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挺咏春_咏春.叶问与梁挺.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40154094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挺咏春_咏春.叶问与梁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梁挺咏春_咏春.叶问与梁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梁挺咏春_咏春.叶问与梁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挺咏春_咏春.叶问与梁挺.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梁挺咏春_咏春.叶问与梁挺 一、传奇的咏春 咏春是二百年前广东的一位美女的名字,姓严。年少时,花容月貌,且行动矫捷、磊落大方,有男子大丈夫之雄风。他的父亲为避诬告之祸,携此独生女躲避于川滇边区的大凉山脚下,在小集市上以开豆腐店维持生计。因咏春之慧美,当地一土豪便强行说亲欲娶其为小妾。父女二人忧心忡忡,无计可施。此事被隐居山上且常来严家购豆腐的五枚师太所关注,她便带了咏春上山,让其父对土豪拖延敷衍。 五枚何许人也,年轻时亦为美女。因常被人欺凌,于是许身佛门,出家于嵩山少林寺。后学得一身少林武功,被称为少林“五老”之一。因避当时官府火烧少林寺之祸,逃隐至此。她得知严氏父女的命运后,便义无反顾地带咏

2、春至山上,向她传授一种以训练藕手为主的拳法。此拳系五枚师太对少林拳法的革新。为了让咏春学拳事半功倍,五枚保留了少林拳的刚猛、沉雄、迅疾的风格,训练中着重借力、步法轻快、不失稳重,变更了原训练中繁复、死板的动作,将百余种招式经过拆解后,形成精锐动作,简短确当、见机行事、敏捷运用。因五枚教之以秘,咏春学贵以专,不到一年,便功夫上身。五枚让其回到孤寂的老父身边。 那土豪高兴过望,恨不得立即揽之入怀中,于是又派人提亲,强行订下婚期。严咏春并不回绝,只是提出个条件,要土豪与她比武,如胜则嫁。土豪身高粗大,力大如牛,且学过拳脚,四周百里出名,如今一纤纤弱女提出比武,以为实在荒唐可笑,谁知比武的结果令土豪大

3、出意外,咏春轻易取胜,使他折服。那土豪虽好色却也吹过武门的几天信风,于是立下誓言,不再骚扰咏春。随后习武尝有甜果的咏春便接着求教五牧师太,三年苦练后得以大功告成。并嘱其不行外泄。后来她回佛山嫁给了丈夫梁博俦,并将拳术传给了他。梁博俦学习刻苦,在妻子的训导下,得以承继其技。并将从妻子学来的拳术命名为咏春拳,传给梁兰桂,梁兰桂传黄华宝,黄华宝传梁二娣,梁二娣传梁赞。梁赞系儒医,温文尔雅,潇洒休闲,他不喜叫卖腾翻、刚猛硬拼之武术。对咏春的刚柔相济,充溢才智之武艺,情有独钟,并将其技传给陈顺华(外号“找钱华”),华晚年收了弟子叶问咏春拳的当代巨擘。 二、叶问一拳天下知 叶问出身广东佛山的豪富之家,举止

4、儒雅,个子矮小。但身怀绝技。他在家里排行老二,人称二少爷三玩,“玩枪、玩鸟、玩拳”。他16岁时,就读香港。此处中外杂处,洋人瞧不起华人,但他们都知道叶的厉害,不敢小觑。岂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有一天他竞被一个叫梁壁(梁赞之子)的人战胜。后来才知道是自己的师叔。他便拜在梁壁门下,刻苦练拳,最终业精技谙。待他24岁回故里佛山时。有三件事,使他声名大振。 一是过元宵节,他与表亲三四人带着花枝招展、花容月貌的女眷到大街上看喧闹。不想几个无端生事的大兵想趁机混水摸鱼,叶问便随势教训这些亡命之徒。一把抓住滋事者的衣领,予以申斥。谁知那兵痞竟拔出左轮手枪,叶问眼尖手快,飞速地擒住枪托,手指在枪轮上运气一顶,

