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沛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10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9436904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沛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沛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沛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沛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沛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第 10 页2016-2017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关于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所有的哲学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 B C D2、下列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3、下列表述,不能体现对哲学

2、基本问题回答的是A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C量力而行,尽力而为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4、从哲学派别的基本形态看,下列名言中与众不同的是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存在就是被感知C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D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5、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6、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从哲学流派来分析,下列观点与他相对立的是A.理在物先,理在事先 B.天地合气,万物自生C.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 D.

3、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7、下列观点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观点相一致的是A.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B.我思故我在C.气者,理之依也 D.存在就是被感知8、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温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9、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上帝造人”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B.“人不能两次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天下为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也”与“人的理性为万物立法”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

4、,全知天下事”10、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说法,认为“道”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下列与之最一致的观点是A.气者,理之依也 B.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11、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因为坚持了A矛盾观点 B实践观点 C物质观点 D群众观点12、右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B CD1

5、3、下说法,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放下压力:心态决定成或败 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放下狭隘:心宽前路必然宽 放下犹豫:行动才有收获 A. B. C. D. 14、漫画公牛挤奶讽刺了某些人墨守成规,工作缺乏创新精神消极懈怠,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臆断,没有坚持从实际出发盲目蛮干,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A B C D15、每年央视春晚几乎都有魔术表演,它以一种奇妙的艺术构思造成种种奇幻莫测的表演形象。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魔术表演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 B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物质条件的利用C魔术制造的奇幻现象是不存在的 D魔术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奇幻形象的源泉16、荀子曰:“天有常道

6、矣,地有常数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17、“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中的这段话意思是说:天有时令变化,地有丰富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做能与天地相配合。这其中包含的哲理是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物质依赖于意识 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A B C D.18、世界首家太空旅馆“银河套房”对外开张,在游客入住期间,每天能欣赏到15次日出,并以每小时3万公里的速度旅行,每85分钟环绕地球一周。人们能够建成“银河套房”说明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

7、的意志为转移的 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造福人类 C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规律是普遍的,人可以根据原有的规律创造出新的规律19、下列选项中与“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蕴含相同哲理的是A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B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20、有这样一句话:“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改造自然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只有尊重规律才能更

8、好的认识和利用规律 A. B. C. D.21、“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有意识是运动的承担者 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A B C D22、“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属于何种观点A.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B.主观唯心主义C.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形而上学的不变论23、在西方,芝诺提出了“飞矢不动”的理论,迷惑了很多人。下列对芝诺的“飞矢不动”说评价正确的是 承认了事物包含相对静止的一面 承认了事物处于绝对运动之中 认为飞箭在同一瞬间离开

9、这一点向新的一点运动的趋势 陷入了形而上学的不变论A B C D24、“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洞察眼前的一切,而在于预见即将发生的事。”这句话强调的是A.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C.意识能够指导实践活动 D.意识是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反映25、人生活在现实,思维又使人超越现实;人生活在现在,思想又使人构想未来。这种超越现实、构想未来的能力,就形成了理想。这表明A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B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 D意识具有主体差异性2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黄莺叽叽喳喳争抢洒满阳光的枝头,燕子飞进飞出忙着啄泥搭窝。白居易的诗句以对早莺新燕的喜爱衬托春天的生机

10、与活力,引发了读者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早莺新燕的动态画面突出了实践的客观性 B“争”“啄”的运用突显了诗人的主动创造性C诗句引发的美好情感源于读者的想象 D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是诗人创作的源泉27、古人常咏物言志。同样是咏菊,李白的“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流露了他被贬的极度苦闷,而黄巢的“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却表现了农民起义军的豪迈斗志、必胜信念和高洁品格。这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影响A. B. C. D.28、

