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运动_马克思解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第五种视角.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3900322 上传时间:2020-11-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运动_马克思解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第五种视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运动_马克思解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第五种视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运动_马克思解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第五种视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运动_马克思解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第五种视角.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内在规律及历史轨迹 的解析具有多种视角:从社会形态视角提出人类 社会“五形态说” ,即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先后 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 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 。从经 济形态视角,提出人类社会依次经历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及产品经济三种经济形态。从人的自由 与发展视角,提出人类社会将会顺序经历人对人 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三 个发展阶段。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视角, 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之前的人类社会统称 为“史前时期”1,资本主义之后的人类社会才开 始进入真正的“文明时期” 。除上述四种视角之 外,马克思还从生产力

2、与消费力矛盾运动的视角 深刻解析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及趋势。虽然马克 思并没有以此为依据明确划分社会发展阶段,但 却在相关文本中述及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在不同 社会发展阶段的性质及状态,从而提供一种解析 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运动 马克思解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第五种视角 摘要 除社会形态、经济形态、人的自由程度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等分析视角之 外,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运动是马克思解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第五种视角,据此人 类社会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段:第时段,生产力落后于消费力,生产力制约消费力 的发展;第时段,生产力超越消费力,消费力制约生产力的发展;第时段,生产力 与消费力均衡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

3、,生产力分别与自然消费力、社会消费力、 绝对消费力实现三次平衡,人的消费力也渐次经历均等发展、分化发展及全面发展阶 段。消费力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解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矛盾运动的具体运用及补充说明,从而构成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轨迹的整体解释 与判断。 关键词 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消费力;矛盾运动 基金项目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15CKSJ05) 作者简介 谭顺,法学博士,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山东淄博255000) 。 中图分类号 B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6198(2019)03-0038-09 38 SOCIALSCIENC

4、EJOURNALSOCIALSCIENCEJOURNAL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趋势的独特视角。据此,人 类社会可划分为三个时段(图一) :第时段生产 力落后于消费力,生产力制约消费力的发展;第 时段生产力超越消费力,消费力制约生产力的 发展;第时段生产力与消费力均衡发展,互为 条件,相互促进。人类社会无论在哪个发展阶 段,生产力与消费力这对矛盾始终处于运动变化 的过程中,正是这种辩证运动使得生产力与消费 力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呈现不同发展状 态,从而构成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划分依据。 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反作用,不仅直接作 用于生产力,而且主要通过作用于消费力对生产 力施加影响。可以说,消

5、费力与生产力的矛盾运 动,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具体呈现 方式。生产力与消费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共同构成了人类 社会发展演进的内在机制。马克思通过社会形 态、经济形态、人的自由程度以及社会文明程度 等四种视角,从现象层面解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轨迹;而通过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运动视角,从 本质层面解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及内在动 因,从而把不同分析视角及分析结论内在统一起 来,构成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趋势的整体解 释与判断。 一、第时段 (AB) :生产力落后于消 费力,生产力制约消费力发展 (一一)生产力与消费力总体水平低下生产力与消费力总体水平低下,

6、生产力生产力 落后于消费力落后于消费力,生产力构成消费力发展的根本制生产力构成消费力发展的根本制 约约 这一时段从原始社会至资本主义社会早期, 但主要涵盖自然经济时代的原始社会、奴隶社 会、封建社会等三个社会形态。之所以还包括资 本主义社会早期阶段,是因为在这一时段虽然商 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生产力增长速度迅速提 高,但整体上生产力水平仍然落后于消费力,二 者供小于求的矛盾没有根本改变。在人类社会发 展的第时段,生产力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 人类社会的技术水平与制度水平落后,自然经济 作为主要经济形态,其生产目的仅是满足自身的 消费需求,因此只维持简单再生产,用以补充生 活消耗,缺少有效积累,

