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3904867 上传时间:2020-11-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6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6.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在生活中很常见的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用这个问题对自己内心进行叩问,便将引发一系列对人生的追问。 同样,这个问题对于国家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 正如 2014 年五四青年节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所讲的: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 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那么, 我们中华民族从何处而来呢?我们拥有着怎样的信仰和执着,又要到 哪里去呢?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比如说,古代欧洲曾巫术流行,而中国 的巫术早在春秋就几近消亡,诞生了“仁”的人文主

2、义精神。 欧洲巫术的传统在 中世纪造成了对个体生命的漠视, 而“仁”的人文精神则铸就中华民族对生命的 尊重。 再比如,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对月亮怀有特殊的情感, 这种情感延续至今, 让我们很自然地将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 可见,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 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 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相契合, 同这个民族、 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 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时代问题相适应。 我们的先祖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出了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且

3、拥有着与其 他民族的文明截然不同的风格。热爱家庭、恬静自然、好学重礼、当仁不让等精 神气质,在今日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中国人拥有着独特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这也是中华文明绵延 几千年至今的原因之一。但具体的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 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亦或是“不期修古,不法 常可。 ”再或是“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 这些都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 们的国家也有着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那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 一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

4、史底色和和精神脉络精神脉络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友善, 这些核心价值观有着怎样的历史底色和精神脉络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 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它们的思想理念都可 以在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找到。 富强富强: 论语 :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 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 ” 一个国家的富强,不 仅在于物质上

5、的富裕,还要有精神上的强大。 民主民主: 中国的民主观念出现的很早, 孟子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文明文明: 任何一个拥有着古老历史的国家,都会对自己文明的起源有所反思。中国人的反 思是面向现实的,面向人性的。 周易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 成天下。 和谐和谐: 中国人非常注重和谐。 春秋繁露 : “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 而道莫正于中。 ”把和谐看做是宇宙的规律之一。 自由自由: 庄子 :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 我们的先祖所追求的自由既超 出物质的局限,又不会伤害到他人。是精神上的自由。 平等平等: 论语 :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 公正公正: 礼记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平等、公正的观念在中国通常和民本一起 出现,体现出了先民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 法治法治: 管子 :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两千多年前,商鞅推行法治, 使得秦国从弱小的半农半牧国一跃成为了战国七雄。今天,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一样离不开法治。 爱国爱国: 诗经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爱国精神 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爱国主义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敬业敬业: 论语 :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 诚信诚信: 论语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7、乎?传不习乎?” 友善:友善: 孟子 :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 做事真诚、 交友真诚、 对自己的内心也真诚。 这便是传统文化中“诚”与“敬”思想的现实表达。 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深深地根植于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二、怎样处理二、怎样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传统文化的关系?文化的关系?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 2014 年 2 月 24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在今天,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正如钱宾四先生所言: 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 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 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 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 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 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当信每一国家 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 在像钱穆先生所说那样,抱着温情与敬意了解了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之后, 我们必须对它们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鉴别的手段有以下几种 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2、坚持古为今用、坚持古为今用 3、坚持推陈出新、坚持推陈出新 继承不是为了守旧, 继承是为了复兴。 复兴不是复古, 复兴是为了走向未来。 历史已经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永恒魅力。而我们 也将见证,吸取了传统精华又弘扬了时代精神的的新时代中国文化,将以其强大 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大步地走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