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师考试综合能力部分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9742111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工程师考试综合能力部分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通信工程师考试综合能力部分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工程师考试综合能力部分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工程师考试综合能力部分复习提纲.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通信工程师培训资料第一章 基础知识第一节 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 通信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是通信科技人员在从事通信科技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体现通信科技职业特点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一、通信科学技术的地位和特点 1、通信技术向“六化”方向发展。数字化:在通信网上全面使用数字技术。综合化:将来自各种信息源的业务综合在一个网中运送加工,为用户提供综合性服务。智能化:为提高网路的业务应变能力,对网路资源进行动态分配,随时提供满足各类用户需要的业务。宽带化:即高速化,指的是以每秒几百兆比特以上的速度传输和交换各种信息。个人化:使任何人随时随地可以同任何地方的另一个人进行通信。标准化

2、:随着通信网的演变不断制定或修订全国统一网路标准以及有关国际标准。 2、通信科学技术工作的职业特点(1)从通信科技劳动的特点看,具有实践性、应用性。通信科技劳动是将基础科学的一般原理和通用性技术的理论,运用于解决通信生产的设备技术问题的一种“物化”劳动。(2)从通信科技劳动的目的和结果看,具有严谨性、准确性。通信科技劳动过程同用户的使用过程同时进行。 (3)从通信科技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劳动过程看,具有高度的集中统一性。 (4)从通信科技劳动的人际关系看,一是具有广和远的特点。二是具有重要的特点。 3、通信科学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两重性 通信科技人员既是整个科技队伍的一部分,又是通信企业的主力军

3、,承担着发展通信生产力,确保通信畅通无阻的繁重任务。 二、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 l、热爱专业、忠于职责 热爱专业、忠于职责,是科技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劳动的基本的道德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科技人员的根本任务就是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里有所钻研、有所创新、有所发明、有所发现。 2、造福人民、振兴祖国 造福人民、振兴祖国,是科技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3、勤奋求知、严谨治学 勤奋,指刻苦钻研的好学精神和顽强不息的实干品格。严谨,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即实事求是。勤奋求知、严谨治学,是科技工作者向大自然进取的最重要的基本功和品

4、格修养。 勤奋,是获得知识的根本途径。 严谨,是科学治学思想的需要。 严谨治学,是学以致用的要求。 严谨治学,要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 4、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探索,就是人们认识、掌握、利用客观规律的方法和过程。创新,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新的构思、新的设计、新的产品和新的效益等。 5、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是去研究。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是科技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基本道德素养。 6、不畏艰险、献身科学 7、同心同德、团结协作 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是当代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和高度综合性发展趋势的客观

5、要求,更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科技职业活动中的又一具体体现。8、谦虚谨慎、尊重他人 谦虚谨慎,是尊重他人的思想基础;尊重他人,是谦虚谨慎的表现。三、通信科技人员的行业道德 通信科技工作者,在从事通信科技的职业活动中,除应具有一般通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一般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外,还应具有通信科技职业道德。 通信科技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1、树立服务保障观念、不图名利地位 2、着眼全程全网、反对本位主义本位主义是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不顾大局、不顾整体、不顾别的部门的不良思想作风,是放大了的个人主义。通信科技工作行业特点,要求通信科技工作者必须树立着眼全程全网观念,反对本位主义的思想作风

6、。3、服务从社会整体利益,不图谋技术垄断 通信全程全网的特点决定了通信科技人员必须从社会整体利益的高度出发,正确对待通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交流、传播和发明创造。第二章 现代电信网第一节 电信网一、电信网的基本概念 电信网是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完成信息传递和交换的通信网络。电信网所提供的信息服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信业务。电信网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其中硬件部分的结构称为网络的拓扑结构,而软件部分决定着网络的体系结构电信网是由电信端点、节(结)点和传输链路相应有机地连接起来,以实现在两个或更多的规定电信端点之间提供连接或非连接传输的通信体系。 以电或光信号作为传递和交换信息手段的通信方式所构成的通信