7、限制了生产力的增长与 提高。这一时段,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突出表 现为生产力落后于消费力,无法有效满足消费力 的发展需要,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力与消费力的 矛盾被限定在一个低级水平,由此造成在自然经 济时代,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极其缓慢。亚细 亚生产方式是东方人类早期社会的一种生产方 式, “建立在亚细亚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农村公社 自然经济的特征是,生产的范围仅限于自给自 足,农业和手工业结合在一起,公社成员劳动的 目的不是为了创造价值以便为自己换取他人的产 品,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家庭以及整个共同体 的生存需要。这种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使得农村公社完全能够独立存 在,而且

8、在自身中包含着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 一切条件。这就是农村公社在东方社会长期存在 的根本原因,也是东方社会长期停滞的重要原 因”2。在这一时段的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出现 以及产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有 效缩小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从而为进入生产 图1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运动与人类社会发展 39 2019年第 3 期 总第242期 力超越消费力时代创造必备的物质技术条件。 (二二)人的消费力以自然消费力为主人的消费力以自然消费力为主,在生产在生产 力不足的情况下力不足的情况下,尚需依赖自然力满足消费需求尚需依赖自然力满足消费需求 原始社会初期,经过漫长的物种进化,人逐 渐摆脱了动物性需求

9、。在第时段人的消费力主 要呈现为自然消费力,主要取决于人的生命体的 自然需要,局限于吃、穿等最低生存性需要,总 体水平很低。由动物性需求向人的需求转换之 际,生产力与消费力实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 第一次平衡 (A点) 。此后,人口快速增长,需求 不断扩张,但是生产力无法同步跟进,落下巨大 差距,不能有效满足人的消费需求。一开始这种 消费缺口主要通过自然力予以补充,后来随着生 产力的发展,自然力的供给作用被逐渐弱化,生 产力开始发挥主导作用。但在整个第时段,人 的消费需求依靠自然力与生产力共同作用获得基 本满足,不过这只是一种低水平的满足。当然, 在原始社会人的消费需求的满足还依赖于原始公 有

10、制的实行,原始生产资料公有制、消费品共享 制的实行,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全体社会成员最基 本的生存需求。 (三三)人与人之间的消费力由均等发展转向分人与人之间的消费力由均等发展转向分 化发展化发展,一部分人的消费力快速提升一部分人的消费力快速提升,而另一部而另一部 分人的消费力则发展缓慢分人的消费力则发展缓慢,从而埋下了经济危机从而埋下了经济危机 的种子的种子 在整个原始社会,人的消费力只有自然差别 或生理差别,如年龄、性别、部落或地域的差 别,除了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部族战争等因素 影响之外,总体上氏族成员个体都可实现均等发 展。然而,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出现了满足人们基本生活消费

11、需求之外的剩余产 品。剩余产品的出现,并不标志着人们的消费需 求得到了充分满足,只是表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达到了满足人们最低层次的生存性消费需求的水 准。当然,这只是整体意义上的满足,并非个体 意义上的满足。随着剩余产品的不断积累,人类 进入私有制社会,由此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向产 生重大影响:一方面,生产的私有性质代替了公 有性质,极大刺激了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生产积极 性,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私 有制社会导致消费力的分化发展,消费力均等发 展的历史被阻断。 “奴隶社会建立后,社会生产力 水平提高了,从事体力劳动的奴隶们,提供了大 量剩余产品,这就有可能使奴隶主贵族和富商们 摆脱体

12、力劳动,依靠剥削别人的剩余产品来生 活。其中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国家管理,劳动 组织、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等活动,结果,出现 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在此基础上,东 方和西方的奴隶制国家,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 代文明。 ”3 与原始社会相比,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贵 族及特权阶层,他们的消费力优先得到发展,在 满足生存性需求之外,发展性消费需求及享受性 消费需求也得到长足发展及满足。与此形成鲜明 对照的是被剥削阶级遭受残酷盘剥与奴役,导致 消费力长期停滞不前。消费力的分化发展,扩大 了阶级鸿沟,由此累积社会矛盾,是一切阶级社 会对抗、冲突、战争的根源。 当然,这不能算是社会退步,只是在当时历

