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 课后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6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8920338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与金融 课后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财政与金融 课后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与金融 课后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与金融 课后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财政与金融 课后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第 6 页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亦称“公共财货”、“公共物品”。市场失灵: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通过对财政收入而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有计划地进行分配的过程。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实行特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目标,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属于财政分配的第一个阶段,是国家将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拥有的一部分社会产品,通过一定形式的渠道筹集起来形成的货币资金的总和。国债依存度:即

2、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指财政支出依靠债务收入来安排的程度。财政偿债率:即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反应了财政偿还到期国债本息的能力。国债余额管理:是指立法机关不具体限定中央政府当年国债发行额度,而是通过限定一个年末不得突破的国债余额上限以达到科学管理国债规模的方式。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预算体制,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确定的预算体制,是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预算收入,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财权财力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货币制度:是指一国由法律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金融市场: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本流通,办理各种票

3、据和有价证券活动的总称。期货交易:是指商品的交割和结算要在商品成交后的一定时期中进行结算时,按买卖契约成立时的行市,而不是按照交割时的行市进行结算。期货: 是现在进行买卖,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还可以是金融指标。期权:又称“选择权”,是指一种能在未来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而金融期权则是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为标的物的期权交易方式。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特里芬难题: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

4、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难题”1、我国财政收入包括哪些:(选择填空题) 按形式分类: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收费收入、其他收入 按来源分类:经济成分: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外商独资经济收入 经济部门: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第三产业收入2、非税收入主要

5、包括哪些:(选择填空题) 1、行政事业性收费 2、政府性基金 3、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4、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5、彩票公益金 6、罚没收入 7、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 8、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9、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一、简述财政的基本职能: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在凭借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分配关系。财政职能是由财政本质所决定的财政所固有的功能和职责,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有以下三种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动员社会资源,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6、。在市场经济中,财政不仅是一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分配者,也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者。(二)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征税或不征税、多征税或少征税,从事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支出项目,实现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的合理调整。在政府对收入分配不加干预的情况下,这种分配往往是不公平的,而市场对此无能为力,只有依靠政府财政的分配只能才能对这种不公平现象加以调节。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主要通过税收调节、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手段来实现。(三)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在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时期实行盈余财政,熨平经济波动。政

7、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相机抉择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达到稳定经济的目标。二、外部性怎么解决:(案例分析题)(一)是什么:外部性指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性。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指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了利益和好处,而所有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补偿。如企业的科研活动。负外部性指产品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损害,但未给受害者应有的补偿。如企业生产的污染行为。 (二)解决外部性的常用方法:征税与补贴,可以对负的外部性征收税费,抑制产生负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对正的外部性给予补贴,激励产生正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采取征税与补

8、贴的方法存在的不足:征税与补贴问题上难以量化,征收补贴的数量难以清晰界定,这易助长腐败现象,破坏经济市场。 (三)为弥补征税与补贴方法的不足,我们可以将外部性内部化,利用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从产权学派获悉, 在交易成本较低或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楚,并允许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或社会产值最大化的安排。利用政府有形的手,清晰界定产权,以及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使交易成本降低。这就是外部性内部化,以此解决外部性的问题。三、财政支出的形式:财政拨款, 财政性贷款,财政补贴四、财政补贴的特点:(1)政策性,即财政补贴的对象,补贴的数额,补贴的期限等都是按照一定时期的国家政策制定;

9、(2)灵活性,国家一般根据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及时地修正和调整财政补贴;(3)时效性,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是随着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而修正,调整和更新。五、财政支出的原则:1、公平分配原则 2、效益原则 3、稳定发展原则六、评价财政支出效益常用的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 2、最低成本法 3、公共劳务收费法 4、综合指数法 5、公众评判法七、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对国家将提高水价的看法:八、以国家对助学贷款进行贴息为例,说明转移性支出对社会分配的影响答题技巧:1、正的外部性 2、如何解决(内部化) 九、什么是税收制度?税收制度体系中由哪些方面的税收制度构成?P35税收制度:简称税制,一般指国家通过立

