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传: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PDF

上传人:w****8 文档编号:39658954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PDF 页数:156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科传: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中国科传: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科传: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科传: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PDF(15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 年半年度报告 1 / 156 公司代码:601858 公司简称:中国科传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222022 年半年度报告年半年度报告 2022 年半年度报告 2 / 156 重要提示重要提示 一、一、 本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及董事、 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及董事、 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性、 准确、 准确性性、完整完整性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二、 公司公司

2、全体董事出席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董事会会议。 三、三、 本半年度报告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未经审计。 四、四、 公司负责人公司负责人林鹏林鹏、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石强石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燕王燕声明: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五、 董事会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六、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

3、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八、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九、九、 是否存在半数是否存在半数以上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十、 重大风险提示重大风险提示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

4、论与分析”有关内容。 十一、十一、 其他其他 适用 不适用 2022 年半年度报告 3 / 156 目录目录 第一节第一节 释义释义 . 4 4 第二节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5 第三节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8 8 第四节第四节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 . 2020 第五节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环境与社会责任 . 2222 第六节第六节 重要事项重要事项 . 2323 第七节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2929 第八节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优先股相关情况 . 3232 第九节第九节 财务报告财务报告 . 3333 第

5、十节第十节 债券相关情况债券相关情况 . 156156 备查文件目录 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报纸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2022 年半年度报告 4 / 156 第一节第一节 释义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中国证监会 指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交所 指 上海证券交易所 公司、本公司、股份公司、科学出版社 指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集团、控股股东 指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国科控股、实际控制人 指 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 中科

6、进出口公司 指 北京中科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东京公司 指 科学出版社东京株式会社 美国公司 指 SCIENCE PRESS USA,INC. 科学出版社美国公司 EDP Sciences 指 Edition Diffusion Press Sciences SAS. “两刊”系列 指 中国科学 系列和科学通报中英文期刊 NSR 指 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SciEngine 平台 指 SciEngine 全流程数字出版与知识服务平台 公司法 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 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 指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码洋

7、指 图书、音像制品、 电子出版物、 期刊等的定价乘以数量所得出的金额 实洋 指 图书、音像制品、 电子出版物、 期刊等的实际销售价格乘以销售数量所得出的金额 元、万元、亿元 指 如无特别说明,为人民币元、万元、亿元 报告期、本期 指 2022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 2022 年半年度报告 5 / 156 第二节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一、 公司信息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称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 中国科传 公司的外文名称 China Science Publishing & Media Ltd. 公司的外文

8、名称缩写 CSPM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林鹏 二、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张凡 联系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 16 号 电话 010-64034581 传真 010-64019810 电子信箱 三、三、 基本情况变更简介基本情况变更简介 公司注册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 不适用 公司办公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 100717 公司网址 http:/ 电子信箱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不适用 四、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

9、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 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不适用 五、五、 公司股票简况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国科传 601858 不适用 六、六、 其他有关资料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2022 年半年度报告 6 / 156 七、七、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一一) ) 主要会计数据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本报告期 (1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

10、收入 1,091,475,237.52 1,170,168,926.99 -6.7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8,351,573.22 218,960,973.09 -27.6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51,980,035.88 216,355,641.34 -29.7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1,612,851.58 -12,196,437.81 /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4,701,868,935.85 4,551,534,649.90 3.30 总资产 6,574,280,500.2

11、9 6,535,376,175.36 0.60 ( (二二) ) 主要财务指标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本报告期 (1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19 0.28 -32.1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19 0.28 -32.1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18 0.27 -33.3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21 5.26 减少2.05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08 5.20 减少2.12个百分点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详见

12、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八、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九、九、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金额 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1,223.71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124,453.24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 2022 年半年度报告 7

13、/ 156 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

14、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6,439,604.78 主要系本期购买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理财产品所致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169,427.24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减:所得税影响额 286,102.13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74,622.08 合计 6,371,537.34 十、十、 其他其他 适用 不适用 2022 年半年度

15、报告 8 / 156 第三节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一) 行业情况说明行业情况说明 1.1.文化产业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文化产业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出, 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 就是要 “建成文化强国、 教育强国、 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

16、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这是自 2014 年起,“全民阅读”连续第九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进一步激发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 2.2.融合发展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融合发展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2 年 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2022 年 4 月,中宣部印发了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实施意见围绕加快

17、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坚持系统推进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从战略谋划、内容建设、技术支撑、重点项目、人才队伍、保障体系等 6 个方面提出 20 项主要措施,对未来一个时期出版融合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国家陆续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推动出版业加快融合发展步伐,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数字化和融合发展将为出版业发展提供新动能,推进出版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3.3.主题出版持续发力主题出版持续发力 2022 年全国出版(版权)工作会议指出:“要高举思想旗帜,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版宣传作为出版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坚