13、史条件下社会进步的特殊表征。 “在当时的生产力 条件下,也只有通过奴隶制这样的野蛮的压迫方 式,才能将社会产品集中起来,用于供养一部分 脱离社会生产的人员从事其他活动,社会才能发 展。 ”4所以,恩格斯指出: “如果我们深入地研 究一下这些问题,我们就不得不说尽管听起 来是多么矛盾和离奇在当时的情况下,采用 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5不过,这只是贵族 阶层、剥削阶级需要的满足,而广大劳动人民的 需要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劳动者消费力不 仅受到自然条件的束缚,还受到社会条件的束 缚,这种社会条件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 等并以此成为剥削者霸占他人物质财富的依据及 目的。剥削者与劳动者消费

14、力的分化发展,造成 了供求矛盾,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为孕育 更大规模的危机创造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消 费力的分化才是经济危机发生的起始原因。可 见,经济危机肇始于私有制社会的消费力分化, 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之前尚不具备爆发 的条件,却为此埋下了全面爆发的隐患。 40 SOCIALSCIENCEJOURNALSOCIALSCIENCEJOURNAL 二、第时段:生产力超过消费力,消 费力制约生产力发展 (一一) 进入商品经济阶段进入商品经济阶段,生产力加速增长生产力加速增长, 迅速超过消费力迅速超过消费力,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随着

15、资本的 积累与扩张以及18世纪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的 发生,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生 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最终通过资产 阶级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迅速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爆炸性增长,正如 马克思所说: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 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 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 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 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 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 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 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6正是因为满 足了生产增长所需

16、的制度条件与技术条件,生产 力与消费力的关系逆转,即由生产力落后于消费 力历史性地转化为消费力落后于生产力。之所以 出现这种历史性变化,根本原因在于自然经济被 商品经济取代。由于商品经济遵从资本逻辑,因 而社会生产的目的不再是满足物质消费,而是追 求资本的价值增值,不再是仅仅满足生产者自身 及其家庭的直接的消费需要,而是追求财富的增 长和积累。因此,社会生产不是以简单再生产而 是以扩大再生产为根本特征,商品经济唤醒了人 类社会蕴藏着的创造物质财富的巨大力量。 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诞生的资本家, “他 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润,而只是谋取利润的 无休止的运动”7。就是因为资本家对利润无休止 的

17、追求,资本主义社会在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在累积供求危机生产过剩危机。以英国为 例,自工业革命开始后,就先后于 1778、1793、 1797、1810、1815、1819年发生过多次局部性的 经济危机,1825年则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的生产 过剩危机,1836年和1847年又相继爆发了波及欧 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此后,大约每 隔10年资本主义世界就会爆发一次大规模的经济 危机。愈演愈烈、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成为蔓 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顽疾,这在客观上宣布了 资本主义社会供给短缺的历史终结了,这也意味 着人类社会进入第时段,即生产力超越消费力 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制约由生产力不足

18、转 化为消费力不足。 (二二)生产力超过消费力生产力超过消费力,一方面得益于生产一方面得益于生产 力的快速增长力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则受制于社会消费力的另一方面则受制于社会消费力的 不足不足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客观表明 生产力的发展超越了消费力的发展。尽管当时社 会成员的消费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但不可 否认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是空前的。与自 然经济时代相同,人类社会进入商品经济时代的 经济问题还是集中体现为生产力问题,只是自然 经济时代的问题在于生产力不足,而商品经济时 代的问题则在于生产力过剩。不过,这只是一种 假象,而不是问题的实质。究其根本,前者是由 于生产力不足而导

