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讲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39348515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讲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讲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讲稿.ppt(7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第二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在临床应用机械通气日益广泛 机械通气大多需要建立人工气道,使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这与ICU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抵抗力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以及人工气道的建立密切相关第三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EET会:绕过上呼吸道,令上呼吸道之过滤功能减弱 令患者之咳嗽反射及力度减弱 令患者气道粘膜纤毛运动功能减弱 刺激粘膜分泌增加第四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ETT能让定植的细菌更容易进入患者下呼吸道 插管后12小时,口腔内的分泌物及粘液(包括其中的细菌)会在插管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而生物膜

2、上的细菌会因以下情况被传送到患者的肺部 呼吸机送气 吸痰或物理治疗时注入生理盐水 患者咳嗽 调整ETT位置第五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在美国,VAP是院内感染的第二位,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病患 VAP是指院内肺炎的一种,它发生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超过48小时后的患者第六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国外报道:VAP发生率为9%70%病死率高达20%71%国内报道:VAP发生率为48.5%病死率为37.5%第七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导致:发病率增加 死亡率增加 住院时间增长 医院成本增多第八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VAP可分为:早期VAP:发生于插管后4896小时,一般与抗生素敏感性细菌有关 后期VAP:发生于插

3、管后96小时,一般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有关 预防VAP的干预应该在:插管后实时执行 一直到拔管为止第九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VAP的主要感染途径:吸入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定植菌 来自不恰当的呼吸治疗,如盐水冲洗,经吸痰管带入,呼吸管路内积水,经雾化吸入等造成病原菌的直接种植 临近部位的感染播散到肺实质,如胸腔感染,病原菌经血行播散到肺部第十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气道管理及其相关的护理对预防VAP是非常重要 需要足够人手 建立VAP预防指引 施行“呼吸机集束干预治疗”专人管理/培训第十一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每天试停镇静药,并试行尽早脱机 床头抬高3045 消化道溃疡预防 深静脉栓塞预防第十二页,讲

4、稿共七十九页哦 1、手部清洁: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手部清洁:最简单有效的措施 洗手是最简单最简单但亦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方法去减低感染的传播 无论接触患者前或后,都应最少洗手15秒,第十三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2、半卧位:为最低危,低费用的预防手段 可减少胃内容物返流和误吸 如无禁忌,所有机械通气患者都应床头抬高3045第十四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3、胃肠营养如何防止返流和误吸 喂饲时应注意的问题:鼻饲前检查气管插管气囊是否处于良好充气状态 定期检查胃管是否准确放置 观察肠道动力,如听肠鸣音,定时检测胃残留量,调整给食量和速度,以避免返流和误吸 每次鼻饲前抽吸胃液,如抽出量100ml,停喂一次 最好选

5、用持续鼻饲法 如使用注射器鼻饲时,不可用力加压第十五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4、及时清理呼吸回路中的冷凝水 以免因积水过多,返流入患者气道内或湿化器内第十六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5、维持人工气道的气囊压力在2530cmH2O定时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6、胸部物理治疗,促进痰液引流,如定时更换体位,背部叩击等。第十七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7、保持口腔清洁:进行口腔护理时,必须确定气囊充气良好,不漏气 用牙刷清除牙石第十八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8、避免在吸痰时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气管内滴入盐水并不能稀释液液,吸出的分泌物多为注入的水;仅有20%能吸出,加得了肺的负担,影响气体交换;冲入盐水可带入定居于插

6、管内壁的细菌,增加感染机会第十九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9、“密闭式”吸痰第二十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1.对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2.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采取最大无菌屏障措施;3.用含氯己定(洗必泰)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4.避免常规更换中心静脉置管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5.当严格执行上述方法仍不能降低感染率时,使用消毒剂或抗菌药涂层的短期中心静脉导管和浸有氯己定的海绵敷料。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一)建立专业化的、固定的医护队伍 缺乏置管和护理经验,护理人员不足,人

