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药与祛湿剂.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39878505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祛湿药与祛湿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祛湿药与祛湿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祛湿药与祛湿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祛湿药与祛湿剂.ppt(1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祛湿药与祛湿剂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134页祛湿药祛湿药 凡具有祛除湿邪作用的药物凡具有祛除湿邪作用的药物芳香化湿药芳香化湿药-湿困脾胃证湿困脾胃证利水渗湿药利水渗湿药-利尿药利尿药祛风湿药祛风湿药-治疗风湿病(痹证)治疗风湿病(痹证)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134页定义:定义:凡气味芳香,具有化湿醒凡气味芳香,具有化湿醒脾作用的药物,称化湿药。脾作用的药物,称化湿药。芳香化湿药芳香化湿药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134页 化湿,即化除湿邪化湿,即化除湿邪 (化中焦湿浊)(化中焦湿浊)内经内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辛香悦脾辛香悦脾 温燥化湿温燥化湿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134页适

2、应证适应证湿困脾胃证湿困脾胃证-脘腹痞满,身重体倦,呕吐泄泻脘腹痞满,身重体倦,呕吐泄泻,口甘多涎,舌苔厚腻,口甘多涎,舌苔厚腻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134页广藿香广藿香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134页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134页一、化湿一、化湿-湿滞中焦证湿滞中焦证“为湿困脾胃,倦怠无力,饮食为湿困脾胃,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本草正义本草正义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134页特点:特点:1、药性偏温,主要用治寒湿、药性偏温,主要用治寒湿 中阻中阻2、辛而不燥,温而不热、辛而不燥,温而不热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134页二、解暑二、解暑-暑湿证,湿温初起

3、暑湿证,湿温初起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134页三、止呕三、止呕-呕吐呕吐 “惟舌有浊垢而漾漾欲泛者,惟舌有浊垢而漾漾欲泛者,最佳。最佳。”本草正义本草正义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134页苍术苍术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134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134页一、燥湿健脾一、燥湿健脾-湿滞中焦证湿滞中焦证“敦阜之土,宜与苍术平之。敦阜之土,宜与苍术平之。”本草通玄本草通玄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134页 苍术治湿,上、中、下皆有可用苍术治湿,上、中、下皆有可用 朱丹溪朱丹溪 湿温证湿温证(上焦)(上焦)湿困脾胃湿困脾胃(中焦)(中焦)湿浊带下或足膝肿痛湿浊带下或足膝肿痛(下焦)(下焦)现在学习

4、的是第15页,共134页二、祛风湿二、祛风湿-风湿痹痛风湿痹痛三、发表三、发表-外感表证夹湿外感表证夹湿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134页厚朴厚朴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134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134页一、燥湿一、燥湿-湿滞中焦证湿滞中焦证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134页二、行气消积二、行气消积-肠胃积滞肠胃积滞三、平喘三、平喘-痰饮咳喘痰饮咳喘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134页化湿药使用注意化湿药使用注意1、气味芳香,除明确应后下者外,不宜、气味芳香,除明确应后下者外,不宜久煎久煎2、大多配伍健脾、利水药同用、大多配伍健脾、利水药同用 治湿不知理脾,非其治也治湿不知理脾,非其治也 治湿不

5、利小便,非其治也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134页3、本类药大多辛散芳香或温燥、本类药大多辛散芳香或温燥,阴虚气虚者慎用,阴虚气虚者慎用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134页利水渗湿药利水渗湿药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134页定义:定义:凡能通利水道,渗除水凡能通利水道,渗除水湿,以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湿,以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要作用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134页适应证:适应证:水湿停聚病证水湿停聚病证-水肿、小便不利水肿、小便不利 淋证淋证 黄疸黄疸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134页分类:分类:利水消肿利水消肿-水肿水肿 利尿通淋

6、利尿通淋-淋证淋证 利湿退黄利湿退黄-黄疸黄疸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134页第一节第一节 利水退肿药利水退肿药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134页定义:定义:凡以利水退肿为主要作用凡以利水退肿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利水退肿药。的药物,称利水退肿药。适应证:适应证:水肿、痰饮、泄泻等水肿、痰饮、泄泻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134页性能特点:性能特点:大多性味甘淡,性平或微寒大多性味甘淡,性平或微寒 大多归膀胱、肾经大多归膀胱、肾经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134页茯苓茯苓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134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134页一、利水渗湿一、利水渗湿-水肿,小便不利水肿,小便不利 “最为利水

