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施工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3983136 上传时间:2020-12-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降水施工技术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基坑降水施工技术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降水施工技术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降水施工技术规范.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坑降水施工技术规范1.1 基坑降水可采用管井、真空井点、喷射井点等方法,并宜按表1.1的适用条件选用。表1.1 各种降水方法的适用条件方 法土类渗透系数(m/d)降水深度(m)管 井粉土、砂土、碎石土0.1200.0不限真空井点粘性土、粉土、砂土0.00520.0单级井点6多级井点20喷射井点粘性土、粉土、砂土0.00520.0201.2 基坑内的设计降水水位应低于基坑底面0.5m。当主体结构的电梯井、集水井等部位使基坑局部加深时,应按其深度考虑设计降水水位或对其另行采取局部地下水控制措施。基坑采用截水结合坑外减压降水的地下水控制方法时,尚应规定降水井水位的最大降深值。1.3 各降水井井位应

2、沿基坑周边以一定间距形成闭合状。当地下水流速较小时,降水井宜等间距布置;当地下水流速较大时,在地下水补给方向宜适当减小降水井间距。对宽度较小的狭长形基坑,降水井也可在基坑一侧布置。1.4 按地下水位降深确定降水井间距和井水位降深时,地下水位降深应符合下式规定: (1.4)式中: s0基坑地下水位降深(m); sd基坑地下水位的设计降深(m)。降水井间距和井水位设计降深,除应符合公式(1.4)的要求外,尚应根据单井流量和单井出水能力并结合当地经验确定。1.5 含水层为粉土、砂土或碎石土时,潜水完整井的基坑地下水位降深可按下式计算(图1.5-1、图1.5-2): (1.5-1)式中: s0基坑地下

3、水位降深(m);计算基坑地下水位降深时,对沿基坑周边闭合降水井群,s0应取相邻降水井连线上各点的最小降深;当相邻降水井的降深相同时,s0可取相邻降水井连线中点的降深;H潜水含水层厚度(m); qj按干扰井群计算的第j口降水井的单井流量(m3/d); k含水层的渗透系数(m/d); R影响半径(m),应按现场抽水试验确定;缺少试验时,也可按本规程公式(1.7-1)、公式(1.7-2)计算并结合当地工程经验确定; rij第j口井中心至i点的距离(m),此处,i点为降深计算点;当rijR时,取rijR; n降水井数量。按干扰井群计算的第j个降水井的单井流量(qj)可通过求解下列n维线性方程组计算:

4、(k1,n) (1.5-2)式中: swk第k口井的井水位设计降深(m); rkj第j口井中心至第k口井中心的距离(m);当jk时,取降水井半径rw;当rkjR时,取rkjR。图1.5-1 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地下水位降深计算1基坑面;2降水井;3潜水含水层底板图1.5-2 计算点与降水井的关系1第j口井;2第k口井;3降水井所围面积的边线;4基坑边线当各降水井所围平面形状近似圆形或正方形且各降水井的间距、降深相同时,基坑地下水位降深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5-3) (1.5-4)式中: s0基坑地下水位降深(m);取任意相邻两降水井连线中点处的地下水位降深; q按干扰井群计算的降水井单井

5、流量(m3/d);r0各降水井所围面积的等效半径(m);取r0,此处,u为各降水井中心点连线所围面积的周长;j第j口降水井;sw降水井水位的设计降深(m);rw降水井半径(m)。当公式(1.5-3)中的R/(2r0sin(2j-1)/2n)项、公式(1.5-4)中的R/ (2r0sin(j/n)项小于1时,其值应取1。对基坑宽度大于R/2的基坑,当各降水井的间距、降深相同时,基坑地下水位降深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5-5) (1.5-6)式中: s0基坑地下水位降深(m);取任意相邻两降水井连线中点处的地下水位降深;L降水井间距(m);n1、 n2选定的相邻两降水井连线中点两侧的计算降水井

6、数量;可分别取由该点至影响半径范围内的降水井数量。当公式(1.5-5)中的R/((j-0.5)L)项、公式(1.5-6)中的R/(jL)项小于1时,其值应取1。1.6 含水层为粉土、砂土或碎石土时,承压完整井的基坑地下水位降深可按下式计算(图1.6): (1.6-1)式中: s0基坑地下水位降深(m);计算基坑地下水位降深时,对沿基坑周边闭合降水井群,s0应取相邻降水井连线上各点的最小降深;当相邻降水井的降深相同时,s0可取相邻降水井连线中点的降深;M承压含水层厚度(m)。按干扰井群计算的第j个降水井的单井流量可通过求解下列n维线性方程组计算: (k1,n) (1.6-2)图1.6 均质含水层

