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任务1 “三管齐下”读懂诗歌.doc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39380921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复习任务1 “三管齐下”读懂诗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轮复习任务1 “三管齐下”读懂诗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轮复习任务1 “三管齐下”读懂诗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复习任务1 “三管齐下”读懂诗歌.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最快捷的路径利用选项信息选项3对1错,错的一项也仅在细节处设误,故善于利用选项信息,对于快速通晓诗意有很大帮助。(2020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注】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商崖:这里泛指山崖。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2、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提示信息A项是对诗歌题目的理解,有利于我们把握诗歌内容。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提示信息B项是对诗歌第一、二句的诗意概括,有利于我们把握作者和友人愿望未能达成的遗憾之情。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提示信息C项是对诗歌第三、四句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作者到山间去领略美好的春色的渴望。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提示信息D项是对诗歌第七、八句的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皮日休的疾病。答案A二、最直接的路径看标题,看注释1看标题古代

3、诗歌,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唐人作诗,最重标题。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此外,诗题还可能会提示写作时令(如春、秋)、节日(如除夕、重阳);可能会提示题材(情感),如送别怀人、即事抒怀等。陆龟蒙的这首诗的标题传递了重要信息:“奉和”谓作诗词与别人相唱和,“次韵”指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袭美抱疾杜门”说明好友皮日休因病闭门在家。由此可知,这是一首写给病中好友皮日休以表达关切之情的应和诗。总之,抓住了标题,就等于抓住了诗歌最直接、最牢靠的信息内容。2看注释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1)介绍写作背景暗

4、示本诗的思想主旨;如通过本诗注释,可了解作者和皮日休是好友这一背景。(2)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感情或写作风格。(3)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如通过本诗注释,有助于把握诗歌内容。(4)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如通过本诗注释,可了解本诗中沈约的典故。(5)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关。三、最有效的路径看正文,抓情语1看正文(1)抓人、事、景,推导诗歌主旨。读诗歌时,要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注意诗歌中出现的人物、事物、景物,通过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提炼、理解,推导出诗歌的主旨。如陆龟蒙这首

5、诗的颔联化用屈原的诗句,用兰花、蕙草为喻,说明自己辛勤教学,培养了许多贤才,但也渴望到山间去领略美好的春色。(2)抓尾句,揣摩诗歌感情。古人写诗,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俗称“卒章显志”。读诗歌时可从尾句入手,可以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陆龟蒙这首诗的尾联再次用典,借沈约重瞳之典,鼓励友人战胜眼疾,而最末句更是用“不怕江花不满枝”的灿烂图景来鼓励友人要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信心。2抓情语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牢牢把握,这是理解诗情的一条命脉。如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赠别郑炼赴襄阳中“念此别惊神”的“惊神”即是情语。2019年天津卷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中“伤

6、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中加点的词语,即是“情语”;2018年浙江卷送王昌龄第二句中的“多暮情”、第四句中的“孤”、第十三句“叹息此离别”等,也都是“情语”。情语多出现在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有时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的“哀”字。(2020新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赠赵伯鱼(节选)韩驹荆州早识高与黄,诵二子句声琅琅。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注】韩驹(?1135),字子苍,两宋之际著名诗人。高与黄:指前辈诗人高荷与黄庭坚。参:领悟,琢磨。诸方:

7、各地方,各方面。正法眼:这里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的内容可以得知,赵伯鱼是一位勤奋好学、转益多师的诗坛后辈。B诗中使用了古语“后生可畏”,表现出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C面对后辈的请教,作者谦逊地表示,自己所谈不多,也较为简单粗略。D诗中以禅理喻诗的内容,既可为赵伯鱼提供指点,也具有普遍的意义。BB项,“后生好学果可畏”出自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意思是年轻人往往能够超过老一辈,是可敬畏的。畏:畏惧,这里指敬畏。韩驹为赵伯鱼写下此句意在表达对赵伯鱼的期许,并无劝诫之意,所以B项的表述不正确。(2)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

8、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解析本诗前两联主要叙述赵伯鱼的学诗经历,并表明自己的谦和态度,是为回应赵伯鱼的求教;后两联则是对学诗途径的阐释。“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说的是学习诗歌要像参禅一样,尚未掌握诗中精义前要向各个方面的前辈学习;“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是说一旦将诗中精义参透,那么信手拈来的都是好文章了。这两联表达的是以禅喻诗的创作思想。两宋时期,以禅喻诗成为文坛主要风气。北宋诗人苏轼、黄庭坚都精通禅学,不仅诗歌中表现了诗有禅趣,用禅语入诗的特色,而且在诗歌理论上,也开始以参禅喻诗。与之相成,韩驹也主张:“学诗如学禅,诗道如佛法。”答案先要“遍参诸方”,以前人为师,

9、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然后“一朝悟罢”,领悟到诗歌艺术的真旨,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教师用书独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阴雨白居易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注】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诏授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本诗即作于赴任途中。北窗琴:晋陶渊明曾置无弦琴一张,又喜卧北窗下。(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此时此地景象:清晨,山岚雾霭十分浓重;江山辽阔,此地却非常偏僻遥远。B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突出峡中滩急声响、秋意扑面,雾气弥漫、多阴少晴的特点。C诗歌前四句寓情于景,

10、在描写沿途所见美丽而险峻的景色中蕴含了诗人的复杂心情。D尾联运用典故,流露出诗人欲效法陶渊明归隐田园享受幽独而自由的生活的愿望。DD项,尾联化用陶渊明置无弦琴的典故,是说自己只能依靠这北窗下的琴来排解心中孤独,表达了诗人不甘寂寞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2)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上句说遥望京城却被云遮住了眼睛,暗含了渴望自己被朝廷赏识、重用而不得的苦闷;下句说思乡时,觉得雨点仿佛在一滴滴地滴到心里,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以及归乡不得的忧伤。【白话诗歌】今天的山岚雾霭特别重,天涯广阔这里却是如此偏僻深远。闻见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的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望向帝京但是云遮住了眼,想着故乡,檐上的雨一滴滴地滴到心里。用什么来安慰我这幽深彷徨的思绪,唯赖这北窗下的琴来解我心中孤独。第 8 页 共 8 页微信搜索“天睐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