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电世界.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39860200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游电世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漫游电世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漫游电世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游电世界.ppt(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漫游电世界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3页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引导文、理、工科学生了解与“电”有关的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精神,促 进 不 同 学 科 的 交 叉 渗 透 和 理 工 融 合。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23页 举例:什么叫信息?消息 电压、电流 现代社会与电的关联性?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23页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章节:电现象的本质、发电、输电与配电、自动化技术、测试技术与传感器、通信及信息技术主要电气设备、高电压与绝缘、防雷与接地、与电有关的其它主要技术、节能技术与安全用电等。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23页电从哪里来电源将某种形式

2、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干电池发电站(厂)多种形式的发电方式科学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交流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电与社会使用电池的环保意识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23页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20%)考试成绩(80%)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23页 主要参考书主要参考书 走进电世界孙元章、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年8月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23页二、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和通信技术 2.1 人类对电磁现象的早期研究 2.1.1 人类对电磁现象的早期观察 雷公雷母、Zeus、雷神之捶 司南 2.1.2 人类对电磁现象的早期实验研究 富兰克林、李赫曼 库伦、伏特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23

3、页认识和了解磁场了解磁体探究并认识磁场知道电流磁场科学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体磁极磁化磁场方向磁感应线地磁场电流磁效应直线电流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磁场作用力方向直流电动机原理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23页 2.2 电流磁效应的研究 2.2.1 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磁场北极方向NNNS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23页 2.2.2 安培奠定电动力学的基础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23页 2.2.3 欧姆定律的发现 2.2.4 高斯对地磁的研究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23页 2.3 电磁感应的发现 2.3.1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2.3.2 亨利、楞次对电磁感应的研究 2.4 电磁场

4、理论的建立 2.4.1 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 2.4.2 赫兹发现电磁波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23页场的概念的提出和建立 19世纪上半叶,电磁学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两大派系。关于电与磁的相互作用:安培法拉第韦伯诺埃曼超距作用观点力线思想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23页 法拉第被誉为“正确理解电磁现象的带路人”1、电和磁的作用是通过中间介质传送的。2、为解释电磁感应现象中的“电紧张态”概念,提出:正向或反向的感生电流会在螺线管或导体移近或离开磁铁的所有那些情况中持续产生,因为在那些时间内,电紧张态升到较高或降到较低的程度。3、可以只用一根磁棒和少量铁屑就可以在纸板上把磁力线(磁感线)清晰显

5、现出来。4、电场中的介质被极化,极化粒子一个接一个的排列成感应力线,电的作用就是通过感应力线传递的。5、电荷的作用力除与电量及距离有关外,由于极化的影响,还与中间的介质有关。法拉第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23页麦克斯韦18551856论法拉第力线 这是麦克斯韦用数学工具表达法拉第学说的开端18611862论物理力线 在这一文中的思想已经超过法拉第,不仅对各种电磁现象的联系,提供了统一的解释,而且挖掘出更深入的内在本质,这是麦克斯韦为电磁场理论建立迈出的关键性一步。1865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 在实验事实及动力学的基础上构筑了一座全新的电磁学理论大厦。18651873电磁理论 被认为可以和牛顿的自

6、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交相辉映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成为经典物理学的重要支柱之一 详介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23页在这之后 1899年俄国物理学家列别捷夫证明了电磁场理论所预言的光压的作用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从超距作用过渡到以场为基本变量,是科学认识的一个革命性变革,根据研究,麦克斯韦大胆断言:光本身就是电磁波,这样电磁场理论就把电、磁、光学规律统一起来,完成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大综合”。电磁场理论又为狭义相对论提供了雏形,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电磁场理论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是它的思想太不平常了,只能逐渐被物理学家接收,一直到赫兹成功的实现电磁波脱离了源而独立存在的电磁场后,对电磁场的理论

7、的反抗才被完全催垮。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23页 2.5通信技术的进步 2.5.1 有线电报的发明 2.5.2 有线电话的发明 2.5.3 无线通信的发明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23页无线电的发展简史准 备 条 件 1865年 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能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其速度与光速相同。理论 1887年 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以电火花放电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预言。实验 爱迪生效应热电子发射效应为电子管的发明准备了条件。美国的莫尔斯在1837、1838年发明了电磁式电报机和点划组合的莫尔斯电码,1844年建成了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电报线路。贝尔1876年实验电话通话成功,1878年发展为波士顿与纽约间

8、的长途通话。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23页马可尼布劳恩 意大利人马可尼在1895年发明了天地线装置,改进了发射机和接收机,1896年,电波已经能够飞跃英吉利海峡,1901年又首次实现了电波横渡大西洋的实验,由此诞生了无线电报。1899年,德国人布劳恩研制出一套可以调谐的接收系统,既能排除干扰,又大大提高了灵敏度,从根本上改进了马可尼的无线电系统。马可尼和布劳恩共同获得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23页 与此同时,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也对无线电通讯作出重要的贡献,1895年他发表了论文,并公开演示了他制作的“雷电指示器”,实际上是一台无线电接收机。1896年又成功的表演了无线

9、电电报,传播距离250米,传送的第一个电文就是“赫兹”,他长期致力于航海的无线电通讯,并在救援阿非利加号军舰触礁中发挥了实际效用,到1900年通信距离达到了45千米。波波夫实验用的接收机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23页 美国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开始研究军用短波通讯技术,到1918年研制成功波长为70米到150米的发射接收装置。1921年,美国的赫耳制成大功率微波器件磁控管,可以产生几米波长的超短波。1923年拉文德发明了比三极管更适用于高频的五极管。1933年阿姆斯特朗发明了调频技术,1939年发明了适用于超短波放大和振荡的速调管。到30年代以后无线电通讯已进入10米以内波长的超短波波段美国从1929年开始采用超短波通讯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23页 实现了无线电波的听觉信号,人们又试图传播视觉信号,随着电磁波的波长越来越短,应用也越来说广泛:电视技术、雷达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等电信业务的发展都离不开电磁学的发展。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2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