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2021年扶贫帮困工作汇报.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39610794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社局2021年扶贫帮困工作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社局2021年扶贫帮困工作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社局2021年扶贫帮困工作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社局2021年扶贫帮困工作汇报.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社局2022年扶贫帮困工作汇报一、 前山乡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总体情况�� 前山乡农业总人口数2736人,农村劳动力数1470人,其中45岁以下充裕劳动力801人,包括女性403人。目前,已转移396人女性143人,长期转移291人,新增105人。未实现转移就业人数405人,其中,包括大中专毕业生3人2人已参加计算机和就业观念转变培训;前山乡新农保参保率100%;20_年以来,组织电工、服装裁剪、花卉工、计算机、中式烹饪、刺绣、钢筋工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65人、组织创业培训25人,通过培训实业就业的164人。全乡符合“一户一工人”条件的家庭户数378户,已实现“一户

2、一工人”360户。 各村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喀拉乌勒村农村充裕劳动力数187人,女94人,转移120人,长期转移102人,新增18人,其中:乡内转移94人,乡外县内转移17人企业13人,县外地区内9人。有2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已参加计算机和就业观念转变培训。 白雄村农村劳动力数152人,女80人,转移72人,长期转移31人,新增41人,其中乡内转移59人,乡外县内转移10人企业6人,县外地区内3人。塔拉布拉克村农村劳动力数222人,女111人,转移77人,长期转移62人,新增15人,其中乡内转移54人,乡外县内转移l1人企业8人,县外地区内6人,地区外疆内转移6人。石磨沟村农村劳动力数

3、240人,女107人,转移127人,长期转移96人,新增31人,其中乡内转移107人,乡外县内转移4人企业2人,县外地区内14人,地区外疆内转移2人。1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二、 石磨沟村充裕劳动力转移情况前山乡石磨沟村20_年农业户数184户,农业人口698人;45岁以下农村劳动力240人,包括4名大中专毕业生;已经实现转移就业的农村充裕劳动力126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3名。符合“一户一工人”条件的68户,涉及劳动力110人,已实现“一户一工人”条件的66户,涉及人数78人,包括自主创业28人。三、主要帮扶内容一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进步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一是采取贴近广阔农牧民的培训方式

4、。将培训重心下移,组织各类培训机构带着师资、设备、技能、材料深化到乡镇、村组对农村劳动力进展“零间隔 ”培训与鉴定,实现了“培训、鉴定、取证”一条龙效劳,降低了培训本钱,受到农牧民群众好评。 二是积极开展转变就业观念培训。针对目前劳动者不愿意去企业就业,对政府依赖性较大的现状,组织开展了转变就业观念的引导性培训。帮助农业充裕劳动力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市场,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积极引导农牧民树立“放下羊鞭子,外出一个人,节约一口粮、挣回一笔钱、致富一家人”的意识,发动农牧民向外输出充裕劳动力,开展劳务经济。三是按需培训确保培训实效。坚持从地区新型工业化建立、新型城镇化建立、农牧业现代化建立的

5、用人需求出发,紧紧抓住去冬今春农牧民农闲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组织作用,把培训内容与农民的培训愿望、年龄特点、性别特点结合起来,举办了各类职业技能与专项职业才能培训班,为农牧民外出务工,增收致富打下了良好根底。20_年以来,针对帮扶村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农业充裕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1、以进城务工为目的,发动、组织45岁以下有意愿外出务工的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2、围绕地区富民安居工程、定居兴牧工程建立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45岁以下“故土难离”的农业劳动力,开展了砌筑工、钢筋工等工种的技能培训。3、围绕地区“南园北牧”开展战略,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组织农牧业劳