18、持高站位谋划,系统性推进,突出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精心打造重点作品矩阵”;同时还强调:“要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聚力打造主题出版精品,倾心打造重大出版文化工程”。对于出版企业而言,要全面贯彻全国出版工作会议的精神, 聚焦党的二十大、 聚焦歌颂新时代, 聚焦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聚焦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新时代中国和中国人民故事,进一步做好主题出版工作。 4.4.出版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出版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2021 年年底,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该规划明确提出,出版业“十四五”时期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

19、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阅读需求为根本目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出版产品和服务,推动出版业实现质量更好、2022 年半年度报告 9 / 156 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为建成出版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出版行业主管部门陆续出台的一系列规定对图书出版业的思想意识、内容质量、竞争格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出版业整体上正在由增加品种数的粗放式增长,向着重选题质量的精细化增长转型。 (二)(二) 主营业务情况说明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图书出版业务、期刊业务、出版物进出口业务和知识服务业务等。 图书出版业务:图

20、书出版业务:作为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公司图书出版涵盖科学(S)、技术(T)、医学(M)、教育(E)、人文社科(H)等多个领域,学科和内容的专业性较强,准入门槛较高,主要读者和客户为高校、科研人员及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专业人士等。此外,学术专著的出版往往可以获得来自作者单位、有关政府机构或研究项目、基金的出版资助,除了市场销售外,部分高质量图书还会销往海外,从而获得版权输出收入,收入来源较一般图书更广。多年来,公司始终立足于“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和“严肃、严密、严格”的出版理念和“专业化、精品化、系列化”的出版定位,通过策划相关选题并组稿、约稿,经三审三校等编辑出版工作,打造高质量的精品力作

21、,服务国家科技创新。 期刊业务:期刊业务:科技期刊作为科技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业务结构优化的主要突破口。目前公司年出版期刊超过 500 种, 已形成了一定的集群效应, 且已经构建了以内容订阅、 出版服务、数据分析、信息整合、营销传播等多种模式于一体的商业化运营策略和盈利模式。期刊业务前端主要通过向作者收取版面费、文章处理费(OA 期刊)形成收入,后端主要是纸刊销售、内容授权等方式产生收入。近年来,在网络化、信息化等多元技术的推动下,学术期刊出版形态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线出版、开放获取等新型出版模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纸质期刊运营模式。 出版物进出口业务:出版物进出口业务:公司全资子公司北

22、京中科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出版物进出口经营资质,主要从事图书、期刊及相关数字出版物的进出口业务;主要客户为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供应商则多为境外大型出版机构。多年来,公司与国外数百家出版公司、学会、协会建立了直接贸易往来,形成了面向全球的出版物采购网络和覆盖全国的销售渠道。 知识服务业务:知识服务业务:知识服务业务是基于海量的、权威的、系统的科技内容资源,通过碎片化、标引、语义关联、深度挖掘和系统分析等方式,为科研用户提供面向科研立项、文献检索分析、实验模拟、文献撰写与成果发表、学术传播交流等整个科研生命周期的多元化、立体化、定制化服务。目前公司在知识服务业务板块主要布局了专业学科知识库、数字

23、教育云服务、医疗健康大数据、期刊融合平台四大方向,已开发上线了“科学文库”“科学智库”“中国生物志库”“中科云教育平台(CourseGate)” “中科医库” “SciEngine 平台”等多个数字化产品和知识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系统化的科研解决方案和精准化的知识服务。 2022 年半年度报告 10 / 156 二、二、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一)品牌优势(一)品牌优势 1930 年,龙门书局在沪成立;1954 年,中科院编译局与龙门联合书局公私合营成立了科学出版社。2007 年,科学出版社完成转制改企,工商注册为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1 年,科

24、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整体变更设立为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自成立以来,众多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篇章的院士和学者,其重要的科研成果大多都是通过公司的图书和期刊来发表的: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陈景润的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屠呦呦所在研究组的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袁隆平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些大家组成了科学出版社的作译者队伍,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具有跨时代价值的学术经典著作,铸就了科学出版社的金字招牌,科学出版社也被誉为“科学家的出版社”。可以说,作为新中国科技出版的“国家队”,公司见证了新中国科学事业不平凡的发展历

