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南“遇见”包公.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9644708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岭南“遇见”包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岭南“遇见”包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岭南“遇见”包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岭南“遇见”包公.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岭南遇见包公我十多年前退休,之后客居岭南。那会儿我在学写毛笔字, 不像现在这样早已兴致杳然,时任广东作协主席吕雷特地邀我去 端砚产地肇庆看看。我写毛笔字是闹着玩的,在外面别人设有“文房四宝”时, 偶尔凑趣涂鸦,在家里就是拿个碗倒上墨汁和水,用不着砚台。 朋友送我的砚台,我转手就送了需要用的人。有一方朋友在普通 石片上随意磨出墨池的砚台我很喜欢,在空白的地方刻了 16个 字一一“笔近意远,池浅墨深,分黑分白,自浊自清”,算是我 的砚铭。后来这块石头也被喜欢的朋友拿走了。但吕雷坚持说:“去看看,长长见识,有什么不好? ”我只 好恭敬不如从命,结果还真长了见识。古代的端州就在今天的肇庆市。端砚是端

2、州特产,于今已有 1300多年的历史,与廿肃洗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 而四大名砚中,以端砚最为称著。行家说,端砚石质坚实、润滑、 细腻、娇嫩,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的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 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酷暑还是严冬,用手 按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所以有“呵气研墨”的 说法。优良的石质和天然的花纹让历代文人陶醉以至痴迷。而今在肇庆,端砚已经成为一种规模产业,各种形制的端砚 争奇斗艳,琳琅满目。大者如卧牛,堆山叠岭,曲径通幽;小者 置掌中,花鸟虫鱼,纤毫毕现。端砚最大的价值,恐怕是一种供 观赏的工艺了。而我最大的见识,是很意外地在这里“遇见” 了古今赫赫

3、有 名的包公。我的历史知识很有限。小时候家里附近有个戏院,我 趴在门缝看过戏台上的包公“打龙袍” “锄驸马”,却不知道他 老人家到过大老远的岭南,更不知道他还跟端砚有过瓜葛。早期的端砚纯粹是书写工具,粗陋简朴,没有任何图案花纹 装饰,“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李肇唐国史补)。后来武 那么天把刻有图纹的端砚赐给名臣狄仁杰。狄仁杰听说采砚石工很 不容易,奏请武那么天下旨减少贡品的数目。然而,把端砚作为贡品,并从中谋取私利,已经成为一种流 弊。狄仁杰身后300多年,调任端州知府的包拯发现,他之前的 知府们趁着进贡的机会大都敛取贡数几十倍的砚台,私下巴结当 朝权贵。包拯于是下令,只能按贡品的规定数量生产

4、端砚,州县 官员一律不准私自加码,违者重罚。并且明确表态,自己作为州 府首官,决不要一块端砚,任满离去时果然“不持一砚归”。1973 年,包拯故里清理包氏墓莹时:在包拯及其子孙墓中仅发现一方 普通砚台而无端砚,成为历史记载的证据。在包拯的奏议集中,有一首他知端州时书写在墙壁上的言志 诗书端州郡斋壁: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悉。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我的前辈同乡、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对包拯的文采不以为 意,“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但在这首诗中,包 拯济世匡危的志向和为官准那么是很鲜明的。史载他性情严峻刚 正,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

5、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 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穿的衣服、用 的器物、吃的食品跟当百姓时一样。他力申“廉者,民之表也; 贪者,民之贼也”“有凛然不可夺之节,眼里不揉沙子,“有 所关白,喜面折辱人”,几乎有些不近人情。然而,这也正是他 与庸官根本不同的地方。不仅如此,他还订立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 得葬于大至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琪刊石,竖于堂屋东 壁,以诏后世。千百年来,作为历史名臣、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 象征,在社会享有盛誉。人们广泛传诵他的事迹,并加以理想化 和艺术化,衍生出许多轶闻传说。南宋时就有了以包拯为主题的 故事和

6、戏曲,元杂剧中更有大量的包公戏。因为以龙图阁直学士 职名任权知开封府,世称包龙图,有小说三侠五义(评书龙 图公案)流行,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一个“青天 大老爷”为民除害、不畏强权的各种故事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民间将他奉为神明,认为他是奎星转世,“包青天”的形象深入 人心,历久弥新。包拯的为人为官是成功的,但由端砚而生的流弊,却似乎不 见匡正之效。在他离端州任儿十年后,苏轼途经端州,看到的采 砚场面依旧十分壮观:石工“千夫挽健,百夫运斤。篝火下缱, 以出斯珍“ 端砚作为贡品的历史,在800多年后,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 洞刻石告示,才宣布结束。古人赞赏砚台,有“玉德金声”之说。包公与端砚的故事, 在端州、在历史上留下了人格的玉德金声。我不是史学家,没有 能力谈论历史人物之于历史和现实的意义,仅就个人修为而论, 我以为,包公的清正严明无论如何是可贵的。唯愿这样的品格不 仅仅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传说,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常态。( 陈世旭)(2022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