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29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8982065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2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论文)-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2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29页).doc(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第 28 页第一章 绪 论1.1研究背景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配送中心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WTO的加入,市场竞争已越来越激烈,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现代物流作为第三种利润和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政策的出台推动了现代配送中心的进程。商品物流配送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流通领域出现以来,因其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分工与协

2、作的要求,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加快商流和物流速度、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等特点,而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和流通企业的广泛重视。国家已明确将发展商品物流配送作为深化流通领域营销方式改革、实现流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已列入国家流通产业发展政策。在这两种因素的驱动下,国内许多行业部门纷纷建立配送中心。对于配送中心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内外的物流实践证明,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传统储运业迎接国内外竞争挑战,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物流网络中,配送中心不仅执行一般的物流职能,而且越来越多地执行指挥调度、信息处理、作业优化等神经中枢的职能,是

3、整个物流网络的灵魂所在。因此,发展现代化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1.2文献综述国外对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已有60余年的历史,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有10余年的历史,但也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国内外对各种类型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许多可行的模型和方法。归纳起来,这些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可分为三类,包括应用连续型模型选择地点,应用离散型模型选择地点和应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选择地点。第一类方法认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地点可以在平面上取任意点,代表性的方法是重心法。该方法不限于对特定的备选

4、点的选择,灵活性较大,特别是在单个物流中心选址的应用中,已得到多数人的接受和认可。但是,由于这个地址可能位于河流、建筑物或其他无法实现的地点,实际上找到的最优地址往往很难实施。第二类方法认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备选地点是有限的几个场所,最合适的地址只能按照预定的目标从有限个可行点中选取。代表性的方法有:整数或混合整数规划法、鲍摩瓦尔夫(Baumol-Wolfe)法、库思汉姆布利尔(Huehn-Hambureer)法、反町氏法、逐次逼近模型法等。王战权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作了研究,提出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分析求解。刘海燕等在分析物流系统中库存管理、运输、配送中心之间联系的基

5、础上,应用最优化方法建立了一个物流配送中心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胡刚等在考虑物流配送中心固定运营提出启发式算法。如果基础数据完备,该类方法得出的解是较符合实际情况的。由于这类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多数己被证明为NP,非确定型多项式算法难题,不宜用线性模型来处理,因此计算工作量很大,而且需要的基础资料也很多。第三类方法的思路是将专家凭经验做出的判断以数值形式表示,经过综合分析后对选址进行决策。由于前两类方法的选址研究很难将选址中的所有影响因素考虑周全,如:地理、地形、地物、地基、环境、交通、劳动力、城市用地、城市发展等等,并且即便想把这些因素考虑全面,也很难量化形成模型中的约束条件。因此,建立一种物流中

6、心的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评价(Fuzzyjudge),层次分析(AHP)等数学方法进行综合评价,进而确定物流中心的最有位置就显得十分有效。但是,这类方法专家的主观判断占主导地位,决策结果常常受到专家知识结构、经验以及他们所处地位、时代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所以,对于有限的备选地点,该类方法尽管常常有效,但是若以整个城市大系统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物流中心的选址,则必须具备足够的基础资料,辅以定量分析,否则将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总而言之,由于物流中心选址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考虑的因素众多,在实际研究或应用中,考虑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各种研究成果的条件和方法都有较大差别,但是对于科学

7、合理地规划我国各种类型的物流中心而言,都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1.3本文研究的意义配送中心作为物流网络的节点,其合理选址不仅影响到配送中心本身的运营成本、运营绩效、竞争战略和未来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到配送中心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分销商或零售商的物流成本、以及物流战略和竞争战略,甚至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本论文通过对配送中心选址及相关问题分析,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补充了配送中心选址研究。从实践方面来说,本文的意义有以下几方面内容:通过建立的配送中心选址模型,有效的确定配送中心建设方位,使得配送中心可以更快捷便利的满足顾客需求,有效地扩大服务群体,从而提高配送中心竞争力,提高配送中心经营利润;作为建设

