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生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0****3 文档编号:40048652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学生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语学生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学生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学生读书笔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学生读书笔记 论语是语录体著作,涵盖了哲学、政治、伦理、文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广泛,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下面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论语同学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和保藏,盼望可以关心到有需要的伴侣。 论语同学读书笔记1 论语是一部举世著名的国学经典,很多人崇尚它“和为贵”的处世哲学,而我,则更沉迷它对抱负的追随。 的确,整部论语都模糊的从礼仪、为政、学习等方面体现着对抱负的追求。在论语里,有一大段还特殊描述了它。子路、曾皙、冉求、公西华和老师孔子在谈抱负。子路抢先一步,赶忙道出了自己的抱负:给我一个很大的国家,但兵荒马乱、礼乐崩坏,我用三五年的时间,就能把敌人赶走,而且人人

2、都举止高尚,成为一个礼仪之邦。冉求在老师叫他之后渐渐地说道:给我三五十里地,那里也有战斗,给我三年时间,我就能把国家重归和平,但我可不敢把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成礼仪之邦。他们的态度可谓一个比一个谦逊,到了公西华,他说他只想做一个关心实行礼仪的道士。最终,孔子叫到了始终在用心弹琴的曾皙,只听琴声渐轻,“当”一声,乐曲结束,曾皙坐了起来,说道:在万物复苏的春季,我带上伴侣、妻子还有一群孩子,到刚开冻的河里去洗澡,然后去唱歌跳舞,之后,就唱着歌回家。这时,始终不发话的老师说:“我同意曾皙的观点。”老师私下里又对曾皙说:“他们三个人的抱负太不切实际:子路如此性急,确定治理不好一个礼仪之邦;冉求虽说是三

3、五十里地,但也是一个国家,有人民群众,有政府;公西华只是想做一个道士,但礼仪的事太大太重要了,非君子不能做呀。而曾皙的抱负,不宏大但最接近人生的起点,最重要的是,他倾听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是啊,我记得苹果之父乔布斯说过: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追随人的内心心灵和直觉的士气,由于心灵会告知你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现在,很多人很劳碌,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都在为别人而活。现在还有多少人在仰视星空?有多少人感受着四季的更替?有多少人会去倾听花开的声音?所以,我们不应当只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不应当只有一颗冰冷的心。那么,就多去看看大自然吧,这时,你会全身上下都布满了能量。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你会很欢乐

4、。所以,就请你停下疾行的脚步,等一等落在后面的那份纯真、那份欢乐,去查找真正的抱负吧! 论语同学读书笔记2 看因讲论语所体现出知性气质而被众人所熟知的于丹女士的专访,她这样描述孔子:我不主见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颜色。 专访在笑声中结束,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巨大的困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孔子?换言之,孔子及论语毕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古人云:五色令人目盲。五色在现实中的意义重点在于作为诱惑消失。眼睛作为对外界认知的一个通道,好像更易被现实所乱,从而蒙蔽内心。颜色是斑斓无常的,正如每一种诱惑与欲望,而能够抵之御之的唯一方法即是强大、坚决自己的内心。 而温度,正是内心的

5、良药。 论语教与人天地和谐共处之道为先,其意很是明确:一个人可以闭世隐居(而这点的确由很多人难以揣测的.因素造成),但他必需活在世上意味必需先学会与自然相处,儒家所讲的类似与道家的“天人合一”便在此有所体现。而其次要务即为心灵之道,我觉得这足以体现孔子这个圣贤对人生把握太到位了,只要心灵足够强壮,那么便可以做到宠辱不惊,在人生的风口浪尖上依旧神定气平;同样,是要给心灵找到正确的归途,那么仁、义、礼、智、信自然成为其准则,黑白清浊也就自然分明。国外的情诗中总说:WESHOULD BE STRONG ENOUGH TO FIGHT FOR THISLOVE。虽然情感亦属错综简单,充斥人性境遇的,但

6、一个“足够强壮”也与孔夫子所倡的心灵之道不谋而合。 明白这两点后,抱负、交友、人生都已不是问题。“为大事者不拘小节”主要的路径已确定,自然就难堕迷途。我们的确能从论语中看到一个真实的孔子,他拥有一个常人应有的率性,也拥有一个圣哲的豁朗与通彻;也会对天宣誓,也会“知天命”而慨叹。这就是孔子所提的人生,严格要求心灵,放松生活状态。 在现代.纷杂之中,人生需要一个自己心灵的乐土,而论语的意义在于“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照射下踏上归途。” 论语同学读书笔记3 中国文化渊源博长,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我们华夏子孙的傲慢。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给人类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这些经典诗文,寄予