19、致社会成员的消费需求无法得 到满足,而后者尽管生产力发展已经过剩,却由 于社会消费力不足导致社会成员的消费需求不能 得到根本满足。产生这个矛盾的根源在于资本家 掌握社会购买力,拥有消费力,但却缺少相应的 消费需求,从而造成消费力的闲置;与此同时, 劳动者由于缺乏足够的消费力 (社会购买力), 其消费需求难以得到充分实现。造成这一现象的 社会原因是人的自然消费力转化为社会消费力, 即受到社会分配及社会交换等因素制约的消费力 不足。与自然消费力相比,社会消费力所受到的 限制因素增加了,即由单纯受生产力与自然消费 欲望影响转变为主要受社会分配限制,实质上是 在商品经济时代, 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 人

20、的消费力主要表现为社会消费力, 受到生产、 分配、 交换等环节 社会因素的干扰及制约, 直接等同于社会购买力, 是最狭义的消费力, 与原始公有制条件下的自然消费力、 共产 主义条件下的绝对消费力是有显著区别的。 41 2019年第 3 期 总第242期 消费力受购买力支配,从而导致社会消费力背离 消费力的本质。 一方面,资本家出于追求价值增值的目的, 不断地甚至是盲目地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作 为消费主体的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阶级购买力 不断下降,从而导致商品的严重滞销。问题滋生 的根源,在于社会的“对抗性”分配导致社会成 员贫富分化。资本家拥有大量社会财富,但在其 消费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

21、下,他们的购买力 只是潜在的购买力,而不是现实的购买力,从而 造成供求矛盾。对资本家而言,他的消费力取决 于他的需要的丰富性;而对于劳动者而言,他的 消费力则取决于他的支付能力,即购买力。 “投在 生产上的资本的补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生 产阶级的消费能力;而工人的消费能力一方面受 工资规律的限制,另一方面受以下事实的限制, 就是他们只有在他们能够为资本家阶级带来利润 时才能被雇用。 ”8可叹的是,无论资本家如何提 升消费力也挽救不了自己的命运,劳动者消费力 不足才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第一,工人失业 使其消费力降低,加剧社会供给过剩的矛盾。第 二,工人就业获得工资,仅是其劳动力价值的货 币

22、价格,只能维持劳动者消费力的恢复与再生, 绝无更新与发展的可能,这对于消解供给过剩危 机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因此,在生产过剩条件 下,工人的就业只会加剧供给过剩危机。 “一切现 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 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 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 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9正是由于劳动者消 费力受到社会限定,从而造成生产力与消费力的 不平衡,由此激化自奴隶社会以来形成并发展的 消费力分化矛盾,最终在资本主义社会以经济危 机的方式被引爆。 (三三) 社会消费力不足的瓶颈在于支付力不社会消费力不足的瓶颈在于支付力不 足足,经济危机的

23、症结在于支付危机经济危机的症结在于支付危机 由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消费力分化,在奴隶 社会、封建社会形成阶层固化,客观上积聚了消 费力与生产力的不平衡矛盾。发展到资本主义社 会,在购买力或支付力限制的诱因下,消费力分 化演化成经济危机。在第时段,社会成员的消 费力呈现两种基本发展趋向:一是消费力的阶层 分化日趋严重,分裂为两个以贫富对立为根本特 征的阶级,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 消费鸿沟日趋扩大,进而将经济危机扩展为社会 危机。二是人的消费力结构得到丰富与发展。在 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消费力主要呈现为自然 消费力,即生存性消费力,处于低级和原始状 态;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资本

24、主义社 会,人们的消费力日益多元化、多层次,集中表 现为资本家的消费力结构日益丰富与发展。资产 阶级掌握更多的购买力,逐步上升为发展性消费 力及享受性消费力,在其消费结构中,精神消费 力、文化消费力、艺术消费力占较大比重。当 然,在这一进程中,无产阶级的消费力虽有提升 与发展,但相比于奴隶与奴隶主、农民与地主,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消费力分化的程度不是缩小 而是扩大了,维持低水平消费力的人群不是减少 而是增长了。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整体提高了社会消费力,但却没有显著提高 劳动者的消费力,更无助于缩小消费力分化积聚 的阶级鸿沟。 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消费力以购买力为支 付手段,正如