5、枪轮飞脱于地,这手绝技把对方吓呆了。后来人们误传叶问功夫如天,机智如神,一根手指将大兵的钢管枪筒截为两断。 其次件事是来佛山教拳的北方关外拳师金山茂,诋毁南方武术、蔑视两广武林。于是人们共推叶问与之一决高下,可是,比武结果令人们悲观,一分钟结束了战斗,叶问完胜。中国人的比武鉴赏习惯是大战几十回合,然后分个高下。此次比武根本不能满意人们的观赏心理。 三是他因功夫在身,被聘到刑侦队办案。一次与众人合力追匪。逃匪躲进一大屋将大门反闩,此种大门横栅以坚木制造,粗若巨臂。叶问见状,猛然起脚向横栅扫去,三根木栅一时俱断,逃匪被擒。 这三件事,使叶问声名显赫,其武功在南方数一数二。但他并不张扬,不卖不传。直

6、到1949年,已56岁的叶问再次来到香港。因生活所困,不得已教授咏春拳以谋生。从今,一个被封闭了近二百年的崭新的拳种咏春拳得以公之于众,传之于世。尔后不到二十年时间,咏春拳便在港九两地开枝散叶,扬名立万,门徒广布。 1967年,香港咏春体育会成立。 1970年,由叶问爱徒命名的咏春梁挺武术馆成立。 1972年12月,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与世长辞。 如今,以叶问为主子公、以其生平为素材创作的电影已在热播中,不久还将有相关电视剧出台。 三、梁挺这个人真挺 在叶问所授徒众中,最有成就的是梁挺先生。梁挺的特点是文武双修、武哲两精。他于上世纪70年头获香港浸会学院学士,1979年获美国某学院哲学博士,19

7、97年获保加利亚国家运动学院搏斗艺术教授衔。 梁挺少年醉心于武术。对武侠电影方世玉、西游记、黄飞鸿等痴迷。13岁时,起先学习咏春拳。梁挺对武术的酷爱,渊源于被打伤。一天梁挺与几个好挚友在逛街,他的挚友惹怒了一群顽童,他们便围殴起来,梁挺见状,自告奋勇,大喝一声,扑向闹事者。谁知,二十余顽童竞相扑向梁挺,拳脚如雨点,将其打成重伤,而他的好友竟逃之夭夭。从今,梁挺便下定决心,习武自强,以敌百人,他在其叔父的帮助下,苦练咏春拳五年。后被师兄郭强引荐、拜师叶问门下,钻研武技。1968年,他20岁,便独立开办浸会学院咏春班,并获得好评。 1969年1月梁挺以咏春同学会名义,主办了盛大的咏春拳表演会,创建

8、了三项纪录:自叶问从香港发扬咏春拳以来首次公开表演;其优异技术让与会者赞美,会上,梁挺以肉掌劈开竖直的厚砖得到喝彩;叶问宗师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出席这种表演会。 1975年,国院咏春梁挺拳术总会成立。 1988年,该会更名为国际咏春总会。 其间馆务蓬勃发展,学员众多,1978年梁挺著咏春拳英文版问世(并主办了畅行的真功夫杂志),1979年,该著被美国媒体评为16本武术畅销书之首。 1982年,该著中文繁体字初版。 2001年,该著中文简体字初版。 至今,世界上咏春拳训练组织达数百个,级次较高的教练员数以千计,训练场地涉及六十多个国家或地区,训练人数达百万以上。有关资料表明,被称为武功盖寰宇的传奇人

9、物李小龙也曾汲取过咏春拳的养分而创立了截拳道。 人们惊异的是: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教练者当他们收徒结众时,一律在挂有叶问宗师(玄士一咏春拳顶级职称)画像前,按中国礼节顶礼膜拜。叶问使梁挺成才成杰,梁挺使咏春拳光线四射,咏春拳使国术发扬光大。 四、咏春拳的启示 梁挺对咏春拳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下列几个方面: 1在大面积、现代化的推广与管理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这便是统一组织形式(如总会、分会、支部)培 养种子普遍下种四海开花五洲结果再培育种子。他独创性地订立了教练员的三段十二级的晋升制,另有十二阶的学员晋升制,并分别印制不同色泽的梅花徽章以标显,让教与学规范化、序列化、哲理化。 2重视

