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39512776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生心理安康教育案例3篇中学生心理安康教育案例篇1案例:新橡皮,旧橡皮学生娟平时在我的眼里还是个比拟开朗的学生,可有一段一连几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讲精神比拟差。凭着自己多年做班主任的的直觉,我感到她一定有什么心事。于是我在一个自习课的时候找到了她,娟向我讲述了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娟新学期开学的时候,买了一块新橡皮,式样很新颖,娟很是喜欢,时常从文具袋中拿出来单独欣赏。自己舍不得使用,擦字时还是用原来的旧橡皮。这个举动被同桌和前桌的三位同学观察到了,三个人都注意到了娟有了新橡皮。有一天,前桌蕾同学写字正好要用橡皮,就向娟借用。娟就随手把旧橡皮递给了蕾。蕾知道娟有了新橡皮,本想借时机看看,可

2、没成想娟递给自己的是旧橡皮,心里不是很快乐。下课后,蕾和另两个同学讲了向娟借橡皮的事儿。说娟“抠”不愿把新橡皮借给她。三个人的谈话恰巧被走过来的娟听到了,娟心里很不是滋味,感到很委屈,虽然当时没有说什么,可就此背上了心理负担。一连几天本来和娟很要好的三个伙伴让她有了疏远的感觉,自己感到怕见到这三个同学,尤其看到她们三个在一起聊天就更感到一种心理恐惧,觉得她们三个人就是在议论自己,在说自己的坏话。越是这样想心里就越是不安,以致于出现了上课时常走神的表现。案例分析p :娟的行为在处于心理成长期的孩子来说,也是常有的现象。这是一种社交障碍。渴望和别人交流又存在害怕被伤害的心里,是他们出现社交障碍的主

3、要原因。这是一种令人感觉很不舒适的情绪,它带来紧张、焦虑、甚至恐慌,也会带来身体上的各种不良反响。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他们很难客观的认识自己,疑神疑鬼,因为抗挫折心里不够,所以才渐渐形成了恐惧心理。辅导态度及方法:对于娟和其他的三个伙伴,可以通过个体辅导的方式指导她们互相包容和理解,教授她们人际交往的技巧。辅导时一要给予她们充分的理解,要耐心听他们讲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也要告诉她们是互相猜忌的心理在作怪,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响,要让她们可以承受心理辅导。二是给予她们耐心和鼓励,告诉谈们要尝试真心和别人交流,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想法。娟就说自己其实不是不愿意借新橡皮给同学,只是想多保存几天,好好享受一下

4、新橡皮带给自己的快乐。我就告诉她假如当时自己可以和伙伴们讲清楚,伙伴们一定会理解的,就不会出项互相的猜忌和不安了。而其他三位同学也讲清楚就是想欣赏一下新橡皮,并不是非得用它去擦字,那结果就会是另一个样子了。可见,帮她们澄清问题,在解决孩子们的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三是帮助他们改变对人际交往中的恐惧态度。告诉她们,当出现问题是,要可以把心中的不快讲出来,克制恐惧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议论它,同我们信任应且可以倾听我们谈话的人讲出自己的心里,这样才能有助于克制困难,消除人际交往中的困惑。当一个人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与家庭的亲密关系得不到满足,如失去父母、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父母关爱等,或与周围的同

5、学、老师人际交往困难,难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等,都容易产生孤独感、无助感。于是,局部学生借助网络交友或玩游戏,通过虚拟的人际沟通和情感上的交流,获得抚慰、支持和理解,弥补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心理安康教育案例篇2案例一:李某,初一女生。小学时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很好。进入初中后,学习仍然刻苦努力,但心理压力非常沉重,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了文化学习上。刚开场,他的文化学习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与此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他怕看到老师和家长期待的目光,一遇到考试就非常紧张,常伴有口干、恶心、呕吐、吃不好、睡不好,有时考试时甚至手指哆嗦、腹泻等。考试就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上,成绩也

6、每况愈下。案例二:张某,进入初中后,虽刻苦有余,成绩却不理想,在班上处于中下游程度。原因是:数学极差。虽然情况如此,但该生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很高,尤其上数学课时认真听讲,专心笔记,考试时却手忙脚乱,似是而非,与自己的期望值总是差距很大。本学期情况发生了180度大转变,第一次数学测验破天荒的考了90分,这给了他极大自信和动力。以后他感觉上数学课很有兴趣,听得也很明白了,渐渐的对数学产生了信心,不怕考数学了,而且还带动了其它科的学习。上述是一组比照案例,但有着共同的特点:1、两位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她们一心想获得好成绩。2、两位学生在遇到挫折后,均陷入了强大的心理压力之中,但结果不同。从根本上李某