25、马克思指出的,货币作为商品交换 的媒介,发挥流通职能, “打破交换的时间、空间 和个人的限制,正是因为它把这里存在的换出自 己的劳动产品和换进别人的劳动产品这二者之间 的统一性,分裂成卖和买这二者之间的对立” ,客 观上“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10。从生产力与消 费力的矛盾运动演进来看,之所以产生经济危 机,究其根本在于消费力的分化,但却在支付条 件受限的条件下得以爆发。正是受到社会分配与 社会交换因素的影响,劳动者的社会消费力被限 定为社会购买力,脱离了与社会生产力的动态平 衡,从而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准备了必需的最后一 个条件。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认为危机是由于 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或缺少有

26、支付能力的消费 者引起的,这纯粹是同义反复。除了需要救济的 贫民的消费或盗贼的消费以外,资本主义制 度只知道进行支付的消费。 ”11从这一点上判 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消除需要变革资本 42 SOCIALSCIENCEJOURNALSOCIALSCIENCEJOURNAL 主义生产关系,也需要摆脱商品经济与生俱来的 支付瓶颈。总之,经济危机根源于消费力分化, 而引爆于支付力不足。 (四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生产力与消费力矛 盾已由国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盾已由国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一方面一方面,生产生产 力与消费力矛盾被迟滞掩盖力与消费力矛盾被迟滞掩盖,另一

27、方面生产力与另一方面生产力与 消费力矛盾则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积聚消费力矛盾则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积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 消除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原因在于自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过度消 费的浪潮,迅速扭转了消费不足的态势,极大缓 解了资本主义社会供给过剩的矛盾,并且部分资 本主义国家的国内市场出现生产力落后于消费力 的新矛盾。为缓解这一供求矛盾,并且为了追逐 高额利润,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力不断流向 发展中国家,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繁荣与发 展,而在同时“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困境是,为 了实现经济发展,它们必须代替在先进国家进行 最不先进产品生产的生产

28、者”12。为赚得微薄利 润,发展中国家付出的是资源枯竭、生态恶化、 劳动权益缺乏保障的代价。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时 代,世界各国普遍参与国际贸易体系,发达国家 通过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廉价消费品满足国内市场 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的供求矛盾是通 过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商品缓解的。在国际贸易体 系中,发达国家凭借垄断国际市场的优势,不断 获取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商品,从而把过度消费的 代价转嫁到发展中国家。由此判断,现存的国际 贸易体系存在着致命缺陷,一旦发展中国家难以 为继,不再持续向发达国家出口廉价商品,发达 国家将被迫依靠消耗自身的资源满足过度消费需 求,那将是对发达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真正考验, 也是

29、对现有国际分工及贸易体系的真正考验。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国内生产力低于消费 力,似乎二者的矛盾再次逆转,但从全球范围 看,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2008年世界金 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市场萎缩,进出口总额下 滑,这在客观上表明全球性生产过剩的危机并没 有解除。可见,发达国家的局部矛盾并不代表全 球经济的整体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伴随经济 全球化,在发达国家孕育、滋生并泛滥到不可控 状态的经济危机已由发达国家利用国际贸易链条 成功输出到全球。对此可以做几点基本判断:一是 生产力超过消费力的矛盾,已由发达国家的国内 矛盾蔓延为国际矛盾,从全球范围看,生产力超 过消费力的矛盾依然存在。二是本

30、应由发达国家 承担危机治理责任,但现在已被全球化绑架的发 展中国家被迫共担责任;三是生产力超过消费力 的矛盾极可能在全球范围内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消费力分化问题在国内阶层及国际范围两个层面 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造成这一矛盾及危 机并使之扩散的罪魁祸首。四是消费力落后于生 产力是全球性矛盾,集中反映为国际市场供给过 剩矛盾,但某些发展中国家及非市场经济国家的 国内市场矛盾并非一定如此。 三、第时段:生产力与消费力均衡发展 (一一)伴随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伴随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劳动者劳动者 的消费力获得解放与发展的消费力获得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与消费力实现生产力与消费力实现 真正的平衡