10、法程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这里的税收制度是狭义的,指各种税的基本法律制度,体现了税收的征纳关系.税收基本法规是税收制度的核心部分,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税收的各种法律、条例,是各种税收的基本法律规范;二是各种税收法律、条例的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是对各种税收法律、条例所作的扩展性或限定性、解释性规范;三是各种税收的具体规定,是对税收法律、条例或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所作的补充性规定。十、税种性的法规由哪些要素构成?税收制度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和违章处理等。其中, 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是税收制度的基本环节。十一、国际反避

11、税的措施有哪些?1、从纳税义务上制度具体措施如纳税人某些交易的价格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和同意;2、不断调整和完善税法, 如取消延期纳税; 3、强化税收的征收管理, 如成立专业的反避税机构; 4、加强国际税收合作, 如开展国家之间的税收情报交换。十二、为什么说税率是税收制度的核心?第一、税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政府税收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税收负担的轻重。第二、税率充分体现了政府的经济、社会政策。税率低,意味着对某些产业或行为的鼓励,而税率高,意味着对某些行业或行为的限制;对低收入者实行低税率甚至免税(相当于是零税率),则意味着对低收入者的照顾优惠,而对高收入者实行高税率,则意味着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调节

12、,以期缩小收入的差别。十三、国债的偿还方式:(一)还本方法:1、抽签分次偿还法 2、到期一次还清法 3、以新替旧偿还法 4、市场购销偿还法(二)付息方法:1、分期逐步偿还法 2、到期一次还清法十四、国债的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包括增加税收,增发货币,举借国债 2、对财政预算进行季节性资金余缺的调剂 3、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十五、国债的发行方式:1、直接发行:财政部面向全国,直接销售国债;2、代销发行:财政部委托代销者负责国债的销售,向代销者支付手续费;3、承购包销发行: 各地的国债承销机构组成承购团, 通过与财政部签订承销协议来决定发行条件, 承销费用和承包商的义务。 4.公墓法:通过

13、在金融市场上公开招标的方式发行国债。十六、什么是国债的负担,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国债是国家遵循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集中部分社会资金所形成的债务。国债到期时,国家必须向国债持有人还本付息,国债的这一偿还性,决定了国债必然存在一个负担问题。 包括:1、国债认购者的负担 2、政府即债务人的负担 3、纳税人负担 4、代际负担十七、国家预算的特征:1、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2、国家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3、国家预算是集中分配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十八、分税制的特点:P811、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强调以事权为基础划分财政。2、维护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体现为收入的大头在中央,支出的大头在地方

14、。3、各级财政摇篮有自己独立的主体税种。4、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用于解决中央与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地区间的横向不平衡。十九、国家预算的原则:1、公开性 2、可靠性 3、完整性 4、统一性 5、年度性二十、就你在生活中的体验,请说明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P89-911、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2、在生活中,当货币表现和衡量价值时,就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时,便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货币推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手段职能;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存在,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

15、当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3、货币的五种职能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职能都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的反映。其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所有商品首先要借助价值尺度表现其价格,然后才通过流通手段实现其价值。正因为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随时可购买商品,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可用于各种支付,所以人们才贮藏货币,货币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世界货币职能则是其他各个职能在国际市场上的延伸和发展。从历史和逻辑上讲,货币的各种职能按顺序随着

16、商品流通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从而反映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历史发展进程。二十一、简述纸币与信用货币的异同:相同点:两者都是没有金属作为准备的价值支付符号。不同点:纸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信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纸币反映的是国家信用,而信用货币则是银行信用、商业信用二十二、信用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1、商业信用 2、银行信用 3、国家信用 4、消费信用 5、民间信用二十三、某人借款5000元,若月利率为9,借款期限为4个月,按单利计算,到期后借款人应支付多少利息? 解:利息=5009%4=180(元)二十四、某人借款4000元,若年利率为10%,两年后到期,按复利计算,到期后,借款人应

