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复习资料1.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40321387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论复习资料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复习资料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论复习资料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论复习资料1.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第一章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及应用的广泛性。P123、义务教育课程目标的构成:两层次:总体目标 学段目标 p13总体目标: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2、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相关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 体会数学及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

2、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4、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总体目标:知识及技能:经历讲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及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及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问题经历探究物体及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及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问题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做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及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的问题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简历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经

3、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判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经历观察,试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发展合理推断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学会及人合作,并能及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及反思的意识情感及态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在初步认识数学及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及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以及数学结论的确

4、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数及代数:第一学段: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第二学段: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用计算器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空间及图形:第一学段:联系日常生活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方法,进行观察操作和简单测量等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第二学段: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

5、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统计及概率:第一学段: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数据的统计过程,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时间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第二学段:联系现实生活,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通过数据分析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验时间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实践和综合应用:第一学段;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运用所学知识和

6、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初步学会及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问题的信息第二学段: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了解数学及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总格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及他人合作交流,能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6、小学数学课程四领域:数及代数、图形及几何、统计及概率、综合及实践7、数感:指关于数及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 P24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地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

7、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8、符号意识: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的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具体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9、运算能力: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规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寻求合理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10、空间观念: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像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像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等

8、。 P25 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图形及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比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法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11、几何直观: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12、推理能力的表现: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及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

9、进行讨论及质疑。13、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内容: 1、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3、分析教材中的练习题 4、分析教材如何体现课程目标 5、分析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6、分析教材的德育、美育等教育因素14、小学数学新教材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分析新教材所提供的材料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2、分析数学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内在联系 3、分析教材中多蕴涵的数学学习方法 第二章2、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要特点: 1.学生学习的特点:、.人类的一般学习的特点。.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人类已经获得的现成的知识(间接知识,再发现的过程).学生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从“实践理论实

10、践”的过程。这及一般人类的认识过程“理论实践理论”是不同的。.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和教材进行的。.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今后的学习和劳动奠定基础。 2.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于获得数学知识经验而引发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过程。具体来说,小学数学学习具有的特点有:.小学数学学习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小学数学学习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学习是人类发现基础上的再发现。.小学数学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和教材进行分析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 3.小学生由于受自身思维发展水平的制约,在数学学习中常出现思维过

11、程不流畅甚至中断的现象,这在客观上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学习做必要的引导。具体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做必要的引导主要体现在).启发和引导学生把握好思考的起点。让学生面对具体的学习任务,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想起。.引导学生把握好数学思维发展的方向。.启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作必要的反思。小学数学的学习按照学习的深度划分,可以分为机械学习及有意义的学习;按学习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3、机械学习:指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并未真正理解,而只是仅仅记住相关数学符号、了解相应词句及简单性地模仿。 4、有意义学习:要求学生能理解新知识及其实际内容,要对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及头脑中已有的旧知识建立非人为(非任意

12、)的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并能融会贯通。 P465、接受学习:指学习的全部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即把问题的条件、结论以及推导过程等都叙述清楚,让学生讲所学到的新知识及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P476、发现学习:主要特征是,教师不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或现成的结论呈现给学生,而是把尚未定论的、有待研究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发现相关结论或方法,然后内化。 P477、两种划分的关系:小学数学学习,因为是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在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接受前人已发现的知识。所以,应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方法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辅之以有意义的指导发现学习。 P488、数学认知

13、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5.数学认知结构师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中心心理成分。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直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结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6.进行数学学习时,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新的学习内容就会发生作用,其作用的最基本形式有俩种:.同化。同化是指学生利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适当改造,然后将改造后的数学知识直接纳入认知结构,扩大原有认知结构,使数学认知结构发生量变的过程。顺应。顺应

14、是指某些新的数学知识不能直接同化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去,必须适当调整或改造原有认知结构使其适应新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将新知识纳入改造后的认知结构中去,从而建立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10、同化和顺应关系:如果说同化是改造新学习内容使其及原有认知结构相吻合的话,那么,顺应则是改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学习内容的需要。 P5011、概念: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等方面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12、数学概念:反映的是一类对象的存在、固有的本质属性,而不是表面的或偶有的属性,所以,学习某一个数学概念,就意味着学习掌握某一类对象的本质属性。 数学

