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沟道系统.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39343820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水沟道系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排水沟道系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排水沟道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沟道系统.ppt(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排水沟道系统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50页第一节第一节 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一、排水沟道系统的组成一、排水沟道系统的组成二、排水地区(包括灌区)的涝渍成因二、排水地区(包括灌区)的涝渍成因三、排水沟系的布置三、排水沟系的布置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50页第一节第一节 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一、排水沟道系统的组成一、排水沟道系统的组成田面涝水田面涝水土壤水地下水土壤水地下水输水沟道输水沟道(干、支、斗沟)(干、支、斗沟)蓄涝设施(湖泊、坑蓄涝设施(湖泊、坑塘、河沟)塘、河沟)田间排水沟系田间排水沟系(农沟及以下田(农沟及以下田间沟道、暗管、间沟道、暗管、

2、竖井)竖井)二级排涝站二级排涝站排水枢纽排水枢纽工程(排工程(排水闸、挡水闸、挡潮闸、抽潮闸、抽水站)水站)承泄区承泄区(河流(河流、湖泊、湖泊、海洋、海洋)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50页第一节第一节 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二、排水地区(包括灌区)的涝渍成因二、排水地区(包括灌区)的涝渍成因来水过多来水过多排水不良排水不良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50页第一节第一节 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二、排水地区(包括灌区)的涝渍成因二、排水地区(包括灌区)的涝渍成因来水过多来水过多当地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当地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流入本地区的外来地面径流流入本地区的外来地

3、面径流流入本地区的外来地下径流流入本地区的外来地下径流灌溉多余水量或盐碱土冲洗水量灌溉多余水量或盐碱土冲洗水量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50页第一节第一节 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二、排水地区(包括灌区)的涝渍成因二、排水地区(包括灌区)的涝渍成因排水不良排水不良承泄区和排水出口的原因承泄区和排水出口的原因排水区内部的原因排水区内部的原因管理方面的原因管理方面的原因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50页第一节第一节 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二、排水地区(包括灌区)的涝渍成因二、排水地区(包括灌区)的涝渍成因排水不良排水不良承承泄泄区区和和排排水水出出口口的的原原因因承

4、泄区水位(外水位)高而排水区承泄区水位(外水位)高而排水区内的涝渍水位(内水位)低内的涝渍水位(内水位)低排水出口断面狭窄或堵塞排水出口断面狭窄或堵塞排水闸宽度或排水泵站装机容量不足排水闸宽度或排水泵站装机容量不足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50页第一节第一节 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二、排水地区(包括灌区)的涝渍成因二、排水地区(包括灌区)的涝渍成因排水不良排水不良排排水水区区内内部部的的原原因因排水区的地形过于平坦或比较复杂排水区的地形过于平坦或比较复杂土壤透水性差土壤透水性差排水系统不配套或排水沟排水能力不足排水系统不配套或排水沟排水能力不足或工程老化或工程老化有些地区因利

5、用排水沟蓄水灌溉,造成沟有些地区因利用排水沟蓄水灌溉,造成沟道阻塞,使排水作用降低道阻塞,使排水作用降低田间排水沟的沟深间距未达到规定的标准田间排水沟的沟深间距未达到规定的标准地区内部缺乏必要的滞涝河湖容积地区内部缺乏必要的滞涝河湖容积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50页第一节第一节 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二、排水地区(包括灌区)的涝渍成因二、排水地区(包括灌区)的涝渍成因排水不良排水不良管管理理方方面面的的原原因因体制不顺体制不顺工程管理维护不善工程管理维护不善调度不当调度不当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50页排水规划的主要内容排水规划的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排

6、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布置防洪堤线布置防洪堤线划分排水片(高排区、低排区、自排区、抽排区)划分排水片(高排区、低排区、自排区、抽排区)选择排水承泄区选择排水承泄区规划布置排水系统规划布置排水系统协调各地区、各单位间的排水要求,预估排水效果协调各地区、各单位间的排水要求,预估排水效果编制除涝排水系统的费用概算,进行方案比较编制除涝排水系统的费用概算,进行方案比较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50页三、排水沟系的布置三、排水沟系的布置第一节第一节 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排水方式排水方式汛期排水和日常排水汛期排水和日常排水自流排水和抽水排水自流排水和抽水排水水平排水和垂直排水水平排水和