25、程,与新中国科学事业一路同行。 公司作为中央级出版机构,荣获了诸多国家级荣誉:1993 年,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评为国家首批“全国优秀出版社”;2007 年和 2011 年,在连续两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荣获“先进出版单位奖”;2009 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2012年,被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四部委联合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自 2012 年以来,公司连续多年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首都文明单位”称号。 (二)(二)专业化优势专业化优势 科技出版属于专业出版范畴,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要求较高,具有一定的行业门槛。公司一

26、直坚持专业化发展理念,秉承“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和“严肃、严密、严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科技出版领域形成了有力的竞争优势。 公司的重要产品屡屡荣获国家级重要荣誉,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出版社前列。公司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的编研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物理改变世界好玩的数学“天”生与“人”生生殖与克隆生命奥秘丛书等 5 项图书及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科普类);自 2007 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中国出版政府奖以来,公司共获得先进出版单位奖、图书奖、期刊奖等各类荣誉 37 项,其中图书奖 20 项;自 2006 年中国出版协会启动“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选以来,公司在连续六届评选

27、中先后有生物膜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第二版)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等 9 种(套)图书获奖;自 2006 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以来,公司在连续四届评选中共入选图书 15 种。 公司的重大项目也获得了国家各类基金支持, 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出版社前列。 自 2008 年国家出版基金设立以来,先后有华罗庚文集钱学森科学技术思想系列丛书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纳米科学与技术等 69 个项目入选;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精学导读丛书(第一辑)等 8 种图书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项目;“水2022 年半年度报告 11 / 156 经注校笺图释(汾水涑

28、水流域诸篇)”等 3 项入选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基金项目;“光学与光子技术丛书” 等 90 个项目入选 “十二五” 国家图书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丛书”等 70 个项目入选“十三五”国家图书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丛书”等 33个项目入选 “十四五” 国家图书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 等 36 个项目入选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累计有 1375 个项目入选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 (三)内容资源优势(三)内容资源优势 多年来, 公司以中科院为依托, 积累了优质的学术内容资源, 形成了专业化的资源获取能力,在内容建设方面

29、形成了独到优势。目前,公司年出版新书超过 3,000 种,已累计出版图书超过 5万种,出版领域涉及科学(S)、技术(T)、医学(M)、教育(E)、人文社科(H)等多个学科,是国内学科分布最全、出版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权威性、专业性的优质内容资源优势以及强大的内容产品策划生产能力为公司的持续发展乃至未来的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作为国家级的科技期刊出版基地,2021 年出版科技期刊 522 种,其中英文期刊 244 种,约占中国英文科技期刊总数的 1/3;SCI 收录期刊 100 种,超过中国 SCI 期刊总数的 1/3,其中 Q1区期刊 36 种,4 种期刊国际同学科期刊排

30、名第一,16 种期刊居国际同学科期刊排名前 10%;EI 收录期刊 80 种,约占中国 EI 期刊总数的 1/4。 根据 2022 年 6 月 28 日科睿唯安 (Clarivate Analytics) 公布的 2021 年度 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公司主办和出版的英文期刊 SCI 影响因子持续提升。公司出版的高端综述性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影响因子增加到 23.178,再创新高,2021 年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此外,公司出版的科学世界杂志是一本立足院士平台的、国内最具影响力

31、的高端科普期刊,由白春礼院士任主编,曾获得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以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等荣誉。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利用市场化的运营、平台化的管理,集聚国内优质期刊,打造了高水平的科技期刊“方阵”。 (四)国际化发展优势(四)国际化发展优势 公司积极响应中央文化“走出去”战略部署,与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200 多家出版公司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并在设立美国、日本全资子公司的基础上,于 2019 年完成了对法国 EDP Sciences 100%股权的收购,完善了国际业务布局。该出版机构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获得者玛丽居里夫人、波动力学的创始人路易德布罗意

32、等世界杰出科学家于 1920 年共同创立,目前出版科技期刊 70 多种。 近年来,公司每年输出图书版权数量均位居全国科技出版社之首,先后荣获全国版权输出先进单位、2008 中国版权最具影响力企业、2015 年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等称号。自 2011 年以来,每年都被商务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等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称号。公司从 2019 年起连续多年入选 RWCC 国际书业研究院评选的“全球出版 50 强”榜单。 2022 年半年度报告 12 / 156 (五)融合发展优势(五)融合发展优势 自 2013 年起, 公司就明确了从传统出版向知识服务转型升级的总体发展战

33、略, 确立了专业学科知识库、医疗健康大数据、数字教育云服务和期刊融合平台四大融合发展业务方向,先后推出了“科学文库”“科学智库”“中国生物志库”“中科云教育平台”“中科医库”等一系列数字产品或知识服务平台。这些数字产品或知识服务平台的陆续上线,不仅加速推动公司实现业务转型和融合发展,还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公司还投资开发了 SciEngine 全流程数字出版与知识服务平台、 SciCloud 期刊同行评议系统、 COAJ 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等期刊技术平台,助力中国期刊集群化发展、集约化管理和国际化传播。 2021 年,公司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出版融合旗舰单位”。公司研发建设的