15、概念的表现形式1. 用图画的形式表示概念2. 用描述的方法借助具体事例说明概念3. 用逐步渗透的方法来揭示概念4. 用定义的形式来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包括:1、属加种差定义2、发生定义3、约定式定义13、数学概念学习的两种基本形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14、概念形成:在课堂教学条件下,从大量具体例子出发,从学生实际经验的肯定例证中,以归纳的方法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做概念形成。概念形成得一般过程:1、 提供大量的事例2、 分析比较抽象出各个事例的共同属性3、 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从而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扩大或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15、概念同化:指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16、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做概念同化。概念同化的过程:1、 找出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研究他的分类2、 把新概念从旧概念中分化出来,并给出定义3、 根据新概念的内涵明确新概念的外延4、 明确新概念及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扩大或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概念学习应注意的问题:1、 注意选择学习新概念的感性材料和经验:包括1、材料或经验的数量2、材料的典型性3材料的表现形式2、 注意概念教学的阶段性及连贯性3、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系统4、 注意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7、数学规则学习:数学规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数学概念之间固有关系叙述,以经过严格

17、论证的数学命题的形式呈现。规则的学习可分为:.下位学习。新规则在层次上低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因此新规则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就构成下位关系。在下位学习中,新规则和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方式是同化。上位学习。新规则在层次上高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因此新规则和原有认知几个中的有关知识就构成上位关系。在上位学习中,新规则和原有认知结构作用的方式是顺应。.并列学习。新规则及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既不处于下位,也不处于上位。那么,称为并列学习。数学规则学习的两种主要形式:.“例证规则”式。是属于上位学习,是一种指导发现学习。.“规则例证”式。这种形式又可分为以下俩种:一是先

18、推导出所要学习的新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其规则的应用;二是直接给出要学习的新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规则。数学规则学习的几个要点:.要注意及已掌握的知识相联系,把新规则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要注意弄清新规则的形成过程、理解规则的算理。.要注意将规则系统化、完善认知结构。遗忘低级的规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技能是指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它有以下特点: 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 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数学技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心智或动作的活动方式,它往往表现为完成数学任务所需要的动作的协调和自动化。数学技能的作用:1、 有助于数学知识

19、的理解和掌握2、 有助于数学问题的解决3、 可以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4、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心智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也称之为智力技能或认知技能。18、数学心智技能的学习过程四阶段: p58一、认知阶段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了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执行的顺序、执行的方式,了解活动结构中相应规定的必要性,使学生对活动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愿意及教师一道共同总结各步动作即执行顺序,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东西。二、模仿阶段教师应:示范准确,讲解清晰,动作规范。不要给学生造成“夹生饭”,因为纠正是相当困难的。三、有意识

20、的口述阶段教师应:要要求学生将教师的言语指导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言语指导,并逐步转向学生自己的内部言语指导。要适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矫正学生操作上的失误。四、无意识的内部言语阶段教师应:对活动方式进行概括,以便学生广泛应用于同类问题。19、数学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四阶段:1、 动作的定向阶段: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完成某项数学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包括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及数学技能有关的知识,知道技能的操作程序和动作要领,以及活动的最后结果等内容2、 动作的分解阶段:把数学技能的整套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局部动作,在教师的师范下逐个练习,分别掌握3、 动作的整合阶段:把前面所掌握的各个局部动作按照一定的顺序连

21、接起来,使其形成一个整体连贯的操作程序4、 动作的熟练阶段:通过练习形成的数学操作技能适应各种变化情况,其操作表现出高度完善化的特点,动作具有高度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动作之间不协调的现象完全消除。数学问题指个人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实现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顺利过渡,即将问题从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过程。具有的基本的特点: 目的性。 认知性。 系列性。20、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包括三个基本成分: 条件。即问题的一组已知信息的描述,也就是问题的初始状态。 目标。即问题所要求的答案或结论的描述,也就是问题的目标状态。 障碍。 即问题解决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也就是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关系不是很

