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 AQT 8010 —2013.doc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961090 上传时间:2020-12-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 AQT 8010 —20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 AQT 8010 —20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 AQT 8010 —20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 AQT 8010 —2013.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13.100C 70备案号:xxxxx A Q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T 8010 201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 Guidelines for effect-assessment for control of occupational hazard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3-10-01实施2013-06-08发布AQ/T80102013目 次前 言II1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评价目的和基本原则25 评价依据36 评价范围37 评价方法38 评价程序与内容3附录A(资料性附录)建设项

2、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的章节与内容组成7附录B(资料性附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的格式8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研究中心、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宝龙、张忠彬、李戬、杜欢永、郭金玉、陈建武、张伟军。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依据、范围、方法、程序、内容和报告编制等

3、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各行业或领域可根据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和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制订评价细则。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适用与维护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501

4、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16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18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189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9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 /T 19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 229.1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5、 第一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 229.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二部分:化学物AQ/T 8008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建设项目 construction project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3.2 职业病危害 occupational hazard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3.3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effect-assessment for control of occupational hazard建设项目完工后、竣工验收前,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

6、业病防护设施与措施及其效果等做出的综合评价。3.4职业病危害因素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3.5职业病危害作业 operation exposed to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3.6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 exposure level of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3.7职业病防护设施 faci

7、lity for control occupational hazard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3.8应急救援设施 first-aid facility 在工作场所设置的报警装置、辐射剂量测量设备、个人剂量监测设备、现场急救用品、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冲洗设备和强制通风设备,以及应急救援使用的通讯、运输设备等。3.9评价单元assessment unit根据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特点和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要求,将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生产工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

8、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3.10 职业卫生调查occupational health investigation对评价对象的职业卫生管理以及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工作环境的卫生学调查。3.11辅助用室 auxiliary room 是指评价对象依据其卫生特征状况所设置的工作场所办公室、卫生用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用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3.12工作日写实(detailed record of work days)在生产劳动现场,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整个工作日内的各种活动及其时间消耗,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连续观察、如实记录,并进行整理和分析。4 评价

9、基本原则4.1.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4.2 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4.3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在正常生产状态下进行。4.4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5 评价依据5.1 法律、法规、规章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5.2 规范、标准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范、标准。5.3 基础依据政府监管部门审核、审查文件;建设项目设计及试运行情况的有关资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健康监护资料等。5.4 其他依据与评价工作有关的其他资料。6 评价范围以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内容为准。7 评价方法根据建设项目的具

10、体情况,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辐射防护屏蔽计算、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试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职业病危害的常用评价方法按照“AQ/T 8008”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附录A执行。8 评价程序与内容8.1准备阶段8.1.1 收集资料与初步现场调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对项目的试运行情况进行初步现场调查,并收集以下主要资料:a)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政府监管部门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b)建设项目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1)建设项目概况 2)生产过程的物料、产品及其有关职业

11、病危害的中文说明书3)生产工艺4)辐射源项5)生产设备及其有关职业病危害的中文说明书6)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7)有关设计图纸8)有关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资料9)有关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资料10)职业卫生管理的各类资料c)项目试运行情况d)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e)项目建设施工期建设施工单位有关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检测与职业健康监护等相关资料。8.1.2 编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分类,职业病危害较重和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其他建设项目可根据控制效果评价的需要决定是否编制评价方案。在对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研

12、读与初步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并对其进行技术审核。评价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a)概述:简述评价任务由来、评价目的等。b)编制依据:列出适用于评价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等。c)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选定适用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范围、评价单元和评价内容。d)建设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简述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等基本情况以及建设情况、试运行情况等。e)职业卫生调查内容:在分析预评价报告和建设项目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的

13、设置与运行维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备与使用管理、健康监护的实施与结果处置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建立与实施等调查内容。f)职业卫生检测方案: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项目、方法、检测点、检测对象和样品数等;确定所需检测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检测的项目、方法等;确定建筑卫生学检测的方法、仪器、条件、频次、检测点设置等内容。g)组织计划:主要包括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8.2实施阶段8.2.1 职业卫生调查a)项目概况与试运行情况调查:主要调查工程性质、规模、地点、建设施工阶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等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三同时”执行情况及工程试运行情况等

14、。b)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调查项目的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情况。c)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调查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理化性质与分布以及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工作日写实并调查劳动定员以及职业病危害作业的相关情况。d)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调查:调查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散)源或生产过程及其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和发生(散)特点等,以及所设置各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种类、地点及运行维护状况等;调查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导致急性职业损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理化性质和危害特点、可能发生泄漏(逸出

15、)或聚积的工作场所等,以及所设置各类应急救援设施的种类、地点及运行维护状况等。e)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调查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及其相关工作地点的环境状况、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作业人员实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等,以及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所配备防护用品的种类、数量、性能参数、适用条件以及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等。f)建筑卫生学调查:调查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情况。g)辅助用室调查:调查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辅助用室情况。h)职业卫

