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养生记-茶叶全书.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39826844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吃茶养生记-茶叶全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吃茶养生记-茶叶全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吃茶养生记-茶叶全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吃茶养生记-茶叶全书.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吃茶养生记:茶叶全书继中国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以后,世界第二部茶经-吃茶养生记于1191年(日本建久二年)由日本高僧荣西和尚编辑出版。不妨和WTT一起来理解下吃茶养生记的内容简介和【摘要】:p 】:,欢送大家的阅读!吃茶养生记的内容简介全书二卷。日本第一部茶的著作。收在大藏经补编第三十二册。上卷为五脏利合门,表达肝肺心脾肾五脏与酸辛甘苦碱五味的关系,说明寺之效用。又引尔雅、广州记、茶经、本草拾遗等书,讲解茶名字、茶树形花叶形、茶功能、采茶时节等。下卷为遣除鬼魅门,列出饮水病、中风手足不从心病、不食病、疮病、气病等五种病相,说明以桑汤治疗的方法,并详述桑粥法、桑煎法、服桑木法、含桑木法、桑木枕法、服

2、桑叶法、服桑椹法,以及服高良姜法、吃茶法、服五香煎法等。本书为荣西七十四岁时所著。吃茶养生记的目录前言吃茶养生记卷之上吃茶养生记卷之下吃茶养生记译文初治本吃茶养生记吃茶往来吃茶往来译文酒茶论酒茶论译文附录一:茶酒论一卷附录二:玉川茶歌献疑主要【参考文献】:p 】:后记吃茶养生记的前言从名古屋乘新干线西行两个小时,就到了冈山市。冈山古代属吉备国,公元1141年4月,吃茶养生记的作者、日本茶道史上被尊为茶祖的荣西禅师就诞生在今冈山市郊的吉备津。荣西(1141-1215),又号千光、明庵,俗姓贺阳氏,幼名千寿丸。其父贺阳秀重是吉备津宫(今吉备津神社)的神官。荣西幼年的时候,跟从父亲诵读的俱舍颂,到了

3、十四岁(1154年)便在比睿山(今京都市东北)延历寺出家,号为荣西。延历寺是日本天台宗的总本山,创始人最澄大师(767-822)曾在中国留学,学习天台宗、密教、禅宗等思想和戒律。最澄之后的慈觉大师(园仁,794-864)、智证大师(园珍,814-891)等也都曾在中国留学。他们回国以后带来了新的学风以及活泼的学术空气。但是唐朝末年,日本停顿向中国派遣遣唐使,中日文化交流陷于中断状态。所以到了荣西在延历寺出家的时候,日本的开展也因为没有新的思想传人而处于停滞状态,教学僵化,徒具形式。目睹这种状况,荣西从21岁起便决心到中国去留学。经过数年准备,1168年4月,28岁的荣西从博多(今福冈市)乘商船

4、出发,踏上留学之路。一星期后,抵达中国的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此时中国已进入南宋时代。荣西先后访问了广慧寺、天台山、万年寺、阿育王寺,于9月回国,携回了天台新章疏60卷。1187年4月,47岁的荣西再次启程前往中国,4月25日到达宋朝都城临安(今杭州)。他本来准备到天竺去求法,但在临安听说旅途被北蕃阻断,于是便留了下来,拜天台山万年寺的虚庵怀敞和尚为师,后来又随其师移住天童山。数年之中,荣西积极学习佛法,卷帙浩繁的大藏经,他就读了三遍。荣西在中国时,适逢宋朝遭遇大疫,荣西奉诏祈祷除疫,因此被赐号千光。他还参与了万年寺、大慈寺等寺院的修理工程。1191年,虚庵怀敝和尚向荣西授予法衣、祖印。这年

5、秋天,荣西辞别恩师回国。荣西在中国时,正值饮茶之风盛行,文人常以斗茶为乐。僧人们那么以饮茶来驱除困倦,保持健旺的精神研习佛法。荣西显然也被饮茶文化所倾倒,研读佛典之余,还热心学习有关饮茶历史和茶的种植、制作、饮法、成效等方面的知识。荣西回到日本后,除了宣传佛法,创立佛寺而外,还热情地介绍传播饮茶风习。他把从中国带回的茶种种植在筑前国脊振山(今福冈县与佐贺县交界处),获得成功。后来他到博多建立圣福寺,在寺院周围也种植了茶树。荣西还把茶种赠送给友人明惠上人,明惠将茶种种在京都的拇尾山,这就是后来有名的拇尾茶。为了在日本更广泛地传播馀茶文化,1211年,71岁的荣西将他在中国学到的有关茶的知识撰写成

6、书,这就是吃茶养生记。12_年2月4日,镰仓幕府将军实朝饮酒大醉,头脑昏沉,如患重病。这时,对茶深有研究的荣西进言道,有良药可以治将军的酒醉。于是,他献上了一盏茶,同时呈上了刚刚修改好的吃茶养生记。将军饮了茶之后果然好转,不禁大喜。此事有力地推动了茶在日本的传播。但是,日本的饮茶风习并不始于荣西。公元630年,日本开场向中国派遣遣唐使、遣唐僧,全面引入中国的政治文化制度。到894年,日本共向中国派遣遣唐使19次。其间正是中国茶文化走向兴盛的时代,陆羽(733-804)的茶经反映了茶文化的繁荣和普及。遣唐使们回国以后,不仅带回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典籍,也传人了中国的饮茶风俗。据日本历史文献曰吉社神

7、道机密记的记载,桓武天皇延历24年(805),传教大师最澄从中国留学归来时,就带回了茶种,并且种植在13吉神社旁。弘法大师空海(774-835)于804-806年在中国留学,他所撰的性灵集卷三也提及“茶汤”。当时,饮茶主要流行于僧侣和朝廷贵族社会,被视为一种风雅的行为。嵯峨天皇(786-842)就很喜欢饮茶,日本最早的敕撰汉诗集凌云集载,弘仁4年(813)8月嵯峨天皇行幸到皇太弟的宅邸,所作(秋日,皇太弟池亭)诗中说:“肃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第二年4月,嵯峨天皇又临幸左大将军藤原冬嗣的闲居院,作诗说:“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日本后记载,弘仁6年(815)4月,嵯峨天皇巡幸到滋贺

8、韩崎(今滋贺县唐崎)的崇福寺,曾在唐朝留学过的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进献给天皇。嵯峨天皇饮后大为赞赏,回到京城后,便下令在畿内种茶,作为每年的贡品。这些记载反映了茶最初在日本传播的情况,故荣西在吃茶养生记中说:“我朝日本曾嗜爱矣。”可是,到了9世纪末,中国的唐朝国势逐渐衰弱,日本朝廷上下积极输入模拟唐朝文化的热情也渐渐冷却。经营原道真的建议,宇多天皇宽平6年(894)日本停顿了遣唐使的派遣,文化开展进入重视日本固有传统的所谓国风文化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传来的饮茶之风,逐渐寂静。除了偶然作为药用而外,二三百年之间,茶几乎被人们忘记了。直到荣西大力倡导推进,饮茶之风才重又在日本兴起,并开展为独具特色的茶道文化。如假设没有荣西,茶恐怕真的会在日本完全消亡。因此,荣西在日本被尊为茶祖,是当之无愧的。吃茶养生记,二卷。荣西在序文的开篇就指出:“茶也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这种对茶的热情赞扬,也反映了他对茶的一种根本认识。在他看来,茶不是一般的饮料,而是可以使人延龄长寿的“仙药”。.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