8、配送中心的首要问题,符合新环境下的配送中心选址为配送中心内部设施建设以及配送路径优化提供了先决条件。第二章 物流配送中心概述2.1配送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追溯历史,很多学者认为配送中心是在仓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仓库的功能,几千年都是作为保管物品的设施,我国近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扔把仓库解释成“储藏粮食和其他物资的建筑物”,完全是一个静态的过程。有些专业词典做了动态的解释,例如中国物资管理词典把仓库解释成“专门集中储存各种物资的建筑物和场所,专门从事物资收发保管活动的单位和企业”,从收、发两方面赋予了仓库一定的动态。但是这些定义完全没有包含配送的本质内涵,所以有不少学者把配送中心直接解释成仓库显然

9、是不妥当的。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的发展、生产总量的逐步扩大,仓库功能也在不断地演进和分化。在我国,早在闻名于世的中华大运河进行自南向北的粮食漕运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以转运职能为主要目的的仓库设施。明代出现了别与传统的以储存、储备为主要功能的新型仓库,并且冠以所谓“转搬仓”之名,其主要职能已经从“保管”转变为“转运”。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服务与计划经济的分配体制使我国出现了大量以衔接流通为职能的“中转仓库”。随着中转仓库的进一步发展和这种仓库业务能力的增强,出现了相当规模、相当数量的“储运仓库”。在外国,仓库的专业分工形成了仓库的两大类型:一类是以长期储藏为主要功能的“保管仓库”,另一类是

10、以货物的流转为主要功能的“流通仓库”。流通仓库以保管期短、货物出入库频率高为主要特征,这和我国的中转仓库有类似之处。这一功能与传统仓库相比,有很大区别。货物在流通仓库中处于经常运动的状态,停留时间较短,有较高的进出库频率。流通仓库的进一步发展,使仓库和连接仓库的流通渠道形成了一个整体,起到了对整个物资渠道的调节作用。为了与仓库进行区别,越来越多的人便称其为“流通中心”或“配送中心”。现代社会中产业的复杂性、需求的多样性和经济总量的空前庞大,流通作为生产过程的延续,决定了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种状况又决定了流通中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流通中心各有其侧重职能,再加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自己的习惯用语和相

11、互间的用语不规范等缘故,也就决定了出现各种各样的叫法,如集运中心、配送中心、存货中心、物流节点、物流基地、物流团体等。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为了挖掘物流过程中的经济潜力,物流过程出现了细分,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造就的普遍买方市场环境及以服务来争夺用户的竞争结果,企业做出了“营销中心下移”、“贴近顾客”的营销战略,贴近顾客一端的所谓“末端物流”便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配送中心就是适应这种新的经济环境,在仓库不断进化和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物流设施。配送中心是集多种流通功能于一体的物流组织。在商品流通实践中,配送中心要开展多种活动和完成多项目的物流作业,因此,一般来说,它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规模都

12、很大。例如,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沃尔玛公司下属的配送中心,建筑面积为12平方米,投资额7000万美元,职工人数有120名。该配送中心拥有200辆车头、400节载货车厢、13条配货传送带。在配货场内设有170个接货口,每天能为分布在6个州的100家连锁店配送商品,经营的商品品种多达4万种。另据介绍,在欧洲,一些国家近期所建立的配送中心,其占地面积至少也有数万平方米,并且在配送场所内均配备(或装备)各种先进的物流机械和专用设备。例如德国马自达MOTOR汽车配件中心,总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经营的商品品种有8万余种。该中心拥有17台塔式起重机、10万台运输设备和其他格式分拣设备。不难看出,配送中心

13、乃是利用先进的物流设备开展商品分拣、加工、配装、运送等业务活动的大型物流基地(或物流组织)。通过考察商品物流发展史可以看到,配送中心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建立配送中心也是实现物流运动合理化的客观要求。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中,被称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一直是在不断创新的。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势必会越来越强。其结果,一方面将导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日趋提高;另一方面,社会分工和协作关系将更加发展、更加扩大。具体来说就是:在社会生产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不仅在生产领域内部,分工协作关系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

