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命底色.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3890840 上传时间:2020-11-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命底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儒家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命底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家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命底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命底色.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儒家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摘要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 决定着中国人的信仰 基础、 存在方式、 价值标准与人生态度。儒家的孝道是中国人的信仰基础, 五伦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 五 常是中国人的价值标准, 中庸是中国人的人生态度, 所以可以说, 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关键词孝道五伦五常中庸生命底色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2627( 2019) 03 0024 09 每一个民族皆有自己的文化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 是复合型文化, 由多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构成, 且具有多元性、 开放性、 包容性与

2、绵延性等特征。先 秦时期, “诸子蜂起, 百家争鸣” , 但儒墨并为显学; 两汉以后, 儒、 释、 道三家鼎足而立, 但儒学一 直处于官学地位。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正因如此, 儒 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 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 因, 决定着中国人的信仰基础、 存在方式、 价值标准与人生态度, 成为了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一、 孝道是中国人的信仰基础 孝道是儒家文化的理论根基, 在儒家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被视为天经地义之道 。孝经三 才章 云 : “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 ” 不仅如此, 儒家还

3、认为, 孝道放之四海而皆准, “行孝” 无所不通 , “违孝” 则寸步难行, 所以 孝经感应章 云 : “孝悌之至, 通于神明, 光于四海, 无 所不通 。 ” 礼记祭义 云 : “曾子曰 : 夫孝, 置之而塞乎天地, 溥之而横乎四海, 施诸后世而无朝 夕, 推而放诸东海而准, 推而放诸西海而准, 推而放诸南海而准, 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 儒家对孝道 的地位与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首先, 孝道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孝经圣治章 云 : “父子之道, 天性也, 君臣之义也。父母 生之, 续莫大焉。君亲临之, 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 谓之悖德;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 谓之悖礼。 ” 父

4、子之道, 即父慈子孝之道 。孝经 认为, 孝敬父母是人之天性, 不孝敬父母, 不仅“悖 德 ” “悖礼” , 而且还违背人之天性。 其次, 孝道是人禽区别之道。儒家认为,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 不在于语言、 政治、 思维以及 能否制造工具等方面, 而在于人有道德, 而动物没有道德 。孟子离娄下 云 : “人之所以异于禽 兽者几希, 庶民去之, 君子存之。 ” 在孟子看来, 人与禽兽的区别, 只有那么一点点, 而这一点点即是 道德。道德水平的高低是君子与庶民区别的标志, 而有无道德则是人与禽兽的本质区别。孝道为 道德之源, 从这一意义上讲, 孝道乃人禽区别之道, 孝敬父母即是人, 不孝敬父母则

5、是禽兽, 甚至禽 兽不如。 再次, 孝道是人一切行为的基础 。礼记祭义 云 : “曾子曰 : 身也者, 父母之遗体也。行父 母之遗体, 敢不敬乎?居处不庄, 非孝也。事君不忠, 非孝也。莅官不敬, 非孝也。朋友不信, 非孝 也。战阵无勇, 非孝也。五者不遂, 灾及于亲, 敢不敬乎? ” 曾子作为孔子晚年最得意的弟子, 向来 以孝著称。他认为, 我们的身体乃 “父母之遗体” , 因身体而有的一切行为无不与孝有关 , “居处不 庄 ” “事君不忠 ” “莅官不敬 ” “朋友不信” , 乃至于 “战阵无勇” , 皆是不孝的行为。 最后, 孝道是齐家治国的根本 。大学 载 :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

6、后天下平。 ” 平天下的根本 在治国, 治国的根本在齐家, 而齐家的根本乃是行孝, 所以儒家认为, 孝可移于忠 。论语学而 载 :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 鲜矣; 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 。 ” 孝经 云 : “子 曰: 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 ” 正因如此, 历代帝王皆提倡以孝治国, 视孝道为治国之本 , 新唐 书孝友传 云 : “圣人治天下有道, 曰要在孝弟而已 。父父也, 子子也, 兄兄也, 弟弟也, 推而之 国, 国而之天下, 建一善而百行从, 其失则以法绳之。故曰 孝者天下大本, 法其末也 ” 。 由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 儒家文化对孝道极为重视