7、员流动等均可增加CRBS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而经严格培训和主动教育,强化标准化的无菌操作等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CRBS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51-62。具体措施包括:1.明确插管指征、正确操作和维护程序及正确感染控制措施。(A)2.对进行导管插入和维护的相关人员对指南知晓和遵从程度进行周期性评估。(A)3.只有接受过培训并证明有能力进行周围和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和维护的人员才能被指派本项操作。(A)4.确保ICU适当的护理人员的水准。观察性研究表明,没有经验的护士或患护比例增加,与ICU中插管相关血液感染(CRBSI)相关。(B)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二)监测与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应当包括详细的操

8、作流程、标准化的无菌操作,详实的记录,严格血管内导管应用的管理与监测制度,定期考核,对标准执行进行评估,以及置管后随访等。提倡建立以ICU为主,包括感染疾病专家,质量监控专家在内的多元化管理队伍。建立本地关于医院获得性血行感染的病因学和发生率相关的数据系统。目的在于监测与总结感染危险因素,及时回顾总结相关感染危险因素与问题,及时指导临床,以提供快速改进措施,并降低医疗成本。第二十五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1.在选择置管部位前,须权衡降低感染并发症和增加机械损伤并发症(在选择置管部位前,须权衡降低感染并发症和增加机械损伤并发症(如气胸、刺入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裂伤、锁骨下静脉狭窄、血胸如气胸、刺入

9、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裂伤、锁骨下静脉狭窄、血胸、血栓形成、空气栓塞,置管错位)的风险。(、血栓形成、空气栓塞,置管错位)的风险。(A)2.对于成人,对于成人,避免选择股静脉避免选择股静脉作为穿刺点。(作为穿刺点。(A)3.当对成人进行非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应选择当对成人进行非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应选择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而非而非颈静脉或股静脉,以减少感染风险。(颈静脉或股静脉,以减少感染风险。(B)4.使用超声引导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如果这项技术可用的话),以减少反复插使用超声引导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如果这项技术可用的话),以减少反复插管试探次数和机械并发症。超声引导技术仅供接受过全

10、面培训的人员使用。(管试探次数和机械并发症。超声引导技术仅供接受过全面培训的人员使用。(B)5.使用能满足病人处理的最少数量端口或腔道的使用能满足病人处理的最少数量端口或腔道的CVC。(。(B)6.当无必要时,应及时拔除导管。(当无必要时,应及时拔除导管。(A)7.当遵守无菌技术不能得到保证情况下(如急诊放置导管),应尽快更换导管,即当遵守无菌技术不能得到保证情况下(如急诊放置导管),应尽快更换导管,即48小时内。(小时内。(B)8.需要长时间留置并主要用于静脉营养时应考虑选择需要长时间留置并主要用于静脉营养时应考虑选择PICC,因其感染率相因其感染率相对较低。对较低。第二十六页,讲稿共七十九

11、页哦第二十七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第二十八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应用超声引导置管技术进行深静脉置管或更换导管的显著优势在于:能快速定位,可为操作者提供靶静脉的置管条件,准确了解靶静脉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进针的深度与准确性可显著增加操作的成功率,提高穿刺速度,减少了穿刺引起的机械损伤并发症,并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此外,采用超声对深静脉导管实施监测,可提高并发症的早期诊断。第二十九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第三十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在放置深静置管时或更换导丝时,应进行最大无菌屏障措在放置深静置管时或更换导丝时,应进行最大无菌屏障措施,包括佩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患者施,包

12、括佩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全身覆盖的无菌布。(B)第三十一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手卫生手卫生、无菌手套、口罩、无菌手套、口罩、帽子、无菌手术衣帽子、无菌手术衣第三十二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第三十三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第三十四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第三十五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1.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周围动脉置管和更换敷料前,应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若患者禁忌使用氯己定,则可选用碘酒、聚维酮碘或70%酒精。(A)2.尚无研究比较酒精+氯己定和酒精+聚维酮碘皮肤消毒作用差异。(未明确)3.根据生产商的规定,应保证在进行插管时皮肤表面的消毒

