行为调查报告)材料二:随着基本环保知识的科普和媒体宣传力度的增强,我国城市居民对于基本环保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以此次调查反映的民众对PM 2.5和气候变暖的认知程度为例,54.2%的民众表示对PM 2.5有一定程度的认知,40.4%的民众认为个人日常行为将影响气候变暖,这两项占比均较前两轮调查有大幅提升。调查同

10、时显示,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个人行为将会对环境保护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民众的环保意识普遍较强。调查发现,对于环保贡献、垃圾分类、自带购物袋购物等问题民众均给出高度肯定回答,分别是75%、90.3%、81.3%;对于为环保组织捐款、做环保义工等问题,民众的回答也比较乐观,71.1%的民众表示愿意捐款,78.7%的民众表示愿意为环保做义工。对于“政府春节期间是否应该禁止放鞭炮和焰火”问题,80.8%的民众认为应该禁止。与2015年相比,民众在上述几个方面的意识均有所增强。另外对于政府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措施,高达69.8%的民众支持采取汽车限号政策。(摘编自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发布)材料三:

11、据媒体报道,最早发现华北超大污水渗坑的是重庆一家环保公益组织。从环保实践来看,环保公益组织、环保公益基金会等社会力量是行政力量的重要补充。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如中国近百名知名企业家出资成立的环境保护组织阿拉善生态协会,不但有力改善和恢复了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减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沙尘暴的发生,而且增强了企业家的环保社会责任感和公众的环保意识。(摘编自盘和林激活环保微力量)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民高度认同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较多的人讨论过生态文明理念,并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B公民选择科普展览展示、标语或科普宣

12、传活动的比例均不足三成,原因在于这些科普形式欠直观形象。C公民喜欢的环保科普形式仍以电视、广播宣传为主,但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宣传了解环保信息的比例居第二位,值得重视。D人们高度认同环保贡献、垃圾分类、自带购物袋购物等问题,很多民众表示愿意为环保组织捐款、做环保义工。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部分公民对践行绿色消费理念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且融入了日常生活中,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理念已深入人心。B公民环保行为实践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公民自身文化水平等有关,但因环保科普力度加大,经济水平对环保行为实践的影响已逐渐弱化。C材料二以调查数据为证,指出只要大力落实基本环

13、保知识的科普工作,增强媒体的环保宣传力度,就能促进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D材料三以具体个案为例,表明环保公益组织、环保公益基金会等社会力量对于环保监督与生态环境治理起到了决定性的支撑作用。6应该怎样提升公民环保行为的成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6分)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暗哨徐凤林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中共南满省委机关报编辑部就藏在这牛毛大山的密营里,这个南满省委直属的编辑部,除了发布党的最新的抗战指示、东北抗日联军在各地打击敌人的胜利消息外,还担负着另外一个任务负责供给桓仁地区抗联战士穿的鞋子。牛毛沟的张皮匠就是做靰鞡鞋的高手。

14、张皮匠做靰鞡鞋大多是用牛皮做,牛皮不够用时才用马皮、猪皮等。收来的皮,张皮匠先要放到木头床上用刀往下刮里子,然后把皮子放到装有石灰水的大缸里浸泡7天至半个月的时间,等把皮子上的毛泡掉了,再用清水泡,去掉皮子上面的灰尘。泡好的皮子是柔软的,将皮子拿出来,搁进皮罩子里,底下放入草点着,用烟熏皮子,这就是熟皮子。熟好的皮子再用太阳晒,晒成老红色,然后再用铲子蹬,刮刀刮,将老红色蹬成杏黄色,裁成靰鞡坯子,将靰鞡坯子和靰鞡脸儿缝到一起,撤出鞋楦子就做出靰鞡鞋了。靰鞡鞋缝出来是敞口的,上面有块布,叫靰鞡腰子,用铁梳子将苞米叶子梳成一绺一绺的,或者用山上的靰鞡草,塞进靰鞡鞋里,靰鞡鞋上有靰鞡耳朵,将绳子从中