22、明显,必须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数学问题解决的特征:1、 指学生初次遇到的新问题2、 是一种积极探索和克服障碍的活动过程3、 一旦解决,学生通过问题解决过程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成为他们认知的一部分21、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 四阶段: p63一、了解问题情境 二、明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 三、寻求解决方法 四、求得解答并检验 五、回顾反思 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情境因素。 学生个人因素。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数学基础是数学问题解决的核心。 解题策略因素。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突出的特点是“如何探索”或“怎样思考”。数学问题解答能力的培养应该注意的问题: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2、 重视

23、解答策略的训练3、 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小学数学常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1、 猜测2、作图3、举例4、模拟情境5、简化6、验证7、延伸数学学习的情感及态度学习情感:指因学习而产生的种种内心体验学习态度:人们对数学学习的认识、情感行为倾向情感及态度的培养目标:1、能积极参及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及求知欲2、在数学学校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3、初步认识数学及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及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4、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23、小学数学学习评价: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结果

24、的评价 p67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含义,就是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行为的价值作出判断。1、 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小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2、 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全面评价小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及数学学习过程等方面的表现。3、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方式,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进行,即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4、 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方法,可以采取书面测试、口头测试、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方法。5、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结果的呈现

25、,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第三章1、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系统的主要因素:教材和教学方法 p841.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法就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系统的四个要素。四个要素中教师是关键, 如果教师的数学知识欠缺,就会导致课堂上常犯知识性的错误,严重影响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如果教师的数学知识欠缺,就会导致课堂上不敢放开,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必须具有雄厚的数学基础知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是从外向内的传导过程(即内化),也是由内向外主动作用的过程(即反馈)2. 小学数学教学组织就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它是教师顺利实施和完成教学任务、达

26、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它包括: 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创设一个愉快、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良好学习氛围,是课堂教学组织的关键。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是双边的,可分为对教师教的反馈和对学生学的反馈,反馈的主要目的就是调控并组织教学过程。 合理控制教学时间。 灵活处理课堂“生成”3. 灵活处理课堂“生成”的方法: 化解法:针对:学生情绪异常、教师动作失误及外来因素的干扰等偶发事件。方法:教师可采取比喻、夸张、双关、模拟等手段,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予以化解。目的:可使师生感情融洽如常。 讨论法 针对:学生出乎意料的答问、教师便错题或解错题等偶发事件。方法;教师可采取共同探究、相互切磋的办

27、法。目的:可使学生积极思考、师生相互启发,并能为教师思考赢得时间。 转移法 针对教师教学疏误、室内窜进小动物等偶发事件,教师可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其中的情境或材料很自然地引用到教学中。它可使学生注意力从意外事件处无意识的转移到学习上来。 置换法针对教师教学上疏误,学生发现了而教师自己却一时找不着失误点时,教师可采取角色换位的方法来解决。它可使教师很自然地从失误中走出来。 延缓法针对学生突然提出一个及教学无关的问题或所提的问题当堂解决必定影响预定的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得不偿失时,教师可采取课堂回避当然不是置之不理,而是酌情予以交待课后探究的办法,它可避免节外生枝。4.处理课堂“生成”问或偶发事

28、件除了遵循教学过程的一般原则外,还必须遵循: 目的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内涵及特征:内涵:1、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2、是一种促使学生知识能力和品德全面发展的过程3、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和学双边活动的过程特征:1、 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形象思维及逻辑思维、合理推理及论证推理相结合的过程2、 是一个以发展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3、 是一个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中介的教师及学生,学生及学生多边互动的合作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1、 直观性原则2、 启发性原则3、 循序渐进原则4、 归纳及演绎相结合的原则5、 理解巩固及探索创新相结合的原

