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练习学案(带答案)(鲁人版高二必修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40234622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骚》练习学案(带答案)(鲁人版高二必修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离骚》练习学案(带答案)(鲁人版高二必修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骚》练习学案(带答案)(鲁人版高二必修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骚》练习学案(带答案)(鲁人版高二必修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离骚练习学案(带答案)(鲁人版高二必修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 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2、知识目标:了解楚辞、离骚的文学价值;掌握“修姱”、“羁”、“谇”、“怨”、“浩荡”、“溘”、“尤”、“反”、“忳”等实词以及“虽”、“兮”、“以”等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能力目标: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赋与比的写法; 2、“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 3、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现。 第一课时 一、 1、简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诗风,与之相提并论的楚辞则开创

2、了浪漫主义的诗风。所以,“风骚”就成了文学的代名词。 2、解题: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 “离”,通“罹”,“_”义;“骚”,“_”义。“离骚”,即“_”的意思。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有人解释为“牢骚”。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 3、屈原: (约前339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_,字_,又自云名_,字_。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其政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后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因无力挽救

3、楚国灭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_、_、_等。 三、诵读课文 1、指导朗读 注意节拍如:长太息/以掩涕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讲解:一般每句二至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注意延长如:悔相道之不察兮忽反顾以游目兮 讲解:“兮”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啊”,因此读音要延长一些。 四、基础知识 1、注音 姱(ku)鞿(j)謇(jin)謇(jin)谇(su)纕(xing)茞(chi)诼(zhu)偭(min)忳(tn)侘傺(chch)溘死(k)鸷(zh) 方圜(yun)攘诟(rnggu)朕(zhn)芰荷(j)裳(chng)岌岌(jj)

4、2、指出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 【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心情抑郁不伸的样子。 【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圆凿(受榫头的穿孔)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 【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 3、多义词辨析 【善】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善于,擅长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此处活用,讲作“向往” 陛下亦宜自谋,以諮诹善道(诸葛亮出师表):好的,美好的 【度】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法度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估计 【固】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本来 鸷鸟

5、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本来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定,稳固,可引申为“固执” 【相】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互相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看,审察 【反】 忽反顾以游目兮。(屈原离骚):翻转,颠倒 然而成败异变,功出相反也。(贾谊过秦论):相反,对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史记.鸿门宴):背叛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省不能及,其可怪与欤?(韩愈师说):反而,反倒 【虽】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屈原离骚):即使,纵然 虽无予之,路车疾马?(诗经.小雅.采菽):难道 【焉】 驰椒丘且焉止息:语气词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在哪里 【修】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美

6、好的 退将复修吾初服:修理,整理 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高、长 4、词类活用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译为“向往”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分别译为“加高”“加长”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形容词的“为”动用法,译为“为而死”。 5、古今异义 【朕】古义:第一人称代词“我的”今义: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古义:“以之为”的省略今义:认为 6、特殊句式 1、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2、步余马于兰皋兮 3、不吾知其亦已矣,宾语前置句。“不吾知”即“不知吾”。 五、作业 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

7、、1、指导朗诵,当堂背诵; 2、检查复习知识点。 二、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1-6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 政治遭遇: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 心志: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五、重、难点解决过程 1、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

8、,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两句启下。 2、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3、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2、赏析重点诗句 讨论:在

9、述怀和反省中,有哪些诗句能表现出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体现出屈原那些品质情怀? 明确: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宁客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四、分析特色 1、深刻的现实内容与高度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离骚作为一首宏伟瑰丽、令人回肠荡气的政治抒情诗,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斗争,表现作者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广忧愤和精神上的追求。

10、 2、语言特色。 以六字句为基本句式,加上虚字“兮”,参差变化,舒展自如;双句押韵,节奏铿锵而活泼变化,抒情淋漓酣畅,声情并茂;间以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3、赋的运用。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比兴手法。 屈原比兴手法的运用,较诗经亦发展了一大步。(重点分析“比”) (1)王逸楚辞章句评离骚: 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2)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评离骚: 其行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五、布置作业 你最喜欢离骚中哪两句诗,哪句或哪几句诗引起了你的共鸣,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只要能抓住一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