7、系统称为电信系统。电信系统的构成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个统一的模型,由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和信宿等6个部分组成。 信源信道变换器噪声源反变换器信宿电信系统的构成要素信源是指发出信息的信息源。 交换器就是把信源发出的信息交换成适合于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的设备。 信道是信号传输媒介的总称。按传输媒质可划分为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按在信道上传输信号的形式可划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反变换器是变换器的逆变换。 信宿是指信息传送的终点,即信息接收者。 噪声源是并不是人为实现的实体,但在实际通信系统中是客观存在的。通信的基本形式是在信源与信宿之间建立一个传输信息的通道,即传输信道。二、电信网的基本

8、结构电信网是一个多用户电信系统的互连,接照互连的方式可分为直接互连网(完全互连网)和转接互连网(不完全互连网)两种。 电信网的基本结构有以下6种形式:1、网形网。2、星形网。3、复合形网。4、总线形网。5、环形网。6、树形网。三、电信网的构成要素 一个完整的电信网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1、电信网的硬件:电信网的硬件一般由终端设备、传输系统和转接交换系统等三部分电信设备构成,是构成电信网的物理实体。转接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完成接入交换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接续和分配。2、电信网的软件:电信网的软件是指电信网为能很好地完成信息的传递和转接交换所必需的一整套协议、标准,包括网的网路结构、网内信令

9、、协议和接口以及技术体制、技术标准等,是电信网实现电信服务的运行支撑的重要组成部分。四、电信网的类型 3、按服务对象分7、按信号形式分五、电信网的质量 对电信网的质量一般提出三个要求: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信号传输的透明性与传输质量的一致性;网络的可靠性与经济合理性。1、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 :是指网内的一个用户应能快速地接通网内任一其他用户。 影响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3个方面:(1)电信网的拓朴结构。(2)电信网的网络资源。(3)电信网的可靠性。2、信号传输的透明性与传输质量的一致性: 信号传输的透明性是指在规定业务范围内的信息都可以在网内传输,对用户不加任何限制;传输质量的

10、一致性是指网内任何两个用户通信时,应具有相同或相仿的传输质量,而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无关。3、网络的可靠性与经济合理性:所谓可靠是指在概率的意义上,使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两个相邻故障间时间的平均值)达到要求。可靠性必须与经济合理性结合起来。提高可靠性往往要增加投资,但造价太高又不易实现。第二节 电话网一、电话网概述 电信网是一个由传输和交换设备、信令、网同步以及网管支撑系统等构成的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电信网的目标是向网内任何用户之间提供通信的能力。 电话网的技术体制就是为使电话网达到这一目标而制定的一份法规性文件。电话网技术体制的主要内容有网路等级结构、路由计划、编号计划、信令、传输标准、网同步等。

11、二、电话网的质量电话通信是目前用户最基本的业务需求,对电话通信网质量的三项要求是:接续质量、传输质量和稳定质量。 接续质量是指用户通话被接续的速度和难易程度,通常用接续损失(呼损)和接续时延来衡量。 传输质量是指用户接收到的话音信号的清楚逼真程度,可以用响度、清晰度和逼真度来衡量。 稳定质量是指通信网的可靠性,其指标主要有:失效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修复时间等。三、电话网的网路等级电话网主要是在本地网和长途网上组织开放电话业务的一种业务网路。电话网的网路等级分为三级,由一、二、三级的长途交换中心组成。长途电话网简称长途网,由长途交换中心、长市中继和长途电路组成,用来疏通各个不同本地网之间的

12、长途话务。本地电话网简称本地网,指在同一编号区范围内,由若干个端局,或者由若干个端局和汇接局及局间中继线、用户线和话机终端等组成的电话网。本地网的网路结构可分为以下两种:网形网、二级网。当本地网中交换局数量较多时,可由端局和汇接局构成两级结构的等级,端局为低一级,汇接局为高一级。二级网的结构有分区汇接和全覆盖两种。四、电话网编号方案 电话网中规定每一个用户都有一个编号,用来在电信网中选择建立接续路由和作为呼叫的标志。 l、本地网电话用户的编号。其方案是在本地网内进行电话通信时应遵循的拨号原则。编号为: PQR(S) + ABCD ;P0、1、9。 移动网接入码 + 移动用户号码2、国内长途电话

