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孟子.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39872983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孟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走进孟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孟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孟子.ppt(3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走进孟子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2页关于孟子关于孟子孟子孟子(约前(约前372372前前289289),),战国战国时时期伟大的期伟大的思想家思想家,儒家儒家的主要的主要代表代表之一。之一。名轲名轲,邹(今山东)人。相,邹(今山东)人。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曾受业于子思思。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滕国、鲁国。当时

2、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仁政学说没有得到实行的机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作作孟子孟子七篇七篇。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2页活动一:讲解孟子的逸闻趣事活动一:讲解孟子的逸闻趣事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2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2页断机教子断机教子 孟子少年读书时,开始也很不用功。有一次,孟子放学回家,孟母正孟子少年读书时,开始也很不用功。有一次,孟子放学回家,孟母正坐在机前织布,她问儿子:坐在机前织布,她问儿子:“论语论语的的学而学而篇会背诵了吗篇会背诵了吗?”?

3、”孟子孟子回答说:回答说:“会背诵了,会背诵了,”孟母高兴地说:孟母高兴地说:“你背给我听听。你背给我听听。”可是孟子可是孟子总是翻来复去地背诵这么一句话:总是翻来复去地背诵这么一句话:“子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乎?”?”孟母听了又生气又伤心,举起一把刀,孟母听了又生气又伤心,举起一把刀,“嘶嘶”地一声,一下就把地一声,一下就把刚刚织好的布割断了,麻线纷纷落在地上。孟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才织刚刚织好的布割断了,麻线纷纷落在地上。孟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才织好的布割断了,心里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忙问母亲出了什么事。好的布割断了,心里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忙问母亲

4、出了什么事。孟母教训儿子说:孟母教训儿子说:“学习就像织布一样,你不专心读书,就像断了的麻布,学习就像织布一样,你不专心读书,就像断了的麻布,布断了再也接不起来了。学习如果不时时努力,常常温故而知新,就永远布断了再也接不起来了。学习如果不时时努力,常常温故而知新,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也学不到本领。”说到伤心处,孟母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孟子很受触动,说到伤心处,孟母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孟子很受触动,从此以后,他牢牢地记住母亲的话,起早贪晚,刻苦读书。从此以后,他牢牢地记住母亲的话,起早贪晚,刻苦读书。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2页买肉啖子买肉啖子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孟子少时,东家杀

5、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母曰:“欲啖汝。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世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世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也。”乃买东加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乃买东加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译:孟子少年时译:孟子少年时,有一次东家邻居杀猪有一次东家邻居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孟子问他的母亲说说:东家为什么杀猪东家为什么杀猪?孟母说孟母说:要给你吃肉。要给你吃肉。孟母后来后悔了孟母后来后悔了,说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我怀着这个孩子时,席子摆得不正席子摆得不正,

6、我不坐我不坐;肉割得不正肉割得不正,我不吃我不吃,这都是对他这都是对他(孟子孟子)的胎教的胎教,现在他刚刚懂事而我却欺骗他现在他刚刚懂事而我却欺骗他,这是在教这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他不讲信用啊。于是买了东家的猪肉给孟子吃于是买了东家的猪肉给孟子吃,以证明她没有欺以证明她没有欺骗他。骗他。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2页孟子受教免休妻孟子受教免休妻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把她休了。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把她休了。”孟母孟母说:说:“什么原因?什么原

7、因?”孟子说: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她蹲在地上。”孟母问:孟母问:“你怎么知你怎么知道的?道的?”孟子曰:孟子曰:“亲眼看见的。亲眼看见的。”孟母说: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

8、进屋没有声响人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休妻的事了。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2页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战争连年不断,可苦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

9、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

10、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贪生怕死死。”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梁惠王立即说:“当然当然不对!不对!”孟子说: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与五十步同样道理。”后人以后人以“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2页始作俑者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

11、无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没有什么不同的。么不同的。”孟子又问: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也没有什么不同。”孟子接着说: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

12、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

13、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后人将后人将“始作俑者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2页活动二:活动二:孟子孟子中的成语和名言警句中的成语和名言警句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2页寻找寻找“成语英雄成语英雄”比赛要求:比赛要求:老师展示出自老师展示出自孟子孟子一书中的成语含义,一书中的成语含义,大家根据意思猜成语,答错不扣分,答对一题大家根据意思猜成语,答错不扣分,答对一题得得10分,答对最多者就是咱班的分,答对最多者就是咱班的“成语英雄成语英雄”。现在学习的是