7、, 从某种意义上讲, 儒家文化是以孝道为 根基的, 而孝道也深深地浸润于儒家文化之中, 成为了儒家文化最具有标志性的内容。自汉代以 来, 随着儒家文化影响的日益深远, 作为儒家文化标志性内容的孝道, 被佛教与道教等吸收, 成为了 中国人的信仰基础。 ( 一) 道教大力提倡孝道, 把行孝视为成仙的前提 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 它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上生发出来的, 其创立之初便吸收 了儒家的孝道思想 。太平经 提出 “天下之事, 孝为上第一” 的观点, 把孝推到了极高的地位。以 太平经 为主要经典的早期道教, 把孝道列为基本教义 , 太平经 云 : “父母年老且尽, 为子者知父 母老期将至

8、, 为求贤师异方, 令得丁强, 孝子之宜也。 ” 又云 : “子不孝, 则不能尽力养其亲; 弟子不 顺, 则不能尽力修明其师道; 臣不忠, 则不能尽力共敬事其君。为此三行而不善, 罪名不可除也。 ” 强调道教信徒都应该孝敬父母, 并视不孝、 不顺、 不忠为三大罪状 。太平经 之后, 深受儒家思想影 响的东晋道士葛洪, 又进一步把儒家的孝道引入道教 , 抱朴子内篇对俗 云 : “欲求仙者, 要当以 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 而但务方术, 皆不得长生也。 ” 在葛洪看来, 要想得道成仙, 必须 先学做人。人都做不好, 自然无法成仙。而做人则要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 这显然是把行孝视为了 成仙的

9、前提。 金大定年间, 全真道在中国北方兴起, 其创立者王重阳在立教之初即提出了“三教合一” 的口 号, 而其从儒家借鉴最多的便是孝道。王重阳在选拔弟子时, 以孝道为准则, 得其衣钵的“全真七 子” 皆是至孝之人。他还将孝经 列为全真道弟子的必读书目 , “劝人诵般若心经 道德 清 52 儒家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欧阳修、 宋祁 : 新唐书 第十八册,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年版, 第 5592 页。 王明编 : 太平经合校 ,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第 593, 686, 405 页。 王明 : 抱朴子内篇校释 ,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第 53 页。

10、 静 经及 孝经 , 云可以修证。 ” 王重阳将行孝视为全真道的修行之法, 不断劝诫全真道弟子孝敬 父母, 其在 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 中云 : “救度一切众生, 忠君王, 孝敬父母师资, 此是修行之法。 ” “全真七子” 继承王重阳这一思想, 把行孝视为成仙的前提。刘处玄在仙乐集 卷三中云 : “普劝诸 公, 先行孝道。 ” 王处一在 云光集 卷一中云 : “常行忠孝无私曲, 应有神明指正宗”、 “普运丹诚 须荐福, 同行真孝必通天。 ” 全真道提倡出家, 这与在家尽孝必然产生矛盾。针对这一矛盾, 全真 道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1 为了便于照顾父母, 与父母一起出家。2 把对父母的孝敬转移到师

11、父身 上, 即在家孝敬父母, 出家孝敬师父。3 把在父母床前尽孝视为小孝, 把通过修道使九祖得以超拔 视为大孝。4 提倡 “先尽人事, 后奉仙道” , 即先娶妻生子, 侍奉父母, 待儿女成人、 父母百年之后, 再 出家修道。全真道的以上措施, 把出家与尽孝统一起来, 真正把儒家的孝道理论融入了全真道的 教理教义, 充分体现了全真道对孝道的重视。 元代兴起的净明道又称 “净明忠孝道” , 其对孝道的提倡与重视超过全真道。净明道认为, 忠孝 为修道的前提与手段 , 高上月宫太阴元君孝道仙王灵宝净明黄素书 云 : “凡学黄素书 者, 要在 忠孝。忠孝之人, 持人直谅, 秉炁温恭, 是非不能摇, 淫邪