15、穿过,脚穿进鞋里后,将绳子一紧,一道一道地缠在靰鞡腰子上,既暖和又轻便。东北地区冬天时天寒地冻,大雪插裆深,没有靰鞡鞋根本就出不了门。张皮匠做的靰鞡鞋就是专门供应桓仁地区抗日联军的。这次进山的讨伐队有一百多人,带头的日军队长叫东日文信,戴着一副近视镜,藏在镜片背后的目光永远是闪烁不定的。几次进山讨伐都是空手而归,他很是想不明白原因在哪里。情报上明明说的报社地点在何处何处,为什么他们一进山,抗联的人就找不到呢?若说有人偷着给抗联送情报,就更不可能了,每次进山讨伐前,他都会在各个进山的路口布下暗哨,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有人进山。他知道,今天进山也抓不到抗联,但密探有情报,又不能不去。东日文信想偷个懒,

16、让副队长带队进山找抗联,自己领着几个日本兵和伪军走进了张皮匠的家,他对中国人脚上穿的靰鞡鞋很感兴趣,想看看制作的工艺流程。张皮匠此时正在熏皮予,蒿子草冒出的黑烟经过烟囱“咕嘟咕嘟”地在牛毛沟的上空飘荡着。屋子里充满了沤皮子的臭味。东日文信实在受不了这个味道,让伪军把张皮匠拉到了制作间,他要亲眼看看一双靰鞡鞋是怎么做成的。张皮匠很有耐心,把一张皮子如何做成靰鞡鞋的制作过程详细地讲解了一遍,然后又缝制了一双鞋,把自己脚上穿着的鞋脱下来,演示如何往鞋里絮草,怎么穿。把几个日本兵看得心痒,非要自己试一下新做的靰鞡鞋,穿上后蹦了两下,觉得这鞋比自己穿的军靴好,一是保暖,二是轻快,军靴太沉。黄昏时,进山讨

17、伐的日伪军陆续回来了,结果还是扑了个空。东日文信很不高兴,噘着嘴,穿着这双靰鞡鞋,也没有给钱就走了。张皮匠看他们走远了,熏皮子时就用苫房草了,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再看看峰峦起伏的大山深处,他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由于屡次讨伐不利,关东军要把东日文信送上军事法庭,东日文信不堪受辱,剖腹自杀了,他到死也没有弄明白,是谁、用什么办法给抗联报的信!(节选自张皮匠抗战)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标题“暗哨”意蕴丰富,耐人寻味。东日文信布下暗哨想找到抗联的人,没想到给抗联报信的暗哨就在他眼皮底下。B小说开头“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语言简练,

18、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敌军的行动,营造出紧张的氛围。C小说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文中通过写东日文信的心理活动,使读者的情绪随着东日文信的疑虑揣测而起伏。D小说的细节描写增强了内容的神秘感。文中通过描写张皮匠“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表现了东日文信的迷惘与困惑。8小说中的张皮匠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9小说用较长的篇幅介绍张皮匠制作靰鞡鞋的工艺,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赵禼字公才,邛州依政人。第进士,为汾州司法参军。郭逵宣抚陕西,辟掌机宜文字。种谔擅

19、纳绥州降人数万,朝廷以其生事,议诛谔,反故地归降人,以解仇释兵。禼上疏曰:“谔无名兴举,死有余责。若将改而还之,彼能听顺而亡绝约之心乎?不若谕以彼众饿莩,投死中国。边臣虽擅纳,实无所利,特以往年俘我苏立、景询辈尔。可遣询等来,与降人交归,各遵纪律,而疆埸宁矣。如其蔽而不遣,则我留横山之众,未为失也。”又徙逵帅鄜延,为逵移书执政,请存绥州以张兵势,先规度大理河川,建堡寨,画稼穑之地三十里,以处降者。若弃绥不守,则无以安新附之众。援种世衡招蕃兵部敌屯青涧城故事。朝廷从之,活降人数万,为东路捍蔽。夏人屡欲款塞,每以虚声摇边。诏问方略,禼审计形势,为破敌之策以献。遣裨将曲珍、吕真以兵千人分巡东西路。夏

