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高考试题——语文(上海卷)(含答案).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40137532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2年高考试题——语文(上海卷)(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2年高考试题——语文(上海卷)(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2年高考试题——语文(上海卷)(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2年高考试题——语文(上海卷)(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 语文(试卷及答案)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0分)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要毫不停顿地把它读完,注意你所能了解的部分,不要因为某一部分立即领悟而停顿。照这个方法继续下去,把全书读完,别让你抓不住的段落、注解、论点及参考资料吓坏。如果你因这些障碍而停止,如果你就此卡住,你便会迷失方向。大多数情况下,你死粘在上面不见得就能解开谜底。当第二次再读时你就有机会了解它,但你必须把整本书读完一遍才行。要尽可能迅速而轻易地打破一本书的硬壳,才能体会出它的情感及一般意义,才能适应它的结构。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实用的方法。你耽误多久,便需要多久来

2、了解这本书的整体意义。在你能看出各部分真正的透视图或往往在你能看出任何图象之前,你必须对这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曾经多次受到糟蹋,因为许多代的高中生大都被迫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汉姆雷特或麦克佩斯等剧本,被迫查出所有的生字,被迫研究所有的学术注解。结果是他们从未真正地读完这些剧本,相反,他们被迫拖着一点一点地啃,历时数星期之久,等他们读完剧本的结尾,一定早忘了开头。应该有人鼓励他们一口气读完,惟有这样,他们才能对剧本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你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所获得的了解,即使只有50%或更少完全可以帮助你进一步尝试找寻第一遍所跳过的地方。事实上,你会像游客在陌生的地方旅行一样,若曾到过

3、某一地带,你就可以从以前所不知道的道路再去探险,只有这样,你才不至于把岔路看成干道,也不会被中午的影子所欺骗,因为你记得它们在日落时的景象,你所塑造的内心地图会指引你,谷地及山丘是如何构成整个风景的一部分的。很快读完第一遍并不神奇,也不会造成奇迹,更不能用以取代一本好书的精读,然而,迅速读完第一遍可以使以后的精读更加容易。这种练习会帮助你在着手读书时保持警觉。你有多少次翻看一页又一页,心里却在做着白日梦,对你看过的东西毫无印象?如果你让自己被动地瞟完一本书,就势必会发生这种现象。没有人能以那样的方式领悟多少。你必须设法把握全书的条理,并将它牢牢地抓住。一个好的读者会力求了解书中的每一个问题,每

4、一则谜语。读者的态度就像侦探寻找基本概念的线索一样,对任何能使线索清晰的事物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迅速地读完第一遍这一规则有助于保持这种态度。你若肯遵守,就会意外地发现,你可用极少的时间,领悟到极多的道理,而且做起来毫不费力。1文中提到了莎士比亚的两个悲剧汉姆雷特或麦克佩斯,请再写出一部他的悲剧作品: (1分)2第二自然段中,“透视图”指的是 (2分)3第四自然段运用“岔路”及“干道”的比喻,是为了说明 (2分)4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为了把握整体,不要在快读第一遍时看注解和参考资料。B快读第一遍时,就要把握文章的内核。C快读第一遍时,虽跳过某些地方,但为进一步理解打开了通道。D迅速读完

5、第一遍无需考虑全书的条理。5如何才能啃动一本难读的书,作者的观点是 (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69题(15分)成语是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喜欢的形式之一。吕叔湘先生曾这样指出:四音节好像一直都是汉语使用者非常爱好的语音段落,最早的诗集诗经里的诗以四音为主,启蒙课本千字文百家姓李氏蒙求龙文鞭影等等都是四音,亭台楼阁常有四言的横额,流传最广的成语也是四言为多。”为什么“四字格”备受使用者喜爱呢?其中有诸多原因。首先,因为它是最具有汉语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语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以偶为佳”是

6、古人崇尚对偶的美学观,本质上也是认识世界的哲学观。古人对客观美的认识,就是成双成对的:“天”和“地”,“方”和“圆”,“日”和“月”,“山”和“川”等等。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对联要求上下两联字数、结构相同,平仄相对;诗歌讲究对仗,尤其是律诗,是一定要用对仗的。古人之所以格外重视四言,是因为“四言”是惟一的字数较少但能一次四分又能两次偶分的一种形式,最能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从语言内部考察,“四字格”结构灵活多变,它几乎能配置任何一种语法关系,满足结构变化的需要。再从音律上看,“四字格”大多能平仄相间,体现出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由此可见,汉语成语在形式上选择了“四字格”,其根深深扎在汉

