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面层监理要点.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3969047 上传时间:2020-12-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面层监理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沥青面层监理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面层监理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面层监理要点.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沥青面层监理要点沥青面层施工是本次监理的重中之重,沥青路面施工前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并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沥青路面不得在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沥青面层宜连续施工,避免与可能污染沥青层的其他工序交叉干扰,以杜绝施工和运输污染。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安全,有良好的劳动保护。 准备工作 沥青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检查,基层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面层。 沥青路面的基层按结构组合设计要求。 所有沥青砼材料均需经严格试验确定,粗(细)集料应具有更多的棱角性(破碎面),细集料采用机制砂以改善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细集料的棱角性应达到不小于42%的标准,填料采用石灰岩磨细后得到的矿料,所有原材料试验指标

2、应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根据现场考察的情况,上面层碎石用料必须采用砂岩,中、下面层则应该采用石灰岩,对于石料的加工和供应均由供应商供应至施工现场。在备料和使用过程中,应及时抽检各种原材料质量,并按规定报检,经监理确认后使用。 监理要点(1) 路面基层验收及透层油(粘层油)路基施工完成后,应对路面基层(下承层)进行验收,要求坡度、路拱、纵向高程、平整度、密实度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基层经养护强度达到要求后,可进行透层施工,施工前应彻底清扫基层顶面。根据基层材料性质(由试验确定),采用智能型沥青洒布机喷洒PC-2(或PA-2)乳化沥青透层油二遍,两次间隔时间以第一次洒布乳化沥青破乳不粘轮胎为宜,应

3、及时洒布粒径为38mm的碎石屑或粗砂,碎石屑复盖率50左右。同时,在下面层不能及时施工时,应做成下封层,碎石屑复盖率80左右,用轻型压路机碾压12遍。乳化沥青洒布温度不低于50,路面养护不少于12小时。下面层施工前的透油层采用改性乳化沥青洒铺。面层与面层之间均应洒铺粘层油,粘层油均采用改性乳化沥青。透层油、粘层油洒布油量按规范进行,施工时,均采用智能沥青洒布机洒布。(2) 试验路段施工选定正式路面不小于200m,本段选定标尾段作为试验铺设路段,试验完成并经监理签认合格后,可作为正式路使用。试验完成后,应立即呈交总结报告,审批后作为指导全面施工依据。试验路段的试验是通过试拌、试铺和试压三个阶段完

4、成的,并据此制定正式的施工程序。完成后应验证的工作内容如下:A、根据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B、根据试拌结果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C、根据试铺和试压确定:摊铺温度和速度、压路机设备组合及压实顺序和遍数、碾压温度和速度等参数,确定沥青砼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D、验证沥青砼混合料的配比及沥青用量。E、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F、确定施工组织、管理体系、人员组成及分工,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路面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法 沥青砼的拌和及运输沥青砼采用集中厂拌,间歇式拌和机拌和,二级筛分后的热料仓进入拌和机的石料级配,按照审定后的生产配

5、比执行,出料应无花白料、无结团和离析现象,出厂时逐车计量沥青温度和重量,储料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储存温降不应超过10。运输采用15t以上大型载重自卸汽车进行,同时应保证有足够的车辆满足施工需求,长距离和气候偏低时均应采取覆盖保护措施。2 沥青砼的摊铺分别使用一台摊铺机循环作业完成路段中、下面层路面施工,每机作业宽度不超过8m,上面层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全宽一次摊铺通过。下面层施工时,采用钢丝绳基准线加非接触红外位移传感器控制摊铺厚度及坡度,中、上面层施工时,采用前滑靴、后十二滑轮的均衡梁或平衡梁加非接触式红外位移传感器控制摊铺坡度、平整度和厚度。上面层施工前,应及时喷洒粘层沥青。摊铺机在过

6、桥涵时,应注意调节摊铺机行走路线和基准线。不足料部份人工找料补齐,桥面不平整及突起部分应凿除,对桥面做拉毛处理并均匀喷洒粘层油。喷油时,要采取遮挡措施防止污染砼护拦座。摊铺机行走速度控制在2.02.5m/min左右。3 沥青砼的碾压沥青面层的压实,由胶轮压路机和双驱双钢轮压路机分初压、复压、终压三阶段,按照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其碾压方式和方法、每次碾压长度,各项机械碾压过程参数等均以试验路段确定参数决定。初压:使用双钢轮DD110振动压路机静压1-2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摊铺机之后紧跟初压,行进速度应保证摊铺料不发生推移现象。复压:紧跟初压后使用YL26A轮胎压路机碾压,压实遍数

7、为12遍DD110双钢轮振压(振动频率为3550Hz,振幅0.30.8mm)1-2遍胶轮压路机23遍来完成。终压:使用DD110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静压23遍收光,达到表面平整无轮迹为标准,并符合设计要求。4 摊铺、碾压温度控制温度控制采用在各个相应监测点,使用红外温度测定仪监控。在以上设备配备的基础上,应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在165以上(但不得超过195),并在运输过程中采取覆盖措施,运输至现场温度不低于165,以保证摊铺温度不低于160,初压温度不低于150,终压温度不低于120(钢轮),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60。5 接缝处理沥青砼摊铺时,因停机或当天完工后,均必须设置横缝。相邻两幅