13、剂已干燥。(B)第三十六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1.在触摸插管部位前、后,以及插入、重置、触碰、维护导管及更换敷料前、后时,均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程序,可以是传统的皂液和水,或者用酒精擦手液。在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后,不应再触摸该部位,除非采用无菌操作。(B)2.在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时须无菌操作。(B)3.进行动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必须佩戴无菌手套。(A)4.更换导丝操作时,在接触新的导管前,应更换无菌手套。()5.更换敷料时,佩戴清洁或无菌手套。(C)第三十七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第三十八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9.保证插管部位护理与插管材料相匹配。(B)10.对于2个月的患者使用暂时性短期导管

14、,在采用基础预防措施后,若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率仍较高,则可使用浸有氯己定的海绵敷料。(B)11.尚无其他类型氯己定相关敷料推荐意见。(未明确)12.更换敷料时,肉眼观察插管部位或在敷料外进行触诊。若患者有压痛感、不明原因发热或其他表现提示局部或血流感染,应立即揭开敷料检查插管部位。(B)13.鼓励患者及时报告插管部位任何变化或任何新的不适。()第三十九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第四十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敷料:穿刺点应覆盖无敷料:穿刺点应覆盖无菌纱布或者无菌、透明、菌纱布或者无菌、透明、透气的专用贴膜。敷料出透气的专用贴膜。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或者有污物现潮湿、松动或者有污物时应该及时更

15、换。时应该及时更换。第四十一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1、无针装置至少应与输液装置同时更换。频于每、无针装置至少应与输液装置同时更换。频于每72小时更换,不能带来额外小时更换,不能带来额外益处。(益处。()2、无针装置接口更换频率不应频于每、无针装置接口更换频率不应频于每72小时更换或根据制造厂家的建议小时更换或根据制造厂家的建议更换,以减少感染率。(更换,以减少感染率。()保证系统各成分相匹配,以减少渗漏或破裂。(保证系统各成分相匹配,以减少渗漏或破裂。()3、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氯己定、聚维酮碘、碘剂或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氯己定、聚维酮碘、碘剂或70%酒精)擦拭接触的端口酒精)擦拭接触的端口对其进行

16、消毒,以减少污染风险。(对其进行消毒,以减少污染风险。(A)擦拭接口(洗必泰擦拭接口(洗必泰-酒精或酒精,酒精或酒精,15秒)秒)4、使用无针系统连接静脉输液管。(使用无针系统连接静脉输液管。(C)在使用无针装置时,劈裂式活瓣可能优于其他机械瓣,因为后在使用无针装置时,劈裂式活瓣可能优于其他机械瓣,因为后者机械瓣可增加感染风险。(者机械瓣可增加感染风险。()第四十二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5.对于不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不必在对于不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不必在96小时小时内更换连续给药装置,但至少每内更换连续给药装置,但至少每7天更换天更换1次。(次。(A类)类)6.关于间

17、断给药装置的更换,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关于间断给药装置的更换,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7.关于更换给药针的时间间隔,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关于更换给药针的时间间隔,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8.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应在开始输注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应在开始输注24小时内小时内更换输液管。(更换输液管。(B类)类)9.输注丙泊酚的患者,根据厂家建议,应在每输注丙泊酚的患者,根据厂家建议,应在每6或或12小时更换输小时更换输液瓶时更换输液管。(液瓶时更换输液管。(A类)类)10.关于给药针留置时间,尚无推荐意见。关于给药针留置时间,尚无推荐意见。11、通过使用精密过滤

18、器减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堵塞、肺部肉、通过使用精密过滤器减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堵塞、肺部肉芽肿等并发症保护危重病人及中心静脉通路。芽肿等并发症保护危重病人及中心静脉通路。第四十三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第四十四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三通锁闭三通锁闭: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及时更换迹时,及时更换 第四十五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使用使用2%氯己定每日清洁皮肤氯己定每日清洁皮肤1次以减少次以减少CRBSI。(。(类)类)第四十六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2、使用免缝合装置固定装置降低感染率。使用免缝合装置固定装置降低感染率。第四十七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对于导管预计留置超过