7、除湿要药最为利水除湿要药”本草求真本草求真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134页特点:特点:药性平和,利水而不猛药性平和,利水而不猛 有健脾作用,虚实水肿皆宜有健脾作用,虚实水肿皆宜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134页二、健脾安神二、健脾安神-脾虚诸证脾虚诸证 心悸失眠心悸失眠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134页1、健脾补中,补益力弱、健脾补中,补益力弱2、健脾化饮、健脾化饮“脾为生痰之源脾为生痰之源”、“无湿不生无湿不生痰痰”3、健脾止泻、健脾止泻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134页“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利水;痰之动,湿也水也,茯苓可以利水;痰之动,湿也,

8、茯苓可以行湿。,茯苓可以行湿。”世补斋医书世补斋医书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134页作用广泛,既祛邪(利水),又扶正(作用广泛,既祛邪(利水),又扶正(健脾)健脾)味甘性平,利而不猛(不伤正),味甘性平,利而不猛(不伤正),补而不峻(不恋邪)补而不峻(不恋邪)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134页泽泻泽泻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134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134页一、利水渗湿一、利水渗湿-水肿,小便不利水肿,小便不利 痰饮,泄泻痰饮,泄泻 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134页二、泄热二、泄热-湿热带下,淋浊湿热带下,淋浊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134页薏苡仁薏苡仁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134页现在

9、学习的是第43页,共134页 一、利水渗湿一、利水渗湿-水肿,小便不利水肿,小便不利 二、二、健脾止泻健脾止泻-脾虚泄泻脾虚泄泻 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134页三、三、清热排脓清热排脓-肺痈,肠痈肺痈,肠痈四、四、除痹除痹-湿痹筋脉拘挛湿痹筋脉拘挛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134页茯苓与薏苡仁茯苓与薏苡仁相同点:相同点:利水渗湿健脾利水渗湿健脾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134页不同点:不同点:茯茯 苓:苓:甘淡性平,利水健脾,治各种水甘淡性平,利水健脾,治各种水肿及脾虚诸证,又能宁心安神肿及脾虚诸证,又能宁心安神薏苡仁:薏苡仁:甘淡微寒,利水清热,治脾虚水肿甘淡微寒,利水清热,治脾虚水肿及湿热淋

10、证,清热排脓,治肺痈,除痹。及湿热淋证,清热排脓,治肺痈,除痹。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134页功效功效利水、健脾:利水、健脾:茯苓、薏苡仁茯苓、薏苡仁利水、泄热:利水、泄热:泽泻泽泻主治证主治证肺痈、肠痈:肺痈、肠痈:薏苡仁薏苡仁要点要点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134页 第二节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利尿通淋药定义:定义:以利尿通淋为主要功效的药以利尿通淋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利尿通淋药。物,称利尿通淋药。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134页适应证:适应证:淋证淋证-小便频数,尿意急迫,小便频数,尿意急迫,淋沥涩痛淋沥涩痛,尿而不畅,尿而不畅 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134页热淋热淋-小便淋痛,兼发热口

11、苦、小便淋痛,兼发热口苦、尿急尿急 气淋气淋-小便淋痛,兼少腹胀满、小便淋痛,兼少腹胀满、作痛作痛 现在学习的是第51页,共134页血淋血淋-小便淋痛,兼尿中带血小便淋痛,兼尿中带血石淋石淋-小便淋痛,兼尿中夹有小便淋痛,兼尿中夹有 砂石砂石现在学习的是第52页,共134页膏淋膏淋-小便淋痛,兼小便混浊小便淋痛,兼小便混浊 如米泔水如米泔水现在学习的是第53页,共134页性能特点:性能特点:性味大多苦寒性味大多苦寒归经大多归膀胱、肾经归经大多归膀胱、肾经现在学习的是第54页,共134页车前子车前子现在学习的是第55页,共134页现在学习的是第56页,共134页“此草好生道边及牛马迹中,故此草好