7、了我们先辈对人国与道义的追求与憧憬。是中华民族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宝。今日,我捧着这本厚实而蕴含着生命真谛的论语,轻轻的翻开,那淡雅而古老的书香,便扑面而来,感悟一页页间,演奏生命哲理的乐章;一面面,洗涤我心中的浮躁傲慢今日,人类.正处焦急剧变化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在五千多年的进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英勇、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孔子曾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在风和日丽暖的季节,其他

8、树木和松柏没有区分,郁郁葱葱,一身碧绿。到了大雪飘飞,寒冷季节,其他树的叶子纷纷凋零,唯独松柏却经得住风霜雨雪的考验,历劫不同,一身傲骨!也只有受得起磨练,在任何恶劣环境下依旧坚持真理,刚正不阿的人,才能拥有着君子的节操,唯有这样,民族魂才得以发扬,唯有这样,中华民族精神才得以弘扬,国家才得以进展壮大!后有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久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之路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是更具有现实意义。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白强不息,清

9、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哦不断进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傲慢而奋勉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为振兴中华民族精神,今日的宏大变革和新的宏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人民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进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进步的光辉点。 读着论语我感到自己受益匪浅,在他的陶冶下,人生必将变得有更有意义。那淡雅的书香,耐人寻味的字句,在不经意间,洗涤了我的心灵。现在,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棵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论语同学读书笔记4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似乎没有阳光;才智里没有书籍,就似乎鸟儿没有翅膀。”从上学校一

10、班级开头,老师让我们每星期做读书笔记积累好词好句。老师告知我们读书肯定要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样才能把书读好,做一个布满才智的人。 我读过一本书论语这是儒家经典。书中既有对.、人生美妙蓝图描绘,又有人性与政治、道德文化里面故事非常精彩让我特殊喜爱。 记得有一篇是这样: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他的祖先是名门,到了父亲那代家败了。张衡从小就生活得非常清苦,虽然家境贫寒,但张衡从不自暴自弃,放纵自己,反而更加努力他天生聪慧,非常好学。通过各种方法找书来读,他对学问非常渴望。他喜爱晚上一个人对着天空数星星,满天星星吸引他慢慢地他对天文学产生深厚爱好。他喜爱听祖母讲婵娥奔月的故事,他边听边思索,为什

11、么晚上会有月亮,白天月亮到那里去。祖父留下好多书,他用几年时间就全部读完。张衡和书成了形影不离的好伴侣。 我读了这篇故事深有感受,我想一想平常就有些惭愧。以前爸爸妈妈让我多写一些字,我就不兴奋,一会儿跑来跑去,一会儿看电视。不听爸爸妈妈的话心里总有委屈,就知道让我写字。有一次,我把作业本上的字写得东倒西歪。妈妈观察了让我擦掉重写,我不但没有写好,反而把作业本弄破了,妈妈狠狠地打了我,让我赔礼,我也要把自己想法说出来,才认错。可我想假如不是爸爸妈妈严峻也写不好今日的字,我打算以后肯定要听爸妈的话做一个学会感恩的好孩子。 书,使我开动脑筋,使我欢乐,使我分真假,理解善恶,书增长我学问开阔了我眼界,

12、学会了感恩伴我成长。 论语同学读书笔记5 当我抱着一本厚厚的论语走在路上的时候,观察我的人都会惊异的说:“你看得懂吗?”而我会骄傲的说:“看得懂!”其实这本书很好玩。 论语这本书讲的是在我国东周时期,由王全空东迁后日益衰败,渐渐失去了以往的威严,各个诸侯为了争夺土地,绽开了长期的斗争。 在这期间,鲁国的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非常伤心。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和规章,孔子为了恢复周公建立的礼乐制度,提山“克已复礼”的主见,用“仁”对“礼”进行改造,提出并完善了“仁学”的理论。 孔子认为,“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遵重丄和关爱,就是重视老百姓,关怀老百姓的病苦,就是“德治”。为此定现“仁”,孔了非

13、常重视“礼”,主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论行为都符合的要求。 这本中还让我们知道了一些关干孔子和他同学的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同学子贡向孔子请教:“老师,什么是“仁”?” 孔子回答:“克制自己,恢复周礼,就是“仁”;以周礼为标准,时时到处严格支配,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礼,就是“仁”了!” 另我绝望的是孔子为了让自己的主见成为现时,于是四处游访,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可最终各个诸侯国由忙于争霸,所以没有理睬孔子的主观,孔子非常绝望只能回到鲁国 我看完这本书之后非常生气,由于孔子这么努力的做到“仁”可最终他得到的却是拒绝,要不是个各诸侯国不听孔子的建议,所以才伤亡惨重。 论语这本书不但好玩,还能让你受益韭浅,学到更多的课外学问! 论语同学读书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