20、人方以四万众自间道欲取绥,道遇珍,皇骇亟战,真继至,夏众败走。交阯叛,诏为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总九将军讨之。禼以郭逵老边事,愿为裨赞,于是以逵为宣抚使,禼副之。禼分遣将吏伐木治攻具,设伏击之,斩首数千级,馘其渠酋,遂皆降。元祐初,梁乙埋数扰边,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既而以重兵压境,诸将亟请益戍兵为备,禼因遣人诘夏,夏兵遂去。乙埋终不悛。使间以善意问乙埋:“必欲寇,第数来,恐汝所得不能偿所亡。能改之,吾善遇汝。”遗之战袍、锦彩,自是乙埋不复窥塞。禼乃纵间,国中疑而杀之。五年,拜端明殿学士,迁太中大夫。卒,年六十五。(节选自宋史赵

21、禼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B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C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D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稼穑”即种植与收割,古代以春耕为穑,秋收为稼

22、,泛指农业劳动。B“款塞”即叩塞门,指外族前来通好或归附,与“窥塞”“寇边”相对。C“交阯”又名“交趾”,原指中国古代南方地区盘腿而坐的行为,后指地名,位于今越南北部。D“学士”为官名。宋朝设翰林学士院,学士职掌制、诰、诏、令撰写之事及侍从皇帝备顾问。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禼颇有才华,处事很有见地。他考中进士,曾在郭逵手下任文职;在朝廷处理种谔纳降一事上,他反对诛杀种谔,认为双方应交换俘虏,各守纪律,边疆方可安宁。B赵禼深晓边事,治理富有成效。他认为绥州是边关重镇,应做好规划,建设堡寨,从绥州存弃两面并引用种世衡治边旧例向朝廷建言,得到朝廷认同,取得

23、了很好的效果。C赵禼一心平叛,不计个人名利。交阯叛乱时,朝廷让他统兵平叛,他推荐自己以前的上级郭逵为主将,自己甘愿任副职,后来他设伏兵击贼,取得大胜。D赵禼精于谋略,为国屡立功勋。他能审时度势,为朝廷献破敌之策,派兵巡行以防夏国攻取绥州;他派间谍说服梁乙埋不再侵扰边关,最后用反间计将其除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将改而还之,彼能听顺而亡绝约之心乎?不若谕以彼众饿莩,投死中国。译文:(2)使间以善意问乙埋:“必欲寇,第数来,恐汝所得不能偿所亡。能改之,吾善遇汝。”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红白牡丹吴融不必繁弦

24、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注】吴融:晚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鲁阳戈:鲁阳公挥戈退日的故事,此处是说希望能留住美好的春光。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先写繁华的弹弦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表明诗人宁愿在安静的环境中与牡丹相厮守,表现出诗人对牡丹的用情之真切。B颔联首句写红牡丹,直接用“殷鲜”突出其红艳娇嫩的特点,又暗用比喻,以天空中美丽的红霞来写牡丹红得惊艳、开得绚烂的情态之美。C颔联次句写白牡丹,想象月下一幅澄澈明净的景象,水中映月,在风的吹动下,泛着清

25、波,来衬托白牡丹的素洁淡雅之美。D尾联写诗人感慨就算重来也会和今日与牡丹离别一样伤感,在对牡丹凋残景象的描绘中流露出诗人淡淡的哀愁。15这首诗颈联两句都用了典故,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行路难(其一)中,李白写行路既有“_”的担忧,又有雪满太行山的攀登之难,但他坚信会乘风破浪,最终迎来“_”的未来。(2)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路程远近不同,所用的时日和所做的准备也不同:“_”,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而到千里之外去,得“_”。(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_”,以美女衬英雄,再用“_”,以曹军惨

26、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透过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写出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出丰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身的真知灼见,活泼轻松有时又令人沉重,兴趣盎然又启人深思。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做到互为_,相得益彰。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_、萃取相交织的,却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这也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新读者的地方。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

27、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_,反对滥杀无辜。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再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金庸的民族平等、民族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此外,金庸小说里的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_的。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金庸笔下的侠客多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行侠仗义,反抗官府的黑暗腐败,反抗不合理的礼法习俗,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28、)()A启迪 浸染 小肚鸡肠 自成一家B启发 浸染 睚眦必报 自成一家C启迪 浸润 小肚鸡肠 与众不同D启发 浸润 睚眦必报 与众不同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B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个标志。C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有没有具备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D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个标志。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也