31、真正的平衡 第时段主要涵盖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 这一时段,由于生产方式实现根本变革,劳动者 的消费力得到历史性的解放与发展,消费力的增长 速度再次超过生产力,迅速跨越第三次平衡点C 后实现与生产力的均衡发展。生产力与消费力之 所以得到均衡发展,是因为这一时段进入到社会 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与过往的 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及按劳分配制度,劳动者的 收入权益得到制度性保障,劳动收入不仅超过劳 动力的价值补偿,而且获得一部分经济剩余成 果,从而为其消费力发展创造先决条件。劳动者 的消费力发展速度超过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从而 迅速缩小消费力与生

32、产力的差距,消除在资本主 与历史上的第一次、 第二次平衡点不同, 第三次平衡点不是一个时间点, 而是多个连续的时间点, 不是暂 时的平衡, 而是动态的、 持续的平衡, 也是常态的、 长期的平衡。 43 2019年第 3 期 总第242期 义条件下消费力落后于生产力的矛盾。 由于生产力与消费力存在互动关系,在较短 的时间内社会主义消费力的快速发展为生产提供 动力,迅速实现了消费力与生产力的发展平衡, 并且在此基础上消费力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一 味依赖或被动适应生产力,而是开始发挥对生产 力的引导与规范作用,生产力盲目发展的历史终 结了。可以预见,在未来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生 产关系的促进下,消费力

33、与生产力将会得到极大 解放与发展,从而促进物质财富的极大的增长, 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及制度保障。 这一时段的生产力与消费力平衡,是生产力 与绝对消费力的平衡,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首 次真正的平衡,内在统一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 展。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第一次平衡实际上是人在 刚刚脱离低级动物时,消费力只是略高于动物性 消费力水平,与其获取食物的能力基本适应,实 现的是消费需求与生产力、自然力的平衡。作为 人的发展的起点,这一平衡虽然实现的是人的需 要基础上的平衡,与动物性基础上的平衡存有本 质差异,却无显著量的差异。第二次平衡是在商 品经济条件下的平衡,实则是虚假的、暂时的平 衡。原因在于受到社

34、会分配的限制,劳动者购买 力不足,无法有效满足其消费需求,形成生产力 与消费力的暂时性平衡,或者是有购买力支撑的 平衡。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平衡更不可能停 留在定点上,而是加速扩大二者之间的不平衡: 生产力无限扩张,消费力绝对限定,矛盾积聚直 至危机爆发。第三次平衡之所以是真正的、真实 的平衡,原因在于人的消费力回归绝对消费力, 私有制造成的社会生产、分配、交换的干扰性因 素根本消除,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求得到充 分释放及满足,生产力是唯一规定消费力的力 量,人的消费力的发展状态及水平取决于人类可 能达到的生产力发展状态及水平,生产力与消费 力真正内在地统一起来。消费力取决于生产力发 展水

35、平,这不能狭义地理解为生产力对消费力的 束缚与限定,因为人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之后, 消费力的文明、理性、科学、适度、持续等特性 凸显出来,更多地体现在人对自然发展规律、人 的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与把握。 与其说生产力限定消费力,不如说消费力规范、 引导、激励生产力,二者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不 再是相互抵制、对抗、冲突关系。 (二二)消费力的发展以绝对消费力为主消费力的发展以绝对消费力为主,生产生产 力发展的目的重新回归于满足消费力发展的需力发展的目的重新回归于满足消费力发展的需 要要,生产力与消费力的平衡建立在目的与手段两生产力与消费力的平衡建立在目的与手段两 个层次统一的坚实基础上

36、个层次统一的坚实基础上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消费力层次结 构获得丰富与发展的机会,从生存性消费力升级 到发展性消费力、享受性消费力,消费力的内容 结构也由物质性消费力扩展到精神消费力、文化 消费力及艺术消费力。消费力发展的意义在于推 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 性,并把他们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 的人,因而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13。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实行按劳分配,人们的 消费需要仍然具有差异性,由此激励劳动者的生 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满足更高 程度的消费力发展需求。消费力在社会主义条件 下快速提高,迅速达到第三次平衡点C,由此生产