13、用户的编号。国内长途呼叫是发生在不同本地网电话用户之间的呼叫。如呼叫固定电话网的用户,则需在被叫的本地电话号码前加拨长途字冠“0”和长途区号。长途区号可采用不等位编号制度,可采用2位、3位和4位三种位长的长途区号。长途编号的号码方案为:0+XY(Z)+PQR(S)ABCD 0+移动网接入码+移动用户号码3、国际长途电话的编号。国际长途呼叫是指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电话通信,需要两个或更多的国家通信网的配合完成。国际电话自动拨号程序为: 00+国家号码+被叫国的国内有效号码4、特种服务电话的编号 第三节 数据通信网一、数据通信网的概念: 数据通信网就是数据通信系统的扩充,或者说就是若干个数据通信系

14、统归并和互联。任何一个数据通信系统都是由终端、数据电路和计算机系统三种类型的设备所组成的,远端的数据终端设备DTE通过由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和传输信道组成的数据电路与计算机系统实现连接。 数据通信网可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信子网,第二部分是本地网。 按照现代通信的定义,凡是在终端以编码方式表示信息,用脉冲形式在信道上传送的通信都叫做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的特点:是人-机或机-机通信,计算机直接参与通信;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高;传输速率高,要求接续和传输响应时间快;通信持续时间差异大。二、数据通信网的组成:我国数据通信网大致包括以下4种: 1、DDN网是利用数据信道提供半永久性连接

15、电路传输数据信号的数字传输网。DDN网具有传输质量高,误码率低,传输时延小,支持多种业务(数据、话音、传真、图像和帧中继等),提供高速数据专线等优点。 2、分组交换网(X.25网)是一种吸收了电路交换低时延及电文交换的路由选择功能,数据传输可靠性较高的一种数据通信方式。3、 帧中继网采用的是快速分组交换技术,是在数字光纤线路代替模拟线路,用户终端日益智能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帧中继网具有网络吞吐量高,传送时延低,经济可靠灵活的特点,是非常经济的用户宽带业务接入网。 4、 ATM(异步传送模式)是一种用于宽带网内传输、复用和交换信元的技术,是B-ISDN的基础和核心。ATM宽带网是多媒体宽带网的

16、基础,主要为窄带和宽带信息提供综合统一的传送平台。三、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数据网是以分组交换方式工作,并向用户提供数据传输业务的电信网。分组交换网主要由以下七个部分组成:节点机(分组交换机)、数据终端、分组装拆设备(PAD)、远程集中器(PCV)、网络管理中心、传输线路、调制解调器。四、数字数据网(DDN):数字数据网(Digital Data Network)是采用数字信道来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网。一般用于向用户提供专用的数字数据传输信道,或提供将用户接入公用数据交换网用的接入信道,也可为公用数据交换网提供交换节点间的数据传输信道。DDN有以下一些特点:透明传输网、同步数据传输网、DDN的

17、层传输速率高,网络时延小、可提供灵活的连接方式。五、用户电报通信网:用户电报业务属于非话业务。非话业务一般泛指除话音通信外的通信业务,例如传真、电报、电子邮箱、数据通信等。用户电报网经过专门的接口设备可与其他网络互连。可通过这些网检索数据库,或与其他种类的用户终端交换信息。六、计算机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是指多台计算机及终端设备,通过通信线路互相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的网络,简称计算机网。计算机通信网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按其交换功能来分,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混合交换网。按其拓朴结构来分,有集中式、分散式和分布式计算机网。按其通信性能来分,有资源共享计算机网、分布式计算机网和远

18、程通信网。按其作用范围来分,有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广域网是在一个广泛的地理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简称WAN,广域网有时也称为远程网。城域网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建立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简称MAN。 按其使用范围来分,有公用交互网和专用网。七、帧中继网:帧中继在链路层上用简化的方法传输和交换数据单元,用户信息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并对用户信息流进行统计复用,链路层以上协议则在用户终端设备上执行。 帧中继主要有以下特点:1、高效性:有效的带宽利用率、传输速率高、网络时延小。2、 经济性3、可靠性 4、灵活性 5、长远性八、ATM网络:ATM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建立在异步时分复用基