29、不是体现着他们的人生理想B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也不是他们的人生理想C人生理想也不是体现着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D也不是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的人生理想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类比是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之一。以树木作类比,一个事物之中,主要且重要的部分称为本,不重要的、附属的称为末。那么_?则须由作此类比的人来作价值判断才可确定。一旦本末确定,也就形成了本末的两重关系。从重要性来说,_;从相关性来说,两者是连带、因果关系。如果掌握了本,末也就自然得以掌握,这就是俗话说的“擒贼先

30、擒王”;反之,_,这就是俗话说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个思维架构,显示了中国人重根源、重本质、重基础的态度。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筛选信息,给“拍客”下定义。不超过40个字。(5分)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富有社会责任心和爱心,眼界开阔,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择取社会“热点”,用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下图像或视频,用来表达对百姓生活和人文历史的理解与思考,然后以发彩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上传到网络,进行分享、传播。他们被称作“拍客”,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妇孺皆可,老少皆宜。答: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80年前,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31、,掀开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序幕。100年前,以北京高校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共同参与,反帝反封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70年前,革命先烈经过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从此摆脱百余年的屈辱,屹立于世界东方。今天,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全面脱贫指日可待,小康社会即将全面建成,青年才俊干事创业,大国工匠匠心为本,中国科技产品被西方国家大量购买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接续奋斗,成就了今日的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召唤着新一代的青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从以上相关历史中选择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写一篇文章,给他(他们)阅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

32、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高考仿真模拟卷(十一)1解析:选D。颠倒因果关系,原文第四段中说“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可见是武侠电影的“叙事体系和价值体系”导致“中国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2解析:选C。梳理文章内容发现,文章最后一段是总说,且不是对文化精神的论述。3解析:选B。A项,“因为它融入了舞蹈元素”分析有误,从文章第一段来看,中国武术本身就带有舞蹈艺术的神韵,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打斗只是更加艺术化了。C项,“改变了世界电影的存在方式”分析错误,文章第五段说的是“正在改变世界电影中暴力影像的存在方式”。D项,“特别

33、注重对世俗伦理观念的阐释”于文无据。4解析:选B。“原因在于这些科普形式欠直观形象”于文无据。5解析:选A。B项“但因环保科普力度加大”强加因果。C项“只要就”说法绝对。“落实基本环保知识的科普工作,增强媒体的环保宣传力度”只是促进民众环保意识增强的渠道之一。D项“起到了决定性的支撑作用”表述错误,原文只说“是行政力量的重要补充”。6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中所给的材料。从材料一中“在家庭场所在公共场所在工作场所”可知,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中,公民践行环保的比例要低于家庭场所,因此要缩小乃至消除公民践行环保行为存在的场景差异,增强公民在公共场所与工作场所的环保意识。从“在发现周围有人使用野生

34、动物制品或通知有关部门”“大部分受访者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等可知,要增强公民通过环保行为影响他人、监督他人的环保意识。从“不论在家庭、公共场所还是在工作学习中而文化水平与公民参与环保行为的深度存在关联”可知,要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和受教育水平。从材料二中“随着我国城市居民对于基本环保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民众的环保意识普遍较强”可知,要加强科普和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公民环保行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材料三可知,要扶持环保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发展。答案:缩小乃至消除公民践行环保行为存在的场景差异,增强公民在公共场所与工作场所的环保意识;增强公民通过环保行为影响他人、监督他人

35、的环保意识;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与受教育水平;加强科普和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环保行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扶持环保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发展,为公民参与环保提供渠道。7解析:选D。“表现了东日文信的迷惘与困惑”理解有误,此处只是在暗示抗联的暗哨就是张皮匠。8解析:分析人物形象,可围绕故事情节,从人物的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张皮匠制作靰鞡鞋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张皮匠手艺高超,是一位做靰鞡鞋的高手;通过描写张皮匠对日军讲解靰鞡鞋的制作过程,可以看出他在面对日军时能镇定自若;通过文中两次对烟囱冒出的烟的颜色的描写,可以看出他机智过人,能出色地完成“暗哨”的任务。答案:手艺高超。张皮匠是制作靰