10、咏春拳理论与技术探讨,他以实训与浓缩提高实训为主线,不断总结提升。 3在咏春拳实训技术的系统化、程序化、概括化方面,走继承革新与创建在发展中前进的路。 4对原有招式进行系统改组编排使死招变为活招,使困难变简洁。梁挺先生将“小念头”、“寻桥”、“标指”、木人桩等基本训练形式编订出基本教授法,将“藕手”编定为七节基本功,将器械训练的“六点半棍法”与“八斩刀法”确立为基础熬炼、基本套路与致用三级次程序,使繁杂的拳术套路变得精简清楚,使深邃的拳理、拳法变得易懂好学,使训练层次清晰,台阶有序,使世界性的推广卓有成效。在此期间,梁挺先生经受了误会、嫉妒、攻讦、诽谤与人生攻击的压力,但他挺得住,耐得心,步不

11、停。最终开创了咏春拳向世界发展、弘扬的新局面。 回顾咏春拳的发展历史,我们看到了封闭近二百年的个体化、秘传性的形式与精湛的内容;我们看到了叶问在传教与发展中所立下的汗马丰功;也看到了梁挺使咏春拳走向民众、走向全球的非凡伟绩;我们还看到了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的辩证逻辑。这一过程显明地折射出了历史与时代前进的光泽。 咏春拳的发展赐予我们的启示是非常深刻的。我们民族是一个珍宝聚积、取之不尽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精英荟萃、用之不竭的国家。我们有天人合一、阴阳相济、圆融圆觉、粘连黏随、四两拨千斤的太极拳,形神兼备、明暗化三劲、起钻落翻。引进落空的形意拳,禅拳不二、惊弹抖振、意使神差、顺力逆行的大成拳

12、,丹道合一、自然混成、整合虚无、柔弱而刚猛的武当拳,刚劲威势、禅道合一、刚柔相摩、无坚不摧的少林拳。天上的星,数不清,我们的才智岂车载斗量?但惋惜的是许多拳种并没能像咏春拳那样,组织整合、训练系统地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尽管我们的某些拳法在世界范围内有所发展,如太极拳,但总的推广趋势还存在若干问题值得探询(比如多门多派、训练分散、缺乏统一教材等),我们尚缺乏梁挺先生的“真挺”精神。曾几何时,我们习惯于“窝里斗”,岂止文人相轻?实乃武者相轻!我们又习惯于封锁封闭,有所专长不待发扬,结果不少绝技犹如某些灭亡了的物种,已不能再生,只在人们的传谈中憧憬着;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习惯于抹煞、否定与虐杀,搞得

13、一些身怀绝技者生怕大祸临门,结果不习不练、不传不教,绝技荒芜成了遥远的难寻的梦;我们习惯于唯我、唯众、唯眼、唯自身,抡起太捧将稚生的有前途的“异端”扼杀在萌芽中(有捧杀、虐杀与弱杀三种),本应丰富多彩、万象丛生的武林搞得单调乏味,枯燥干瘪;我们习惯于唱老调、调老琴,认为那才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三月不知肉味。真正新调出来了,又大加挞伐,吹毛求疵。于是我们的武林颓风日盛,我们的武界照样崇外迷洋,拜金盛行,假功太多,真武少见,老谱秘谱被渲染与夸大,新籍新知千呼万唤不得出;我们的媒体往往“一边倒”,偏爱那些神奇与魔幻结合的武人与武术。前不久,相关部门报道了北京“神医”乃骗子的张悟本的事例,一次挂号费数以千计,且排队到了后年。乃至北京等地的绿豆本只几元一斤涨到30元一斤,当然民众的盲从与轻信是一个因素,策划者别有所图也是根因,然而媒体呢?是否做过太多不负责任的炒作呢?武举、武人、武事、武学有没有此种盲目炒作的现象?依笔者看是可以明辨之、审思之。凡此种种,时代呼喊梁挺的求实与真挺的精神,武林企盼梁挺的继承与创新风格,国术期盼梁挺式系统性、标准化地全球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