14、,在生产领域外部,生产者和流通当事人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日益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社会生产连续、快速运转,客观上要求有专门的经济组织(或机构)提供包括物资(原材料)供应和保管、产品分销的社会化服务,行使流通职能。从效率和效益的角度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流通规模的日益扩大,客观上要求人们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去组织各种经营活动(其中包括综合物流功能、使物流运动系统化等)。实践证明,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些老式的物流设施(仓库)进行了全面改造,完成了功能“再造”,由此演化成了配送中心。也正是因为存在着上述客观要求,才促使处于市场竞争中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建立起来了服务于生产和销售的配送组

15、织配送中心。可见,配送中心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生产和物流不断发展的必然的结果。换言之,配送中心的产生和发展是物流运动系统化和规模化的必然趋势。2.2配送中心的含义2.2.1配送中心的定义配送中心是以组织配送性销售或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的职能的流通性节点。在配送中心中为了能更好的进行送货的编组准备,必然需要取零星集货、批量进货等种种资源搜集工作和对货物的分整、配备等工作,因此也具有集货中心、分货中心的职能。为了更有效地、更高水平地实现配送,配送中心往往还须具有比较强的流通加工能力。此外,配送中心还必须执行货物配备后送达到户的使命,这是和分货中心只管分货不管运达的主要不同之处。由此可

16、见,如果说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的职能还是较为单一的话,那么配送中心的功能则较全面、完整。也可以说,配送中心实际上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功能之综合,并有了配与送的更高的水平。配送中心作为物流中心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有时便和物流中心等同起来。配送中心的形成及发展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日本经济新闻社的输送的知识一书,将此说成是物流系统化和大规模化的必然结果,变革中的配送中心一文中是这样讲的:“由于用户在货物处理的内容上、时间上和服务水平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利地满足用户的这些要求,就必须引进先进的分拣设施和配送设备,否则就建立不了正确、迅速、安全、廉价的作业体制。因此,在运输业界,大

17、部分企业都建造了正式的配送中心。”由此可见,配送中心的建设是给予物流和理化和发展市场两个需要,这是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的。配送中心是物流领域中社会分工、专业分工进一步细化之后产生的。在新型配送中心没有建立起来之前,配送中心现在承担的有些职能是在转运行节点中完成的,以后一部分这类中心向纯粹的转运站发展以衔接不同的运输方式和不同规模的运输,一部分则增强了“送”的职能,而后又向更高级的“配”的方向发展。日本日常用语词典对配送中心的解释是:“配送中心是一种物流节点,它不以储藏仓库的这种单一的形式出现,而是发挥配送职能的流通仓库,也称作基地、据点或流通中心。配送中心的目的是降低运输成本、减少销售机会的损失

18、,为此建立设施、设备并开展经营、管理工作”。物流手册对配送中心的定义是:“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工作,然后按照众多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王之泰在物流学一书中的定义如下:配送中心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设施。这个定义的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配送中心的“货物配备”工作是其主要的、独特的工作,是全部有配送中心完成的。2、配送中心有的是完全承担送货,有的是利用社会运输企业来完成送货。从我国国情来看,在开展配送的初期,用户自提

19、的可能性是不小的,所以,对于送货而言,配送中心主要是组织者而不是承担着。3、定义中强调了配送活动和销售或供应等经营活动的结合,是经营的一种手段,以此排除了这是单纯的物流活动的看法。4、定义中强调了配送中心的“现代流通设施”,着重与以前的诸如商场、贸易中心、仓库等流通设施相区别。在这个流通设施中以现代装备和工艺为基础,不但处理商流,而且处理物流,是兼有商流、物流全功能的流通设施。2001年8月1日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T/T183542001)中关于配送中心的定义是,配送中心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