12、生道边及牛马迹中,故有车前之名。有车前之名。”纲目纲目现在学习的是第57页,共134页 一、利尿通淋一、利尿通淋-热淋,水肿,热淋,水肿,小便不利小便不利 二、渗湿止泻二、渗湿止泻-暑湿泄泻暑湿泄泻 现在学习的是第58页,共134页三、清肝明目三、清肝明目-目赤肿痛目赤肿痛 四、清肺化痰四、清肺化痰-热痰咳嗽热痰咳嗽现在学习的是第59页,共134页滑石滑石现在学习的是第60页,共134页 一、利尿通淋一、利尿通淋-热淋,石淋热淋,石淋 “因热小便不利者,滑石最为要药因热小便不利者,滑石最为要药”医学衷中参西录医学衷中参西录现在学习的是第61页,共134页二、清热解暑二、清热解暑-暑热烦渴暑热烦

13、渴 湿温初起湿温初起三、清热收湿敛疮三、清热收湿敛疮-湿疹,湿疮,痱子湿疹,湿疮,痱子现在学习的是第62页,共134页川木通川木通现在学习的是第63页,共134页一、清热利水通淋一、清热利水通淋-热淋,脚气热淋,脚气 口舌生疮,心烦尿赤口舌生疮,心烦尿赤现在学习的是第64页,共134页“能泻上焦之热,曲曲引之下行自能泻上焦之热,曲曲引之下行自水道达出。水道达出。”医学衷中参西录医学衷中参西录现在学习的是第65页,共134页二、通经下乳二、通经下乳-闭经,乳少闭经,乳少 湿热痹痛湿热痹痛现在学习的是第66页,共134页车前子、木通与滑石比较车前子、木通与滑石比较相同点:相同点:清热利水通淋清热利

14、水通淋不同点:不同点:车前子:车前子:利水湿分清浊,又清肺利水湿分清浊,又清肺 祛痰,清肝明目祛痰,清肝明目现在学习的是第67页,共134页滑石:滑石:利水湿解暑热,外用收湿利水湿解暑热,外用收湿 敛疮敛疮木通:木通:利水湿清心火,长于下乳,利水湿清心火,长于下乳,且利痹且利痹现在学习的是第68页,共134页 第三节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利湿退黄药定义:定义:凡以清利湿热、退除黄疸凡以清利湿热、退除黄疸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利湿退黄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利湿退黄药。药。现在学习的是第69页,共134页适应证:适应证:黄疸黄疸现在学习的是第70页,共134页茵陈茵陈现在学习的是第71页,共134页现在学

15、习的是第72页,共134页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清利湿热,利胆退黄-黄疸黄疸 湿温,湿疮,湿疹湿温,湿疮,湿疹现在学习的是第73页,共134页金钱草金钱草现在学习的是第74页,共134页现在学习的是第75页,共134页 一、除湿退黄除湿退黄-湿热黄疸湿热黄疸 二、利尿通淋二、利尿通淋-石淋,热淋石淋,热淋 现在学习的是第76页,共134页三、解毒消肿三、解毒消肿-痈肿,恶疮,痈肿,恶疮,毒蛇咬伤毒蛇咬伤现在学习的是第77页,共134页虎杖虎杖现在学习的是第78页,共134页现在学习的是第79页,共134页 一、利胆退黄一、利胆退黄-湿热黄疸,淋浊,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带下 现在学习的是第80页,

16、共134页二、清热解毒二、清热解毒-疮痈,烧烫伤,疮痈,烧烫伤,毒蛇咬伤毒蛇咬伤 现在学习的是第81页,共134页三、活血祛瘀三、活血祛瘀-经闭,痛经,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癥瘕跌打损伤,癥瘕现在学习的是第82页,共134页四、祛痰止咳四、祛痰止咳-肺热咳嗽肺热咳嗽现在学习的是第83页,共134页黄疸要药:黄疸要药:茵陈茵陈石淋要药:石淋要药:金钱草金钱草要点要点现在学习的是第84页,共134页使用注意使用注意1、应用本类药物,视不同病证、应用本类药物,视不同病证选择药物,并进行适当配伍选择药物,并进行适当配伍2、易伤津耗液,应中病即止、易伤津耗液,应中病即止现在学习的是第85页,共134页祛

17、风湿药祛风湿药现在学习的是第86页,共134页定义:定义: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祛风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祛风湿药。湿药。现在学习的是第87页,共134页 风湿风湿-因因-本本 痹痛痹痛-果果-标标“风除湿去,血活气行,而证风除湿去,血活气行,而证即愈。即愈。”本草求真本草求真现在学习的是第88页,共134页适应证:适应证:风湿痹痛风湿痹痛“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素问素问痹论痹论现在学习的是第89页,共134页 风胜者风胜者-行痹、风痹行痹、风痹 肢体疼痛游走不定肢体疼痛游走不定 祛风祛风+活血活血现在学习的是第90页,共

