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血气胸脓胸护理常规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39860071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胸血气胸脓胸护理常规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气胸血气胸脓胸护理常规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胸血气胸脓胸护理常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胸血气胸脓胸护理常规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气胸血气胸脓胸护理常规第1页,此课件共40页哦 气 胸第2页,此课件共40页哦概念: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损伤性气胸:外伤导致胸膜腔内积气分类第3页,此课件共40页哦 一、闭合性气胸(一)概念(一)概念:空气经肺或胸壁的伤道进入胸膜腔,伤道迅速闭合,不再有气体进入:空气经肺或胸壁的伤道进入胸膜腔,伤道迅速闭合,不再有气体进入胸膜腔,胸膜腔与大气不相通。胸膜腔,胸膜腔与大气不相通。(二)(二)特点特点:多是肋骨骨折的并发症、不再继续漏气多是肋骨骨折的并发症、不再继续漏气 胸膜腔内压增高,仍大气压,患侧肺部分萎陷胸膜腔内压增高,仍大气压,患侧肺部分萎陷(三)临床表现和诊断(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2、1.小量气胸:萎陷小量气胸:萎陷30以下无明显症状。以下无明显症状。2.大量气胸:萎陷大量气胸:萎陷60以上,患者出现低氧血症。以上,患者出现低氧血症。3.胸部胸部x线检查线检查胸闷、胸痛、气促、胸闷、胸痛、气促、气管向健侧移位气管向健侧移位、伤侧叩诊伤侧叩诊呈鼓音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听诊呼吸音减弱。第4页,此课件共40页哦 1.小量气胸:无需治疗,12周自行吸收。2.大量气胸:胸穿抽气、胸膜腔闭式引流。3.抗感染。第5页,此课件共40页哦二、开放性气胸(一)概念(一)概念 胸壁有开放性伤口,胸膜腔与外界大气相通,胸壁有开放性伤口,胸膜腔与外界大气相通,呼吸时空气可经伤口自由出入胸膜呼吸

3、时空气可经伤口自由出入胸膜腔,引起纵隔摆动,腔,引起纵隔摆动,甚至出现呼吸、循环功能严重障碍。胸膜腔内压接近大气压。甚至出现呼吸、循环功能严重障碍。胸膜腔内压接近大气压。(二)特点(二)特点 继续漏气。空气出入量与胸壁裂口大小有密切关系。继续漏气。空气出入量与胸壁裂口大小有密切关系。裂口气管口径,裂口气管口径,出入空气量较少,伤侧肺可能有部分呼吸功能。出入空气量较少,伤侧肺可能有部分呼吸功能。裂口气管口径,裂口气管口径,出入量多,伤侧肺完全萎陷,丧失呼吸功能。出入量多,伤侧肺完全萎陷,丧失呼吸功能。第6页,此课件共40页哦第7页,此课件共40页哦(四)临床表现和诊断 1.症状 2.体征 3.胸

4、部X线检查胸壁见到一吮吸性伤口而在呼吸时发出“嘶嘶”声。胸部及颈部皮下可触及捻发音,气管、心脏向健侧移位。伤侧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胸闷、胸痛、气促、呼吸困难、发绀明显、休克伤侧肺萎陷、气管及心脏向健侧移位。第8页,此课件共40页哦(五)处理原则 1.急救处理 2.专科处理 (1)清创缝合 (2)胸膜腔闭式引流 (3)剖胸探查 (4)预防及处理并发症:第9页,此课件共40页哦 三、张力性气胸(一)(一)概念概念:又称又称高压性高压性气胸,伤后伤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气胸,伤后伤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成活瓣活瓣,致吸气时空气从裂口进入胸膜腔内,呼气时活瓣关闭,致吸气时空气从裂口进入胸膜

5、腔内,呼气时活瓣关闭,空气只能进入而不能排出空气只能进入而不能排出,腔内随着空气的不断增多,压,腔内随着空气的不断增多,压力越来越大,病人出现力越来越大,病人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进行性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大汗淋漓,休克等。休克等。(二)(二)病因病因 肺大疱的破裂或较大较深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肺大疱的破裂或较大较深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医源医源性性。第10页,此课件共40页哦第11页,此课件共40页哦三、张力性气胸(四)临床表现和诊断 1.症状 极度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发绀明显、烦躁不安、昏迷、休克、窒息。2.体征 气管和心影向健侧偏移,伤侧胸部饱满,呼吸幅度减小,皮下气肿,叩诊呈鼓音,听诊呼