20、;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2.2.2配送中心、物流中心与物流基地的关系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基地三者称为类似,但并非同一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的定义,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基地的相似之处是,都建有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并大量运用信息技术。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基地之间联系密切,有时很难严格区别它们,但是又有区别。所谓物流基地,就是一个大型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或多个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及行政服务设施的集聚地,它一般以仓储、运输、加工等用地为主,同时还包括一定的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资金结算等综合服务设施用地。所谓物流园区,是一家或多家物流(配送

21、)中心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聚地。所以,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所指的是同一概念。物流基地在社会属性上有别于企业自用型的物流中心,又有别于公路、铁路、港口等非竞争性基础设施,是具有经济开发性质的物流功能区域,与科技园区、工业园区有相似之处。物流基地通常是定位于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综合汇集地,具有非常完善的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物流中心是从事物流活动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主要面向社会服务;物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大;品种少、大批量;存储、吞吐能力强;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物流中心通常是定位于物流、

22、信息流、资金流的综合汇集地,是综合性、地域性,大批量的物流位移集中地,是产销企业的中介,其涵盖面较物流基地窄,比物流基地的层次低。配送中心是物流基地、物流中心与零售店、消费者之间的中间层,是某一特定种类物流短距离流通的场所。配送中心如具有商流职能,可看成物流基地的一种类型;如无商流职能,可看成物流中心的一种类型,可以被两者覆盖,属于第三层次的中心。通过以上说明,三者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它们是处于三个不同层次的物流节点。从供应链上看,处于上游的通常为物流基地,处于最下游的通常为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专业性非常强,它的规模要依据配送的要求,依据客户而定,处于基础的层次。物流中心的规模一般较

23、大,它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是他同时也具有在这个领域里面的综合性和有一定的综合功能,处于中间层次。物流基地的综合性非常强,而且规模非常大,处于最高层次。2、配送中心的辐射范围较小,物流中心辐射范围较大,物流基地的辐射范围最大。3、物流基地是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集结的一体化枢纽,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则不一定。4、物流基地可以分布多个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通常具有多个独立经营的主体,而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只有一个。2.3配送中心的地位和功能2.3.1配送中心的地位在现代物流活动中,配送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从物流本身而言,配送中心的出现能够完善整个物流系统,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

24、服务质量,提高物流效益。从整个流通的角度来看,其地位和作用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使供货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各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在时间、季节、需求量上都存在大量随机性,而现代化生产、加工无法完全在工厂、车间来满足和适应这种情况,必须依靠配送中心来调节、适应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与变化。2、经济高效地组织储运。从工厂企业高销售市场之间需要复杂的储运环节,要依靠多种交通、运输、库存手段才能满足,传统的以产品或部门为单位的储运体系明显存在不经济和低效率的问题。故建立区域城市配送中心,能批量进发货物,能组织成组、成批、成列直达运输和集中储运,有利于降低物流系统成本,提高物流系统效率。3、提供优质的保管

25、、包装、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活动中由于物流物理、化学性质的复杂多样化,交通运输的多方式、长距离长时间、多起终点,地理与气候的多样性,对保管、包装、加工、配送、信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集中建立配送中心,才有可能提供更加专业化、更加优质化的服务。4、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配送中心同交通运输设施一样,是经济发展的保障,是吸引投资的环境条件之一,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部因素。配送中心的建设可以从多方面带动经济的健康发展。5、对于连锁店的经济活动是必要的。它可以帮助连锁店实现配送作业的经济规模,是流通费用降低;减少分店库存,加快商品周转,促进业务的发展和扩散。批发仓库通常需要零售商亲自上门采

26、购,而配送中心解除了分店的后顾之忧,使其专心于店铺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不断开发外部市场,拓展业务。此外,配送中心还加强了连锁店与供方的关系。2.3.2配送中心的功能配送中心是专业从事货物配送活动的物流场所或经济组织,它是集加工、理货、送货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物流节点。也可以说,配送中心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功能的总和。因此,配送中心具有以下功能。1、存储功能。配送中心的服务对象是生产企业和商业网点,如连锁店和超市 ,其主要职能就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及时间将各种配好的货物交送到用户手中,满足生产的需要和消费的需要。为了顺利有序地完成向用户配送商品(或货物)的任务,更好地发挥保障生产和消费需要的