19、础上,并使用固定长度的信元,支持包括数据、语音、图像在内的各种业务的传送。ATM的突出特点是可以灵活地支持现有的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多媒体宽带业务,能达到很高的网络资源利用率,支持高速交换。 用ATM技术组成的网络提供的数据传送业务类型包括:PVC业务和SVC业务。九、lP网:IP电话是将话音信号数字化后,通过压缩编码减少数据量,再按通信协议的要求,封装在数据包里,通过分组数据网络到达目的节点,解包解压缩后复原为模拟话音信号,实现话音通信的一类新的电话通信方式中的一种。 IP电话的优点:IP网传输交换、压缩技术先进(可以将语音信息压缩到10Kbit/s以下)、带宽利用率高(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方式

20、)、语音通信费用低、承载业务多、通信质量不断提高。 IP电话的不足:IP交换引起的传输时延无法确定、无法提供QoS保证、带宽限制了应用、软件标准H.323的颇多争议。 第四节 移动通信网 移动通信系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是在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移动台(MS)、基站(BS)、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以及与长、市话通信网接口等部分组成。移动通信按频率使用和工作状态可分为单工制、半双工制和双工制三种。移动通信网可分为模拟移动通信网和数字移动通信网两种。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有GSM、CDMA和DAMPS、JDC。 GSM主要由基站系统、交换系统、操作及维护系

21、统和用户终端四部分组成。我国GSM移动电话网目前按大区设立一级移动汇接中心,省内设立二级移动汇按中心,移动业务本地网设立本地汇接中心(或端局),这样构成三级网络结构。数字移动通信网的交换网络与公用电话网(PSTN)之间的连接原则是采用移动本地业务网内汇接中心/端局与固定网长途局及市话接局(端局)相连方式,与模拟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连接原则是通过固定电话网连接。 二、无线寻呼网与无绳电话网:无线寻呼系统是一种传送单信息的单向呼叫系统。由寻呼控制中心、基站和寻呼接收器(BP机)三部分组成。无绳电话(CT2)通过利用固定网的交换和中继设备,用户终端设立基站(收发信机) ,采用无线连接方式,使用户可在一

22、定范围内自由走动通话。 三、移动数据通信:移动数据通信是通过无线信道来传送数据的,因而可实现移动状态下的数据通信。移动数据网主要有两种交换方式,即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主要采用数字式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技术。 第三代通信系统(3G)的技术体制主要有:WCDMA技术体制(核心网络逻辑上分为电路域和分组域两部分,分别完成电路型业务和分组型业务)、CDMA2000技术体制 和TD-SCDMA技术体制 。第五节 综合业务数字网一、综合业务数字网概述:综合数字网(IDN)就是将数字交换和数字传输综合在一起,来传输单一业务(如电话)数字信号的网,是一种数字通

23、信业务。 ISDN的网络由三个部分构成,即用户网、本地网和长途网。 ISDN的网络功能有:电路交换功能;分组交换功能;专线功能;共路信令功能。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第六节 智能网一、智能网概念: 智能网(IN)是在原有通信网络的基础上为快速提供新业务而设置的附加网络结构。 二、智能网特点;智能网的最大特点是将网络的交换功能与控制功能相分离,而原有的交换机仅完成基本的接续功能。 基本思想是:交换机仅完成最基本的接续功能,而所有增值业务的形成均由另一个附加网络即智能层(智能网)来完成。 三、智能网的体系结构 智能网一般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业务交换点(SSP)是连接现有PSTN以及ISDN与智能网的

24、连接点,提供接入智能网功能集的功能。 业务控制点(SCP)是智能网的核心构件,存储用户数据和业务逻辑。中断时间不超过3分钟/年。 信令转接点(STP)是将信令消息从一条信令链路转到另一条信令链路的信令点。 智能外设(IP)是协助完成智能业务的特殊资源。 业务管理系统(SMS)由计算机系统组成,一般具备五种功能。 业务生成环境(SCE)是根据客户的需求生成新的业务逻辑。第七节 支撑网 电信支撑网对电信业务网的正常运行起着支撑的作用,它包括信令网、同步网和管理网。一、信令网:No.7信令网可以传送与电路无关的各种数据信息,实现网络的运行管理维护和开放各种补充业务。No.7信令网本质上是载送其它消息

