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0****3 文档编号:40077805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红楼梦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共享的东西,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想必很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苦恼吧,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5篇,以供大家参考!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篇1 明清时期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红楼梦可谓是妇孺皆知,人们大多赞扬其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甚至产生出一门绝无仅有的“红学”。 四大名著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小时候我觉得名著中最无趣的就是红楼梦。那时我才三班级,读书对我来说就是把字识全。知道其中的故事。我喜爱极了赵云的忠心与勇敢、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喜爱极了梁山英雄们机灵奇妙地应付一个又

2、一个敌人;喜爱极了神通广阔的孙悟空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每一次成功我都因之神清气爽,知晓了每一个计谋我都暗拘束心中拍手叫好。红楼梦对那时的我来说是古代大家庭中日常小事罢了,毫无波澜。 几年后重读,又惊喜地发觉其文字的美丽。经典的王熙凤的出场,几行字中就出现了一位极其华丽的妇人,不急不慢地迈着步伐边笑边走的画面。贾家的富贵奢侈书中从未有图画描述,但仅从描写的人物着装,菜宴,作息一角就可以联想出整个荣宁二府的富丽堂皇。 又过了几年重温,书中几百号人的轮廓渐渐鲜活明晰起来,宝玉不只有顽皮,还重情意。黛玉不仅是柔弱,更有近乎消秋的悲观,王熙凤在精明泼辣的面孔之下,隐蔽着好卖弄才能,唯利是图的影子每个角色

3、都带一点“黑色”,反而更加真实,贴近生活。在光辉、其乐融融的贾府中,布满着黑色的七情六欲使它一点点地衰亡,在黑色的.中,封建的巨手压着人们酿成一件件悲剧。再错综简单,千头万绪的种种大事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大小小的伏笔线索的叠加,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甚至是可以预见的。它需要反复细品,在云雾中不断挖掘,将一个个大事点穿成进展线,最终联成封建.悲剧命运的网。 读完红楼梦,我明白了,一本好书能经得住时间的沉淀,值得细细品尝。越往深处挖掘,东西越宝贵。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篇2 古代女子进宫究竟是好是坏?以贾元春为例,当日太监前来宣旨,贾政得知,兴奋极了,荣府上下引以为荣,元春进了宫,荣华富贵,金

4、银珠宝,享用不尽,今日回府便赏赐一番。离开父母,离开家园,孤身在异地,暖和少了,欢乐少了,想那元春只身在宫中,从前的姐妹不在身边,连个说话的知心人也没有,更恨宫廷险恶,到处提防;法规重重,到处当心,能有欢乐吗?说人难做,别说人好做,回头看世间悲喜,自有人评说。 李嫫嫫呀李嫫嫫,你为什么那么冥顽不灵呢?的确,宝玉自小喝你的奶,你对他有哺育之恩,没有你的奶或许宝玉就不会这么壮了,但是,与其说你有宏大的胸襟,不如说你居“功”自傲,厚脸皮。 做人以虚心为本,你以为自己了不起,莫非别人也这么说吗?放现实点,想想看,宝玉给晴雯的包子你吃了,给袭人的酥酪也装进肚子了,人家没怪你也算运气了。假如宝玉再大发脾气

5、要你走,那个老太太哪会把你留下?傲慢自负的苦果可吃不得。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篇3 在本学期我们重点研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它被誉为封建.的百科全书,前八十回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叙述了四大家族蒋史王薛渐渐因腐败衰落的故事。当然,其中的主线就是脍炙人口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虽然他们的爱情以悲剧而告终,但在封建.中,这种并不常见的爱情与他们的相处方式仍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尝。 为了使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故事更富有神话和命中注定的颜色,曹雪芹做了去多铺垫:贾宝玉前世是神瑛侍者救了林黛玉的前世绛珠草,而绛珠草情愿用自己的眼泪来报答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而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此后黛玉为何一见到宝玉就动

6、不动流眼泪。其他的角色曹雪芹在小说的一开头也早就交代了他们的结局,例如探春的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中就暗含了探春远嫁的结局。 在红学家的眼中红楼梦是一部值得用一生去钻研的传世著作,但其实还没有开头红楼梦的时候,我却对红楼梦里面的人物有不少的误会。我认为黛玉是一个惊奇的女子,身体柔弱却动不动爱使小性,对贾宝玉甩脸子,樱桃小嘴里总吐不出好话来。可读了红楼梦我才知道黛玉的好:她早慧,初进贾府就.母亲生前的叮嘱: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行多行一步路,恐被

