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人的认知与归因 (2)讲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39864068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他人的认知与归因 (2)讲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对他人的认知与归因 (2)讲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他人的认知与归因 (2)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他人的认知与归因 (2)讲稿.ppt(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第二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第三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第四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人们依据什么评价他人?人们依据什么评价他人?研究:研究:美国人凭什么美国人凭什么投投选票?选票?Kinder和和Abelson的研究表明:的研究表明:能力:能力:知识能力、感召力以及领导能力知识能力、感召力以及领导能力 是否正直是否正直 :是否有道德、诚实以及对权力的欲望:是否有道德、诚实以及对权力的欲望 第五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 (2)整体印象的三个理论模型:整体印象的三个理论模型:平均模型平均模型(The Averaging Model)第一次约会时苏珊对约翰的印象第一次约会时苏珊对约翰的印象

2、约翰的个别特质 苏珊的评定 清 洁 +10 聪 明 +10 体 贴 +4 矮 小 -5 衣着随便 -9 整体印象 +10/5=2.00第六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累加模型累加模型(The Additive Model)对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而不是平均,正性信息加到已经存对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而不是平均,正性信息加到已经存在的正性印象之上,会变得更加喜欢,而不是降低喜欢程度在的正性印象之上,会变得更加喜欢,而不是降低喜欢程度。第七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加权平均模型(The Weighted Average Model)Anderson 对主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然后将所有对主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3、然后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特质加以平均。第八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第九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 特质描述 吸引人者 中等者 不吸引人者 人格的社会融洽性 65.39 62.42 56.31 职业地位 2.25 2.02 1.70 称职的丈夫(妻子)1.70 0.71 0.39 称职的父母 3.54 4.55 3.91 社会幸福及职业幸福 6.37 6.34 5.28 总幸福 11.60 11.60 8.83 结婚的可能性 2.17 1.82 1.52 注:数字越大,表明评价越高。晕轮效应的证据晕轮效应的证据(Dion、Berscheid、Walster 1972)人总是以貌取人:想想你是这样的人吗?人

4、总是以貌取人:想想你是这样的人吗?第十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 晕轮效应对司法审判的影响晕轮效应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平均判刑(年)罪名 吸引人的 不吸引人的 控制组 欺诈 5.45 4.35 4.35 偷窃 2.80 5.20 5.10 利用自己的美色去诈骗别人的罪犯,会被判重刑,而外表漂亮的人偷东西会被宽恕第十一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慈悲效应慈悲效应(Leniency Effect)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SearsSears认为这种偏差只发生在评定人时,他也称之为人的正认为这种偏差只发生在评定人时,他也称之为人的

5、正性偏差(性偏差(Positivity biasPositivity bias)。)。第十二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负性效应负性效应(The Negativity Effect):Fiske(1980)指人们在形成整体印象时,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于较大指人们在形成整体印象时,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于较大的权重,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负性特质对印象形成的的权重,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负性特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比正性特质大。影响比正性特质大。第十三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学会使用微笑的价值!学会使用微笑的价值!第十四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微笑的含义有两种:微笑的含义有两种:微笑是快乐或高兴等基本

6、情绪微笑是快乐或高兴等基本情绪?微笑是一种沟通性的动作微笑是一种沟通性的动作KrautKraut和和JohnstonJohnston(19791979)通过观察日常的人际接触,以验证微笑的含义。他们发现打保通过观察日常的人际接触,以验证微笑的含义。他们发现打保龄球的人在做龄球的人在做社会接触社会接触,比如看他的朋友时便微笑;而,比如看他的朋友时便微笑;而逃避社会接触逃避社会接触,比如看地面时便不,比如看地面时便不微笑。他们据此推论说微笑并不全代表快乐。微笑。他们据此推论说微笑并不全代表快乐。研究还发现,打保龄球的人在全倒(研究还发现,打保龄球的人在全倒(sparespare或或strikest