19、对于导管预计留置超过5天的患者,若采用综合措施天的患者,若采用综合措施仍不能降低仍不能降低CLABSI率,推荐使用率,推荐使用氯己定氯己定/磺胺嘧啶银或磺胺嘧啶银或米诺环素米诺环素/利福平包裹的利福平包裹的CVC。综合措施应包括至少。综合措施应包括至少有以下三个组成部分:教育插入和维护导管的工作有以下三个组成部分:教育插入和维护导管的工作人员、使用最大无菌屏障措施、置管时使用含氯己人员、使用最大无菌屏障措施、置管时使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定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A)第四十八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1、不要常规更换、不要常规更换CVC、PICC、血透导管或

20、肺动脉导管来预、血透导管或肺动脉导管来预防导管相关感染。(防导管相关感染。(B)2、不要仅因发热而拔除、不要仅因发热而拔除CVC或或PICC。应根据临床表现综合。应根据临床表现综合评估。(评估。()3、对于非隧道式导管,不要常规通过导丝更换导管来预防、对于非隧道式导管,不要常规通过导丝更换导管来预防感染。(感染。(B)4、对于非隧道式导管可疑感染者,不要通过导丝更换。、对于非隧道式导管可疑感染者,不要通过导丝更换。(B)5、当没有明显感染证据时,可通过导丝引导更换有故障的非、当没有明显感染证据时,可通过导丝引导更换有故障的非隧道式导管。(隧道式导管。(B)6、在通过导丝引导更换导管时,在对新导

21、管进行操作前,、在通过导丝引导更换导管时,在对新导管进行操作前,须重新更换无菌手套。(须重新更换无菌手套。()第四十九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十二、其他十二、其他第五十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1)对于多数患者,不要常规抗凝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风)对于多数患者,不要常规抗凝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险。(2)ICU中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中静脉血栓发生率约33,其中,其中15是导管相关性血是导管相关性血栓。股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栓。股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21.5,而颈内静脉血栓发生的,而颈内静脉血栓发生的几率是锁骨下的几率是锁骨下的4倍。导管继发血栓形成患者的倍。导管继发血栓形成患者的CRBSI发生率发生率为非

22、血栓患者的为非血栓患者的2倍之多。倍之多。(3)小剂量肝素封管可能有助于减少导管血栓形成。)小剂量肝素封管可能有助于减少导管血栓形成。第五十一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1.一次性或可重复使用压力换能器每一次性或可重复使用压力换能器每96小时更换,同时更换系统其它部件(包括输小时更换,同时更换系统其它部件(包括输液管、连续冲洗装置和冲洗液)。(液管、连续冲洗装置和冲洗液)。(B类)类)2.保持压力监测系统所有部件(包括校准设备和冲洗液)。(保持压力监测系统所有部件(包括校准设备和冲洗液)。(A类)类)3.尽量减少对压力监测装置的操作。应用封闭冲洗系统(即连续冲洗),而不是开放尽量减少对压力监测装置的操

23、作。应用封闭冲洗系统(即连续冲洗),而不是开放系统(即使用注射器和三通阀),来保持压力监测导管通畅。(系统(即使用注射器和三通阀),来保持压力监测导管通畅。(类)类)4.若压力监测装置不是通过三通阀而是隔膜,使用前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若压力监测装置不是通过三通阀而是隔膜,使用前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隔膜。(隔膜。(A类)类)5.不可通过压力监测装置输注含葡萄糖或胃肠外营养液体。(不可通过压力监测装置输注含葡萄糖或胃肠外营养液体。(A类)类)6.若不能使用一次性压力换能器,可重复使用的换能器应依据厂家说明若不能使用一次性压力换能器,可重复使用的换能器应依据厂家说明书建议的方法进行灭菌。(书建议的方

24、法进行灭菌。(A类)类)6、压力监测装置、压力监测装置第五十二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Insertion bundles 导管插入核查表导管插入核查表 手卫生手卫生 穿刺点,避免股静穿刺点,避免股静脉脉 最大屏障保护最大屏障保护 洗必泰消毒皮肤洗必泰消毒皮肤Maintenance bundle 擦拭接口(洗必泰擦拭接口(洗必泰-酒精或酒精,酒精或酒精,15秒)秒)使用抗菌导管使用抗菌导管 含洗必泰的贴膜含洗必泰的贴膜 抗菌剂封管抗菌剂封管 洗必泰洗澡(洗必泰洗澡(ICU)第五十三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1)手卫生;(2)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3)使用2%洗必泰消毒皮肤;(4)选择最