7、承压水完整井地下水位降深计算1基坑面;2降水井;3承压含水层底板当各降水井所围平面形状近似圆形或正方形且各降水井的间距、降深相同时,基坑地下水位降深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6-3) (1.6-4)式中: s0基坑内地下水位降深(m);取任意相邻两降水井连线中点处的地下水位降深;q按干扰井群计算的降水井单井流量(m3/d);r0各降水井所围面积的等效半径(m);取r0,此处,u为各降水井中心点连线所围面积的周长;j第j口降水井;sw降水井水位的设计降深(m);当公式(1.6-3)中的R/(2r0sin(2j-1)/2n)项、公式(1.6-4)中的R/(2r0sin(j/n)项小于1时,其值应

8、取1。对基坑宽度大于R/2的基坑,当各降水井的间距、降深相同时,基坑地下水位降深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6-5) (1.6-6)式中: s0基坑地下水位降深(m);取任意相邻两降水井连线中点处的地下水位降深;L降水井间距(m);n1、 n2选定的相邻两降水井连线中点两侧的计算降水井数量;可分别取由该点至影响半径范围内的降水井数量。当公式(1.6-5)中的R/((j-0.5)L)项、公式(1.6-6)中的R/(jL)项小于1时,其值应取1。1.7 按地下水稳定渗流计算井距、井的水位降深和单井流量时,影响半径(R)宜通过试验确定。缺少试验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并结合当地经验取值:1)潜水含水层

9、(1.7-1) 2)承压含水层 (1.7-2)式中: R影响半径(m);sw井水位降深(m);当井水位降深小于10m时,取sw10m;k含水层的渗透系数(m/d);H潜水含水层厚度(m)。1.8 真空井点降水的井间距宜取0.8mm2.0m;喷射井点降水的井间距宜取1.5m3.0m;当真空井点、喷射井点的井口至设计降水水位的深度大于6m时,可采用多级井点降水,多级井点上下级的高差宜取4m5m。1.9 当基坑降水影响范围内存在隔水边界、地表水体或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按本规程第1.5条、第1.6条计算的单井流量和地下水位降深进行适当修正或采用非稳定流方法、数值法计算。1.10

10、降水井的设计单井流量可按下式计算: (1.10)式中: Q基坑降水的总涌水量(m3/d),可按本规程附录E中相应条件的公式计算;n降水井数量。1.11 降水井的单井出水能力应大于按本规程公式(1.10)计算的设计单井流量。当单井出水能力小于设计单井流量时,应增加井的数量、井的直径或深度。各类井的单井出水能力可按下列规定取值:1 真空井点出水能力可取36 m3/d60m3/d;2 喷射井点出水能力可按表1.11-1取值;表1.11-1 喷射井点的出水能力外管直径(mm)喷射管工作水压力(MPa)工作水流量(m3/d)设计单井出水流量(m3/d)适用含水层渗透系数(m/d)喷嘴直径(mm)混合室直

11、径(mm)387140.60.8112.8163.2100.8138.20.15.0687140.60.8110.4148.8103.2138.20.15.010010200.60.8230.4259.2388.85.010.016219400.60.872060072010.020.03 管井的单井出水能力可按下式计算: (1.11)式中:q0单井出水能力(m3/d);rs过滤器半径(m);l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k含水层渗透系数(m/d);1.12 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 宜按现场抽水试验确定;2 对粉土和粘性土,也可通过原状土样的室内渗透试验并结合经验确定;3 当

12、缺少试验数据时,可根据土的其他物理指标按工程经验确定。1.13 管井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 管井的滤管可采用无砂混凝土滤管、钢筋笼、钢管或铸铁管。2 滤管内径应按满足单井设计出水量要求而配置的水泵规格确定,滤管内径宜大于水泵外径50mm,且滤管外径不宜小于200mm。管井成孔直径应满足填充滤料的要求。3 井管外滤料宜选用磨圆度好的硬质岩石的圆砾,不宜采用棱角形石渣料、风化料或其它粘质岩石成分的砾石。滤料规格宜满足下列要求:1)砂土含水层D506d508d50 (1.13-1)式中: D50小于该粒径的填料质量占总填料质量50%所对应的填料粒径(mm);d50小于该粒径的土的质量占总土质量50