18、134页寒胜者寒胜者-痛痹、寒痹痛痹、寒痹肢体疼痛剧烈,遇寒痛增,得肢体疼痛剧烈,遇寒痛增,得热痛减热痛减 祛风祛风+散寒止痛(温经)散寒止痛(温经)现在学习的是第91页,共134页湿胜者湿胜者-着痹、湿痹着痹、湿痹 肢体疼痛重着不移肢体疼痛重着不移 祛风湿祛风湿+利湿、健脾利湿、健脾现在学习的是第92页,共134页 热痹(久郁化热;夹有热邪)热痹(久郁化热;夹有热邪)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关节局部红肿热痛 祛风湿祛风湿+清热清热现在学习的是第93页,共134页 筋骨痿软无力、疼痛筋骨痿软无力、疼痛 (痿痹痿痹)久病不愈久病不愈 拘挛麻木,屈伸不利拘挛麻木,屈伸不利 (顽痹顽痹)现在学习的是第94页

19、,共134页风湿痹痛风湿痹痛主证:主证:肢体关节疼痛肢体关节疼痛兼证:兼证:肌肤麻木(风湿侵犯肌肤)肌肤麻木(风湿侵犯肌肤)筋脉拘挛(风湿侵犯经络)筋脉拘挛(风湿侵犯经络)关节不利(风湿侵犯筋骨)关节不利(风湿侵犯筋骨)现在学习的是第95页,共134页独活独活现在学习的是第96页,共134页现在学习的是第97页,共134页 一、祛风湿,止痹痛一、祛风湿,止痹痛-风寒湿痹痛风寒湿痹痛特点:特点:1、新久痹痛均可用、新久痹痛均可用2、善治寒湿痹痛、善治寒湿痹痛3、善下行,治下半身痹痛、善下行,治下半身痹痛现在学习的是第98页,共134页二、二、解表解表-头风头痛头风头痛 风寒表证风寒表证 表证夹湿

20、表证夹湿现在学习的是第99页,共134页羌活与独活比较羌活与独活比较相同点:相同点: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祛风解表,胜湿止痛不同点:独活不同点:独活解表力缓,善治下半解表力缓,善治下半 身疼痛身疼痛 羌活羌活解表力强,善治上半解表力强,善治上半 身痹痛,太阳头痛身痹痛,太阳头痛现在学习的是第100页,共134页1、羌、独活宋元之后正式区分、羌、独活宋元之后正式区分“古时羌活独活,未尝分别,古时羌活独活,未尝分别,自自宋以来,则独活别为一条。宋以来,则独活别为一条。”本草正义本草正义现在学习的是第101页,共134页2、所治偏表偏上、所治偏表偏上-羌活羌活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汤)所治偏里偏下所

21、治偏里偏下-独活独活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现在学习的是第102页,共134页“羌活则疗水湿羌活则疗水湿游风游风,而独活则疗水,而独活则疗水湿湿伏风伏风也。也。”“羌有发表之功,独有助表之力羌有发表之功,独有助表之力”、“羌行上焦而上理,独行下焦而下理羌行上焦而上理,独行下焦而下理。”本草求真本草求真现在学习的是第103页,共134页防己防己现在学习的是第104页,共134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05页,共134页一、祛风湿,止痛一、祛风湿,止痛-风湿痹痛风湿痹痛现在学习的是第106页,共134页二、利水消肿二、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水肿,小便不利 脚气脚气现在学习的是第107页,共134页

22、风水证风水证-水肿兼有表证水肿兼有表证皮水证皮水证-脾虚湿盛水溢肌肤脾虚湿盛水溢肌肤现在学习的是第108页,共134页木防己(广防己):偏祛风止痛木防己(广防己):偏祛风止痛汉防己(粉防己):偏利水消肿汉防己(粉防己):偏利水消肿“汉防己主水气,木防己主风气汉防己主水气,木防己主风气”本草拾遗本草拾遗现在学习的是第109页,共134页川乌川乌现在学习的是第110页,共134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11页,共134页 一、祛风除湿一、祛风除湿-风寒湿痹,拘急疼痛风寒湿痹,拘急疼痛 现在学习的是第112页,共134页二、散寒止痛二、散寒止痛-寒湿痛证寒湿痛证现在学习的是第113页,共134页马钱子马钱子