7、垂直排水地面截流沟和地下截流沟排水地面截流沟和地下截流沟排水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50页三、排水沟系的布置三、排水沟系的布置第一节第一节 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排水沟布置原则排水沟布置原则各级排水沟要布置在各自控制范围内的最低处各级排水沟要布置在各自控制范围内的最低处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为主、抽排为辅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为主、抽排为辅干沟出口应选在承泄区水位较低和河床比较稳定的地方干沟出口应选在承泄区水位较低和河床比较稳定的地方下级沟道的布置应为上级沟道创造良好的排水条件下级沟道的布置应为上级沟道创造良好的排水条件各级沟道要与灌溉渠系的布置、土地利用规划、道路网

8、各级沟道要与灌溉渠系的布置、土地利用规划、道路网、林带、行政区划等协调、林带、行政区划等协调工程费用小、排水安全及时、便于管理工程费用小、排水安全及时、便于管理有外水入侵的地区,应设置截流沟或撇洪沟,将有外水入侵的地区,应设置截流沟或撇洪沟,将其引入排水沟或直接排入承泄区其引入排水沟或直接排入承泄区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50页第二节第二节 除涝设计标准除涝设计标准以排水区发生一定重现期的暴雨,作物不受涝以排水区发生一定重现期的暴雨,作物不受涝为标准为标准以排水区作物不受涝的保证率为标准以排水区作物不受涝的保证率为标准以某一定量暴雨或涝灾严重的典型年为标准以某一定量暴雨或涝灾严重的典型年为标准

9、除涝设计标准的表达形式除涝设计标准的表达形式确定除涝工程规模的重要依据确定除涝工程规模的重要依据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50页省省 市市地地 区区设计重现期(年)设计重现期(年)设计暴雨和排涝天数设计暴雨和排涝天数广东广东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10101日暴雨日暴雨2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广西广西10101日暴雨日暴雨3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湖南湖南洞庭湖地区洞庭湖地区10103日暴雨日暴雨3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湖北湖北平原湖区平原湖区10103日暴雨日暴雨5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或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或1日暴雨日暴雨3天排至作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物耐淹水深江

10、西江西鄱阳湖地区鄱阳湖地区5103日暴雨日暴雨35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安徽安徽巢湖、芜湖地区巢湖、芜湖地区5103日暴雨日暴雨3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江苏江苏水网圩区水网圩区510日雨量日雨量150-200mm2天排出(即雨后天排出(即雨后1天排出),已天排出),已达到此标准的可提高到日雨量达到此标准的可提高到日雨量200-250mm2天排出天排出浙江浙江杭嘉湖地区杭嘉湖地区5203日暴雨日暴雨4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或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或1日暴雨日暴雨2天排至作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物耐淹水深上海上海郊县郊县10201日暴雨日暴雨200mm1-2天排出;蔬菜当日暴雨当日

11、排出天排出;蔬菜当日暴雨当日排出福建福建5103日暴雨日暴雨3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河南河南豫东地区豫东地区353日暴雨,旱作地区雨后日暴雨,旱作地区雨后1-2天排出天排出河北河北白洋淀地区白洋淀地区51日暴雨日暴雨3日排出日排出辽宁辽宁平原区平原区103日暴雨旱作物日暴雨旱作物3天排干,水稻天排干,水稻5天排至适宜水深天排至适宜水深黑龙江黑龙江三江平原三江平原5101日暴雨日暴雨3天排出天排出天津天津5201日暴雨日暴雨2日排出日排出我国部分地区除涝标准我国部分地区除涝标准第二节第二节 除涝设计标准除涝设计标准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50页第二节第二节 除涝设计标准除涝设计标准