7、语文化的土壤中。从现代心理特点来分析,它能提高记忆的效率。可见,“四字格”作为汉语文化特有的一种“经典”形式,确有它的精妙之处。从内容上看,成语也是汉族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出自 的成语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这些成语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闪动着智慧的火花。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如点石成金、南柯一梦等,这些成语往往反映某种精神或说明某个道理,使人们受到鼓舞或得到启示。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如一鼓作气、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有些是历史事件的概括,有些则是历史人物的言行。还有一些非典故性的成语,大多来自古代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古代一些名家的名篇,这些名篇,也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由这些“珍品”锤

8、炼出的成语,往往是作品的精华所在。如儒家经典论语一书产生的成语,收在成语探源辞典中有166条,这些成语,有的就是论语中的原文,如哀而不伤;有的把较长句子精简压缩,变成四音节成语,如患得患失;还有的是把出处不同,而意思相关的双音节词合在一起,构成四音节成语,如屏气凝神。还有一些其他用法,但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其结果都是保留了原文中的精华部分。6古人格外重视“四字格”成语的原因有 。(不超过30个字)(4分)7下列成语中的六个,它们的来源可分为三类,请在方框内填上类别,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成语的序号(3分)名正言顺 开天辟地 图穷匕见钩心斗角 画蛇添足 精卫填海黔驴技穷 卧薪尝胆 落花流水出自 的成语

9、: 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8这篇文章结构清楚,从成语的 到 ,较为详尽地说明了 (4分)9现实生活中经常看见“乐在骑中”“默默无蚊”“食全食美”等广告语,请你从成语运用的角度,对这种语言现象做具体分析。(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015题(19分)今春又路过故乡江苏宜兴县,热情的主人在匆忙中陪我去看灵谷洞。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娇柔,随雨飘摇;桃花,我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

10、自然的色调。山区的红土和绿竹,本来并不很协调,雨后,红土成了棕红色,草绿色的竹林也偏暗绿了,它们都渗进了深暗色的成分,统一于含灰的中间色调里,或者说它们都含蕴着墨色了。衣服湿了,颜色变深,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中国画家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因为雨,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面,表达着不同的意境。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画后,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我以往的水彩画可说是水墨画的变种,从意境和情趣方面看,模仿西洋的手法少,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西洋画中也有表现风雨的题材,

11、但西洋画中是将风雨作为一种事故或大自然的变态来描写的,很少将阴雨作为一种欣赏对象的审美趣味来表现。西方风景画之独立始于印象派,印象派发源于阳光,画家们投靠阳光,说光就是画面的主人,因之一味分析色彩及阳光的物理关系,甚至说“黑”及“白”都不是色彩,而中西画家大都陶醉于阳光所刺激的强烈的色彩感,追求亮、艳、丽、华、鲜多半是从“晴”派生出来的。曾有画油画的人说:江南不宜画油画,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或者他那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对象。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要寻找相适应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很适用。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娇艳的色彩往往须渗进墨韵人

12、们喜欢晴天,有时也喜欢阴天,如果阴及晴中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又画油画又画水墨,我的这两个画种都不纯了,只是用了两种不同的工具而已。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该定居到油画布上呢,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了!10文章开头说,“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作者的心情是 。(1分)11对于“湿”,作者既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又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渊源,试分别用一句话加以说明。(4分)作者的独特感悟: 传统文化的渊源: 1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两项是(6分)A水彩画是水墨画的变种。B作者对“江南不宜画油画”的说法有不同的见解。C西洋画崇尚阳光,不表现风雨。D文章的中心,是为了说明阴

13、雨美要胜于晴日美。E“默看细雨湿桃花”,写出了桃花强烈的色彩感。F写“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其主要作用是反衬。13文章说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意在说明 (2分)14作者喜欢画阴雨天的景色,并有自己的风格,这及他长期接受水墨画和 的文化传统熏陶是分不开的。(1分)15文章末尾说:“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该定居到油画布上呢,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了!”仔细体味这句话,从内容和形式上加以评价。(60字左右)(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11分)虞美人听雨 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以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