11、为了顺应群众对生育二孩的普遍需求,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减少的新形势,优化我国人口结构,我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主要表明实践具有A.客观实在性 B.主观随意性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29、浙江义乌华溪小学开展“识农时、尝农味、知农艰”的“耕田育人”活动,组织学生跟着农民一起收割稻谷,让孩子们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促使小学生在农事实践中健康成长。其哲学依据在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认识受实践能力制约 D认识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30、“真理1谬误,谬误1真理。”该等式形象地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真理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12、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界限A B C D31、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材料表明 真理具有客观性和普适性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BCD3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这一调整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13、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A B C D33、下图漫画揭示的哲理是:A人的认识受主客体因素制约 B人的主观认识影响客观环境C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 D思想的高度决定认识的深度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4分)二、简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34题 8 分, 35 题为12分,共计 20 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34、201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阐释了一个目的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

14、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那场战争的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军队和民众伤亡超过1亿人,其中中国伤亡人数超过3 500万,苏联死亡人数超过2 700万。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是我们对当年为维护人类自由、正义、和平而牺牲的英灵、对惨遭屠杀的无辜亡灵的最好纪念。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结合材料,请运用哲学实践的观点分析习近平的讲话精神。35、【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材料一: 2015年10月,国家主席习

15、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受到英王室的高规格接待。20日,伊丽沙白二世女王在皇家骑兵检阅场为习近平举行欢迎仪式。鸣放21响礼炮后,习近平夫妇和女王夫妇登上检阅台检阅英国皇家骑兵卫队和仪仗队。欢迎仪式后,习近平夫妇在女王与菲利普亲王的陪同下,乘坐皇家马车到白金汉宫享用由女王主持的“私人晚宴”。材料二: 2016年1月16日,素来死保“台独”纲领不放的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以超过2008年马英九票数的压倒性优势赢得“台湾大选”。这一选举结果引发两岸民众对实现国家统一的深深焦虑,有网友说:“台湾将来的走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中国人的意志,二是中国人的实力;从这个角度观察,时间是在大陆一边的。”(1)对于习

16、近平访英,有网友不解:“为什么是女王接待,而不是首相卡梅伦呢?”有网友回应:“谁接待还不都是一样的。”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他们的观点。(6分)(2)运用“国家的结构形式”知识,分析两岸人民该如何维护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分)三、探究题:本题 14 分。 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 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6、 材料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者,治之端也”“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等法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今,根据中国国情,我们在批判继承传统法制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

17、出要树立法律信仰,这将对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全面推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材料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这条道路的确立既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是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1)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认识。(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依法治国为什么既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8分)2016-2017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卷答案1-10 BBDDD BABCD 11-2

18、0 BBBDB DDCBC 21-30 CACAB BCCAC 31-33 CDA34、(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2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2分)(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2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举行纪念活动,让人们铭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就是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从而开创美好未来。(2分)35、(1)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其显著特点是存在君主。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形式上有权任命任免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19、的象征。所以作为中国国家元首习近平到访,就必须由女王接待而不是由首相接待;(3分)虽然由女王接待,但是国家的真正权力是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而且王室、议会和内阁都是由资产阶级和贵族代表组成的,无论谁出面接待,他们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无本质区别。(3分)(2)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2分)两岸政府与人民必须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都是不能得逞的;(2分)两岸政府与人民一方面要维护民族团结,增强包括各民族

20、在内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必须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或占领,坚决反对国家分裂的行为。(2分)36、(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中国国情,我们在批判继承传统法制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树立法律信仰体现了这一点。(3分)注: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6分,本问满分不超过6分。(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借鉴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是从实践当中得来并在实践当中得以检验的。(2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同国家在实践中获得的有关法制建设的正确认识都是真理,都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可以为另一国所借鉴。(2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任何一种模式都是基于一定的国情建立起来的,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因此我们不能照搬别国模式。(2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在依法治国的实践中,我们不能局限于既有认识,而应该不断发现新规律,获得新认识以此推动依法治国实践的深入发展。(2分)(如若答出在实践中认识发现真理,在实践中追求发展真理也可酌情给分)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