12、除涝设计标准的选定除涝设计标准的选定根据除涝保护的对象或农作物,通过经济分析或按照规范根据除涝保护的对象或农作物,通过经济分析或按照规范选定选定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51020暴雨重现期(年)年费用和年损失(万元)年平均投资年平均投资年运行费用年运行费用多年平均受涝损失多年平均受涝损失年费用和年受涝损失之和年费用和年受涝损失之和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50页7 7101015157 7 7 710107 7 7 710105 57 77 75 5 5 57 70246810121416暴雨重现期(年)20003000400060009000大型泵站单

13、位千瓦投资(元/k w)只计算农业减涝效益只计算农业减涝效益计算农业和水产养殖减涝效益计算农业和水产养殖减涝效益计算农业、水产和乡镇企业减涝效益计算农业、水产和乡镇企业减涝效益第二节第二节 除涝设计标准除涝设计标准湖北省刁汊湖地区除涝设计标准的优选湖北省刁汊湖地区除涝设计标准的优选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50页第三节第三节 排水流量计算排水流量计算一、设计排涝流量一、设计排涝流量二、设计排渍流量二、设计排渍流量确定各级排水沟断面及建筑物规模、分析现有确定各级排水沟断面及建筑物规模、分析现有排水设施排水能力的主要依据排水设施排水能力的主要依据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50页第三节第三节 排水流量计

14、算排水流量计算一、设计排涝流量一、设计排涝流量推求设计排涝流量(最大设计流量)的基本途径:推求设计排涝流量(最大设计流量)的基本途径:用流量资料用流量资料用暴雨资料用暴雨资料需要长系列流量观测资料,但流量资料受人类需要长系列流量观测资料,但流量资料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同样的暴雨因人类活动的影响活动影响较大,同样的暴雨因人类活动的影响产生的流量相差很大产生的流量相差很大.较少采用较少采用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50页第三节第三节 排水流量计算排水流量计算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排涝流量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排涝流量不受下游河沟水位影响的排水沟,可由设计暴雨推求最不受下游河沟水位影响的排水沟,可由设计暴雨推

15、求最大峰量作为设计排涝流量大峰量作为设计排涝流量不直接排入承泄区而汇入低洼滞涝区的排水沟,须推求排涝不直接排入承泄区而汇入低洼滞涝区的排水沟,须推求排涝流量过程线来确定设计排涝流量,调蓄后的排涝流量比最大流量过程线来确定设计排涝流量,调蓄后的排涝流量比最大峰量小很多峰量小很多山丘区或比降较陡的排水沟,暴雨流量过程线一般用单位山丘区或比降较陡的排水沟,暴雨流量过程线一般用单位线法推求线法推求平原低洼地区,河沟排涝流量常受下游承泄区水位或潮位的平原低洼地区,河沟排涝流量常受下游承泄区水位或潮位的影响,应按非恒定流或非均匀流计算影响,应按非恒定流或非均匀流计算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50页设计降雨设

16、计降雨排涝面积的大小和形状排涝面积的大小和形状第三节第三节 排水流量计算排水流量计算(一)由降雨推求排涝流量或排涝模数的分析(一)由降雨推求排涝流量或排涝模数的分析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地面坡度地面坡度地面覆盖和作物组成地面覆盖和作物组成土壤性质土壤性质排水沟网配套情况及沟道排水沟网配套情况及沟道比降等比降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50页第三节第三节 排水流量计算排水流量计算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50页第三节第三节 排水流量计算排水流量计算地面径流集流过程地面径流集流过程最大径流发生在降雨最大径流发生在降雨停止时刻停止时刻最大径流发生在降雨最大径流发生在降雨停止前停止前最大径流发生在降最大径流