7、人讥笑了去。她总是眼看心想,暗暗端详;然其言行举止,却又那样彬彬有礼。她心较比干多一窍因其母名贾敏,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她最与其他女子不同的是,他不受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当袭人宝钗看到宝玉不学无术,不想参与科举做官时,总要训上宝玉两嘴,而黛玉却从不如此教训宝玉,我想这也就是为何黛玉频频与宝玉吵架,而宝玉从不对黛玉发脾气的缘由之一他们拥有相同的价值观。 黛玉进贾府这一章节,也被选进教材中,所以我就就这一章节,写一写我对其中除黛玉外的几位女性人物的看法。王熙凤,无疑是贾府的实权者,他来自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的王家,自小被当做男孩子来培育,使得他有力量把握宁荣两府的起居日

8、常。他性格开朗,能说会道,在这一章节中也有体现,突然后院一声笑语:“我来晚了,不曾迎接远客。”这就是闻名的“先闻其声,后见其人”一下子将全部人的留意全都吸引了过去;当王熙凤拉林黛玉的手说:“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竞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每天口头心头一时.。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就拿手帕试眼泪。他先是夸赞了一番黛玉,接着就考虑到此刻应掉几滴眼泪,便哭了起来,贾母一句话就又喜笑颜开起来,可见其察言观色的力量。他也有狠毒的一面,因贾瑞多次骚扰自己,就狠心要杀掉他。但这在我看来并不应让人厌恶王熙凤,这正是他身上所被给予的,新时代的女性应有的,

9、维护自身的一种力量和意识。 贾母,贾府里最尊贵的人物,可谓是万人之上。马瑞芳老师曾评他为“史上第一外祖母”,说的就是他对宝玉和黛玉的爱惜是史无前例的。可贾母也是这贾府里少有的通透人物,他一步步走上了最高的宝座,通晓了人情世故,处事圆滑,好像从来没有出错的时候。在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时候,各个小姐夫人们都怀有嘲弄刘姥姥的意思,刘姥姥也有意笑料百出,而贾母却并没有故意取笑的意思。我不知道贾母是否担得上“史上第一外祖母”的名号,但我知道贾母并非一般的封建小姐。 王夫人,贾宝玉的母亲,将自己全部的盼望都放在了衔玉而诞的贾宝玉上,所以无时无刻不留意着宝玉身边的一草一木,在一开头,我很艳羡宝玉有这样的母亲,在

10、父亲要打自己的时候,母亲能舍身来护住自己,全部的东西都想着自己。可王夫人内心并不是想表面一样的可亲,当看到金钏儿和宝玉调笑,便赶走了金钏儿,最终导致了金钏儿跳井自杀;觉得丫头们有勾引宝玉之嫌,一怒之下查抄了大观园,赶走了病重的晴雯。所以这真的算得上一个慈母吗?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所塑造的人物个个鲜亮,更是体现了曹雪芹自己对于封建.的观点。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篇4 袭人为什么不死?红楼梦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袭人本是贾母之婢,本名蕊珠。宝玉知她本姓花,又曾见昔人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把蕊珠更名为袭人。宝玉初试云雨情,是在袭人身上,自此,宝玉视袭人更与别个不同,袭人

11、待宝玉也非常尽职。 宝玉与青灯古佛相伴之后,袭人的去留就成了问题,虽然她与宝玉老早就有肉体上的关系,但名义上还是个丫头。于是,王夫人和薛姨妈打算,叫她配一门正经亲事,再多多的陪送她些东西。袭人的哥哥花自芳托亲戚作媒,将她说与城南蒋家。 袭人听到后,哭得哽咽难言,一心想死。 袭人本想死在贾府,恐弄坏了老太太的好心,心想,还是死在家里。回去见了哥嫂,住了两日,见家里哥哥办事不错,若死在家里,岂不是害了哥哥?还是出嫁了再作准备。岂知过了门,蒋家办事极其仔细,全都按着正配的法规。一进了门,丫头仆妇都称奶奶。袭人此时若要死在这里又恐害了人家,辜负了一番好意。那夜原是哭着,不愿屈就的,那姑爷却极柔情地承顺

