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导则 AQ 2037—2012.doc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961114 上传时间:2020-12-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导则 AQ 2037—20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导则 AQ 2037—20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导则 AQ 2037—20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导则 AQ 2037—2012.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SY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 布2013-03-01实施2012-12-10发布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导则The guideline for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of Petroleum industries(报批稿)AQ 20372012AQ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ICS 13.100E 09备案号:1AQ 20372012目 次前 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一般规定25 核心要求2 5.1 领导责任和承诺25.1.1 责任25.1.2 承诺25.1.3 安全文化建设2 5.2 HSE方针3 5.3 策划35.3

2、.1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35.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35.3.3 目标和指标35.3.4 计划与方案3 5.4 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35.4.1 组织机构和职责35.4.2 HSE管理者代表35.4.3 资源45.4.4 能力和培训45.4.5 沟通、参与和协商45.4.6 文件45.4.7 文件控制4 5.5 实施和运行45.5.1 设施完整性45.5.2 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45.5.3 社区和公共关系55.5.4 作业许可55.5.5 运行控制55.5.6 变更管理55.5.7 应急管理5 5.6 检查65.6.1 监督检查和业绩考核65.6.2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

3、施65.6.3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65.6.4 记录控制65.6.5 内部审核6 5.7 管理评审6I前 言本标准第1、2、3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是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包括:1)AQ 2037-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导则;2)AQ 2038-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地球物理勘探实施规范;3)AQ 2039-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钻井实施规范;4)AQ 2040-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测录井实施规范;5)AQ 2041-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井下作业

4、实施规范;6)AQ 2042-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陆上采油实施规范;7)AQ 2043-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陆上采气实施规范;8)AQ 2044-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海上油气生产实施规范;9)AQ 2045-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管道储运实施规范;10)AQ 2046-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工程建设施工实施规范。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

5、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世红、王强、吴苏江、宋立崧、杜民、彭星来、高瑞芝、支景波、邱少林、周焕波、章焱、孙少光。5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导则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储运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AQ 2012 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AQ/T 9006 企业安全生产

6、标准化基本规范SY/T 6276 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3 术语和定义 下列缩略语以及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HSE 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的英文缩写。3.2HSE管理体系 HSE management system建立健康、安全、环境的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3.3 生产经营单位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entity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储运等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3.4基层单位grass-roots unit能够独立完成石油天然气

7、勘探、开发生产、储运等作业的基层组织。4 一般规定4.1 本标准的要素设置和内容满足AQ/T 9006、AQ2012、SY/T 6276。4.2 依据HSE管理体系中安全生产管理要素,明确标准化建设的方针、目标等核心内容,对HSE管理体系运行和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考核;根据标准化得分和安全绩效评定标准化等级。4.3 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4.4 安全生产标准化得分采用百分制,标准化得分按下式计算:标准化得分标准化工作评定得分标准中的赋分100式中:标准中的赋分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业务范围内的标准要求项的赋分之和; 标准化工作评定得分是指对应标准中的赋分项评定的得分之和

8、。4.5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周期与安全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周期相一致。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有效期为三年。5 核心要求5.1 领导责任和承诺5.1.1 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障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5.1.2 承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有明确的、公开的HSE承诺。承诺的基本内容包括:遵守国家和所在地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尊重所在地的风俗习惯;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持

9、续改进HSE管理体系。5.1.3 安全文化建设生产经营单位应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员工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形成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安全价值观。5.2 HSE方针应结合本单位生产实际,制定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HSE方针,并传达到单位员工。5.3 策划5.3.1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5.3.1.1 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员工开展危害因素辨识活动;对于识别出的危害因素,组织风险评估,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并进行分级管理;对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采取控制措施。5.3.1.2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

10、生产事故隐患登记建档。5.3.1.3 生产经营单位根据风险识别与评价的结果,确定本单位的关键装置和要害部位,并明确相应的领导干部联系点,领导干部应定期到联系点检查。5.3.1.4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措施。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5.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对现行的HSE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识别,列出所采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目录,并定期更新与公布。5.3.3 目标和指标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的实际建立HSE目标和年度指标。5.3.4 计划与方案5.3.

11、4.1 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年度HSE工作计划或工作要点。5.3.4.2 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隐患治理方案,纳入隐患治理计划。5.4 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5.4.1 组织机构和职责5.4.1.1 生产经营单位应成立HSE委员会。5.4.1.2 生产经营单位应设置HSE管理部门,并健全HSE管理网络。5.4.1.3 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HSE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岗位的HSE职责。5.4.2 HSE管理者代表5.4.2.1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在管理层中任命一名成员作为HSE管理者代表,分管安全生产工作。5.4.2.2 HSE管理者代表应取得安全资格证书。5.4.2.3 HSE管理者代表

12、全面负责本单位HSE管理体系的运行与实施工作,及时向HSE委员会报告HSE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5.4.3 资源5.4.3.1 生产经营单位应配备以下人力资源:HSE管理部门配备专职HSE管理人员;基层单位应设专(兼)职HSE监督或HSE管理人员;30人以上值守的海上石油设施应有专职HSE监督或HSE管理人员驻岗。5.4.3.2 生产经营单位应提供以下物力资源:按规定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及防护用具;配备所必需的安全设备设施及附件;按应急预案要求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5.4.3.3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台账并专款专用。5.4.4 能力和培训5.4.4.1 岗位员工的能力应