12、不可入, 十善具备, 五逆咸消, 一心之中, 外 物不汩, 自然成就, 毕竟有成, 则黄素之士以忠孝为本也。 ” 在 黄素书 看来, 要想修道就必须首先 行忠孝, 只要做到了忠孝, 就可以 “自然成就, 毕竟有成” 。在此基础上, 净明道又将忠孝的重要性进 一步提升, 提出 “孝弟道之本” 的观点 。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 云 : “道者性所有, 固非外 而铄; 孝弟道之本, 固非强而为。得孝弟而推之忠, 故积而成行, 行备而道日充。是以尚士学道, 忠 孝以立本也, 本立而道日生也。 ” 对于净明道士来说, 得道自然是其最终追求, 但“孝弟道之本” , 修 道者必须首先做到孝悌, 做到了孝

13、悌才可以推之于忠, 而 “忠孝以立本也, 本立而道日生” , 即忠孝是 修道的前提和根本, 脱离了忠孝根本无法得道。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 道教对孝道极为重视, 其不仅将行孝视为最基本的教义, 而且还将孝 道作为得道成仙的前提条件, 甚至为了解决出家与修道之间的矛盾, 想方设法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 论。按照道教的教理教义, 一个道士若想成仙, 就必须首先行孝道, 因为天上不存在不忠不孝的神 仙。从这一意义上讲, 孝道无疑是道教的信仰基础。 ( 二) 佛教为了扎根中国, 接纳了儒家的孝道理论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 因文化的差异, 受到了儒家的猛烈批评。儒家对佛教的批评主要有五个方 面, 即剃发、

14、出家、 绝嗣、 违礼和误国。在儒家看来, 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 不敢有丝毫毁伤, 而佛教 徒则要求剃发, 这是违背孝道的行为。佛教要求信徒出家修行, 这样既不能在父母床前尽孝, 又不 能娶妻生子以延续香火, 更是大逆不道。佛教徒自认为是释迦牟尼的信徒, 不跪世俗帝王, 从“孝可 移于忠” 的角度讲, 这严重违背了君臣之礼。青壮年大量出家修道, 导致劳动力和兵源减少, 使国家 经济和军事受到严重影响。从儒家对佛教的以上批评来看, 佛教与儒家的冲突主要集中在孝道 62 孔子研究2019 年第 3 期 甘水仙源录 卷一 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 , 载 道藏 第 19 册,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5、 上海, 上海 书店;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725 页。 道藏 第 25 册, 第 798, 438, 651, 652 页。 赵卫东 : 丘处机孝道思想略论 , 载 弘道 2009 年第 1 期。 道藏 第 10 册, 第 500 页。 道藏 第 24 册, 第 614 页。 朱岚 : 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发展史 , 北京,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1 年版, 第 314 页。 问题上。从理论上讲, 佛教主张六道轮回, 父母只是自己轮回的载体, 自己的生命并非由父母赋予, 所以对父母的感恩不如儒家强烈。针对来自于儒家的批评, 佛教认识到, 要想在中国扎根, 就必须

16、 首先面对孝道问题。因此, 自汉魏开始, 早期中国佛教理论家们就已经开始对来自于儒家的批评做 出回应 , 牟子理惑论 以及孙绰、 慧远等都曾尝试调和佛教与儒家孝道的冲突。但他们也只是对儒 家的批评做出被动回应, 尚未自觉、 主动、 积极地吸纳儒家的孝道理论。随着佛教中国化进程的不 断发展, 隋唐时期, 三教融合成为时代潮流, 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开始主动吸纳儒家孝道。北宋云门 宗高僧契嵩作 孝论 , 对佛教的孝道思想作了详细阐发。 契嵩在 孝论 中把孝道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言 : “夫孝, 诸教皆尊之, 而佛教殊尊 也。 ” 他认为, 孝道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虽然它发源于儒家, 但却被