36、鞡鞋的高手。镇定自若。面对日军,他耐心沉稳,不露破绽。机智过人。以烧草冒烟为信号,出色完成“暗哨”的任务。9解析:解答此题,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小说主题等角度加以分析。从人物形象上看,小说用较长的篇幅介绍张皮匠制作靰鞡鞋的工艺,可见张皮匠手艺高超,使张皮匠的形象更加丰满。从情节发展上看,由于东日文信对靰鞡鞋感兴趣,才会到张皮匠家观看制作流程,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从小说的主题上看,张皮匠制作的靰鞡鞋贯穿全文,串联小说故事情节,使主题更加突出、深刻。答案: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张皮匠不仅是手艺高超的匠人,更是一位通过制鞋积极参与抗日的爱国英雄。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因为对靰鞡鞋很感兴趣,东日文

37、信才会到张皮匠家观看制作流程,从而揭开“暗哨”的谜底。使主题更加突出、深刻。靰鞡鞋贯穿全文,可以看出以张皮匠为代表的老百姓参与抗日的热情,突出了爱国主题。10解析:选D。解答此题,要先通读语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性词语、句式结构等进行判断。“腹心”作“捣”的宾语,“后”意为“后来”,做后句的时间状语,由此可推出“后”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B、C两项。结合前文可知,“安”指“刘安”,“安等”作“袭洪州”的主语,“后果来犯”的宾语省略,应为“塞门”,故“安等”前应断开,排除A项,选D。语文资料加群微信ywgx688 备注:语文11解析:选A。“春耕为穑,秋收为稼”说法错误,应是“春耕为稼,秋收为

38、穑”。12解析:选A。“他反对诛杀种谔”说法错误。他认为种谔“死有余责”。13(1)但如果改变此举而(把原来的土地和投降的人)还给夏国,他们能听从顺服而没有断绝盟约的想法吗?不如告诉夏国因为他们的民众快要饿死了,走投无路投向我国。(2)赵禼派遣间谍用善意刺探梁乙埋:“一定要侵犯的话,只管多派人来,恐怕您所得到的不能补偿您所失去的。如果能改变,我们也将善待您。”【参考译文】赵禼字公才,邛州依政人。考中进士,任汾州司法参军。郭逵在陕西任宣抚使时,征召(赵禼)执掌机宜文字。种谔擅自接纳绥州几万名来投降的人,朝廷认为他制造事端,商议诛杀种谔,把原来的土地和投降的人归还夏国,用来消解仇怨免除战事。赵禼上

39、书说:“种谔无故兴起事端,死有余辜。但如果改变此举而(把原来的土地和投降的人)还给夏国,他们能听从顺服而没有断绝盟约的想法吗?不如告诉夏国因为他们的民众快要饿死了,走投无路投向我国。边境的官员虽然擅自接纳了他们,但其实无利可图,只因以前夏国俘虏了我国的苏立、景询等人而已。可以遣送景询等人回来,与投降的人交换归还,(以后)各自遵守纪律,边境就安定了。如果夏国隐藏而不遣送,那么我们留下横山的民众,也不算什么过失。”又调任郭逵统帅鄜延,(赵禼)为郭逵起草文本给执政大臣,请求保存绥州来扩充军队实力,先规划测量大理河川,建设堡寨,划出可以耕种的土地三十里,以安置投降的人。如果舍弃绥州不做防守,就没有办法

40、安抚刚刚归附的民众。(他又)引用种世衡招募少数民族军队的兵马驻守青涧城的旧例。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使几万名投降的人存活,成为东路的屏障。夏国的人多次想要通好归附,每次都虚张声势扰乱边境。朝廷下诏询问对付夏国的策略,赵禼审时度势,为朝廷进献破敌之策。派遣副将曲珍、吕真率领士兵一千人分别巡视东西两路。夏国正出动四万士兵想要从小路攻取绥州,途中与曲珍相遇,夏国的军队惊慌失措,仓促应战,吕真接着率兵赶来,夏国的军队战败而逃。交阯叛乱,征召赵禼为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率领九名将军前往征讨。赵禼认为郭逵熟悉边境事务,自愿做他的副将,于是朝廷任命郭逵为宣抚使,赵禼为副职。赵禼分遣将士砍伐树木制造进攻的器具,