17、支付多少利息?解:利息=(400010%)+400010%(1+10%)=400+440=840(元)二十五、利率的作用(非常重要)P105 需要对照书本认真参阅。利率既有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又有对微观经济的调节作用,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间接作用。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经济杠杆,是各国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行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工具。(一)利率对宏观经济的作用:1、聚集社会闲散资金 2、优化产业结构 3、协调消费和积累的比例 4、调节信贷规模 5、稳定货币流通 6、平衡国际收支(二)利率对微观经济的作用:1、利率能够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利率能够诱发和引导人们的储蓄和消

18、费行为。二十六、什么是金融市场?P108其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P110-111金融市场:是实现货币接待和资本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活动的总称。狭义的金融市场一般限定在以有价证券为金融工具的交易活动。构成要素: 1、金融市场的主体:市场参与者,包括政府、中央银行、商业性金融机构、企业以及居民。2、金融市场的客体: 金融工具,包括票据(支票汇票本票), 可转让定期存单、债券、国库券、基金、证券及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等。二十七、货币市场的工具有哪些?P113-116 5种1、票据市场 2、同业拆借市场 3、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 4、短期国债市场 5、回购协议市场二十八、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有哪些区

19、别?各包括哪些子市场? (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都是资金的市场。二者的区别在于资金的长短上。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市场。也就是说货币市场中的产品或证券都是在一年内到期的,如短期国债、银行汇票等;资本市场的产品或证券都是永久的或长期的,如股票、20年期公司债券等。此外,二者的风险系数不同,时间越短,兑现性越强的有价证券风险越小,反之越大。二者的用途也不同,前者解决流动资金,短期资金问题,后者解决资本结构,长期资金问题。(二)货币市场的子市场:票据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可转让大额定期市场,短期国债市场,回购协议市场; 资本市场的子市场:证券市场,长期借贷市场。 二十九、西方国家的

20、金融机构体系的基本构成是什么?西方传统划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非要银行金融机构现代西方划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三十、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关系怎样?我国的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一)中国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二)在业务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对商业银行实行:1、存款准备金制度 2、确立基准利率 3、办理再贴现 4、提供贷款并确定贷款数额、期限、利率和方式。(三)在银行业宏观调控和监管上,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对商业银行:1、随时在业务方面进行稽核、检查 2、有权要求其按规定提供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其它财务会计报

21、表和资料3、统一编制统计数据、报表,并按国家规定已公布 4、组织和协调商业银行相互之间的清算事项,提供清算服务。(四)在协调关系上,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其分支机构,对各商业银行之间的在业务方面的分歧负责调解和仲裁。 三十一、什么是政策性银行,我国有哪些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十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有哪些?1、资产业务指将其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它是中央银行调控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总闸门。包括贷款业务、证券业务、储备资产业务 2、负债业

22、务指中央银行以负债形式获得资金来源,是资产业务的基础。包括货币发行、代理国债、集中存款准备金等三十三、商业银行有哪些中间业务?1、结算类中间业务:汇兑业务、信用证业务、承兑业务、银行卡业务;2、代理类中间业务: 代收业务、代理融通业务;3、其他中间业务: 现金管理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三十四、如何正确把握”国际收支”这一概念?(1)国际收支的主题不仅包括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也包括那些不具有国家地位的、实行独立的经济货币政策的经济体。(2)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以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3)国际收支反应的内容是货币记录的交易。(4)国际收支是各流量的概念,它是指以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的所有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三十五、以人民币对我国为例,汇率的变动对经济有什么影响?利:1、提高我国国际地位;2、提高我国居民的购买力;3、人民币升值,降低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成本,因而有利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弊:1、抑制我国商品的出口,增加进口量;2、出口受抑制,导致我国出口生产企业的就业压力增大;3、人民币升值,使更多的外汇资产流入我国,因此外债增加,同时又导致我国金融市场风险加剧;4、汇率变动,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受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