17、发生在降雨停止后雨停止后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50页第三节第三节 排水流量计算排水流量计算(二)国内计算排涝流量的常用方法(二)国内计算排涝流量的常用方法排涝模数经验公式法排涝模数经验公式法平均排除法平均排除法排涝流量过程线法排涝流量过程线法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50页排涝模数经验公式法排涝模数经验公式法第三节第三节 排水流量计算排水流量计算nmFKRq 设计排涝模数设计排涝模数(单位面积的设计(单位面积的设计排涝流量)排涝流量)排水沟设计断面排水沟设计断面控制的排涝面积控制的排涝面积设计径流深设计径流深综合系数综合系数反映河网程度、排水沟坡反映河网程度、排水沟坡度、降雨历时、流域形状等度

18、、降雨历时、流域形状等峰量指数峰量指数递减指数递减指数适用于大型排涝地区及没有蓄涝设施的地区适用于大型排涝地区及没有蓄涝设施的地区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50页第三节第三节 排水流量计算排水流量计算设计净雨深的推求设计净雨深的推求推求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暴雨暴雨历时的选取暴雨历时的选取点雨量、面雨量点雨量、面雨量典型法、频率法推求设计暴雨典型法、频率法推求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深推求设计净雨深EhPR田蓄PR水田水田旱地旱地有时需考虑前期雨量影响有时需考虑前期雨量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50页平均排除法平均排除法第三节第三节 排水流量计算排水流量计算tRFQ4.86tRq4.86qq经验公式法经

19、验公式法平均排除法平均排除法EhPR田蓄PR水田水田旱地旱地同时有水田和旱地时,按同时有水田和旱地时,按面积加权平均面积加权平均适用于水网地区等有调蓄能力的地区适用于水网地区等有调蓄能力的地区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50页排涝流量过程线法排涝流量过程线法第三节第三节 排水流量计算排水流量计算排水区内有较大的湖泊等蓄涝区时,需考虑蓄涝区的调排水区内有较大的湖泊等蓄涝区时,需考虑蓄涝区的调蓄作用,在此基础上确定排水闸、站的规模。这种情况蓄作用,在此基础上确定排水闸、站的规模。这种情况下需推求设计排涝流量过程线,供蓄涝排涝演算用。下需推求设计排涝流量过程线,供蓄涝排涝演算用。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

20、50页第三节第三节 排水流量计算排水流量计算二、设计排渍流量二、设计排渍流量地下水位达到一定控制要求时的地下水排水流量地下水位达到一定控制要求时的地下水排水流量日常日常流量流量。单位面积上的排渍流量单位面积上的排渍流量排渍模数排渍模数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土质条件土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排水沟密度等排水沟密度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50页第四节第四节 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设计内水位设计内水位排水出口处的排水沟通过设计排涝排水出口处的排水沟通过设计排涝流量或排渍流量时的水面高程流量或排渍流量时的水面高程设计外水位设计外水位承泄区设计水位承泄区设计水位现

21、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50页第四节第四节 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设计外水位的确定设计外水位的确定 排水区设计降雨与承泄区水位同频率遭遇的可能排水区设计降雨与承泄区水位同频率遭遇的可能性较大时,性较大时,采用与排水区设计暴雨同频率的承泄区采用与排水区设计暴雨同频率的承泄区3-10天的平均水位作为设计外水位天的平均水位作为设计外水位 排水区设计降雨与承泄区水位同频率遭遇的可能排水区设计降雨与承泄区水位同频率遭遇的可能性较小时,性较小时,采用承泄区采用承泄区3-10天平均高水位的多年平均值天平均高水位的多年平均值作为设计外水位作为设计外水位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50页第四节第四节

22、 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设计外水位的确定设计外水位的确定确定设计外水位时要考虑因泥沙淤积等造成的河道特性的变确定设计外水位时要考虑因泥沙淤积等造成的河道特性的变化化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50页设计内水位设计内水位(排水沟的设计水位)(排水沟的设计水位)排渍水位(日常水位)排渍水位(日常水位)排涝水位(最高水位)排涝水位(最高水位)第四节第四节 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50页排渍水位(日常水位)排渍水位(日常水位)排水沟需要经常维持的水位,主要由控制地下水位排水沟需要经常维持的水位,主要由控制地下水位的要求决定的要求决定农沟农沟排涝水位