17、各种宗教所尊崇, 而其中佛教对 孝道又尤为尊崇。具体讲来 , 孝论 的孝道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孝为至道之法。契嵩 认为, 天下有三本 , “夫道也者, 神用之本也; 师也者, 教诰之本也; 父母也者, 形生之本也。 ” 父母乃 天下三本之一, 正是从这一意义上, 他将孝道视为“至道之法” 。第二, 孝为戒之端。契嵩把孝道列 入佛教禅宗的戒律, 并将其视为 “戒之端” 和“大戒之所先” 。孝论 云 : “佛子情可正, 而亲不可遗 也。子亦闻吾先圣人, 其始振也为大戒, 即曰孝名为戒, 盖以孝而为戒之端也。子与戒而欲亡孝, 非 戒也。夫孝也者, 大戒之所先也。戒也者, 众善之所以生也

18、。为善微戒, 善何生邪?为戒微孝, 戒何 自邪? ” 在此基础上, 他又进一步把佛教的五戒与孝道联系起来 。孝论 云 : “五戒: 始一曰不杀, 次二曰不盗, 次三曰不邪淫, 次四曰不妄言, 次五曰不饮酒。夫不杀, 仁也; 不盗, 义也; 不邪淫, 礼 也; 不饮酒, 智也; 不妄言, 信也。是五者修, 则成其人, 显其亲, 不亦孝乎?是五者, 有一不修, 则弃 其身, 辱其亲, 不亦不孝乎?夫五戒, 有孝之蕴, 而世俗不睹, 忽之而未始谅也。 ” 第三, 以佛孝为广 孝、 神孝 。孝论 云 : “天下以儒为孝, 而不以佛为孝, 曰: 既孝矣, 又何以加焉?嘻!是见儒而未见 佛也, 佛也极焉。

19、以儒守之, 以佛广之; 以儒入之, 以佛神之。孝其至且大矣。 ” 契嵩认为, 天下之 人皆知儒家讲孝道, 却不知佛教也讲孝道, 而且佛教的孝道是广孝和神孝, 比儒家的孝道意义更加 深远。通过契嵩的 孝论 可以看出, 随着佛教的中国化, 儒家的孝道被佛教所吸收, 并形成了佛教 独特的孝道观。从佛教视孝道为 “至道之法 ” “大戒之所先” 来看, 佛教显然把孝道视为了自己的信 仰基础。 除此之外,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 也吸收了儒家的孝道理论, 并将其融入了自 己的理论体系。基督教早在唐代就已传入中国, 但不断受到抵制,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其不接受 儒家的孝道理论。最近三十年来,

20、基督教在中国发展迅猛, 原因虽然很复杂, 但应包括以下两个方 面: 一是其开始尝试接受儒家的孝道理论。二是经过自清末以来的历次打击, 中国基层社会的孝道 基础受到了极大冲击, 为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空间。伊斯兰教本来就主张孝敬父母 , 古兰 经 第 17 章第 23 节说 : “你的主曾下令说: 你们应当只崇拜他, 应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们中的一人 或者两人在你的堂上达到老迈, 那末, 你不要对他俩说 : 呸! 不要喝斥他俩, 应当对他俩说有礼貌 的话。 ” 在中国化过程中, 伊斯兰教与儒家在思想上不断融合, 进一步接纳了儒家的孝道理论。 总之, 因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深刻影响, 孝道成为了中

21、国人的信仰基础。只要是中国人, 只要 72 儒家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契嵩 : 镡津文集 卷三孝论 , 载中华大藏经 卷七十九, 北京, 中华书局, 1997 年版, 第 799, 799, 799, 800801, 800 页。 古兰经 , 马坚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第 214 页。 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无论有什么样的宗教信仰, 不管认同不认同儒家, 都必须接受儒家的孝道。 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说, 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二、 五伦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 中西文化都肯定人是社会性的存在, 但西方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 而中国古代社会却是一个伦 理社会。契