41、设下埋伏攻打敌军,斩杀敌人首级几千个,割下了敌军首领的左耳,于是全部投降。元祐初年,梁乙埋多次扰乱边境,赵禼知道夏国即将入侵,发文书给西路将领刘安说:“夏国如果侵犯边境,你就直接率领轻装精兵攻击其腹心地区。”后来果然夏国侵犯边境,刘安等突袭了洪州,俘虏斩杀敌军众多,夏国于是议和进贡。不久(夏国)又用重兵压制边境,诸将领急忙请求增加戍守士兵作为防备,赵禼因此派遣使者责问夏国,夏国于是退兵而去。梁乙埋始终不悔改。赵禼派遣间谍用善意刺探梁乙埋:“一定要侵犯的话,只管多派人来,恐怕您所得到的不能补偿您所失去的。如果能改变,我们也将善待您。”送给梁乙埋战袍、华美的丝织品,从此梁乙埋不再窥伺边境。赵禼又使

42、用离间计,夏国的人怀疑梁乙埋而杀死了他。元祐五年,授任端明殿学士,升任太中大夫。去世,享年六十五岁。14解析:选A。“先写繁华的弹弦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说法错误。由诗句中的两个“不必”,可见此处并非实写,也未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15解析: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对这两句诗进行理解。诗人借助“庄周梦蝶”的典故,意在表达为了能一直与牡丹相伴愿意变为蝴蝶;借助“鲁阳挥戈”的典故,意在说明为了留住美好的牡丹,希望时间停留,春光勿去。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喜爱和不忍离别之情。答案:上句借“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诗人为了能一直与牡丹相伴愿意变为蝴蝶。下句借“鲁阳挥戈”的典故,表明诗人为了留住美好的牡丹,希望

43、时间停留,春光勿去。诗人借用典故表现了对牡丹的喜爱和不忍离别之情。16解析:易错字:(1)渡;(2)莽;(3)樯,橹。答案:(1)欲渡黄河冰塞川直挂云帆济沧海(2)适莽苍者三月聚粮(3)小乔初嫁了樯橹灰飞烟灭 语文资料加群微信ywgx688 备注:语文17解析:选D。启发: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启迪:开导,启发。“启迪”不针对具体,“启发”针对具体。“启发”较为通俗,“启迪”则比较书面化。一般的场合、小的方面、较浅的知识理论,用“启发”。而正规的场合、大的方面、较深的知识理论,用“启迪”。浸染:逐渐感染,逐渐沾染。浸润:沾濡滋润。文中说的是“传统文化”,在此选择“浸润”。睚眦必报:

44、连瞪了他一眼的小怨小忿都要报复,形容气量极其狭小。小肚鸡肠:比喻气量狭小,只计较小事,不顾大局。结合“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分析,选用“睚眦必报”。自成一家:在某种学问上或技术上有独创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结合“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分析,选用“与众不同”。故选D。 18解析:选B。A项、C项,都犯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C项,还有“具备”与“有没有”语意重复的问题;D项,“具备”与“有没有”语意重复。故选B。19解析:选C。从前后语境分析得知,所补写的句子与上一分句结构基本一致,与下

45、一分句构成“不是而是”的并列关系,故选C。20解析:三处语句补写,必须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逻辑来定,注意提取核心词,再根据核心词来组句。答案:何者为本,何者为末(答“怎么确定本和末呢”也可)两者是主从(或主次)、轻重关系若只注意到末,根本就会失落(意思对即可)21解析: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单句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A是一x的B(x量词,A是被定义者,B是比A高一级的种概念,即AB)。本题拍客是被定义概念,人是属概念。基本格式为拍客是一种什么人。然后从上文中找出能概括拍客的特点的内容作人的定语。答案:示例:拍客是一群互联网时代利用数码设备拍摄图像或视频,上传到网络,进行分享、传播的人。22【思路点拨】材料前四段从虎门销烟、“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今天的盛世,讲述了各个时期的中华儿女满怀爱国热情,为祖国而努力奋斗的事迹;第五段提出写作导向,即“中国梦召唤着新一代的青年”,引导考生以新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