12、。到了其次天开箱,这姑爷观察一条红汗布,方知是宝玉的丫头。又有意将宝玉所换的那条松花绿的汗巾拿出来。袭人看了,方知这姓蒋的就是蒋玉函。始信姻缘前定,弄得袭人真无死所了。 与金陵十二钗中正册和副册中的其他女子比起来,花袭人的归宿应是不错了。其不能尽节于宝玉,这唯恐与袭人的性格有关。 一是对主子不忠。袭人侍侯贾母时,心中便只有贾母;侍侯宝玉时,心中便只有了宝玉。当然,宝玉和贾母是直系血亲,无可厚非。但假如用在别人身上,便如失去仆人的犬一样,后主饲之,便为后主看家。失去了宝,便委身于蒋玉函,正是其性格使然。 二是虚伪。袭人出身低微,未曾受过训练,她深得贾母和宝玉的信任,与她奇妙的伪装分不开。她曾对宝

13、玉说:“你真爱念书也罢,假爱也罢,只在老爷跟前,或在别人跟前,你别只管批驳诮谤,只作出个爱读书的样子来,也叫老爷少生些气,在人跟前也好说嘴。”可见袭人骨子里,就有讨好主子的天性。宝玉出家后,袭人各种要死要活的表现,怎能说不是她哄骗别人的表现?和袭人相比,其他红楼女子的死,如金钏、尤三姐、晴雯,哪一个死得犹迟疑豫?她们是真想死,就义无反顾,只有袭人是真不想死,才左右犯难。 如此看来,袭人并非贞烈女子,她的所言所行有几分让人厌恶。 读了红楼梦中的花袭人,我方明白,为什么生活中很多好人,活得困难,活得很累,有时想一死了之。而那些左右缝圆、见风使舵的人却如鱼得水,活得拘束。其实这些好人缺少了点弹性和敏

14、捷。假如不影响别人,像袭人一样虚伪一点,也未尝不行。 假如从正面看袭人,袭人也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无论我们遇到什么逆境,要给自己找一条活下去的理由,活着比什么都好。说话做事,不要自私任性,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必要时,伪装一下,又何尝不行?某种程度上讲,袭人的做人是艺术化了的,既让别人欢乐了,又保全了自己,何乐不为? 这么看袭人,我倒觉得袭人有几分可爱了。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篇5 美人何处阅红楼梦有感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緑水悠悠。红豆曲去年初夏,初读红楼,只觉心中一丝隐痛,倾慕于黛玉之才华,绝代之美貌。更为她惨美的一生而流泪。但我仍不喜爱她,作

15、为一个红楼的女子,她没有顽强的心,没有乐观的心境,竟永久只淌些小女子的泪,或许是为宝玉前世的浇灌之恩,但且问一句“春恨秋悲且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花谢花开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侬是谁?试问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她含泪吟出的无调的歌,曾几何时,黛玉在我眼中仅是一个深锁闺中、多愁善感的绝代美人,仅是一个“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孤傲小姐,仅是一个花自飘落水自流掩面而泣的抑郁之人。他在心中静静嘀咕的一句“何等眼熟到此”,宝玉脱口而出的一句“这个妹妹我见过”注定了一段千古绝唱,惋惜最终宝玉的新娘不是她,恋情不了了之。我曾质疑过本性“喜散不

16、喜聚”的黛玉值得宝玉如此长情吗?她终究脆弱,易伤。今年,随着聒噪的蝉声,我重读了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红楼一梦,重读了那让我爱而不能,舍而心碎的女子林黛玉,或许是心境不同,我慢慢理解了她。黛玉自幼丧母,寄人篱下,她不得不小小年纪,就谨守处事规章,红楼中这样写“她步步留意,时时当心,不愿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怕被人讥笑了去。”她没有士气如湘云醉卧芍药丛中,却总是“严严实实裹着一床红绫被子”或许是她缺乏平安感吧;她更无心像宝钗,写出“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闲情,却只想着“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她高雅如兰,吸取了文化艺术之精华,有着异于一般女子的灵慧秀