22、约社会以契约或法律来维持社会的秩序, 伦理社会则以伦常与道德来维持社会秩序。 中国古代社会因受儒家文化影响, 以血缘关系来确定人的存在方式。儒家认为, 整个社会是由各种 人际关系所交织而成的一个网络, 每个人都是这个网络中的纽结, 处于多重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 这种人际关系网络以血缘亲情为基础而形成。在血缘亲情的基础上, 每一个中国人都处于一定的 伦常关系中, 能否处理好各种伦常关系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同时, 儒家还把这种伦常关 系不断向外推扩, 由家庭推扩到国家 , “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 ); 由人类推扩到万物 , “亲亲而仁 民, 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 ), 最后达到

23、“万物一体” 的境界。 儒家认为, 在各种复杂的伦理关系中, 有五种关系是最基本的, 即“五伦” 。中庸 : “天下之达 道五, 所以行之者三: 曰君臣也, 父子也, 夫妇也, 昆弟也, 朋友之交也; 五者, 天下之达道也。 ” 按照 中庸 的说法 , “五伦” 是指君臣、 父子、 夫妇、 昆弟和朋友五种人伦关系, 处理好这五种人伦关系可 以通行于天下, 所以 中庸 又称其为“五达道” 。对于这五种人伦关系, 儒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道 德要求 , 孟子滕文公上 云 :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 饱食、 暖衣、 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 使契为司徒,

24、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 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 按照 孟子 的以上说法, 父子关系重在有亲, 君臣关系重在有义, 夫妇关 系重在有别, 长幼( 兄弟) 关系重在有序, 而朋友关系重在有信。在孟子 的基础上, 后儒又进一步 把 “五伦” 与 “五常” 相配, 君臣关系对应的是义, 父子关系对应的是仁, 夫妇关系对应的是智, 兄弟 关系对应的是礼, 朋友关系对应的是信。五种人伦关系, 共有十个参与主体 , 礼记礼运 针对每 一个参与主体又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要求, 即“十义” ( 人义) 。礼记礼运 : “何谓人义?父慈、 子 孝, 兄良、 弟弟, 夫义、 妇听, 长惠、

25、 幼顺, 君仁、 臣忠, 十者谓之人义。 ” 从发生学上讲, 这五种人伦关系最早产生的应该是夫妇关系 , 易传序卦 云 : “有天地然后 有万物,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有君臣然 后有上下, 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 在 易传序卦 看来 , “五伦” 中的夫妇关系最为重要, 因其是 其他几种人伦关系的基础, 故称之为 “人之大伦” 。以上虽然没有提到兄弟与朋友两种伦常关系, 但 实已蕴涵其中, 这两伦皆出于父子之后。若从五伦的性质来看, 实际上这五种关系可以分为两类: 君臣、 父子、 夫妇是纵向关系, 或者说是一种上下关系。君臣、 父

26、子作为上下关系, 这是容易理解的, 而夫妇作为上下关系在今天有些难以理解。因古人崇尚男尊女卑的观念, 汉人以君臣、 父子、 夫妇 为 “三纲” , 脱胎于天道之阴阳, 按 “阳尊阴卑” 之说, 以君、 父、 夫为尊, 以臣、 子、 妇为卑, 所以夫妇关 系也被视为一种上下关系。昆弟( 兄弟) 、 朋友是横向关系。兄弟虽也有上下之义, 但与君臣、 父子 相比, 毕竟有所差别, 因为兄虽长于弟, 但属于同辈关系。兄弟、 朋友这种横向关系, 又被儒家视为 左右关系。因此 , “五伦” 就可以归结为两种关系, 即上下关系与左右关系, 这两种关系几乎可以囊 括所有的人际关系。 为了处理好这五种人伦关系,