14、第11页,共32页1、“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梁惠王梁惠王)释)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明察秋毫明察秋毫2、“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梁惠王)释:以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缘木求鱼缘木求鱼3、“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梁惠王梁惠王)释:

15、人口稀少)释: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寡不敌众寡不敌众4、“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梁惠王梁惠王)释:如果燕国的释:如果燕国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水深火热水深火热5、“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梁惠王梁惠王)释:提高)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

16、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出尔反尔出尔反尔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2页6、“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公孙丑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出类拔萃出类拔萃7、“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中愉悦顺服。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中愉悦顺服。心悦诚服心悦诚服8、“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17、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公孙公孙丑丑)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绰绰有余绰绰有余9、“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离娄)释)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自暴自弃自暴

18、自弃10、“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离娄离娄)释:快乐一发生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了。释:快乐一发生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了。手舞足蹈手舞足蹈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2页11、“却之却之为不恭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何哉?”(万章万章)释:(俗话说),)释:(俗话说),“一再拒绝人家的礼物,这是不恭敬。一再拒绝人家的礼物,这是不恭敬。”为什么呢?为什么呢?却之不恭却之不恭12、“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告子告子)释:)

19、释:如今行仁的人,好像用一杯水来救一车柴木的火焰。如今行仁的人,好像用一杯水来救一车柴木的火焰。杯水车薪杯水车薪13、“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尽心尽心)释:山坡的小路只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释:山坡的小路只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茅塞顿开茅塞顿开14、“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尽心尽心)释:智者没有不该知)释: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是急于当前重要工作。(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

20、必先爱亲人和道的,但是急于当前重要工作。(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者)。贤者)。当务之急当务之急15、“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公孙丑公孙丑)释: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释: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正好像被人倒挂着而给解救了一般。正好像被人倒挂着而给解救了一般。解民倒悬解民倒悬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2页你还知道你还知道孟子孟子中的哪些成语?中的哪些成语?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2页 孟子孟子中的成语:中的成语:缘木求鱼缘木求鱼 杯水车薪

21、杯水车薪 事半功倍事半功倍 自暴自弃自暴自弃 一暴十寒一暴十寒 与人为善与人为善 明察秋毫明察秋毫 绰绰有余绰绰有余 怨天尤人怨天尤人 茅塞顿开茅塞顿开 言近旨远言近旨远 同流合污同流合污 赤子之心赤子之心 当务之急当务之急 知人论世知人论世 出类拔萃出类拔萃 舍生取义舍生取义 为富不仁为富不仁 左右逢源左右逢源 舍生取义舍生取义 杯水车薪杯水车薪 不言而喻不言而喻 引而不发引而不发 夜以继日夜以继日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2页孟子孟子中的名言警句中的名言警句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2页(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译文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2、。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2)权,然后知轻重;度)权,然后知轻重;度(du),然后知长短。,然后知长短。【译文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文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5)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于众也。【

23、译文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2页(6 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文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

24、愁。(7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文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8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译文译文】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9 9)民事不可缓也。)民事不可缓也。【译文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1010)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

25、及身。)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译文译文】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2页(111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译文译文】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12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文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

26、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这样才叫做大丈夫。(131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译文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敬。(1414)君子有三乐,而王()君子有三乐,而王(w wngng)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zu)于人,二乐也;)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译文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但以德

27、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君子有三种乐处,但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151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译文译文】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让天下人(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2页活动三

28、:孟子的思想及现实意义活动三:孟子的思想及现实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2页孟子的思想孟子的思想 一、孝悌一、孝悌 二、五伦之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二、五伦之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三、民本思想三、民本思想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2页 一、孝悌一、孝悌 孝悌是家庭伦理规范,善事父母为孝,敬顺兄长为孝悌是家庭伦理规范,善事父母为孝,敬顺兄长为悌。悌。孟子非常重视孝,他主张子女对父母行孝,首先要孟子非常重视孝,他主张子女对父母行孝,首先要爱敬父母爱敬父母。“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尽心上);他认为“大孝”应“终身慕父母”(万章上)。其次,父母在世,要事之以礼,孝养终生。对父母其次,父母在世,要事