25、的数据传送系统,是一个专用的分组交换数据网。 l、信令网的组成:公共信道信令是用一条与话路分开而独立的高速数据链路,专门负责传送一群话路的信令。信令网可分为国际信令网和国内信令网,国内信令网又分为全国信令网和本地信令网。信令网由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和信令链三部分组成。信令转接点(STP)可分为两种:独立的信令转接点、综合的信令转接点。目前信令链有4.8kb/s的模拟信令链和64kb/s的数字信令链两种。 2、信令网的主要用途:电话网的局间信令完成各种电话接续。电路交换数据网的局间信令完成各种数据接续ISDN网的局间信令完成各种电话和非话业务接续。智能网的局间信令完成信令业务点(

26、SSP)和业务控制点(SCP)间的对话,开放各种用户补充业务。 移动通信网业务的局间信令完成各种数据传输。二、同步网:同步网是为电信网中所有电信设备的时钟(或载波)提供同步控制(参考)信号,使它们同步工作在共同速率上的一个同步基准参考信号的分配网路。国内同步网主要有三种方式:全同步网、全准同步网、混合网。同步网由各节点时钟和传递同步信息的同步链路构成。 我国数字同步网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是基准时钟(设在指定的C1);第二级是有保持功能的高稳晶体时钟,分为A类和B类;第三级是有保持功能的高稳晶体时钟。三、管理网:电信管理网是提供一个有组织的网络结构,以取得各种类型的操作系统(OSS)之间、操作系

27、统与电信设备之间的互连。1、TMN的管理功能:TMN为电信网及电信业务提供一系列的管理功能,有:性能管理(包括性能测试、性能分析及性能控制)、故障管理(包括告警监测、故障定位、故障修复及测试)、配置管理、帐务管理、安全管理。2、TMN的管理业务3、TMN的应用范围第三章 现代电信技术第一节 光纤通信技术 一、光纤通信概述: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光纤通信系统主要是由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构成的。光纤包括(按传输模数据可分为)单模和多模光纤,光源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中、长距离系统采用单模光纤和半导体激光器,新开发的高速系统用分布反馈(

28、DFB)激光器,短距离系统可以采用多模光纤和发光二极管。 二、光纤通信网络分类:光纤通信网络的分类通常可以从三方面来进行分类:网络的主要性能(覆盖范围、通信业务、数据速率)、网络的技术特征(拓扑结构、MAC子层)、技术体制(PDH、SDH)。三、光纤接入网技术1、光纤接入网概述: 接入网是为本地交换端局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实施系统。光纤接入网是指在接入网中用光纤作为主要传输媒介来实现信息传送的网络形式。光纤接入网主要包括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ODN),光网络单元(ONU)以及接入功能块(AF)。2、光同步数字传输网:是由一些SDH网络单元(NE)组成的,在光纤上进行同步信息传输复用和交叉

29、连接的网络。3、光纤通信中的复用技术:光纤通信中的复用技术在光纤通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包括光波波分复用、光频分复用、空分复用(不是时间分割)、时分复用以及副载波复用等。第二节 卫星星通信技术一、卫星通信概述 :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而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一个卫星通信系统是由空间分系统、通信地球站、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和监控管理分系统四部分组成。 二、通信卫星的组成:主要由控制分系统,通信分系统,遥测指令分系统,电源分系统和温控分系统等组成。通信分系统。可分成天线和转发器两大部分。由若干个空间转发器组成的通信中继机的主要作用是对需要转发的输入信号进行

30、接收、放大、变频并再次发射。温控分系统。为控制卫星内温度而设置的。三、卫星移动通信:是指利用卫星转接实现移动用户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间的相互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通常由空间段和地面段两部分组成。空间段指卫星星座,地面段包括卫星测控中心、网络操作中心、关口站(或称信关站)和卫星移动终端。按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卫星的轨道可分为: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第三节 多媒体通信技术一、多媒体通信概述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二、多媒体通信的体系结构:多媒体通信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传输网络、网络服务平台、多媒体服务平台