27、 儒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原则, 即 “絜矩之道” 与“忠恕之道” 。大 82 孔子研究2019 年第 3 期 学 云 :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 毋以使下; 所恶于下, 毋以事上; 所恶于前, 毋以先后; 所恶于后, 毋以从前; 所恶于右, 毋以交于左; 所恶于左, 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 前已述及, “五伦” 可以分为上下和左右两种关系, 而“絜矩之道” 则是处理这两种关系的总的原则 。“忠恕之 道” 是孔子思想的 “一以贯之” 之道, 它是处理五种伦常关系最基本的原则 。论语雍也 云 : “夫 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 ” “

28、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 人” 即是 “忠 ” 。论语卫灵公 云 : “子贡问曰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即是“恕” 。“忠” 和“恕” 是处理伦常关系最基本的 原则 , “忠” 是正面表述 , “恕” 是反面表述, 其实两者所要表达的意义相同。虽然我们把“絜矩之道” 和 “忠恕之道” 视为处理五种伦常关系的两个原则, 但实际上它们所说的是一件事, 只是从不同角度 加以阐述而已。两者所遵循的都是 “推己及人” 的原则, 而 “推己及人” 又是儒家重视血缘亲情关系 的重要体现。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以下两点

29、: ( 一) 儒家把所有的社会关系归结为君臣、 父子、 夫妇、 长幼 ( 昆弟) 、 朋友这五种关系, 而且认为其他人际关系也都可以囊括在这五种关系之中, 这五种关系是 一个人在社会中存在所不可缺乏的, 也是无法逃避的。( 二) 儒家从伦理的角度来规定这五种关系, 即这五种关系是一种道德的关系, 而不是契约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 儒家的五伦决定了中国人的 存在方式,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是在这五种关系中存在, 并通过处理这五种关系来体现着自身的人生 价值。 三、 五常是中国人的价值标准 儒家针对道德主体修身的需要, 提出了许多具体的道德要求, 比如, 智、 仁、 勇 “三达德” , 仁、 义、 礼

30、、 智 “四德” , 礼、 义、 廉、 耻“四维” , 仁、 义、 礼、 智、 信“五常” , 圣、 智、 仁、 义、 忠、 信“六德” , 孝、 悌、 忠、 信、 礼、 义、 廉、 耻 “八德” 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仁、 义、 礼、 智、 信“五常” 。“五常” 的提出有一个发 展过程。孔子在 论语 中虽然已提到了仁、 义、 礼、 智、 信五个概念, 而且还经常“仁礼并称” “仁智 双彰” , 但却没有把这五个概念作为一个整体去看待。孟子始将仁、 义、 礼、 智并提, 称之为“四端” , 并将这四者置于人性之中, 视之为人之为人的内在本性 。孟子告子上 云 : “恻隐之心, 人皆有 之; 羞

31、恶之心, 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恻隐之心, 仁也; 羞恶之心, 义 也; 恭敬之心, 礼也; 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 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 ” 到了西汉 时期, 董仲舒将五者并提, 称之为 “五常 ” , 汉书董仲舒传 云 : “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 王者所 当修饬也; 五者修饬, 故受天之佑, 而享鬼神之灵, 德施于方外, 延及群生也。 ” 自此之后, 仁、 义、 礼、 智、 信五者并提开始出现, 比如白虎通义性情 云 : “五性者何谓?仁义礼智信也。仁者, 不 忍也, 施生爱人也。义者, 宜也, 断决得中也。礼者, 履也, 履

32、道成文也。智者, 知也, 独见前闻, 不惑 于事, 见微知著也。信者, 诚也, 专一不移也。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 得五气以为常, 仁义礼智信 也。 ” 最终 “五常之道” 成为了儒家的核心理念与道德要求。 作为五种道德要求 , “五常” 与 “五伦” 有一定的对应性。换言之 , “五常” 是针对“五伦” 提出来 92 儒家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班固 : 汉书 第八册, 北京,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2505 页。 陈立 : 白虎通疏证 , 北京, 中华书局, 1994 年版, 第 381382 页。 的, 是对处理君臣、 父子、 夫妇、 昆弟、 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的基本要求 。“五