37、力与消费力实现均衡发展,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 新的历史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一社会历 史条件下,将实行按需分配,人人勤奋劳动,尽 其所能,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各取所需。 “超过了 他们所有需求,以致任何个人积累的欲望都将完 全消灭。 ”14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消费力对 生产力的发展发挥导向作用,因为社会生产的目 的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从而理性地规定社会 生产的目标、方向及范围。 共产主义条件下生产力与消费力的均衡发 展,是建立在手段与目的两个层面统一的基础之 上的,呈现发展速度、发展质量、持续发展三者 高度统一的重要发展特征。第一,共产主义社会 的发展速度会更快,实现更加平稳的增长与发 展

38、。毕竟,消费力与生产力均衡发展,为社会发 展提供了强大而稳定的推动力。第二,共产主义 社会的发展质量会更高,减少乃至杜绝低效与浪 费,生产的目的性增强,更高质量、高效率地服 务于人与社会发展的本质需要,避免了在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下的盲目发展、畸形发展、低效发 44 SOCIALSCIENCEJOURNALSOCIALSCIENCEJOURNAL 展。第三,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 人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在发展欲望与发展能 力、发展手段与发展目标、价值追求与技艺追求 等层面实现实质性统一,为更可持续的发展创造 了一切所必需的完备条件。 (三三)生产力与消费力的均衡发展生产力与消费力的均

39、衡发展,推动人类推动人类 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也根本推动并实现人的发展也根本推动并实现人的发展。 在第时段,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运动表 现为二者均衡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为了满足消 费的需要,超出消费需要的生产力,不仅没有必 要而且受到社会理性的限制。共产主义社会“将 会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 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5。对于消费力的 规定及限定也在合理的限度之内。也就是说,消 费力规定生产力,而人的自由发展本性则规定消 费力的发展与提升,从而构建经济、社会与人的 发展的理性机制,充当人与社会发展的安全阀和 永动机。 “竞争关系的真谛就是消费力对生产力的 关系。在一种与人类相

40、称的状态下,不会有这种 竞争之外的竞争。社会应当考虑,靠它所支配的 资料能够生产些什么,并根据生产力和广大消费 者之间的这种关系来确定,应该把生产提高多少 或缩减多少,应该允许生产或限制生产多少奢侈 品。 ”16因此,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消费力发展 要求不可能超过生产力允许的范围,也不可能超 过自然力可持续发展的限度。通过规范理性的消 费力,进而引导理性的生产力,从而为根本消除 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创造社会条件,最大限度 地保证消费力与生产力的均衡发展。 然而,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消费力与生 产力的均衡发展并不意味着生产力与消费力就不 具有矛盾。实际情况是,即使是在共产主义社会 条件下,生产力

41、与消费力的矛盾依然会存在,并 发挥推动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动力作用。只不 过这一矛盾不会发展到严重失衡状态,导致经济 与社会危机。生产与消费具有同一性,生产力的 发展最终要满足消费力发展的需求,从而为产生 新的消费力创造条件。这样一来,消费力与生产 力就形成了相互促进、互为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 生产力与消费力的均衡发展,为人的发展提 供了根本保障及实现条件。一方面,生产力的发 展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提供必备的物质与技术 条件,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 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发展程度决定于生产力发展 的高度。另一方面,消费的发展与提升即人的本 质的确证及实现,人的发展标志及评判依据就在

42、于人的消费力,体现为消费力的结构与层次的丰 富性。人的发展程度决定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 表现为消费力发展的高度。 “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 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 种个人才能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 ”17因此, 在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 展,正在于消费力与生产力的均衡发展,这是人 的发展的先决条件与根本保障。 结论 依据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运动,人类社会 发展可划分为三个时段生产力落后于消费力时 段、生产力超过消费力时段及生产力与消费力均 衡发展时段。无论人类社会处于哪个时段,消费 是目的,而生产只是实现消费目的的手段,这一 关系定位不会改变,也不容改变。从这一

