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读后感(2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9278571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呐喊》读后感(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呐喊》读后感(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呐喊》读后感(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呐喊》读后感(2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呐喊读后感-第 3 页呐喊读后感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拒绝冷漠。呐喊是一部小说集,却无意间反映了共同的主题。在狂人日记中“吃人成性”的旁观者;阿正传里镇上的街民;孔乙己酒店里喝酒的人们;药的刑场上围观的人、“冷漠”二字烙上心头。拒绝冷漠,是责任。于诸多篇章中,特摘取药一篇:药叙述了老栓用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的故事。故事很荒诞用人血浸染的馒头怎能治病。这似是鲁迅所要讽刺及的。但远非如此。鲁迅着意渲染了老栓买馒头的时间、地点、氛围。是半夜,发生于古轩亭口。文中的人血,作者称是革命者夏瑜的血。自然,“夏瑜”是化名,真正在轩亭口牺牲的是秋瑾。夏瑜、秋瑾,两个多么相像的名字一个革命者为民众解放而慷慨牺牲,

2、她的鲜血却被当成治病的灵药,揭露了长期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与愚昧。此篇中,围观之人冷漠之态就显然了。夜深人寂时,人们饶有兴味去刑场看行刑。文中将他们比作“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这是描写踮脚伸颈的自发行为,细想来,却是民众的麻木“将其捏住”。最后,人群一哄而散,不作任何表态。这种冷漠是可怖的,甚至狰狞的。哪怕此刻有一人站出伸张下正义、略表同情,哪怕是颓然地兀自走开,也要比静寂好上千万倍。但,没有。因而,我们拒绝冷漠。时值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追忆革命先烈,自然想起秋瑾,因而读罢呐喊对时事也有所感。忆那狼烟烽火时,冷漠不存在。怀着一腔热血,团结起来,共御外敌。人们都拒绝冷漠,甘愿奉献。那时,

3、老舍先生于重庆大轰炸期间写下:“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人吗、这是五千年的文化修养,在火与血中表现出它的无所侮的力量与力度! 烧得尽的是物质,烧不尽的是精神。”初读到时,心沸腾了。幻想进入那个年代,看人们炽热的心交融在一起。今天,纵观社会,彻骨之寒气重袭。冷漠的商人以私心毒害大众、冷漠的路人不愿扶起老人、围观者将欲轻生者逼下悬崖、那些商人也许会向媒体宣告产品优良、那些路人也许会帮助路旁散漫的犬类、围观者会于哄闹声中散去、忘却了他们的责任,忘却了人与人间应有一颗炽热的心。同时,我们也欣喜地发现,仍有好心之人会扶起老人,会捐助他人。也许这太微不足道,但星星之火,可成燎原之势。拒绝冷漠,有我们传递。必将在每人心中燃起。呐喊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件小事为作者亲历。作者起先不满车夫扶起妇女,认为她是故意为之。车夫未听从雇主意愿,好心帮助妇女。最终作者由衷为之感动,嗫嚅之中,没说些什么,但冷漠之心已化解。这是一种传递。“无论谁亡了,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故去。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也为你。”因而,拒绝冷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