25、理想的置管位置,尽可能避免股静脉置管(5)每日评估患者是否需要保留导管。同时设医院感染监控员,在ICU 中须配备 1 辆装有插管必备物品的中心静脉插管车,列出操作流程以确保操作人员按照感染控制的要求完成,如果不能遵守上述要求,在非紧急情况下需停止插管。第五十四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 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安全的医院感染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安全的医院感染 一种引起医疗费用增加的医院感染一种引起医疗费用增加的医院感染 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医院感染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医院感染 我们的目标:零风险、零感染、零宽容!我们的目标:零风险、零感染、零宽容!第五十五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1

26、最大化无菌屏障中心静脉置管病人主要的感染途径是皮肤菌群迁移至导管穿刺处,然后在导管尖端定植,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污染菌。留置时最大的无菌屏障措施(如帽、口罩、无菌服、无菌手套、大型无菌巾)和标准化预防相比,可以将CRBSI的感染率降低6倍。在西方国家,敷料的全覆盖被认为是CRBSI的标准预防措施,它要求采用一整张无菌单将病人从头到脚整体覆盖,只露出穿刺部位。第五十六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2、手卫生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如测量生命体征及接触病人房间的物体,都可使医护人员的手被革兰氏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污染8。正确保持手卫生是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基石。因此,操作前应先对

27、房间进行1 h的紫外线消毒,并告知病人用肥皂水清洁穿刺点皮肤2次,面积20 cm20 cm。操作人员要求指甲短而整齐,忌涂指甲油,放置快速皮肤消毒剂在PICC治疗车上及走廊中、病房中,在操作前中后、接触病人物品后、接触病人血液及体液后以及换药中都应严格按照6步洗手法的要求洗手或者结合使用快速皮肤消毒剂。第五十七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3、选择最理想的置管位置静脉导管穿刺的位置对于一个人是否感染CRBSI是有决定性的影响。解剖学上的穿刺部位是影响菌种分离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穿刺部位的选择应遵循避开神经、动脉,易穿刺和固定的原则,血管瓣膜或分叉处的解剖变异可导致导管抵着瓣膜或血管分叉处,当输注化疗

28、药后刺激血管内膜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穿刺部位选择的优先顺序应该为:锁骨下静脉、颈静脉、股静脉。第五十八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4、皮肤消毒近年来,临床上常用0.5%碘伏溶液作为导管周围皮肤消毒的首选消毒剂。在美国,聚乙烯吡酮磺是最普遍使用的,因为乙醇和氯己定产品没有被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但在欧洲和加拿大则相反,氯己定溶液是被批准使用的。研究显示,采用2%氯己定消毒皮肤比采用10%碘酊或70%乙醇消毒皮肤,更能有效地减低CRBSI,且氯己定比其他消毒剂的效果好,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均有效,其消毒速度快,效果稳固。第五十九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5、每日评估病人是否需要保留导管研究结果表明,导管感染的

29、主要危险因素是留置天数、病情、是否伴有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据有关报道,CVC留置时间应以小于7 d为宜。早期拔除导管和抗感染治疗能显著降低危重病人的致死率。但是,很多病人在拔除管道后立即置入新的管道或者在以前最初管道拔除后在病人CRBSI感染期间置入,这也导致了CRBSI的再次出现。定期更换导管并不能降低CRBSI发生的危险。研究显示,导管感染发生的危险高峰在置管的前几日,再次置管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穿刺所致的机械损伤。也有人指出,此类病人护理的标准是消除CVC置管病人的念珠菌血症,从而改进临床结果。但也有一些专业人士不赞成这种策略。第六十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第六十一页,讲稿共

30、七十九页哦 泌尿道感染占医院感染总数的泌尿道感染占医院感染总数的40%以上,每年约以上,每年约有有60万例万例 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系统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系统2000年资料显示:我国泌年资料显示:我国泌尿道感染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之后居尿道感染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之后居医院感染第三位,约医院感染第三位,约10.9%其中其中66%86%发生在泌尿道器械操作,主要是导发生在泌尿道器械操作,主要是导尿管的插入术后尿管的插入术后第六十二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定义定义 特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出特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出导尿管导尿管4848小时之内发生的尿路感染小时之内发生的尿路感