17、气,她沉醉于诗文翰墨,有着恢弘的诗情。可以说黛玉的才华是与世无争的,可在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才情飞扬的压卷之作只能屈于人下,“可叹停机德,堪称咏絮才。”钗黛,一个重德,一个重才。德可拢人,而才人多不识散发着“美人香草”韵味的她却被宝钗责为“移了性情,不做分内的事”也难怪那些洁身自好,多情诗意的女子在那钟鸣鼎食,温顺富贵的大家族中时时到处感到了“风刀霜创严相逼”她与宝玉,一个是良苑仙疤,一个是美玉无瑕。木石前盟怎比不过那金玉良缘?像黛玉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能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纵宝玉“终.世外姝孤独林”,黛玉还是干洁净净地离开了,回到了世外的“太虚幻境”,欠泪的,泪已还,她连续做自己纯净的绛

18、珠仙子,正如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泥陷渠沟。她焚稿断痴情,悄悄地死去,“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一面是洞房花烛,锣鼓喧天,一面却是生死离别,哭声震天,“红颜弹指老,天下若微尘”初入贾府,她那“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之态早已不复。其实细想,若初,黛玉未亡,面对贾府被抄的人间惨剧,岂不是要把泪流尽,以她脆弱敏感的心,如何承受这家破人亡的巨大不幸,若是被抓,被打,甚至被辱,以以她傲岸纯净的天性,怎样面对这样污浊的世界呢?红楼中,美人何处,美人何在?“一种相思,两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读红楼梦论现代人之择偶观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19、金簪雪里埋。这首诗无疑是整个红楼梦这出爱情悲剧的写照。 细读红楼不禁为宝玉和黛玉的凄惨爱情而惋惜心中也难免生出丝丝凄凉,同时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简单性,使我们读来如同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予了人格美,精神美,抱负美的仆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冲突简单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而这种真实也就难免不让

20、人将自身置于此书之中,领会其中的风韵。 然而有谁留意到薛宝钗在这凄婉动人的爱情背后心中流的种种辛酸泪。薛宝钗与贾宝玉可谓是金玉良缘从小就被认为是天生一对,而好像对这个宝姐姐少了些类似爱情的东西的宝玉却对远方来的林妹妹甚是宠爱,林妹妹天生长得令人怜惜双眸中也饱含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思。她不满封建.的种种法规和宝玉总是不按常理办事,这位林妹妹的骄纵多情在宝玉眼中也甚是迷人。薛宝钗好像也看在眼里,而她却大不同于林黛玉,听从于封建礼节办事老练圆滑,不该说的话绝不多说一句,是长辈眼中的好孩子。最终黛玉病死,宝玉出家,薛宝钗虽与宝玉成亲而终只落得独守空房,度过余生,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在整个红楼梦中,贾宝

21、玉可以说是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慧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的一个角色,这也令后人难以对他有一个合适的评论。 假如说林黛玉是浪漫主义的代表,那么薛宝钗就是现实主义的象征,贾宝玉心向林黛玉所代表的自由恋爱的浪漫,身体却被薛宝钗所象征的封建礼教的现实束缚着。现代人也不过如此,我们往往一边期盼一段美妙的爱情,一边用柴米酱醋盐将爱情绑上现实的铅砣,因而现实中我们往往选择宝钗而放弃黛玉,所以黛玉也只能落个葬花而吟,香消玉损的下场。 说起红楼中的女人,不得不提王熙凤,一个女强人。经营着即将破败的大观园,可以说是他支撑着大观园最终的光辉。假如说林黛玉是娇弱

22、的丁香,薛宝钗就是隐刺的蔷薇,那么,王熙凤就是带刺的玫瑰。 可现实中,林黛玉式的人可以为了爱情而辛苦自己,或是放弃自己的事业;而薛宝钗式的人却只会把爱情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择手段得到爱情,绝不会因爱人的想法而退让半步;王熙凤式的人则是把爱情和事业放在一起,盼望将两者并重。那么,现代人会选择哪种人? 父母之命,或像贾宝玉一样,成为爱情的牺牲品,同时葬送了爱自己的林黛玉的性命;又或像贾琏一样,不满意于自己的家庭,不断沾花惹草,让王熙凤非常没面子;又或者 所以说曹大才子在红楼梦中写出的爱情观,几乎是代表了现代人的爱情观,至于做出何种选择,唯恐是只有当事人才能决断了。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