27、作用,通常配送中心都建有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如仓库、堆场等,储存一定量的商品,形成对配送的资源保证。某些区域性大型配送中心和开展“代理交货”配送业务的配送中心,不但要在配送业务的过程中储存货物,而且它所储存的货物数量更大、品种更多。2、分拣功能。作为物流节点的配送中心,其客户是为数众多的企业或零售商 。在这些众多的客户中,彼此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它们不仅各自的经营性质、产品性质不同,而且经营规模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一样。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用户群,为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有效地组织配送活动,配送中心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对组织来的货物进行分拣,然后按配送计划组织配送和分装。强大的分拣能力是配送中心实现

28、按客户要求组织送货的基础,也是配送中心发挥其分拣中心作用的保证。分拣功能是配送中心重要的功能之一。3、集散功能。在一个大的物流系统中,配送中心凭借其特殊的地位和其拥有的各种先进设备构成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从而能够将分散于各个生产企业的产品集中在一起,通分拣、配货、装配等环节向多家用户进行发送。同时,配送中心也可以把各个用户所需要的多种货物有效地组合或装配在一起,形成经济、合理的批量,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商品流通。另外,配送中心在建设选址时也充分考虑了其集散功能,一般选择商品流通发达、交通较为便利的中心城市或地区,以便充分发挥配送中心作为货物或商品集散地的功能,如中海北方物流有限公司按照统一标

29、准在东北主要城市设立了6个二级配送中心,形成了以大连为基地,辐射东北三省的梯次仓储配送格局。4、衔接功能。通过开展货物配送活动,配送中心能把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直接送到用户手中,可以起到连接生产的功能,这是配送中心衔接供需两个市场的一种表现。另外,通过发货和储存,配送中心又起到了调节市场需求、平衡供求关系的作用。现代化的配送中心如同一个“蓄水池”,不断的进货、送货及快速的周转有效地解决了产销不平衡,缓解了供需矛盾,在产销之间建立了一个缓冲平台,这是配送中心衔接供需两个市场的另一个表现。可以说,现代化的配送中心通过储存和发散货物功能的发挥,体现出了其衔接生产与消费、供应与需求的功能,使供需双方

30、实现了无缝连接。5、配送加工功能。配送加工虽不是普遍的,但却往往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功能要素,主要是因为通过配送加工可以大大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国内外许多配送中心都很重视提升自己的配送加工能力,通过按客户的要求开展配送加工可以使配送的效率和满意程度提高。配送加工有别于一般的流通加工,它一般取决于客户的要求;销售型配送中心有时也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简单的配送加工。6、信息处理功能。配送中心连接着物流干线和配送,直接面对产品的供需双方,因而不仅是实物的连接,更重要的是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包括在配送中心的信息生成和交换。而且,配送中心作为一个中间据点,信息功能是配送中心发挥其服务作用的必要条件,只有完善的信

31、息功能,配送中心才能把内部的各种作业环节有效地衔接、协调起来,才能和客户进行更好的信息沟通和交流。2.4配送中心的分类对配送中心的进行适当的分类,是深化及细化认识配送中心的必然。从理论上和配送中心的作用上来讲,配送中心可以有许多理想的分类,其主要分类有以下几种。2.4.1按照配送中心承担的流通职能分类1、供应配送中心供应配送中心是指执行供应职能,专门为某个或某些用户(例如连锁店、联合公司)组织供应的配送中心。例如,为大型连锁超级市场组织供应的配送中心;代替零件加工厂送货的零件配送中心,使零件加工厂对装配厂的供应合理化。对供应型配送中心而言,配送的用户有限并且稳定,用户的配送要求范围也比较确定,