14、明。16请在下表中填入表达作者在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心情的词语。(3分)歌楼听雨客舟听雨僧庐听雨17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3分)A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离合”已无感情。B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作者这时已对“悲欢离合”不十分在乎了。D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本身是没有感情的。18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3分)19中国古代写雨的诗句还有很多,请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和下句。(任选两句)(2分) ,野渡无人舟自横。水光潋滟晴方好, 。 ,微风燕子斜。(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15、2023题(8分)甲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 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乙少陵云:“多师是我师。”非止可师之人而师也;村童牧坚一言一笑,皆吾之师,善取之皆成佳句。随园担粪者,十月中,在梅树下喜报云:“有一身花矣!”余因有句云:“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余二月出门,有野僧送行,曰:“可惜园中梅花盛开,公带不去!”余因有句云:“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20乙文中的“少陵”是指 (人名)(1分)21甲文中,郑谷建议齐己,将“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其理由是 (1分)22乙文中,“随园担

16、粪者”在农历十月中报告主人,梅树“有一身花矣”,作者将这句话加工成“霜高梅孕一身花”。仔细品味这一诗句中的“霜”“孕”两字的妙处。(4分)23这两则古代诗话告诉我们,写诗作文要善于向各类人学习,甲文所指对象是 乙文所指对象是 (2分)(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427题。(17分)绍圣初,予(苏辙)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及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巢谷,字元修,四川眉山人)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人也,古之人也

17、。”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悯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今海南省儋县)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囊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囊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予方杂居南夷,及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月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2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3分)士大夫皆讳及予兄弟游( )不旬日必见( )已而道平生(

18、)25“不自意全”这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自己没有料到还能保全性命。B自己没有把心意完全表示出来。C自己在路上没有注意安全。D自己的意图全都没有实现。2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译文: 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译文: 27苏辙兄弟贬官以后,世人和巢谷对他们的态度有核不同?(用文中词语回答)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6分)世人态度: 作者意图: 巢谷态度: 作者意图: 二、写作(70分) 也许你曾到过海边,也许你在荧屏、银幕上见过大海请以“面对大海”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答案要

19、点一、阅读(一)1奥塞罗李尔王罗密欧及朱丽叶雅典的泰门2书中的脉络(框架、结构)3阅读要抓住整体、主要的,不要被局部的次要的干扰(意思对即可)4C5要毫不停顿地读完第一遍 大致把握全书的条理(对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二)6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 结构灵活多变 音律和谐 便于记忆7寓言 8形式 内容 成语是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9成语的乱用或成语的仿用(三)10欣喜或喜欢(及“遗憾”相反即可)11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 中国画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12B F13阴和晴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趣味,二者可以并存。14中国诗歌15内容:(1)艺术创作贵在不断创新,终生孜孜不

20、倦地探索 (2)继承传统,借鉴外国,博采众长(意思对即可) 形式:幽默、比喻、反语、拟人、说俏皮话、委婉 文字表达:(四)16欢乐 失意 无奈 (意思对即可)17C18参考角度:形象、线索、对比、含蓄、以实寓虚、情景交融、语言风格等19春潮带雨晚来急 山色空蒙(濛)雨亦奇 细雨鱼儿出(五)20杜甫21“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或用“一枝”可突出“早”)22“霜”点出梅“孕”花的季节和环境;“孕”暗指梅树含苞待放23行家 普通人(六)24回避;顾忌 十天 继而;不久25A26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重点词:“亦”“奇”) (我)大概将要死在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

21、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重点词:“盖”“焉”“何以”“发”)27士大夫皆讳及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必须写出两句) 讽刺世态炎凉(意思对即可) 欲徒步访吾兄弟 褒扬巢谷古道热肠(意思对即可)二、写作 一类卷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简洁流畅。二类卷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三类卷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基本真实,结构不够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四类卷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感情不真实,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五类卷 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1)无中心(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500字说明: (1)未错别字(含不规范的简化字)酌情扣分(2)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3)文面不整洁,酌情扣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分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