31、、一般应用、特殊应用。三、多媒体通信应用的技术:多媒体通信中主要应用了4项关键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分布处理技术;终端技术。 多媒体技术基础是大容量存储设备、数据压缩技术、高速处理器、高速通信网,交互方法及设备的改进。 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多媒体编码技术和多媒体同步技术。 四、多媒体远程通信系统:多媒体远程通信系统是多媒体通信应用中最为重要的一类。主要有:可视电话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远程教学培训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第四节 接入网技术一、接入网的概念 电信网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四个,即用户终端设备、网络节点、传输链路和用户环路。 用户包括一些变换和反变换装置,完成相应的信号变换与处理功

32、能。网络节点是电信网的核心。网络节点的核心设备是节点交换机,它的基本功能是自动完成接入该节点的链路的汇集、转接接续和交换任务。传输链路是网络节点之间的信号传输通路。用户环路是连接网络节点与用户终端设备的传输线路,又叫用户线。它是把各种业务的不同用户终端设备连接到电信网的网络交换节点的必由之路。 接入网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用户网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组成的,为传送电信业务而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二、接入网的功能:接入网的主要功能有五种,即用户口功能(UPF),业务口功能(SPF),核心功能(CF),传送功能(TF)和AN系统管理功能(SMF)。 接入网分层模型有四层,

33、即接入承载处理功能层(AF)、电路层(CL)、通道层(TP)和传输媒质层(TM)。其中后三层构成了传送层。 三、接入网接口四、有线接入网:铜线接入网技术是指在非加感的用户线上通过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提高双绞铜线对的传输容量,向用户提供各种业务的接入手段。 光纤接入网(OAN)是指在接入网中采用光纤作为主要传输媒介来实现信息传送的网络形式。 五、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包括固定无线接入网和移动接入网两大类。 第五节 图像通信技术一、图像通信概述:图像通信是用电信号传输静止图像(文字、图表和相片等)和活动图像的通信。动态图像通信包括可视电话、会议电视、高清晰度电视等。静态图像通信包括传真、可

34、视图文和电子信箱等。 传真是利用光电变换和扫描技术传送文字、照片或图表等静止图像,在接收端以记录形式复制出来的一种通信。可视电话是利用电话线路实时传送人的语音、头像(口眼活动,头轻微转动)、物品、照片和文件等的通信。 可视图文是利用公用电话网和分组交换网进行双向对话型的图像通信方式。 电子信箱是个人之间用电子方法转移和存储信息,进行非实时方式的通信。会议电视是利用电视在中心会场和分会场召开会议的一种通信。 二、图像通信系统组成:1、图像输入设备。2、编码器可分为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两部分。 3、调制器。4、信道。典型的数字信道有数字微波、同轴电缆、光纤、卫星信道和无线信道等。5、显示终端。三、图

35、像编码中的新技术:新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主要有:矢量量化编码、子带编码与小波变换、分层编码、分形编码和模型编码等。四、数字图像通信中的新技术:数字图像通信组网中的新技术主要有宽带接入技术、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和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交换技术。第六节 个人通信技术一、个人通信概述:个人通信是指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时间(whenever)、任何地点(wherever),能够与世界上的任何人(whoever)进行任何方式(whatever)的通信。二、个人通信的四要素:为了满足个人通信的要求,个人通信至少需要有四个组成部分:个人通信号码、个人终端、分布式大容量数据库和共同的用户接口。第七节 智能网技术

36、 :智能网是以快速提供新业务为目标的全新网络结构。智能网是一种集最新通信技术与最新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实现智能网时运用了各种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智能网的目标是服务于所有的基础网络,包括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移动通信网(Mobile)、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PSPDN)和宽带网(B-ISDN)。智能网技术发展的方向主要是:以PSTN为基础的智能网、智能网与Internet的互联、智能网与移动网结合和智能网与B-ISDN结合。 第八节 互联网技术 一、互联网概述二、Internet的服务功能:1、远程登录。2、文件传送。在TCP/IP文件传送协议支持下,通