8、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下层施工时,可采用斜接缝。上面层施工时,必须采用垂直的平接缝。斜接缝的搭接长度宜为0.4-0.8m,再次施工时,接缝处应清扫干净并涂刷粘层油一至二道,粗集料颗粒应预剔除,并补上细料,接缝完工后应平顺。平接缝接缝也应清理接缝处并涂刷粘层油,以保证新旧沥青砼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横向接缝的碾压方法应符合JTJ032-94的规范要求。接缝时,应设专人负责,并配备小型熨平工具,连续作业,以保证平顺。6 开放交通沥青砼摊铺后,表面自然冷却,在沥青砼表面温度低于50时,可开放交通。下面层开放交通后,通过的车辆,特别是沥青运输车辆,严禁泼撒热沥青、石料于路面,造

9、成与原沥青砼表面粘接,污染路面,从而影响到上面层摊铺施工(特别是采用平衡基准梁施工时)和路面平整度检测不合格,并且难于清扫。 沥青路面施工主要控制点及措施路面平整度是衡量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和保证行车舒适度的重要指标,我部争取在施工中达到如下目标:路面基层平整度均方差1.6mm以下,沥青砼下面层平整度均方差1.2mm以下,上面层平整度均方差1.0mm以下,为此将采用以下主要措施: 投入和新购置先进的沥青拌和、摊铺、碾压设备; 设专人控制检查沥青混合料出厂、摊铺、碾压各阶段的温度; 随时检测摊铺厚度,横向坡度和高程; 重视接缝的处理; 专人检查监督路面污染和开放交通;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质量控制

10、措施施工质量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规定进行检测,控制目标如下:路面压实度以最大理论密度为标准密度,其压实度达到93%以上;现场钻芯取样空隙率宜在7%以下;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偏差不得超出允许偏差;现场施工厚度、压实度和平整度等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A. 材料的准备及试验沥青混凝土主要结构材料包括级配碎石、沥青、填料及抗剥落剂等组成。在施工备料之前,应将各种材料的试验结果,对照规范、规程要求,分析处理后,决定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签订,选定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业主指定的料场或供应的材料,也应及时复检,视其符合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情况决

11、定使用与否。B. 配比设计及试验严把三阶段配比设计及试验关:根据原材料试验结果重新配比时,应注意在满足各项指标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到路面施工及施工后裂缝控制的要求。根据马歇尔沥青混凝土试验结果,选用符合稳定度要求的最佳矿料级配和最佳油石比,上面层沥青混凝土同时应满足动稳定度的规范(JTG F40-2004)要求。C. 施工过程控制试验路段施工:按试拌和试铺两阶段进行。应保证各工序及操作均按规范、规程进行,取得施工过程各项技术参数后,作为全面施工指导依据。借助质量保证体系网络,抓住各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重点,进行跟踪监督。在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提高施工质量,改进施工工艺和施

12、工方法,取得施工质量最佳效果。D. 沥青路面施工裂缝控制措施上面层沥青砼用沥青为改性沥青,应严格控制监测改性沥青的供应质量和施工情况,满足马歇尔试验稳定度要求为前提,选用适宜的配比设计。路面基层采取预锯横向通缝并铺设土工格栅平衡裂缝拉应力的方法控制裂缝开展程度,锯缝深度应保证在层厚的1/22/3,宽度1012mm。半刚性基层碾压完成后,要及时养生,保护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受损失,不让基层曝晒变干开裂。严把基层质量关,减少基层裂缝。严格控制基层施工碾压时的含水量,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能超过压实所需要的最佳含水量或控制在施工规范所容许的范围内。应注意保持工序衔接紧凑,缩短基层外露暴晒时间。半刚性基层碾压完

13、成后或最迟在养生结束后,应立即喷洒透层乳化沥青同时撒布3mm8mm的碎石屑,并应尽快铺筑沥青面层。提高碾压质量,从而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密实度,密实度应控制在98%以上。控制沥青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防止加剧沥青老化。E. 平整度质量控制认真做好施工过程测量控制,及时检测各项施工数据。选用先进的摊铺设备和平整度控制设备,下面层摊铺采用钢丝绳作基准线,控制采用非接触位移传感器控制。上面层采用下面层路面作基准面,控制采用非接触位移传感器控制施工,以更好地控制沥青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和保证摊铺厚度。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监控,摊铺机后两侧各备一把6m直尺,随摊铺机检测摊铺平整度;同时,控制碾压质量,使各部分均匀一致,避免因碾压造成表面不平。重视接头处理。接头部位及因故停机重新摊铺的部位,处理时,应严格把关,专人负责,采用6m直尺检测处理后平整度,直到处理满足规范要求为止。加强质量检控力度,不合格部份返工重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