34、各类知识服务平台和数字产品也频获嘉奖,得到广泛认可。其中,“中国生物志库”“中科医库”平台先后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中科云教育平台”在 2020 年被中国出版协会选为“出版融合创新优秀案例暨出版智库推优”;“中科医库”于 2019 年被中国出版协会评为“优秀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志库”“科技书刊一体化国际传播平台”荣获中国出版协会 2018 年出版融合创新奖,“SciEngine 平台”被评为全国报刊媒体融合创新案例 20 佳。 为推动公司数字项目的开发建设,培育自有技术团队,做好公司未来数字产品的及时更新迭代与长期运营维护, 公司于 2019 年在苏州注册

35、设立了中科传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目前已构建了一支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未来,中科传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打造成为支撑公司转型升级的技术研发中心。 (六)人才队伍优势(六)人才队伍优势 近年来,公司已经汇集了一支覆盖各学科领域、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化出版人才队伍。截至2021 年末,公司近一半员工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超过一半员工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公司还拥有一批科技出版的名编名家和行业领军人才,先后有 5 位同志荣获“韬奋出版奖”,5 位同志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1 位同志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1 位同志荣获“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3 位同志荣获“北京市新闻出版行

36、业领军人才”。 三、三、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2 年上半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断加大,同时疫情反复也给出版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在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同时,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大转型升级力度,深化精细化管理,有力有序推动经营工作。 报告期内,由于疫情影响和“双减”政策对公司龙门书局教辅业务的冲击,公司(合并口径,下同)实现营业收入 10.91 亿元,同比减少 6.72%;实现净利润 1.58 亿元,同比减少 27.12%。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资产总额达到 65.7

37、4 亿元,同比增长 0.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47.02 亿元,同比增长 3.3%。 2022 年半年度报告 13 / 156 (一一)重大项目再获佳绩,社会效益持续提升)重大项目再获佳绩,社会效益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质量优先,强化精品出版,持续提升公司产品质量效益与品牌影响力。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史纲 国家水网等 9 个项目入选 2022 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目前,公司共有“华罗庚文集”“钱学森科学技术思想系列丛书”等 69 个项目先后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出版社前列。 公司高度重视主题出版, 围绕 “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 等主题, 策划出版了一批主

38、题出版物。2022 年 4 月,在由中宣部指导、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承制的年度优秀图书颁奖典礼上,公司出版的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入选 2021 年度“中国好书”。该书作为中科院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有关指示精神开展的重要工作之一,被列入中科院庆祝建党 100 周年 100 件大事之一,并入选 2021 年度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书映百年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好书荐读”书单;2021 年度农家书屋推荐目录等重要图书榜单。 公司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工作,积极策划出版优质原创科普图书。在由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人民日报社、新

39、华通讯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支持的“2021 年度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公司出版的科普图书征程: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入选“十大年度科普作品”,该书还荣登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优秀畅销图书排行榜。 (二二)加快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加快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学术学术影响力再创新高影响力再创新高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以“精品化、国际化、集群化、数字化、专业化”的总体思路推动科技期刊业务加快发展。 根据 2022 年 6 月 28 日科睿唯安 (Clarivate Analytics)

40、 公布的 2021 年度 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公司主办和出版的英文期刊 SCI 影响因子持续提升。公司出版的高端综述性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影响因子增加到 23.178,再创新高;能源化学(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影响因子 13.599,在全球应用化学领域期刊中排名第一;公司海外分支机构法国 EDP Sciences 出版的期刊中,有 27 种被 SCI 收录,2 种期刊位居国际同领域期刊排名 Q1 区,其中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 (Astronomy &

41、Astrophysics, A&A) 是世界三大天文学原创研究论文发表期刊之一, 影响因子达到 6.240; 自然现象的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Natural Phenomena,MMNP)影响因子达到3.117,居国际同学科期刊排名前 10%。此外,公司与爱思唯尔(Elesvier)合资创办的科爱公司共有 20 种期刊获得影响因子,平均涨幅 26%,其中 3 种期刊位居学科第 1 名,9 种期刊位居学科前 5 名,8 种期刊位居学科的前 10%,15 种期刊位居 Q1 区。公司自主研发的 SciEngine 平台收录的期刊中有 79 种期刊获得影响因子,