13、%所对应的含水层土颗粒的粒径(mm)。2)d202mm的碎石土含水层D506d208d20 (1.13-2)式中: d20小于该粒径的土的质量占总土质量20%所对应的含水层土颗粒的粒径(mm)。3)对d202mm的碎石土含水层,宜充填粒径为10mm20mm的滤料。4)滤料的不均匀系数应小于2。4 采用深井泵或深井潜水泵抽水时,水泵的出水量应根据单井出水内力确定,水泵的出水量应大于单井出水能力的1.2倍。5 井管的底部应设置沉砂段,井管沉砂段长度不宜小于3m。1.14 真空井点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 井管宜采用金属管,管壁上渗水孔宜按梅花状布置,渗水孔直径宜取12mm18mm,渗水孔的孔隙率应

14、大于15%,渗水段长度应大于1.0m;管壁外应根据土层的粒径设置滤网;2 真空井管的直径应根据设计出水量确定,可采用直径38mm110mm的金属管;成孔直径应满足填充滤料的要求,且不宜大于300mm;3 孔壁与井管之间的滤料宜采用中粗砂,滤料上方应使用粘土封堵,封堵至地面的厚度应大于1m。1.15 喷射井点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 喷射井点过滤器的构造应符合本规程第1.14条第1款的规定;喷射器混合室直径可取14mm,喷嘴直径可取6.5mm;2 喷射井点的井孔直径宜取400mm600mm,井孔应比滤管底部深1m以上;3 孔壁与井管之间填充滤料的要求应符合本规程第1.14条第3款的规定;4 工作

15、水泵可采用多级泵,水泵压力宜大于2MPa。1.16 管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井的成孔施工工艺应适合地层特点,对不易塌孔、缩孔的地层宜采用清水钻进;钻孔深度宜大于降水井设计深度0.3m0.5m; 2 采用泥浆护壁时,应在钻进到孔底后清除孔底沉渣并立即置入井管、注入清水,当泥浆比重不大于1.05时,方可投入滤料;遇塌孔时不得置入井管,滤料填充体积不应小于计算量的95; 3 填充滤料后,应及时洗井,洗井应充分直至过滤器及滤料滤水畅通,并应抽水检验降水井的滤水效果。1.17 真空井点和喷射井点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 真空井点和喷射井点的成孔工艺可选用清水或泥浆钻进、高压水套管冲击工艺(钻孔法

16、、冲孔法或射水法),对不易塌孔、缩孔的地层也可选用长螺旋钻机成孔;成孔深度宜大于降水井设计深度0.5m1.0m;2 钻进到设计深度后,应注水冲洗钻孔、稀释孔内泥浆;滤料填充应密实均匀,滤料宜采用粒径为0.4mm0.6mm的纯净中粗砂;3 成井后应及时洗孔,并应抽水检验井的滤水效果;抽水系统不应漏水、漏气;4 降水时真空度应保持在55kPa以上,且抽水不应间断。1.18 抽水系统在使用期的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 降水期间应对井水位和抽水量进行监测,当基坑侧壁出现渗水时,应采取有效疏排措施;2 采用管井时,应对井口采取防护措施,井口宜高于地面200mm以上,应防止物体坠入井内;3 冬季负温环境下,

17、应对抽排水系统采取防冻措施。1.19 抽水系统的使用期应满足主体结构的施工要求。当主体结构有抗浮要求时,停止降水的时间应满足主体结构施工期的抗浮要求。1.20 当基坑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时,宜采用回灌方法减少地层变形量。回灌方法宜采用管井回灌,回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回灌井应布置在降水井外侧,回灌井与降水井的距离不宜小于6m;回灌井的间距应根据回灌水量的要求和降水井的间距确定; 2 回灌井深度宜进入稳定水面以下1m,回灌井过滤器应位于渗透性强的土层中,其长度不应小于降水井过滤器的长度;3 回灌水量应根据水位观测孔中水位变化进行控制和调节,回灌后的地下水位不应超过降水前的水位。采用回灌水箱时,其距地面的水头高度应根据回灌水量的要求确定;4 回灌用水应采用清水,宜用降水井抽水进行回灌。回灌水质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1.21 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可在基坑内设置一定数量的疏干井。1.22 基坑排水系统的输水能力应满足降水井抽水的总涌水量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