29、之以礼,孝养终生。对父母的孝养包括生活之养和精神之养的孝养包括生活之养和精神之养。生活之养,指对父母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起居的奉养,要保证父母衣食无忧。精神之养,指满足父母的精神需要,使其心情怡悦。相比之下,“精神之养”比“生活之养”更重要。他把“生活之养”称为“养口体”,把“精神之养”称为“养志”。孟子提倡以孟子提倡以“养志养志”事父母。事父母。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2页 悌,就是尊敬兄长。悌,就是尊敬兄长。敬长、从兄的道德意识,孟子认为也是人人生而具有的。实际行动中,简而易行,如“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告子下)。敬长、从兄,只要人们愿为,

30、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孝悌所蕴含的孝爱父母、孝悌所蕴含的孝爱父母、敬重先祖、敬顺兄长的敬重先祖、敬顺兄长的道德意识,已成为中华道德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仍值得提倡和发扬。天仍值得提倡和发扬。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2页二、五伦之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二、五伦之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五伦”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原则,是调整家庭成员关系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孟子发展成为“父子有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滕文公上)。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2页 长幼有叙长幼有叙:年长者与年幼者之间有尊卑之序年长者与年

31、幼者之间有尊卑之序。也就是说,在宗法等级制社会里,长幼所处的地位有等级上的差别,长者为尊,幼者为卑。孟子认为年龄是天下公认的宝贵东西,“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公孙丑下),即以长者为尊。孟子把“长幼有叙”作为“五伦”之一,旨在强调长者、尊者的地位,使幼者尊长、敬长,并真心诚意、自觉自愿事奉长者,服从长者,以淳化社会风尚,维护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社会的稳定。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2页 朋友有信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所谓信,即诚所谓信,即诚实,

32、言语符合事实。与实,言语符合事实。与“五伦五伦”中的父子、君臣、夫妇、中的父子、君臣、夫妇、长幼相比,朋友是一种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彼此的联长幼相比,朋友是一种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彼此的联系只是情感和道义上的联系,这就是友谊。相互坦诚,系只是情感和道义上的联系,这就是友谊。相互坦诚,诚实不欺,才能加强这种联系而不中断;只要有丝毫欺诚实不欺,才能加强这种联系而不中断;只要有丝毫欺诈和不实,友谊就会随之葬送,所以孟子以诈和不实,友谊就会随之葬送,所以孟子以“信信”为交为交友之本。友之本。虽然孟子提倡虽然孟子提倡“五伦五伦”,目的是为了借道德的力量,目的是为了借道德的力量,保护和维护封建宗法等级社会

33、的稳定,巩固新兴封建地保护和维护封建宗法等级社会的稳定,巩固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但是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但是“长幼有叙长幼有叙”所包含的尊老、所包含的尊老、敬长意识,敬长意识,“朋友有信朋友有信”所提倡的诚信之德,在今天看所提倡的诚信之德,在今天看来,仍有其积极意义。来,仍有其积极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2页三、民本思想三、民本思想 他看到民与民心是天下得失的决定因素。他看到民与民心是天下得失的决定因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离娄上)民是国家的根本,得到民的支持和拥护,国家才能稳定和发展,反之则不能逃脱覆灭的命运。孟子还认为民

34、心的向背决定着战争的胜败。孟子还认为民心的向背决定着战争的胜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下)所谓“人和”,即得到广大百姓的依赖和拥护,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在上位者得民心,则“人和”、“多助”;不得民心,则不和、“寡助”。以“人和”、“多助”攻不和、“寡助”,必胜无疑。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2页 孟子肯定民是立国之宝孟子肯定民是立国之宝,“诸侯之宝三:土地、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民、政事。”(尽心下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轻”(尽心下尽心下)意思是说,民是最重要的,土神、谷神次之;相对而言,君主最不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所谓“民为贵”,

35、并不是指民的等级地位比社稷、国君尊贵,而是说对于国家的稳定、巩固和发展,民的作用比社稷和国君重要,是对民的重要性的肯定和强调。在孟子看来,在孟子看来,国君与土谷之神都可以国君与土谷之神都可以“变置变置”更立,惟有民不能失去,更立,惟有民不能失去,所以民为至重,是立国之本。所以民为至重,是立国之本。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32页思考:思考:从孟子的故事、成语、名言警句,所从孟子的故事、成语、名言警句,所学过的文章及课外搜集的资料中,你觉得都学过的文章及课外搜集的资料中,你觉得都反映了孟子的哪些思想?反映了孟子的哪些思想?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32页 讨论:讨论: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32页感谢大家观看感谢大家观看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3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