42、其中,Q1 区期刊 31 种,Q2 区期刊 20 种,期刊国际化传播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2 年半年度报告 14 / 156 (三三)加速推进数字产品建设,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加速推进数字产品建设,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十四五”战略规划纲要,在专业学科知识库、数字教育云服务、医疗健康大数据、期刊融合平台四大融合发展的业务方向上持续发力,加速推进深度融合发展。2022年 4 月, 公司系列数字产品和平台亮相首届全民阅读大会数字阅读体验馆, 受到行业和媒体关注。 在专业学科知识库方面,公司在前期建成“科学文库”“科学智库”“中国生物志库”“中国古生物地层知识库”基础上,继续投资建设

43、“中国土壤知识库” “本草数典中医药知识库”等一批新的专业知识库产品,同时不断加大针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宣传推广和渠道建设力度,持续提升知识服务水平和市场运营能力。 在数字教育云服务方面,公司以数字教材、配套资源为基础,积极开拓在线教育业务,公司“中科云教育平台”服务广大高等院校师生,提供在线教学、在线考试、在线观看视频等服务,截至 2022 年 7 月底,平台已有在线课程 2500 门,在线试题 22 余万道,资源商城约 5000 个数字资源。公司开发的“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平台”可提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学习能力和效果测评、班级管理等功能,已服务 1200 多所学校。公司“K12 数字教育产品库”

44、已完成小学阶段的数字资源体系构建,“状元共享课堂”平台注册用户已超过一千万。“细胞生物学 3D 资源库”作为新形态的教学辅助资源库,已在多个学校使用推广。 在医疗健康大数据方面,公司打造的“中科医库”等多媒体医学知识服务云平台,持续聚集优质医学资源,新增儿科临床案例库等多个新产品,目前已覆盖 20 个临床学科,2200 余病种,服务机构用户超过 300 家,随着平台用户量的逐步提升,平台影响力不断扩大,平台功能进一步优化,大大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也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为辅助临床决策及提升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22 年, 其子库 “临床教学案例库” 还被教育部列入数字化学习平台

45、 ( “中国大学生实践数字空间”)项目。 在期刊融合平台方面,公司以自主研发的 SciEngine 平台为核心开展期刊运营。目前,SciEngine 平台已展示传播的期刊共有 368 种。其中,英文期刊 200 种,OA 期刊 148 种,Q1 区期刊 28 种,学科排名前 10 期刊 12 种,SCI 期刊 82 种,年发文量 15000 篇,阅读下载超过 3000 万次。2022 年 7 月,公司“中国科技期刊国际传播和知识服务平台”还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第二批入库重点项目。 (四四)内外联动不断深入,国际传播能力持续提升)内外联动不断深入,国际传播能力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

46、加强与海外子公司的内容资源整合力度,推动内外“双循环”发展,多种图书通过法国 EDP Sciences 公司出版并实现海外发行销售。例如,由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指导的 北京的长城 中文版、 英文版、 法文版, 由科学出版社与 EDP Sciences联合全球同步出版,该书出版后被列入冬奥会赠阅书目。此外,公司与 EDP Sciences 共同创办的首个专注于网络安全与功能安全的交叉领域英文期刊Security and Safety(简称 S&S,中文刊名一体化安全(英文)和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National Science Open(简称 NSO,中2022 年半年度报

47、告 15 / 156 文刊名国家科学进展)均已正式创刊并上线发布,将通过法国 EDP Sciences 公司来实现国际化出版与传播发布。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四、四、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一一) 主营业务分析主营业务分析 1 1 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 本期数 上年同期数 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 1,091,475

48、,237.52 1,170,168,926.99 -6.72 营业成本 774,529,950.80 788,369,977.70 -1.76 销售费用 66,529,431.73 66,423,750.21 0.16 管理费用 102,654,758.00 112,898,492.36 -9.07 财务费用 -50,686,339.10 -52,696,781.70 / 研发费用 2,584,850.06 2,406,637.73 7.4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1,612,851.58 -12,196,437.8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93,254,746.04

49、 -1,191,576,623.7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989,158.08 -203,875,079.16 /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受疫情及“双减”政策影响,本期业务规模下降所致。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受疫情及“双减”政策影响,本期业务规模下降所致。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广告宣传等营销费用增加所致。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折旧摊销、差旅费等费用减少所致。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利息收入及汇兑净收益减少所致。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研发投入增加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

50、金减少及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理财产品购买及赎回时间差异变动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上年同期分配股利所致。 2 2 本期本期公司公司业务类型、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二)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三)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1. 资产资产及及负债负债状状况况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本期期末数 本期期末数占总资产的比例(%) 上年期末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