31、染 第六十三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临床诊断标准: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包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包括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括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发热 尿检白细胞男性尿检白细胞男性5 5个个/高倍视野,女性高倍视野,女性1010个个/高倍视野高倍视野第六十四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 导尿管置入方法导尿管置入方法 导尿管护理质量导尿管护理质量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第六十五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与留置时间正相关与留置时间正相关 24小时内单次短暂导尿管插入小时内单次短暂导尿管插入 1-5%开放留置导尿管开

32、放留置导尿管4 4天以上天以上 100%密闭式导尿密闭式导尿7天以内天以内 20%第六十六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破坏泌尿道粘膜的自然防御屏障 细菌逆行感染 导尿管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第六十七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内源性内源性 多数为肠道正常菌群以无症状菌多数为肠道正常菌群以无症状菌尿病人为主尿病人为主第六十八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外源性外源性 10-20%10-20%病原菌来自于集尿系统和尿袋,此种感染多病原菌来自于集尿系统和尿袋,此种感染多发生在发生在24-4824-48小时内小时内 生殖道和外科手术感染经血引起泌尿道感染生殖道和外科手术感染经血引起泌尿道感染 灭菌不严的膀胱镜、导尿盘、冲洗液、

33、消毒液等灭菌不严的膀胱镜、导尿盘、冲洗液、消毒液等 尿道口分泌物细菌的滋生尿道口分泌物细菌的滋生 医护人员的手医护人员的手第六十九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1、置管前评估是否符合留置导尿的适应症尽量使用间歇性导尿替代留置性导尿2、置管中置放导管前后,执行手卫生遵守无菌技术的操作3、置管后尽早拔除导尿管每日评估并记录导尿管留置的必要性定时倾倒集尿袋中的尿液每日执行留置尿管护理及会阴清洁维持导尿管装置为无菌密闭的系统集尿袋放置不可高于病人的膀胱。第七十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只有掌握无菌插管正确技术和导管护理的人员,才能操作导管。定期对医院工作人员和护理导管的其他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强调尿管插入术的正确技术

34、和潜在并发症。第七十一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只在必须时使用,并尽早拔除,不能因为病人护理上的方便就采用。对于需要导尿的病人,除留置导尿外还可选择其他的导尿方法:耻骨上插管导尿术:泌外和妇科手术患者 间断插置导尿管法:膀胱排空障碍的患者 阴茎套引流法:无尿路,完整排尿反射的尿失禁第七十二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护理或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戴无菌手套、手术布单,仔细消毒尿道口,一次性包装的无菌润滑油。采用小口径而引流良好的导管,减少尿道损伤。正确固定导管,避免滑动或牵拉分离导尿管引流管连接处前应先进行消毒。第七十三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采用无菌、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不要轻易脱开,除非

35、要进行膀胱冲洗。如闭式引流系统遭受破坏,应重新更换 任何时候均应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第七十四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引流袋内的压力因素 危重病人搬运移床时 转床做检查 病人下床活动,引流袋放置高度不恰当引流袋尿液过多,未及时排放时第七十五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尽量避免膀胱冲洗,除非为防止或解除应血凝块或粘膜阻塞(前列腺或膀胱手术后)不要使用抗菌药物作连续膀胱冲洗,此举不能有效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反而促成耐药菌株产生。第七十六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标本采集:采取小量新鲜尿标本作检查时,可在导尿管远端接口处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尿液,采集处要消毒。换管:留置导尿管不要定期更换 细菌学监测:尚无研究证明定期尿培养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清洁尿道口。第七十七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择期手术患者不须做膀胱冲洗 老年、昏迷、病情危重患者每周一次冲洗。长期卧床、截瘫、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鼓励多饮水,有异常情况可适时冲洗。已有泌尿系统感染者须每天冲洗,针对基础疾病综合治疗,严密观察,随时调整。不主张长期留置导尿,病情需要可选择间断导尿。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干预。第七十八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感谢大家观看感谢大家观看第七十九页,讲稿共七十九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