32、属于企业型用户。因此,配送中心集中库存的品种比较固定,配送中心的进货渠道也比较稳固,可以采用效率比较高的分货式工艺。2、销售配送中心销售配送中心是指执行销售职能,以销售经营为目的,以配送为手段的配送中心 。销售配送中心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生产企业把自身的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配送中心。在国外,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很多。另一种是流通企业作为本身经营的一种方式,建立配送中心以扩大销售。我国目前拟建的配送中心大多同于这种类型,国外的例证也很多。2.4.2按照配送领域的广泛程度分类1、城市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是指以城市范围为配送范围的配送中心。由于城市范围一般处于汽车运输的经济里程之内,故这种配送中心

33、可直接配送到最终用户,且采用汽车进行配送。这种配送中心往往和零售经营相结合,由于运距短,反应能力强,因而从事多品种、少批量、多用户的配送较有优势。城市配送中心一般采用“日配”方式;在网络经济时代,为了配合和执行电子商务的配送,也可采取“时配”方式,如“e国一小时”配送就是属于“时配”。2、区域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是指以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库存准备,向省际,乃至全国范围的用户配送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配送规模较大,一般而言,用户也较大,配送批量也较大,而且往往是配送给下一级的城市配送中心和大型商业企业。这种配送中心也配送给营业所、商店、批发商和企业用户,显然也从事零星的配送,但不是主体形式。一般而

34、言,区域型配送中心的区域范围是有限的,往往是采用“日配”和“隔日配”可以覆盖的地区。如果地域范围广阔,往往建立物流中心来衔接城市配送中心,进行分层次的分销和配送,而不由一个配送中心进行大范围的覆盖。2.4.3按照配送中心的内部特性分类1、储存型配送中心储存型配送中心是指有很强储存功能的配送中心。一般来讲,在买方市场下,企业成品销售需要有较大的库存支持,其配送中心可能有较强储存功能;在卖方市场下,企业原材料、零部件供应需要有较大的库存支持,这种供应配送中心也有较强的储存功能。大范围配送的配送中心,需要有较大库存,也可能是储存型配送中心我国目前拟建的一些配送中心,都采用集中库存的形式,库存量过大,

35、多为储存型配送中心。2、流通型配送中心流通配送中心是指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功能,仅以暂存或随出方式进行配货、送货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的典型方式是,大量货物整进并按一定批量零出,采用大型分货机,进货时直接进入分货机传送带,分送到各用户货位或直接分送到配送汽车上,货物在配送中心里仅做少许停滞。例如日本的阪神配送中心,中心内只有暂存,大量储存则依靠一个大型补给仓库。3、加工型配送中心加工配送中心是指具有加工职能,根据用户的需要或者市场竞争的需要,对配送物进行加工之后再进行配送的配送中心。在这种配送中心内,有分装、包装、初级加工、集中下料、组装产品等加工活动。世界著名连锁企业肯德基和麦当劳的配送中心

36、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在工业、建筑领域、生混凝土搅拌的配送中心也是属于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2.4.4按配送设施的归属和服务范围分类1、自用(自有)型配送中心自用型配送中心是指隶属于某一个企业或企业集团,通常质为本企业服务,不对本企业或企业集团外开展配送业务的配送中心。例如美国沃尔玛公司的配送中心即为其公司独资建立,专门为本公司所属的零售门店配送商品。这类配送中心可以在逐步对外开展配送业务的基础上向公用型配送中心转化。2、 公用型配送中心公用型配送中心是以盈利为目的,面向社会开展物流服务的配送组织。其主要特点是服务范围不局限于某一企业或企业集团内部。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服务逐步次那个其他

37、行业中分化独立出来,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公用型配送中心作为社会物流的一种组织形式已在国内外迅速普及起来。3、 合作型配送中心合作型配送中心是指隶属于几个企业或企业集团,即配送中心的服务对象为几个特定的企业。其主要特点是这些企业既想对自己的配送需求拥有一定的决定权,以便更好地生产或销售,但其配送能力又有限或者配送规模不适合单独自建配送中心,此情况下这些企业便共建配送中心,利用配送资源的互补性,既能够对配送拥有一定的决定权,又不浪费资源。第三章 配送中心选址存在的问题目前关于配送中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配送中心总体布局、配送中心运输路径的选择。其中,配送中心的选址是研究后