33、常” 的提出有一个过程, 其 与 “五伦” 的对应也是逐步形成的 。论语学而 载曾子曰 :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又载子夏言 : “贤贤易色, 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 两人显然是把守信视为了与朋友交往的最基本原则 。大 学 云 : “为人君, 止于仁; 为人臣, 止于敬; 为人子, 止于孝; 为人父, 止于慈; 与国人交, 止于信 。 ” 大 学 已开始针对君臣、 父子等人伦关系提出具体的道德要求。郭店楚简六德 针对夫、 妇、 父、 子、 君、 臣六种身份, 提出了相应的道德要求, 即

34、智、 信、 圣、 仁、 义、 忠, 夫对应智, 妇对应信, 父对应圣, 子 对应仁, 君对应义, 臣对应忠。孟子滕文公上 云 :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 父子对应的是亲, 君臣对应的是义, 夫妇对应的是别, 长幼对应的是序, 朋友对应的是 信 。孟子尽心下 又云 : “口之于味也, 目之于色也, 耳之于声也, 鼻之于臭也, 四肢之于安佚也, 性也, 有命焉, 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 义之于君臣也, 礼之于宾主也, 知之于贤者也, 圣人之 于天道也, 命也, 有性焉, 君子不谓命也。 ” 父子对应仁, 君臣对应义, 宾主对应礼, 贤者对应知, 圣人

35、 对应天道。显然, 到了孟子的时候, 仍然没有形成 “五伦” 与 “五常” 的对应关系。到了汉代 , “五常” 通过 “五行” 与 “五伦” 建立了对应关系, 即君臣对应义、 父子对应仁、 夫妻对应智、 昆弟( 长幼) 对应 礼、 朋友对应信。 仁、 义、 礼、 智、 信 “五常之道” 在儒家学说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既是君子与小人之分野, 又 是人禽之别的标志 。论语里仁 云 : “子曰 :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 ” 论语宪问 又云: “子曰 :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 在孔子看来, 仁、 义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 志, 能做到仁和义就是君子, 做不到仁和义就

36、是小人 。孟子公孙丑上 云 : “夫仁, 天之尊爵也, 人之安宅也 。 ” 孟子尽心下 又云 : “仁也者, 人也。合而言之, 道也。 ” 通过孟子将仁视为“人之安 宅” , 认为 “仁也者, 人也” 来看, 其显然是将仁作为人之为人的标志。孟子虽然只提到仁, 没有提到 义、 礼、 智, 但其实乃举其一以概其余。因为仁、 义、 礼、 智既然被视为了人之本性, 那么, 它们必然是 人之为人的道德本质, 这是一个整体, 缺一不可。其言 : “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

37、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 孟子公孙丑上 )虽然当时尚未 有 “五常” 之概念, 但孟子已将仁、 义、 礼、 智四者并提, 并视之为人与禽兽的本质区别所在。荀子也 有类似看法 : “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 有生、 有知, 亦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 ”( 荀子王制 )荀子认为, 人之所以“最为天下贵” , 乃是因为与水火、 草木、 禽兽 等相比, 人有气、 有生、 有知且有义, 而是否有义就是区分人与禽兽的关键。显然, 在儒家看来, 能否 践履仁、 义、 礼、 智、 信 “五常之道” , 既是判断一个人道德水

38、平高低的基本标准, 也是衡量一个人是不 是一个合格的人的最低要求。 随着儒家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尤其是汉代“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之后, 儒家的五常之道已 浸入中国人的骨髓, 成为了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进行价值评判的根本标准。虽然在历史上, 尤其是近 代以来, 儒家文化备受打击, 但即使在儒家文化地位最低的时候, 仁、 义、 礼、 智、 信作为中国人的价 03 孔子研究2019 年第 3 期 李零 : 郭店楚简校读记 ( 增订版)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第 171 页。 李存山 : “五行” 与 “五常” 的配法 , 载侯仁之主编 : 燕京学报 第二十八期, 北

