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桩基构造施工技术方案.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3983075 上传时间:2020-1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桩基构造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桩基构造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桩基构造施工技术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桩基构造施工技术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桩基构造施工技术方案1.1基桩构造 灌注桩1.1.1 灌注桩应按下列规定配筋:1 配筋率:当桩身直径为3002000mm时,正截面配筋率可取0.650.2 (小直径桩取高值);对受荷载特别大的桩、抗拔桩和嵌岩端承桩应根据计算确定配筋率,并不应小于上述规定值;2 配筋长度:1) 端承型桩和位于坡地岸边的基桩应沿桩身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2)桩径大于600mm的摩擦型桩配筋长度不应小于2/3桩长;当受水平荷载时,配筋长度尚不宜小于1.0/(为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3)对于受地震作用的基桩,桩身配筋长度应穿过可液化土层和软弱土层,进入稳定土层的深度不应小于本规范第3.1.6条规定的深度;4)

2、受负摩阻力的桩、因先成桩后开挖基坑而随地基土回弹的桩,其配筋长度应穿过软弱土层并进入稳定土层,进入的深度不应小于23倍桩身直径;5) 专用抗拔桩及因地震作用、冻胀或膨胀力作用而受拔力的桩,应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3 对于受水平荷载的桩,主筋不应小于812;对于抗压桩和抗拔桩,主筋不应少于610;纵向主筋应沿桩身周边均匀布置,其净距不应小于60mm;4 箍筋应采用螺旋式,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宜为200300mm;受水平荷载较大桩基、承受水平地震作用的桩基以及考虑主筋作用计算桩身受压承载力时,桩顶以下5d范围内的箍筋应加密,间距不应大于100mm;当桩身位于液化土层范围内时箍筋应加密;当考虑

3、箍筋受力作用时,箍筋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当钢筋笼长度超过4m时,应每隔2m设一道直径不小于12mm的焊接加劲箍筋。1.1.2 桩身混凝土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25,混凝土预制桩尖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30;2 灌注桩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水下灌注桩的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50mm; 图1.1.3 扩底桩构造3 四类、五类环境中桩身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 267、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的相关规定。 1.1.3 扩底灌注桩扩底端

4、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图1.1.3): 1 对于持力层承载力较高、上覆土层较差的抗压桩和桩端以上有一定厚度较好土层的抗拔桩,可采用扩底;扩底端直径与桩身直径之比D/d,应根据承载力要求及扩底端侧面和桩端持力层土性特征以及扩底施工方法确定;挖孔桩的D/d不应大于3,钻孔桩的D/d不应大于2.5;2 扩底端侧面的斜率应根据实际成孔及土体自立条件确定,a/hc 可取1/41/2,砂土可取1/4,粉土、黏性土可取1/31/2; 3 抗压桩扩底端底面宜呈锅底形,矢高hb可取(0.150.20)D。 混凝土预制桩1.1.4 混凝土预制桩的截面边长不应小于200mm;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实心桩的截面边长不宜小于3

5、50mm。1.1.5 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预制桩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1.1.6 预制桩的桩身配筋应按吊运、打桩及桩在使用中的受力等条件计算确定。采用锤击法沉桩时,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8。静压法沉桩时,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4,打入桩桩顶以下45倍桩身直径长度范围内箍筋应加密,并设置钢筋网片。1.1.7 预制桩的分节长度应根据施工条件及运输条件确定;每根桩的接头数量不宜超过3个。1.1.8 预制桩的桩尖可将主筋合拢焊在桩尖辅助钢筋上,对于持力层为密实砂和碎石类土时,宜在桩尖

6、处包以钢钣桩靴,加强桩尖。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1.1.9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按截面形式可分为管桩、空心方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分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桩、预应力混凝土(PC)桩。离心成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截面尺寸、配筋、桩身极限弯矩、桩身竖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等参数可按本规范附录B确定。1.1.10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桩尖型式宜根据地层性质选择闭口型或敞口型;闭口型分为平底十字型和锥型。1.1.11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质量要求,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T 1347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JC 888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JG 197及其他的有关标准规定。1

7、.1.12 预应力混凝土桩的连接可采用端板焊接连接、法兰连接、机械啮合连接、螺纹连接。每根桩的接头数量不宜超过3个。1.1.13 桩端嵌入遇水易软化的强风化岩、全风化岩和非饱和土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沉桩后,应对桩端以上2m左右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填芯或在内壁预涂柔性防水材料。 钢 桩1.1.14 钢桩可采用管型、H型或其他异型钢材。1.1.15 钢桩的分段长度宜为1215m。1.1.16 钢桩焊接接头应采用等强度连接。1.1.17 钢桩的端部形式,应根据桩所穿越的土层、桩端持力层性质、桩的尺寸、挤土效应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 钢管桩可采用下列桩端形