23、现在学习的是第114页,共134页一、通络止痛一、通络止痛-风湿痹痛风湿痹痛 跌打肿痛跌打肿痛 现在学习的是第115页,共134页二、散结消肿二、散结消肿-痈疽肿痛痈疽肿痛现在学习的是第116页,共134页、有毒,注意用量。、有毒,注意用量。(入丸散(入丸散0.3-0.6g)“鸟中其毒,则麻木搐急而毙,狗中其鸟中其毒,则麻木搐急而毙,狗中其毒,则苦痛断肠而毙。若误服之,令人毒,则苦痛断肠而毙。若误服之,令人四肢拘挛。四肢拘挛。”本草原始本草原始使用注意使用注意现在学习的是第117页,共134页、内服须经炮制。、内服须经炮制。、孕妇忌用。、孕妇忌用。现在学习的是第118页,共134页蕲蛇蕲蛇现在

24、学习的是第119页,共134页一、祛风通络一、祛风通络-风湿顽痹风湿顽痹 口眼斜,半身不遂口眼斜,半身不遂现在学习的是第120页,共134页二、定惊止痉二、定惊止痉-麻风疥癣,皮肤瘙痒麻风疥癣,皮肤瘙痒 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现在学习的是第121页,共134页桑寄生桑寄生现在学习的是第122页,共134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23页,共134页一、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一、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风湿痹痛,腰膝酸软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现在学习的是第124页,共134页二、安胎二、安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现在学习的是第125页,共134页1、主治证、主治证下半身风湿痹

25、痛:独活下半身风湿痹痛:独活诸骨鲠喉:威灵仙诸骨鲠喉:威灵仙吐泻转筋:木瓜吐泻转筋:木瓜要点要点现在学习的是第126页,共134页2、功效、功效 补肝肾安胎:桑寄生补肝肾安胎:桑寄生 既清虚热,又清实热:秦艽既清虚热,又清实热:秦艽现在学习的是第127页,共134页3、品种与功效、品种与功效 汉防己汉防己-功偏利水消肿功偏利水消肿防己防己 木防己木防己-功偏祛风止痛功偏祛风止痛现在学习的是第128页,共134页4、用量用法、用量用法先煎:川乌先煎:川乌久煎:雷公藤久煎:雷公藤入丸散:马钱子入丸散:马钱子 0.3-0.6g现在学习的是第129页,共134页5、分类、分类祛风湿、止痛:祛风湿、止痛

26、:独活、防己、川乌(散寒)独活、防己、川乌(散寒)通络止痛:通络止痛:马钱子、雷公藤(祛风除湿)马钱子、雷公藤(祛风除湿)现在学习的是第130页,共134页祛风湿、通经络(通络):祛风湿、通经络(通络):威灵仙、威灵仙、络石藤、蕲蛇、豨莶草络石藤、蕲蛇、豨莶草舒筋活络:舒筋活络:木瓜、秦艽(祛风湿)木瓜、秦艽(祛风湿)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强腰膝)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强腰膝)现在学习的是第131页,共134页6、其他、其他寒凉性药:寒凉性药:防己、雷公藤、秦艽、防己、雷公藤、秦艽、络石藤、豨莶草络石藤、豨莶草有大毒药:有大毒药:川乌、马钱子、雷公藤、川乌、马钱子、雷公藤、蕲蛇(有毒)蕲蛇(有毒)现在学习的是第132页,共134页祛风湿药使用注意祛风湿药使用注意1、根据痹证的不同类型,适当配伍、根据痹证的不同类型,适当配伍2、祛风湿药常与活血药及行气药同用、祛风湿药常与活血药及行气药同用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气通则血活,血活则风散气通则血活,血活则风散现在学习的是第133页,共134页3、痹痛日久常兼瘀血,配合活血药、痹痛日久常兼瘀血,配合活血药同用;久病则虚,宜扶正祛邪同用;久病则虚,宜扶正祛邪4、辛香苦燥,易耗伤阴血、辛香苦燥,易耗伤阴血现在学习的是第134页,共13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