16、生管理情况调查:调查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情况、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及其执行情况、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职业病危害的告知情况、职业卫生培训情况、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其演练情况、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等。 i)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调查:调查职业健康检查的实施范围与种类、健康监护档案管理以及职业禁忌证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情况。8.2.2 职业卫生检测a)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依据评价方案实施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并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整理和分析其

17、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及其相关工作地点的作业方法、接触时间与频度以及接触水平检测结果等,并分析各个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引起的职业病以及其他健康影响等。b)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测:依据评价方案实施现场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测,并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整理和分析其所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位置、性能参数的检测结果以及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等。c)建筑卫生学检测:依据评价方案实施现场建筑卫生学检测,并按照检测内容整理和分析检测结果。8.2.3 职业病危害评价a)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针对其存在的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及其相关工作地点,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并对

18、照GBZ 2.1或GBZ 2.2标准等,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的符合性。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超过标准限值时,应分析超标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建议。b)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针对其设置的各类职业病防护设施,根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调查结果、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测结果以及职业健康监护调查结果等,并对照GB/T 16758等相关标准要求,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超过GBZ 2.1或GBZ 2.2标准限值时,应分析其所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设施改善建议。c

19、)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针对其存在的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根据其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检测结果以及职业健康监护调查结果,并对照GB/T 11651或GB/T 18664等相关标准要求,评价所配备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符合性与有效性。对防护用品配备存在问题的,应提出针对性地改善措施建议。d)总体布局与设备布局评价根据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的调查结果,对照GB 50187、GB/T 12801、GBZ 1、GB 5083及 GB/T 12801等相关职业卫生法规标准要求,评价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符合性。e) 建筑卫生学评价根据建筑卫

20、生学的调查与检测结果并对照GB/T 12801 及GBZ 1等相关标准要求,评价建设项目的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的符合性。f)辅助用室评价根据职业卫生调查确定不同车间的车间卫生特征等级,结合辅助用室调查结果并对照GBZ 1等相关职业卫生法规标准要求,评价建设项目的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辅助用室的符合性。g)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根据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的调查结果,对照相关职业卫生法规标准要求,评价建设项目及其建设施工阶段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内容的符合性。h)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根据职

21、业健康监护调查结果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结果等,对照相关职业卫生法规标准要求,评价职业健康检查的实施、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以及检查结果的处置等的符合性。8.2.4 提出措施建议在对建设项目全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试运行阶段存在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不足,从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职业健康监护、应急救援等方面,综合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具体补充措施与建议,以便建设单位在整改过程中予以实施。8.2.5 给出评价结论在全面总结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归纳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等的评价结果,指出存在的主

22、要问题,对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做出总体评价,并阐明是否达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条件。8.3 报告编制阶段8.3.1汇总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完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与资料性附件的编制。8.3.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对建项目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的结论性内容与结果,用语规范、表述简洁,并单独成册。8.3.3资料性附件应包括评价依据、职业卫生调查分析、辐射源项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害性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与建筑卫生学等检测过程、数据计算过程以及其他评价内容的调查、分析过程等技术性过程内容,以及建设项目立项文件、地理(区域)位

23、置图、总平面布置图等原始资料和其他应该列入的有关资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的章节和内容组成以及报告书格式参见附录A和附录B。附录A(资料性附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的章节与内容组成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名称、性质、规模、拟建地点、建设单位、项目组成、辐射源项、主要工程内容、试运行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建设施工落实情况以及建设项目建设施工过程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的简介等。2 职业病危害评价: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针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种(岗位)及其相关工作地点,给出各个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及其评价结论;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发生(散)源或生产过程,

24、给出所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合理性与有效性评价结论;针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种(岗位),给出所配备的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及其符合性与有效性评价结论;针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工作场所,给出所设置应急救援设施及其合理性与符合性评价结论。给出建设项目所采取的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等及其法规符合性评价的结论,列出其中的不符合项。3措施及建议:针对建设项目试运行阶段存在的不足,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具体补充措施与建议。4 评价结论:明确建设项目是否能满足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明确是否具备了职业病防护设

25、施竣工验收条件。附录B(资料性附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的格式封页: XXXX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编号评价机构名称(加盖公章) 年 月 日封二:评价机构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封三:声 明 XXXX(评价机构名称)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XXXX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过程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并对所出具的XXXX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承担法律责任。评价机构名称:(加盖公章)法人代表:(签名) 项目负责人: 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报告书编写人: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报告书审核人: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报告书签发人:姓名,签名封四:目录正文:按照目录内容编写,纸型规格A4纸,字体为国标仿宋体,标准4号,28行/页,30字/行。页眉: XXXX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报告书编号,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页脚:评价机构名称,页码(第X页共XX页),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