37、信双方只要都支持FTP,就可以进行文件传送。 3、电子邮件。 4、文档查询。是指文档查询服务器可以帮助用户在遍及全球的FTP服务器中查询所需的文件。用户只要输入文件名或文件说明中待查的字符串即可。5、WAIS。6、WWW。 三、IP技术 :IP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网络所采用的TCPIP协议,因此可以把采用IP技术的通信网络统称为TCPIP网络。 IP电话是建立于Internet基础上的新型数字化传输业务,是在IP网上通过TCP/IP协议实现的一种电话通信。 IP电话实际上是一种数字电话,由终端设备、网关、多点接入控制单元和网络管理者组成。IP电话的最大特点是价格便宜。通过Internet打长途电

38、话的成本仅相当于传统电话的1/10。 第九节 电子商务技术一、电子商务的涵义 二、电子商务的特性:1、高效性。2、安全性。3、可扩展性。4、集成性。电子商务网络系统的真正商业价值在于它能够协调新技术的开发运用和原有技术设备改造利用。 5、方便性。6、协作性。商务活动是一种协调运作的过程,它需要雇员与客户、生产方与供货方、销售方以及商务伙伴之间的相互协调。三、电子商务的功能模型四、电子商务的结构模型:包括:电子商务网络基础、电子商务安全基础结构、电子商务支付系统和电子商务业务系统。五、电子商务的服务功能(8个)六、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对称加密及公共密钥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和数据指纹技术等。七、

39、电子商务安全要求: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数据的完整性、身份验证和交易的不可抵赖。第十节 通信供电技术一、整流器: 是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的一种换流设备。二、变压器:主要特征是必须用于变化的磁场电路中。 三、通信电网:通信电网是指由不同等级有通信局(站)和通信局(站)之间的传输系统组成。通信电源交流系统包括高压供电系统与低压供电系统。油机发电机组送至低压配电所的380V/220V电源为备用电源,仅使用于电网电压中断瞬间。 四、通信接地l、通信接地的种类:有直流接地(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将直流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作良好的接地,以保证人身的安全。 交流接地(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和

40、防雷接地三种。2、接地电阻的标准:在建筑物、电源设备、通信设备等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时通信接地电阻值应取最小接地电阻值。五、UPS电源:UPS电源是一种交流不间断供电电源系统。不间断供电电源系统是提供不间断、不受外部干扰的交流电的供电系统。静止型不间断供电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声小、可靠性高等优点,由整流器、逆变器、蓄电池组及静态开关等组成。系统采用市电经整流器和逆变器供给380220V交流50Hz正弦波稳压稳频电源。蓄电池组供电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由整流模块、逆变器、蓄电池和静态开关等组件构成。具有两大功能,一是市电停电时,UPS系统由蓄电池供电,并输出纯净交流电。二是在市电供电时,UP

41、S系统输出无干扰的工频交流电。六、通信电源的集中监控l、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的基本概念:通信电源的集中监控,就是属同一管理范围内在线通信电源设备和空调设备的运行情况及运行数据集中在一个监控中心,由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的统一管理和控制。2、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的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操作密码应有不同等级,以限制不同人员的操作范围)。七、SAIT智能电源系统的主要特点第四章 电信业务第一节 固定电话业务: 固定电话业务是固定电话运营商向全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通信业务,是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其他通信业务的重要基础。一、业务种类:固定电话业务的有11种,其中属于程控电话服务的

42、项目有15种。二、业务受理三、用户交换机业务:指一个用户装设的,供内部通话,并通过中继线与市话通信网连结与外界通话的电话业务。四、公用电话业务:是设置在公用场所,供公众使用的一种立即付费的电信业务,是一项具有普遍服务性质的电信业务。1、公用电话的经营方式:自办、代办。2、公用电话的种类:普通公用电话,信息公用电话,多媒体公用电话,IP公用电话。3、公用电话的付费方式:现金付费(投币、计费器)、卡付费(储值卡、密码记账卡、信用卡等)、账号IC卡。4、公用电话的业务范围。 第二节 国内公众长途电话业务一、国内公众长途电话业务: 国内公众长途电话业务包括人工长途电话、长途直拨电话、200电话卡、交互