29、则5、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突出及学生生活的联系,强调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地数学。所以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重视教师教法及学生学法的有机统一,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P906、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p91 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阅读法、参观法、讨论法、实习法、复习法讲解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结合适当的板书或版画,想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数学概念、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要求:要有一定的听讲和理解的能力; 要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 要能够从教师的讲述中记下要点。对教师的要求: 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

30、力;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因材施教; 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讲;要正确地运用分析; 要适当地运用辅助教学手段。谈话法是教师使用谈话、问答及对话的方式,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对所提问题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活动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是师生共同研讨或辩论,通过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接受和确立比自己理解更好的问题方案或思维方式,同时满足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增进教师及学生、学生及学生相互间的了解。谈话法,讨论法。对学生的要求:学生要能对教师或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参及并努力应答,开动脑筋不怕答错。对教师的要求: 要精心设问; 要循循善诱; 要善于应变;

31、 要鼓励质疑; 要耐心倾听。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巩固知识或形成技能、技巧而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学生要独立思考完成练习,不要抄袭,不可马虎、敷衍了事,要认真审题、抄题,对解答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验证,还有注意总结归类,注意解题后的反思,合理安排练习时间,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对教师的要求: 设计铺垫练习要重在“架桥”; 设计尝试练习要重在“诱导”; 设计基本练习要重在“明理”;设计对比练习要重在“思辨”;设计发展练习要注重“层次”; 设计综合练习要重抓“联系”。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和模型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方法。实验

32、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某些具体材料或学具进行实验,找出对象的性质或问题的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 .演示法对教师的要求:.要正确选用演示的教具;.教具演示的时机要恰当;.演示要讲求实效;要一边演示教具一边讲解;.演示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过程,避免次要特征的干扰。实验法对学生的要求:学生要准备好实验用品工具,要勤于动手,乐于动脑找出和发现规律及问题的答案。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实验; 教师在实验前一定要讲清实验的方法和要求。阅读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数学课本来获取数学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一般在中、高年级应用。其特点是能够提高学

33、生阅读和自学数学的能力。阅读法对学生的要求:学生会按照教师的指导认真阅读,对不懂的地方要多读几遍,仍不理解的地方或内容要记下来,以便向老师和同学询问。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在学生阅读前,要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适当的阅读形式小学数学教学法改革的趋势:1、 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数学2、 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及体验3、 引导有效的探索,组织有价值的合作改革的特点:1、 在教学目地上,强调学生智力及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2、 在教学过程上,强调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3、 在教及学的关系上,强调处理好教师

34、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情况4、 在教法选择上,强调多法配合,提高整体功能5、 在教学组织上,强调形式多样,适应学生的差异6、 在课堂结构上,强调整体优化,提高效率9、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 基本要求: p98 1、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和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考虑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能力。 2、在符合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的前提下,以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来选择教学方法。 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选择教学方法。 4、根据教师的自身能力和学校教学条件选择教学方法。10、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 p103 总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举措和优秀的教学经验,诊断课堂教学中的不

35、足,以便更有效地改进教学。1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p103 1、注重目标达成的原则 2、注重行为表现原则 3、注重效果全面原则1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及标准: p103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师基本素质、教学效果评价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要注意评价的整体性,坚持全面评价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坚持实事求是要注意定性分析及定量评价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1、 教具和学具的作用:1、 使用教具和学具可以为学生提供感性经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的发展使用教具学具应注意的问题使用教具注意:1、让学生看清楚教具演示

36、的过程,同时要配合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2、 正确处理使用直观教具及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关系3、 直观教具的大小要适当,色彩要鲜明,以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指导学具操作时注意:1、 学具使用是要适当,适量,适度2、 在学具操作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3、 要重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4、 有些学具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小学数学教学的设计设计原则:1、 目标性原则:有明确的目标2、 整体性原则:以单元为基本的教学单位3、 程序性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或流程,将教学内容进行构思整合4、 美学原则:尽可能挖掘教学内容中美的因素、5、 反馈原则:小学数学课的课型1、