13、符合以下要求: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教育、培训经历;具备岗位风险辨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没有职业禁忌症。5.4.4.2 岗位员工应按安全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取得国家、行业要求的有效证书。5.4.5 沟通、参与和协商5.4.5.1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内外部HSE信息沟通渠道。5.4.5.2 鼓励员工参与和协商HSE事务,并保存员工参与HSE活动的记录。5.4.6 文件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等HSE管理体系文件。5.4.7 文件控制生产经营单位应按文件管理制度,对HSE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等进行控制。5.5 实施和运行5.5.1 设施完整性5.5.1.1 建设项目安全

14、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海上石油设施还应经过发证检验机构检验。5.5.1.2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应符合安全监管部门要求。5.5.1.3 生产经营单位应落实设备设施运行、操作和维护的管理责任和要求,对设备设施登记建档。5.5.1.4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设备设施采购实施质量控制,监控安装过程,并在投用前进行检查和确认。5.5.1.5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设备设施的报废和处理进行管理,分析风险及影响,制定方案,并采取控制措施。 5.5.1.6 海上石油专业设备应进行检测检验。5.5.2 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5.5.2.1 生产经营单位应与承包商和供

15、应商签订HSE合同或协议,也可在合同或协议中包含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对承包商和供应商实施准入管理,不应将工程项目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承包商和供应商。5.5.2.2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承包商和供应商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5.5.2.3 承包商和供应商制定的应急预案应纳入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管理。在应急情况下,实行联动机制。5.5.2.4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承包商和供应商的HSE表现进行评估,及时更新合格的承包商和供应商名录。5.5.3 社区和公共关系5.5.3.1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生产设施相关方进行调查,陆上生产经营单位应与周边厂矿、居民等建立联系;海上生产经营单位应与渔业、海事、环保等部门建立联

16、系。5.5.3.2 生产经营单位应履行告知义务,采取适宜的方式向生产设施相关方告知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并保存记录。5.5.3.3 生产经营单位应开展改进社区与公共关系的活动,实现油地共建、共谋发展。5.5.4 作业许可5.5.4.1 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动土、高处(舷外)、临时用电等作业,应实施作业许可管理。5.5.4.2 作业许可流程包括申请、批准、实施、延期、关闭等。5.5.4.3 针对作业过程应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控制措施。5.5.4.4 在作业过程中,严格落实各项风险控制措施。5.5.4.5 作业许可票证保存期限至少1年。5.5.5 运行控制5.5.5.1 岗位员工应落实岗位职责,严格执

17、行操作程序或工作指南。5.5.5.2 作业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5.5.5.3 生产经营单位应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进行检查、分析,并采取控制措施。5.5.5.4 应综合分析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5.5.5.5 海上生产经营单位应落实消防安全和救逃生管理制度,配备符合标准规定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5.5.5.6 生产经营单位应落实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按法规要求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申报,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5.5.6 变更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设备

18、、人员、工艺等变更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管理,包括:确定变更管理流程;对变更可能带来的有害影响及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控制措施;保存变更实施的相关记录。5.5.7 应急管理5.5.7.1 应急机构和队伍生产经营单位应成立应急管理机构;宜根据需要建立专(兼)职的应急抢险队伍。5.5.7.2 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应:制订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应急预案,并根据有关规定办理备案手续;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并做好记录; 对应急预案应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修订和完善。5.5.7.3 应急设施、装备、物资根据应急预案需求,配备相应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对其进行定期检查、保养、维护,并建

19、立台账。5.5.7.4 应急救援应急事件发生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实施应急救援。救援工作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5.6 检查5.6.1 监督检查和业绩考核5.6.1.1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HSE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6.1.2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HSE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业绩考核。5.6.1.3 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对执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有效性、适用性进行合规性评价,并保存评价记录。5.6.2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对HSE监督检查和合规性评价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5.6.3 事故报告、

20、调查和处理5.6.3.1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或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细则的要求落实事故管理制度。5.6.3.2 发生事故后,基层单位应在1h内上报;生产经营单位在接到报告后,2h内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单位和(或)政府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向相关政府部门通报。5.6.3.3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应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接受和配合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5.6.3.4 生产经营单位应落实事故调查报告中的防范措施和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并建立事故台帐。5.6.4 记录控制5.6.4.1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HSE记录控制制度进行管理。5.6.4.2 HSE记录应便于查阅,并具有可追溯性。5.6.5 内部审核5.6.5.1 生产经营单位应成立审核组,每年至少1次对HSE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内部审核,并形成审核报告。 5.6.5.2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审核报告提出的不符合项进行整改。5.7 管理评审5.7.1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每年至少组织1次HSE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重点是HSE方针、目标、资源配置、内部审核结果等,并建立评审记录。5.7.2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管理评审结果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实现动态循环,不断提高HSE管理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