38、两个问题的前提 ,只有在确定配送中心选址的基础之上,才能讨论配送中心布局及运输路径的选择。因此,对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是物流系统优化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所谓配送中心选址,是指在一个具有若干供应点及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选一个或多个地址设置配送中心的规划过程,较佳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案是使商品通过配送中心的汇集、中转、分发、直至输送到需求点的全过程的效益最好。3.1配送中心选址的概念配送中心选址是指在一个具有若干供应点及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选一个地址设置配送中心的规划过程。较佳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案是使商品通过配送中心的汇集、中转、分发,直至输送到需求点的全过程的效益最好。配送中心拥有众多

39、建筑物、构筑物及固定机械设备,一旦建成很难搬迁,如果选址不当,将付出长远的代价。因此,配送中心的选址是配送中心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步。3.2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配送中心选址过程应同时遵守适应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战略性原则。1、适应性原则。配送中心的选址必须与国家以及省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相适应,与国家物流资源分布和需求分布相适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2、协调性原则。配送中心的选址应将国家的物流网络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考虑,使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在地域分布、物流作业生产力、技术水平等方面互相协调。3、经济性原则。配送中心的发展过程当中,有关选址的费用,主要包括建设费用以及经营费用

40、两个部分,配送中心的选址定在市区还是郊区,其未来物流辅助设施的建设规模以及建设费用、物流运输费用等是不同的,选址是应当以总的费用最低作为配送中心选址的经济性原则。4、战略性原则。配送中心的选址,应具有战略眼光。一是要考虑全局,二是要考虑长远。局部要服从全局,目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既要考虑目前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日后发展的可能。3.3影响配送中心选址的因素现代物流学原理已经证明,在城市现代物流体系规划过程中,配送中心的选址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象条件。配送中心选址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气象条件有温度、风力、降水量、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蒸发量等指标。如选址时要避开风口,因为在风口建

41、设会加速露天堆放商品的老化。地质条件。配送中心是大量商品的集结地,某些容重很大的建筑材料堆放起来会对地面造成很大压力。如果配送中心地面以下存在着淤泥层、流砂层、松土层等不良地质条件,会在受压地段造成沉陷、翻浆等严重后果,为此,配送中心选址要求土壤承载力要高。水文条件。配送中心选址需远离容易泛滥的河川流域与上溢地下水的区域。要认真考察近年的水文资料,地下水位不能过高,洪泛区、内涝区、故河道、干河滩等区域绝对禁止使用。地形条件。配送中心应选择地势较高、地形平坦,且应具有适当的面积与外形。若选在完全平坦的地形上是最理想的,其次选择稍有坡度或起伏的地方;对于山区陡坡地区则应该完全避开。在外形上可选择长

42、方形,不宜选择狭长或不规则形状。2、经营环境因素经营环境。配送中心所在地区的优惠物流产业政策对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产生重要影响,数量充足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条件也是配送中心选址考虑的因素之一。商品特性。经营不同类型商品的配送中心最好能分别布局在不同地域。如生产型配送中心的选址应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工业布局等紧密结合进行考虑。物流费用。物流费用是配送中心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大多数配送中心选择接近物流服务需求地,例如接近大型工业、商业区,以便缩短运距、降低运费等物流费用。服务水平。服务水平也是配送中心选址所需考虑的因素。由于现代物流过程中能否实现准时运送是衡量配送中心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

43、在配送中心选址时,应保证客户可在任何时候向配送中心提出物流需求,都能获得快速满意的服务。3、基础设施状况交通条件。配送中心必须具备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最好靠近交通枢纽进行布局,如紧临港口、交通主干道枢纽、铁路编组站或机场,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连接。公共设施状况。配送中心的所在地,要求城市的道路、通信等公共设施齐备,有充足的供电、水、热、燃气的能力,且场区周围要有污水、固体废弃物等的处理能力。对于水电等资源,如果它是设施大量需要的,在选址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供应量是否充足,而且还要考虑其费用是否可以承受。4、其他因素国土资源利用。配送中心的规划应贯彻节约用地、充分利用国土资源的原则。配送中心一般