37、 综合课:指教学过程的全部或大部分阶段在一节课内基本完成的课2、 单一课:指在一节课只进行教学过程中一二个阶段的课单一课包括:1、练习课2、复习课3、测验课4、评讲课5、实习作业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1、 新授课结构:1、 检查复习2、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3、 新授4、 巩固练习5、 课堂作业6、 课堂小结2、 练习课结构:1、 复习2、练习的内容和要求3、练习前指导4、练习5、评讲6、家庭作业3复习课结构1、 宣布复习的范围和要求2、复习3、练习4、评讲新课改的教学设计:1、 基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设计:1、 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及案例设计1、 概念的引入2、概念的形成3、概念的巩固4、概念

38、的应用2、 关于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及反思、2、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1、 合作学习的意义2、 合作学习设计的原则:1、 主体性原则2、师生平等原则3、激励性原则43、 学习设计的一般策略:1、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2、营造合作学习空间3、培养学生合作态度4、 把握好教师的角色5、合理评价学生3、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及反思1、 注重形式,缺少实质2、强调情境忽略算理3、问题不当,失去价值4、参及不均,过分早化5、动辄合作,不谈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1、 探究学习的意义2、 探究学习设计的基本策略: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提出猜想,建设假设,3探究发现,验证猜想4,交流研讨,总结提高教师的讲述及

39、提问的作用和要求:1、 讲述的原则:1、 要讲清楚基本概念和规则2、 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讲解3、 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4、 讲述时语言要简练,层次要清楚,教会名词的运用要准确2、 提问的原则:1、 提问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2、 提问要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3、 提问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4、 提问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的语言和板书的作用和要求:语言的要求:1、 准确性2、逻辑性3、趣味性4板书应注意:1、 板书要有计划2、 板书的内容要简练,并富有启发性3、 字迹要清楚,端正,字体要规范练习设计和作业处理小学数学练习设计要求:1、 练习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2、 练习设计要有

40、层次,有坡度,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分类:1、 基本练习 2、单一性练习3、综合性练习4、准备性练习5、 对比性练习6、发展性练习7、变式练习小学数学作业的处理1、 处理方式:2、 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和一般要求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1、批改的意义2、批改的方式3、批改的要求72.备课的基本要求: (1)认真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备大纲)。 (2)认真钻研教材(备教材)。 (3)了解学生(备学生)。 (4)组织教材,选择教法(备教法)。 (5)备自己。 (6)教具学具的准备。 73.学期授课计划的拟定的内容: (1)提出全学期总的要求。 (2)对学生情况作简单分析。 (3)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74.

41、课时授课计划的内容: (1)教学内容或课题。 (2)教学目的要求。 (3)教具、学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准备。 (4)拟定教学过程。 75.新授课的组织方法: (1)检查复习。 (2)导入新课。 (3)传授新知识。 (4)巩固练习。 (5)课堂作业。 (6)课堂小结并布置课外作业。 76.练习课的组织方法: (1)宣布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2)作练习前的指导。 (3)课堂练习。 (4)练习评讲。 (5)布置课外作业。 77.复习课的组织方法。 (1)宣布复习的内容及要求。 (2)复习。 (3)练习。 (4)评讲。 (5)布置作业。 78.检查课的组织方法: (1)提出检查要求。 (2)检查。 (

42、3)收集检查结果。 79.讲评课的组织方法: (1)检查情况小结。 (2)阅看试卷。 (3)重点错误分析。 (4)订正错误。 (5)布置作业。 80.上课的基本要求: (1)有明确切的教学目标。 (2)恰当地组织教材。 (3)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手段先进。 (4)注意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 (6)课堂教学组织严密、紧凑,效率高。 81.常用的导入设计法有: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2)巧设悬念,启迪思维。 (3)开门见山,简捷明快。 (4)操作实验,建立表象。 82.新授知识的教学设计应注意: (1)抓教材重点,突破难点。 (2)精心设计提问,优化课堂教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83.练习课的教学设计应注意: (1)针对性 (2)层次性 (3)思考性 (4)趣味性 (5)多样性 第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