7、rike)后有后有30%30%是时间在微笑,其他是时间在微笑,其他时候有时候有23%23%的时间在微笑。微笑既是一种沟通手段,也是快乐的表达,是社会互动的的时间在微笑。微笑既是一种沟通手段,也是快乐的表达,是社会互动的一部分,是一种沟通技巧。一部分,是一种沟通技巧。第十五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第十六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第十七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归因(归因(AttributionAttribution)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之原因的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之原因的过程。由于人们轻易不愿付出自己的认知资源,所以并不是对过程。由于人们轻易不愿付出自己的认知资源,所以并不是对所有发生的事情归因

8、,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人们才会归因:一是所有发生的事情归因,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人们才会归因:一是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二是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二是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第十八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第十九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1)海德的归因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海德从通俗心理学(Naive 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海德认为人有两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海德指出,每个人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他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内因(情绪、态度、人

9、格、能力);外因(压力、天气、情境)海德指出,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第二十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2 2)维纳的归因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1972年,Bernard Weiner在Heider的归因理论和Atkinson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Weiner认为,内因与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维度,即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互相独立,就象平面坐标系中的X轴与Y轴一样。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 Weiner1972 Weiner1972年的归因模型年的归因模型

10、不稳定不稳定 稳定稳定 内部内部 努力 能力 外部外部 运气 任务难度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 改进后的归因模型(改进后的归因模型(Weiner 1982)内部内部 外部外部 稳定稳定 不稳定不稳定 稳定稳定 不稳定不稳定可控制可控制 特定的努力 针对某事的暂时努力 老师的偏见 来自他人的偶然的帮助不可控不可控 特定的能力 心境与情绪 考试难度 一个人的运气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3 3)Lyn AbramsonLyn Abramson抑郁型和乐观型的归因风格抑郁型和乐观型的归因风格抑郁型的归因风格把消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的因素之上,把积极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和局部的

11、因素之上,具有这些风格的人常常从消极的方面去解释生活和理解他人。乐观型风格的人把积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稳定、整体的因素,而把消极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和局部的因素上去。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4 4)Kelly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的三维归因理论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以及环境背景,如对张三打李四这件事的归因,张三是行动者,李四是刺激物,打架时的环境是背景。Kelly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吗?一贯性信息:这个人经常如此吗?独特性信息:是否此人只对这项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它事物作同样的反应?第二十五页,讲稿共

12、三十三页哦 为什么学生在我的课上睡觉?为什么学生在我的课上睡觉?一致性信息一致性信息 一贯性信息一贯性信息 区别性信息区别性信息 归因维度归因维度情境1 (低)其他人没睡觉 (高)该学生以前也睡 (低)该学生在别人课上也睡 学生懒惰 情境2 (高)学生们都睡觉 (高)该学生以前也睡 (高)该学生在别人课上没睡 教授没劲 情境3 (低)其他人没睡觉 (低)该学生以前没睡 (高)该学生在别人课上没睡 情境原因第二十六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E.JonesE.Jones和和Davis Davis 对应推论理论:对应推论理论:适用于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该理论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我们可以把事件归于他人的内在特

13、质,即人格、态度、心情等。Jones等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不一定与他的人格、态度等内在品质相对应,那么什么时候我们能推论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内在品质相对应呢?Jones等人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如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我们就能从其行为推论出他是一个不道德的人。二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如果一个人是自由选择的,而不是在外界强大的压力之下做出的,我们也会认为他的行为代表了他的内心。第二十七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F Bem的自我知觉理论的自我知觉理论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认为人是靠内省及不断检讨自己意识里各种不同的认知和情感因素而形成自己的态度,但贝姆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人们所能知觉到的有

14、关自己态度的内在线索很少,且模糊不清,因此人们实际上是通过观察在不同压力环境下的自己的行为而了解自己的态度,并非经过对内在感受的内省。第二十八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第二十九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自利偏差自利偏差(Selfserving biases):):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等;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个体的自尊和自我概念。第三十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行动者行动者观察者效应观察者效应(The actorobserver effect):把自己的行为归于外在因素,把他人的行为归于内在因素的倾向,产生的原因有两个:知觉焦点(Perceptual focus)信息差异(Informational differences)第三十一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一致性错觉一致性错觉(The false consensus effect)Ross(1977):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行为比实际更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在某种情境中,别人的行为都会同自己的行为一样。第三十二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谢谢观看!谢谢观看!第三十三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