43、意义上 说,二者的关系始终是生产力服务于消费力发 展。不过,就具体时段而言,由于经济、社会及 人的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不同,发展消费力与发 展生产力的任务就具有了不同意义。在生产力不 足构成人类社会发展根本症结的时段,发展生产 力就是主要任务;而在消费力不足构成人类社会 发展根本症结的时段,发展消费力就是主要任 务。人类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的历史,就是一部为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创造动力的历史。所以,从根 本上说,消费的需求效应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 和最关键的动力源。据此,人类社会可以划分为 两个宏大时代,第一次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爆 发之前为生产力主导时代,之后即进入消费力主 导时代,即使是在生产力与

44、消费力第三次平衡点 之后,更是依赖理性消费规范、引导、激励生产 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涵义是明晰的,指的是社会层面的 生产能力,而个体层面的生产能力特用劳动力概 念解释及说明。相比较而言,消费力具有多重内 45 2019年第 3 期 总第242期 涵和类型,至少包括自然消费力、社会消费力、 绝对消费力三类。虽然决定及影响消费力的根本 因素是生产力,但在不同社会条件下,消费力还 受到其他特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呈现不同形式, 进而影响到与生产力的平衡与矛盾。例如,在原 始社会,人的消费力主要受自然生理需求的影 响,因而生产力与消费力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 力与自然消费力的矛盾运动。在私有制社会,人 的消

45、费力主要受到社会分配的影响,因而生产力 与消费力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力与社会消费力 的矛盾运动。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消费力主要 受单一的、纯粹的生产力影响,因而生产力与消 费力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力与绝对消费力的矛 盾运动。因此,不同历史条件下发展消费力的任 务及方式是不同的,应当有所选择,各有侧重。 除了从生产资料所有制角度解析消费力的性 质及形式之外,还可以从劳动形式的不同进行解 释与说明。在原始社会,人们采用共同劳动形 式,平均分配消费品,从而保证了氏族部落成员 消费力的均等发展。在私有制社会,由于出现社 会分工,人们采取私有劳动形式,一部分人依靠 剥削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造成消费力的

46、分化 发展:一方面人的消费力在专业化借口下片面发 展,另一方面社会成员之间的消费力对抗性发 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人们采取联合劳动形 式,实行按需分配,人的消费力实现均衡发展。 相比较于社会形态、经济形态、人的自由程 度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等四种视角,从生产力与消 费力的矛盾运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具有一 种显见的特色或优势。其他四种视角均以生产力 为自变量,把生产力的增长与发展作为理论前 提。例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原理, 强调生产关系之所以限制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是因为生产力发展已经达到或突破了生产关系所 能适应的限度与范围。可见,生产关系对生产力 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只不过是生产力

47、自发展的结 果,未能说明生产力何以发展的问题。运用生产 力与消费力的矛盾运动规律,把二者放置于平等 地位,互为因果,既可相互促进,又可相互制 约,从而真正构成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 从二者矛盾运动中解释生产力及消费力的发展原 动力。可见,从消费力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规律 视角解析人类社会发展,可以补充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解释 力,进而更为透彻、清晰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 规律、轨迹及趋向。 参考文献 1 9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北京: 人民出版 社, 2012年, 第3、 586、 790页。 2 3 陶大镛: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 北京:

48、北 京出版社, 1985年, 第10、 62页。 4 高德步、 王珏:世界经济史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2011年, 第25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第524页。 6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第277页。 7 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年, 第179、 135页。 8 马克思:资本论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年, 第548页。 11 马克思:资本论 第2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第456页。 12 美 罗伯特 J.凯伯:国际经济学 , 刘兴坤、 刘志 彬、 李朝气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237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年, 第392页。 14 英 罗伯特 欧文:欧文选集 第1卷, 柯象峰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年, 第355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年, 第273页。 1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第76页。 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