44、占地面积较大,周围还需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为此地价的高低对布局规划有重要影响。此外,配送中心的布局还要兼顾区域与城市规划用地的其他要素。环境保护要求。配送中心的选址需要考虑保护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等因素,尽可能降低对城市生活的干扰。对于大型转运枢纽,应适当设置在远离市中心区的地方,使得大城市交通环境状况能够得到改善,城市的生态建设得以维持和增进。周边状况。由于配送中心是火灾重点防护单位,不宜设在易散发火种的工业设施(如木材加工、冶金企业)附近,也不宜选择设在居3.4配送中心选址的基本程序配送中心的选址直接影响配送中心各项活动的成本,同时也关系到配送中心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因此,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布局

45、必须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自身经营的特点、商品特性及交通状况等因素,在详细分析现状及预测的基础上对配送中心进行选址。第一步 外部条件论证1、交通运输条件。配送中心地址选择应靠近交通运输枢纽,以保证配送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2、 用地条件。配送中心建设须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土地的来源、地价、土地的利用程度等要充分考虑并落实。3、顾客分布情况。准确掌握配送中心现有服务对象的分布情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变化情况,因为顾客分布状况的改变、配送商品数量的改变及顾客对配送服务要求的改变都会对配送中心的经营和管理产生影响。4、政策法规条件。掌握政府对配送中心建设的法律法规要求,那些地区不允许建设

46、配送中心、那些地区政府有优惠政策等。5、附属设施条件。配送中心周围的服务设施也是考虑的因素之一,如外部信息网络技术条件,水电及通信等辅助设施,北方地区的供暖保温设施等。6、 其他。要考虑不同类别的配送中心对选址的需要的不同的。如有些配送中心所保管的商品有保温设施、冷冻设施、危险品设施等对选址都有特殊要求。第二步 配送中心内部业务分析预测1、业务量分析。配送中心的主要业务量有以下几个方面。供应商到配送中心的运输量;配送中心向用户的配送量;配送中心储存保管的数量;配送中心流通加工业务量;配送中心搬运装卸业务量。 以上的业务量在不同时期会有波动,因此,要对所采用的数据水平进行研究,除了对现状的各项数

47、据进行分析外,还必须对业务量进行准确预测。2、成本分析。配送中心的成本主要有伴随业务量发生的相应成本及其他管理费用。值得注意的是运输成本是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加工、装卸搬运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应进行准确分析。第三步 地址筛选 在对所取得的上述资料进行充分的整理和分析,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对需求进行预测后,就可以初步确定选址范围,既确定初始地址。第四步 决策分析对筛选后的初始地址进行选址,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决策。由于配送中心的投资额较大,可采用定量决策方法进行决策。定量分析可针对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如对单一配送中心进行选址,可采用重心法进行计算。第五

48、步 结果评价结合市场适应性、购置土地条件、服务质量等,对计算所得结果进行评价,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价。第六步 复查分析其他影响因素对决策结果的相对影响程度,分别赋予它们一定的权重,采用加权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复查。如果复查通过,则为最终计算结果;如果复查发现原计算结果不适用,则返回第三步继续计算,直至得到最终结果为止。第七步 确定选址结果在用加权法复查通过后,则计算的结果即为最终的计算结果。3.5配送中心选址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商业和零售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物流配送中心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较之国外先进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水平以及我国零售业快速扩张的需求而言,我国的物流配送中心在配送比例、物流成本、信息化水平、配送技术等方面依然存在着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1、物流配送中心基础设施薄弱,利用率低,发展缓慢长期以来 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基础设施投入较少。配送中心一般需要资金投入大,设备和设施都很昂贵,且回收期长,致使许多企业不愿投入和购置设备。尽管近几年来,我国物流配送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