43、式电话会议、交互式会议电视、出租电路、电话信息服务与查号业务等长途业务。200电话卡业务是指用户利用任意一部双音频话机,通过拨叫特服号码“200”,以密码记账方式使用的国际、国内电话业务。 200电话卡业务用户类别有:A类用户(按月托收或白缴费用户)、B类用户(可多次预先付费用户)和C类用户(一次性付费用户)。 交互式电话会议业务是不同地点的用户之间,利用长途电话或农村电话电路,召开会议的一种通信方式。 会议电话业务根据不同的通话范围和服务对象,分为省级交互式会议电话和市级交互式会议电话。 交互式会议电视业务是利用电信网的数字传输电路、IP网络和ISDN网络,传输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点的与会者之间

44、连续活动图像和声音的一种通信业务。 会议电视业务主要有固定地点式会议电视和现场式会议电视两种。 电话电路出租业务是指将长途电话电路、微波电路、国内卫星电路、宽频带电路和农村电话中继电路等租给用户专用的业务。按照租用期限,电话电路出租业务分为临时租用和长期租用两种。电话查号业务是指用户拨全国统一规定的特服号码“114”或“长途区号+114”,由查号话务员应答并提供本地电话号码及其相关联信息查询的电话业务。 二、国际、港、澳、台电话业务1、国际电话的种类和业务类别(1)国际电话的种类(遇险电话、政务电话、业务电话、私务电话)。(2)国际电话业务类别。2、国际、港、澳、台用户直拨电话业务(IDD)是

45、用户直接拨叫世界各地市内电话号码进行国际通话的一种通信方式。3、国际长途直拨国外话务员受付业务(108业务):是指用户利用普通程控话机,通过拨一特种号码“108”,直接拨通受话国电话公司话务员,并用受话国语言接通的电话业务。4、国内被叫集中付费业务(IFS)(800业务):是指发话人拨一个特别号码至受话用户,发话人且无需支付话费的一种国际电话业务。其费用由申请这项业务的受话用户支付。5、营业窗口收受国际电话:办理国际电话的业务是指用户在电信部门的营业窗口挂发国际电话。 6、港、澳、台电话。 第三节 电报通信业务 电报通信业务是用电信号传递文字、图像、相片、文件等信息的电信业务。电报通信业务主要

46、有公众电报业务、船舶电报业务、用户电报业务、港澳台电报业务、真迹传真电报业务、国际电报业务等。一份电报从发报人交发至收报人收到要经过:受理、传递、处理和投送等通信生产环节。 一、公众电报业务 :通过公众网路传递的文字、图表、相片等信息,称为国内公众电报。 根据不同的传递方式和业务性质可分为:l、国内电报 是将发报人交发的电报,通过国内电报网路传递到收报地点,投送给收报人的一种电报业务。(1)电报种类:天气电报、水情电报、公益电报、政务电报、新闻电报、汇款电报、普通电报。(2)特别业务:特急、加急、邮送、庆贺、吊唁、请柬。2、国内礼仪电报:是用于礼仪交往的电报。分为一般礼仪电报(只附送祝贺、请柬

47、或吊唁卡)和鲜花礼仪电报(既送祝贺卡,又附送鲜花)两种。3、国内船舶无线电报 二、船舶无线电报:国内各地用户或船舶上的乘客及其工作人员交发,经由我国船、岸电台和邮电部门国内电报电路传递的电报,均属于国内船舶无线电报。三、用户电报业务:用户电报的业务可分为以下三类:专用用户电报、公众用户电报、海事用户电报。 公众用户电报是用户利用邮电局营业处装设的公用用户电报终端设备,与本地或国内外各地用之间通报的用户电报业务。海事用户电报是指安装海事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船舶,经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上空的海事通信卫星与或陆地用户之间通报的用户电报业务。 四、港、澳、台电报业务1、港、澳电报。2、台湾电报:凡开放国际或港、澳电报业务的部门,均可受理发往台湾各地的电报业务。五、真迹传真电报业务:又称“图文传真”,传送黑白两种信号。真迹传真电报按照业务使用范围和对象分为公众真迹传真和用户真迹传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