23、排涝水位日常水位日常水位D农农1.2-1.50.9-1.2mh=0.2-0.3m第四节第四节 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50页排渍水位(日常水位)排渍水位(日常水位)zLiDAz农渍0干沟出口处排渍水位应尽可能保证自排干沟出口处排渍水位应尽可能保证自排第四节第四节 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50页排涝水位(最高水位)排涝水位(最高水位)排水沟宣泄排涝设计流量时的水位排水沟宣泄排涝设计流量时的水位 干沟出口处水位始终高于承泄区水位时干沟出口处水位始终高于承泄区水位时,排涝水位由设计排涝水位由设计排涝流量确定排涝流量确定第

24、四节第四节 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外河外河干沟干沟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50页排涝水位(最高水位)排涝水位(最高水位)第四节第四节 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 干沟出口处水位干沟出口处水位比承泄区水位稍低比承泄区水位稍低,如如仍要自排,则干沟出仍要自排,则干沟出口附近将壅水,干沟口附近将壅水,干沟水位要按壅水水位线水位要按壅水水位线设计,两岸筑堤。设计,两岸筑堤。外河外河干沟干沟干沟干沟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50页排涝水位(最高水位)排涝水位(最高水位)承泄区水位很高无法自排,而又没有内排站承泄区水位很高无法自排,而又没有内排站时,排涝水位以离地面时,排涝水

25、位以离地面0.2-0.3m为宜为宜第四节第四节 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泵泵站站0.2-0.3m干沟干沟外河外河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50页排涝水位(最高水位)排涝水位(最高水位)承泄区水位很高无法自排,但有内排站时,沟道水承泄区水位很高无法自排,但有内排站时,沟道水位可超出地面一定高度,但两岸需筑堤。位可超出地面一定高度,但两岸需筑堤。第四节第四节 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设计内、外水位的选择干沟干沟支沟支沟内内排排站站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50页第五节第五节 排水沟断面设计排水沟断面设计1、根据排涝设计流量确定沟道的过水断面、根据排涝设计流量确定沟道的过水断面一般按均匀流公

26、式计算一般按均匀流公式计算承泄区顶托发生壅水时,按承泄区顶托发生壅水时,按非均匀流计算非均匀流计算一、横断面设计一、横断面设计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50页排水沟断面要素排水沟断面要素比降比降尽量与沿线地面坡降一致尽量与沿线地面坡降一致满足不冲不淤要求满足不冲不淤要求与内湖、外河、抽水站连通的沟道比降,要考虑与内湖、外河、抽水站连通的沟道比降,要考虑内湖、外河水位和水泵安装高程内湖、外河水位和水泵安装高程干沟干沟1/6000-1/20000,支沟,支沟1/4000-1/10000,斗沟,斗沟1/2000-1/5000灌排两用沟道有反向输水时,比降宜平缓灌排两用沟道有反向输水时,比降宜平缓,并以

27、排水方向为准。,并以排水方向为准。结合蓄涝、通航等的沟道,有时用平底结合蓄涝、通航等的沟道,有时用平底第五节第五节 排水沟断面设计排水沟断面设计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50页排水沟断面要素排水沟断面要素边坡系数边坡系数由于地下水汇入的渗透压力、坡面径流冲由于地下水汇入的渗透压力、坡面径流冲刷等原因,排水沟容易坍塌,边坡一般要刷等原因,排水沟容易坍塌,边坡一般要比灌溉边坡缓比灌溉边坡缓糙率糙率排水沟容易长草,一般糙率选用的比排水沟容易长草,一般糙率选用的比灌溉渠道大灌溉渠道大第五节第五节 排水沟断面设计排水沟断面设计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50页2、根据通航、养殖要求校核排水沟的水深和底宽、根据