6、动力开展了蔬菜工、果树工、兽医防治员、家畜饲养、家禽饲养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即学、即用,增强科技致富的才能。4、结合少数民族女性劳动力的特点与愿望,组织开展了开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刺绣的专项职业才能培训,使其不出家门就实现创收。20_年以来,针对石磨沟村组织开展各类培训9起,培训111人,20_年,全村充裕劳动力240人,实现转移就业126人自主创业37人,实现创收25.2万元。二强化就业效劳工作,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引导农牧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积极与就近用工企业对接,与城乡建立工程对接,开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进村入户为牧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供更

7、多的就业岗位,使石磨沟村牧民就业实现离土不离乡。二是通过组织召开“地区企业用工与城乡就业供需招聘会”、“万人技能培训”等方式,为帮扶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供岗位信息等效劳,促进农村充裕劳动力早日转移就业。三是加强对牧民就业权益的保障。不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按照平等、公正、共享的原那么,严厉处分损害外出就业牧民权益的违法行为,通过大规模的宣传和培训,催促推动用人单位全面建立、完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包括依法与农牧民签订劳动合同、完善劳动合同履约制度,同工同酬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经济补偿制度,集体协商制度等,实在保障农牧民就业平等权、劳动报酬权、社会保障权、职业平安权等根本权益

8、的落实。三深化调研,摸清底数,制定帮扶相关工作制度,派专人负责包村扶贫帮困工作,定期进村入户开展调研工作,建立定点帮扶长效机制。围绕石磨沟村资优势,帮助石磨沟村理清开展思路,解放农牧民思想观念,调动其主动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增强农牧民自身脱贫才能和感恩意识。四专题会议研究,认真分析p ,理清思路。通过对帮扶村致困原因、困难程度、技能特长、就业需求等的分析p 研究,讨论制定前山石磨沟村扶贫工作施行方案,成立了“部门包村村企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详细帮扶工作,制定地区人社局和企业、帮扶村的帮扶三方协议书。 五确定地区人社局每位县处级领导和企业负责人每人帮扶一户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共

9、帮扶7户贫困户。20_年以来,我局主要领导先后6次深化帮扶贫困村,对石磨沟村的根本情况、贫困原因和该村民的意愿等进展了深化细致的摸底调查,做到了困难家庭底数清、致困原因清、困难程度清、技能特长清、就业需求清。六落实贫困户帮扶联络制度,关注该村贫困农牧民消费生活,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古尔邦节、春节等重要节日,为石磨沟村的7户贫困户送去慰问品及慰问金5600元,每到一户都会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让贫困村的村民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七加强企业“村企共建”工作力度。在新一轮的帮扶工作中,企业围绕帮扶贫困村的资优势,给予石磨沟村40万元的工程帮扶资金支持,招用该村117名农村充裕劳动力,虽然企

10、业消费还没有开场,但自20_年1月起,按月发放每人每月680元的生活费,为石磨沟村贫困村民的就业和该村经济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八在加强人社工作平台建立与改善帮扶村办公条件方面积极给予支持。为石磨沟村配置电脑3台,用于加强人社工作平台建立和改善帮扶村办公条件。四、存在的问题目前,石磨沟村的扶贫开发工作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疆纳矿业目前还未开工、中科恒新能科技公司在本地的工程尚未确定等原因,在安置农业充裕劳动力就业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不能正常开展帮扶工作,希望企业可以尽快协调,共同努力使石磨沟村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五、下一步工作重点一完善就业信息效劳。加强石磨沟村与劳务输入地劳务

11、对接,健全公共就业效劳体系,多渠道为牧民提供就业信息。二紧紧围绕企业用工需求,采取“订单培训”、“定岗培训”和“定向培训”等方式,加强对转移城镇就业的农业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积极与就近用工企业对接,与城乡建立工程对接,开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为牧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石磨沟村牧民就业实现离土不离乡。三鼓励牧民创业。牧民创业,不仅解决自己的问题,还增加新的就业时机,是今后农村新的增长点,也是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扶贫转变的重要方式。四积极发挥企业的资优势,给予帮扶村资金和设备支持,改善贫困村消费生活条件。安置有就业才能和有就业意愿的帮扶村农村充裕劳动力在企业实现就业。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