6、吸音消失。3.胸部x线检查 肺萎缩、大量积气、气管和心脏移向健侧。4.诊断性穿刺:高压气体向外冲症状好转又加重。第12页,此课件共40页哦(五)处理原则1.急救处理2.专科处理 (1)胸膜腔闭式引流术37d (2)剖胸探查 (3)应用抗生素第13页,此课件共40页哦 闭合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病因胸膜腔压力特点伤口临床表现肋骨骨折肋骨骨折 大气压大气压进行性呼吸困难进行性呼吸困难伤口形成活瓣伤口形成活瓣 极度呼吸困难、紫绀极度呼吸困难、紫绀休克,胸穿有休克,胸穿有高压气高压气体向外冲体向外冲三种气胸比较三种气胸比较第14页,此课件共40页哦胸腔闭式引流 指征1.气胸、血胸、脓胸持续引流

7、,排气、排血、排脓。2.切开胸膜腔者,如食管癌、肺癌,术中、术后都需要。第15页,此课件共40页哦第16页,此课件共40页哦置管位置:根据体征和胸部X线检查位置:积气(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积液(血胸、手术等,腋中线、腋后线第 68肋间);脓胸(包裹性,脓液积聚最低位)第17页,此课件共40页哦方法:半卧位胸部消毒,1%普鲁卡因封闭约2cm切口,带侧口的橡胶管插入45cm外连无菌水封瓶,液面34cm缝合切口,固定引流管第18页,此课件共40页哦护理措施维持有效气体交换减轻疼痛和不适预防肺部和胸腔感染胸膜腔闭式引流的护理第19页,此课件共40页哦保持管道封闭: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引流

8、通畅:水柱波动,定时挤压观察和记录拔管第20页,此课件共40页哦随时检查,有无脱落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并直立油纱布严密包绕搬运、更换,双重夹闭引流管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的处理第21页,此课件共40页哦拔管指征:第22页,此课件共40页哦血气胸第23页,此课件共40页哦一、定义 胸部损伤引起胸膜腔积血称为血胸。二、病因第24页,此课件共40页哦三、病理生理第25页,此课件共40页哦四、临床表现和诊断(一)小量血胸 0.5L以下,无明显症状。(二)中量(0.51L)和大量(1L 以上)血胸 休克和胸腔积液表现。(三)感染症状。(四)胸部x线检查(五)胸穿抽得血液可确诊。第26页,此课件共40页哦

9、 四、治 疗 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一)非进行性血胸:小量自行吸收;早胸膜腔闭式引流或者胸穿(拔针前注入抗生素)(二)进行性血胸:抗休克,同时手术探查。(三)凝固性血胸:出血停止后(2周左右)手术,对已感染者按脓胸处理。(四)抗感染: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第27页,此课件共40页哦进行性血胸的临床判断1.输血补液的同时,脉搏逐渐增快,血压持续(输血,血压或后又)2.化验复查Hb、RBC、红细胞压积,呈进行性3.胸穿可抽不出血,胸X线阴影逐渐增大4.闭式胸腔引流的血量持续3h观察,每小时200ml或24h1000ml第28页,此课件共40页哦五、护理措施(一)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二)促进气体交换,维持呼

10、吸功能(三)预防并发症建立静脉通路建立静脉通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活动性做好手术准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活动性做好手术准备 出血超出血超过过200ml3h200ml3h,引流血液很快凝固,引流血液很快凝固,X X线胸腔大片阴影线胸腔大片阴影吸氧吸氧体位体位排痰排痰观察呼吸观察呼吸镇痛镇痛第29页,此课件共40页哦脓胸脓胸第30页,此课件共40页哦脓胸定义:脓性渗出液积聚于胸腔内的化脓性感染。分类:病程:急性、慢性(2周)病原:化脓性、结核性、特异病原性范围:全脓胸、局限性脓胸原因:原发、继发致病途径:直接侵入、淋巴途径、血性播散第31页,此课件共40页哦第32页,此课件共40页哦第

11、33页,此课件共40页哦临床表现1、急性脓胸第34页,此课件共40页哦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急性期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慢性期:红细胞计数、血清蛋白2、胸穿:抽得脓液3、X线检查:胸腔积液第35页,此课件共40页哦处理 原则第36页,此课件共40页哦慢性脓胸手术治疗第37页,此课件共40页哦护理措施1、改变呼吸功能体位:半卧;有瘘者患侧卧;成形术后术侧卧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治疗 急性脓胸行胸腔穿刺者注意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 慢性脓胸行胸廓成形术者,用厚棉垫、胸带加压包扎,松紧适宜;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者易渗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引流液呼吸功能锻炼保证有效引流第38页,此课件共40页哦护理措施2、减轻疼痛3、降温4、加强营养5、保持皮肤清洁第39页,此课件共40页哦感谢大家观看感谢大家观看第40页,此课件共40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