28、通航、养殖要求校核排水沟的水深和底宽水深(水深(h0)底宽底宽干沟干沟1.0-2.05.0-15.01.0-1.5支沟支沟0.8-1.02.0-4.01.0-1.5养殖水深养殖水深通航要求通航要求沟名沟名通航及养殖对日常水深及底宽的要求通航及养殖对日常水深及底宽的要求第五节第五节 排水沟断面设计排水沟断面设计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50页3、根据滞涝要求校核排水沟的底宽、根据滞涝要求校核排水沟的底宽抽排湖蓄田蓄沟蓄hhhPhAhV沟蓄滞第五节第五节 排水沟断面设计排水沟断面设计汛前预降水位汛前预降水位bhlV滞h=0.8-1.0mb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50页第五节第五节 排水沟断面设计排水

29、沟断面设计排水时排水时灌溉时灌溉时4、根据灌溉引水要求校核排水沟的底宽、根据灌溉引水要求校核排水沟的底宽利用排水沟引水灌溉时利用排水沟引水灌溉时,水位往往成倒坡或水位往往成倒坡或平坡平坡,需按非均匀流公式对灌溉水位和流量需按非均匀流公式对灌溉水位和流量进行校核进行校核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50页第五节第五节 排水沟断面设计排水沟断面设计二、纵断面设计二、纵断面设计农农沟沟支支沟沟或或干干沟沟0.2-0.3mz=0.1-0.2m下级沟道的沟底不高于上级沟道的沟底下级沟道的沟底不高于上级沟道的沟底沟道的最高水位尽可能低于两边地面沟道的最高水位尽可能低于两边地面0.2-0.3m上下级沟道在排日常流

30、量时上下级沟道在排日常流量时,应有一定的水位落差应有一定的水位落差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50页第五节第五节 排水沟断面设计排水沟断面设计桩 号0+0000+2000+4000+6000+8001+0001+4001+6001+8002+0002+0802+200地面高程17.8017.8217.9117.9618.0018.0018.1518.2518.2518.0618.2818.35最高水位17.6017.6217.6417.6617.6817.7017.7417.7617.7817.817.8117.82日常水位16.0016.0216.0416.0616.0816.116.316.3

31、216.3416.3616.3816.416.4116.42沟底高程14.514.5214.5414.5614.5814.614.814.8214.8414.8614.8814.914.9114.92挖方深度3.303.303.373.403.423.403.203.333.313.393.373.163.373.43沟底比降1/100001+20018.1517.72191817161514高程(高程(m)根据沟道平面布置图,按干沟沿线各桩号的地面高程绘根据沟道平面布置图,按干沟沿线各桩号的地面高程绘地面地面高程线高程线绘制绘制日常水位线日常水位线根据通过排泄日常流量及通航养殖等要求的日常根

32、据通过排泄日常流量及通航养殖等要求的日常水深,确定水深,确定沟底高程线沟底高程线绘制绘制最高水位线最高水位线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50页第六节第六节 承泄区整治承泄区整治要求:要求:排除日常流量时,承泄区的水位应不使排排除日常流量时,承泄区的水位应不使排水系统发生壅水水系统发生壅水能及时排泄或容纳排水区排出的全部能及时排泄或容纳排水区排出的全部水量水量具有稳定的河槽和安全的堤防具有稳定的河槽和安全的堤防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50页第六节第六节 承泄区整治承泄区整治一、排水口位置的选择一、排水口位置的选择排水区或片的最低处排水区或片的最低处承泄区水位低承泄区水位低河道稳定河道稳定地质条件好地质条件好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50页第六节第六节 承泄区整治承泄区整治排水枢纽工程排水枢纽工程排水闸(挡潮闸)排水闸(挡潮闸)泵站泵站回水堤回水堤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50页疏浚河道疏浚河道第六节第六节 承泄区整治承泄区整治二、承泄区整治二、承泄区整治降低承泄区水位,改善排水区排水条件降低承泄区水位,改善排水区排水条件退堤扩宽退堤扩宽裁弯取直,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整治河道治理湖泊、改善蓄泄条件治理湖泊、改善蓄泄条件修建减流、分流河道修建减流、分流河道清除河道阻障清除河道阻障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5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