7、需要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激发出内在的动力;而张某通过一次小小的数学测验这一外界因素激发了内在的信心和功力,获得了学习上一种成就感,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开展轨道。上述两个案例代表了初中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而这种心理压力问题往往导致学生走两个极端。所以,把握和调适这种心理压力,并探究出一种科学的对策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一、心理压力的根本状况1、大局部同学认为自己有心理压力。成绩越好,比例愈高,好多同学用“好烦,好累”来形容心理压力,显然心理压力已经超负荷。2、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人际关系或环境方面。二、心理压力的调适面对心理压力,我们应积极进展心理安康教育,主动帮助学生进展心理调适

8、,如运动,游戏;向朋友倾诉;写日记;与师生谈心;大笑一场;大睡一觉;听音乐等。心理压力的疏导与宣泄对于学生的身心开展很是重要,老师要主动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他们如何调整心态,减轻压力,面对人生。三、心理压力的对策针对心理压力的根本状况和产生的主要因素,我们应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心理教育,实在做好攻“心”的艺术。1、针对学习方面的压力。我们既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方向;又要重视社会理论和校园文化生活,尽可能减轻负担;要“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才能和方法,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和分数观。2、针对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一方面,要加强人际交往教育,鼓励学生互相沟通,

9、互相信任,自我反省。另一方面,父母与孩子要“和平共处”,在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展交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要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指导;肯定成功的同时,也有失败和挫折。再之,老师要对学生公平、公正、尊重、信任,更要有“让我们一起努力”的思想。3、针对环境方面的压力。一方面,家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父母要洁身自好,为子女营造良好的气氛。另一方面,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尽量表达人性化,要“严而不死,活而不乱”。4、“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对心理压力的调节和对策,我们还需强调以下方面:科学适时地加强心理挫折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选择适宜的心理安康教育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

10、“自信心”。 其实,初中生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但心理压力问题是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我们只有科学地处理好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解决他们学习中的根本问题、内因问题,才能激发出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才能有助于青春期学生的正常开展,使其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中学生心理安康教育案例篇3案例:与老师对立,逃学上网有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个曾经教过的男生。他是一个朋友的孩子-轩。我见到他时,一个人在大街上溜达,身上背着书包,嘴里还吸着烟。他开场并没有注意到我,当我喊他的名字时,先是一愣,后急忙扔掉香烟,站在那呆呆得看着我。也许是老师的身份,让他当时的表情就是诚惶诚恐。我并没有批评他,只是嘱咐他早

11、些回学校,因为那个时间段是学生在校上自习的时间。第二天,他主动来到我的办公室,说出了他昨天逃课的原因。轩本来是个不错的学生,好多老师都说他聪明,给我的印象也很好。可在高一下半年学校重新调整了班级,轩分开了原来的班级。新的环境让他感到很生疏,新的同学和老师让他感到很不适应,没可以很快的调整心态,融到新的集体中去。有一天轩迟到了,新的班主任批评了他,这让他感到很不快。第二天轩又迟到了,这次他是成心的,他不愿向老师认错,老师很生气,就请了他的家长,面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轩不仅没有改正,而是选择了逃避,逃学去网吧待了一个上午。后来就出现了开场我讲的情况。轩对我说自己很想回到原来的班级,对原来的老师和同

12、学很留恋。自己非常担忧在新的环境中和同学们处不好,怕被老师和同学们瞧不起,心情非常焦虑,产生了对立情绪。案例分析p :轩的行为是因为心情焦虑时间过长,自己长时间处于无缘无故又无法摆脱的紧张状态引起的。通过和轩谈话理解到,其实到了新环境中后,他并没有和别人发生矛盾,而是自己过度担忧、紧张的情绪使自己产生了焦虑心情,从而导致行为失常。辅导态度及方法:一是理解接纳他,把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信任他,宽容他,告诉他相信他讲的话都是实话,产生这种情绪反响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情绪。二是鼓励他给予他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充分肯定他的过去,帮助他分析p 原因,要可以正视自己和别人,学会在

13、新的环境中学习并成长,以前能做好的在新的环境中也一定能做好。遇到较困难的事情应该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三是积极关注他的进步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把这种做法持续下去,直到他的情绪有了明显的改变。四是帮他建立正常合理的信念。当通过辅导他的心态好转的时候,委婉适时的引导他建立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去除不合理的信念,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新问题。当然,轩的心理和情绪后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仅改善了和老师及同学的关系,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中学生心理安康教育案例”的人【end】1.中学生心理安康教育心得体会5篇2.学校心理安康教育案例3.学生心理安康教育案例4.中学生心理安康教育演讲稿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