8、式:1) 敞口:带加强箍(带内隔板、不带内隔板);不带加强箍(带内隔板、不带内隔板)。2) 闭口:平底;锥底。2 H型钢桩可采用下列桩端形式:1) 带端板;2) 不带端板:锥底;平底(带扩大翼、不带扩大翼)。 1.1.18 钢桩的防腐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桩的腐蚀速率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按表1.1.18确定;2 钢桩防腐处理可采用外表面涂防腐层、增加腐蚀余量及阴极保护;当钢管桩内壁同外界隔绝时,可不考虑内壁防腐。表1.1.18 钢桩年腐蚀速率 钢桩所处环境单面腐蚀率(mm/y)地面以上无腐蚀性气体或腐蚀性挥发介质0.050.1地面以下水位以上0.05水位以下0.03水位波动区0.10.31.2

9、 承台构造1.2.1 桩基承台的构造,应满足抗冲切、抗剪切、抗弯承载力和上部结构要求,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独立柱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桩的外边缘至承台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00mm。2高层建筑平板式和梁板式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400mm,墙下布桩的剪力墙结构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00mm。3高层建筑箱形承台的构造应符合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的规定。1.2.2 承台混凝土材料及其强度等级应符合结构混凝土

10、耐久性的要求和抗渗要求。1.2.3 承台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纵向受力钢筋应通长配置(图1.2.3-a),对四桩以上(含四桩)承台宜按双向均匀布置,对三桩的三角形承台应按三向板带均匀布置,且最里面的三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柱截面范围内(图1.2.3-b)。纵向钢筋锚固长度自边桩内侧(当为圆桩时,应将其直径乘以0.8等效为方桩)算起,不应小于35dg (dg为钢筋直径);当不满足时应将纵向钢筋向上弯折,此时水平段的长度不应小于25dg,弯折段长度不应小于10dg。承台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

11、。2 柱下独立两桩承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的深受弯构件配置纵向受拉钢筋、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承台纵向受力钢筋端部的锚固长度及构造应与柱下多桩承台的规定相同。 图1.2.3承台配筋示意(a)矩形承台配筋 (b)三桩承台配筋 (c)墙下承台梁配筋图3 条形承台梁的纵向主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关于最小配筋率的规定(图1.2.3-c),主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架立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承台梁端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及构造应与柱下多桩承台的规定相同。4 筏形承台板或箱形承台板在计算中当仅考虑局部弯矩作

12、用时,考虑到整体弯曲的影响,在纵横两个方向的下层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15%;上层钢筋应按计算配筋率全部连通。当筏板的厚度大于2000mm时,宜在板厚中间部位设置直径不小于12mm、间距不大于300mm的双向钢筋网。5 承台底面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当有混凝土垫层时,不应小于50mm,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此外尚不应小于桩头嵌入承台内的长度。1.2.4 桩与承台的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桩嵌入承台内的长度对中等直径桩不宜小于50mm;对大直径桩不宜小于100mm。2 混凝土桩的桩顶纵向主筋应锚入承台内,其锚入长度不宜小于35倍纵向主筋直径。对于抗拔桩,桩顶纵向主筋的锚固长度应按现行国

13、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确定。3 对于大直径灌注桩,当采用一柱一桩时可设置承台或将桩与柱直接连接。1.2.5 柱与承台的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于一柱一桩基础,柱与桩直接连接时,柱纵向主筋锚入桩身内长度不应小于35倍纵向主筋直径。2 对于多桩承台,柱纵向主筋应锚入承台不应小于35倍纵向主筋直径;当承台高度不满足锚固要求时,竖向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0倍纵向主筋直径,并向柱轴线方向呈90弯折。3 当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对于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柱,纵向主筋锚固长度应乘以1.15的系数;对于三级抗震等级的柱,纵向主筋锚固长度应乘以1.05的系数。1.2.6 承台与承台之间的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一柱一桩时,应在桩顶两个主轴方向上设置联系梁。当桩与柱的截面直径之比大于2时,可不设联系梁。2 两桩桩基的承台,应在其短向设置联系梁。3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柱下桩基承台,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联系梁。4 联系梁顶面宜与承台顶面位于同一标高。联系梁宽度不宜小于250mm,其高度可取承台中心距的1/101/15,且不宜小于400mm。5 联系梁配筋应按计算确定,梁上下部配筋不宜小于2根直径12mm钢筋;位于同一轴线上的联系梁纵筋宜通长配置。1.2.7 承台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应灌注素混凝土,或采用灰土、级配砂石、压实性较好的素土分层夯实,其压实系数不宜小于0.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