39、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值标准这一点却丝毫也没有被动摇。直到今天, 只要是一个中国人, 不管有什么样的文化与教育背 景, 也不管有什么样的宗教信仰, 更不管是否认同儒家, 概无例外, 皆以仁、 义、 礼、 智、 信作为自己的 价值标准。当有人以仁、 义、 礼、 智、 信来评判我们的时候, 我们知道这是在夸赞我们, 所以会感到高 兴; 而当有人说我们不仁、 不义、 无礼、 无智、 无信时, 我们都知道这是在骂我们, 心中自然会感到不 快或愤怒。我们的表现充分说明, 儒家仁、 义、 礼、 智、 信 “五常之道” 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血脉, 成为 了中国人的价值评判标准。 四、 中庸

40、是中国人的人生态度 中庸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孔子在 论语 中已提出这个概念。在孔子看来, 中 庸既是一种道德境界, 又是一种处事方法 。论语雍也 云 : “子曰 : 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 由 “中庸之为德” 来看, 孔子将中庸视为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 而且认为很少有人能够 达到这种境界 。论语子罕 又云 : “子曰 :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 我 叩其两端而竭焉 。 ” 中庸 也云 : “子曰 :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 端, 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 ” 不管是 “叩其两端而竭” , 还是“执其

41、两端, 用其中于民” , 在这里 所说的都是中庸的处事方法。虽然作为一种道德境界与作为一种处事方法有很大差别, 但两者之 间并不矛盾, 因为它们可以通过人生态度来加以联结。中庸作为一种人生态度, 向上可以提升为高 明的人生境界, 向下可以落实为具体的处事方法, 而这一点也恰好符合中庸 中所说的“极高明而 道中庸” 的原则。 中庸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要明确这一点, 就必须首先了解中庸的基本内涵。对于中 庸的内涵, 历来有不同的理解, 汉代郑玄言 : “名曰中庸者, 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 用也。 ” 又 言 : “庸, 常也, 用中为常, 道也。 ” 郑玄认为 , “庸” 有两种不同的涵

42、义: 一种是“用” , 在这一意义下, “中庸” 即是 “以中为用” ; 一种是“常” , 在这一意义下 , “中庸” 即是“用中为常” 。不管是“以中为 用” , 还是 “用中为常” , 实际上都是在 “用” 的意义上来理解中庸, 强调的主要是一种处事方法。何 晏、 朱熹的理解与郑玄有所不同, 他们认为“庸” 是“平常” 的意思。何晏认为 , “庸, 常也, 中和可常 行之德也。 ” 而朱熹认为 , “中者, 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之名。庸, 平常也。 ”其中, 朱熹的解释影响 最大, 所以不偏不倚、 无过无不及便成为中庸的最基本意义。 朱熹以 “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 来理解中庸, 实际上是

43、把中庸理解为一种“中立不倚” 的人生态 度, 而这种人生态度也正是孔子所大力提倡的 。中庸 云 : “子路问强。子曰 : 南方之强与?北方 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 不报无道, 南方之强也, 君子居之。衽金革, 死而不厌, 北方之强也, 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 强哉矫!中立而不倚, 强哉矫! ” 学生子路问孔子什么是“强” ?孔 子列举了两种不同的 “强” : 一种是南方之强, 即“宽柔以教, 不报无道” , 而另一种是北方之强, 即 “衽金革, 死而不厌” 。孔子认为, 南方之强过柔, 而北方之强过刚, 两者都不是自己所想要的“强” , 13 儒家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程树德 :

44、 论语集释 第 1 册, 北京, 中华书局, 1990 年版, 第 425 页。 郑玄注, 孔颖达疏 : 礼记正义 ( 下)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424 页。 何晏注, 邢昺疏 : 论语注疏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82 页。 朱熹 : 四书章句集注 ,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第 17 页。 自己所要的是 “和而不流 ” “中立不倚” 之强。由此来看, 从人生态度上讲, 孔子反对过于刚强的人 生态度, 也反对过于柔弱的人生态度, 而认同处于两者之间的中庸的人生态度 , “和而不流” “中立 不倚” 即是中庸的人生态度

45、。 中庸的人生态度对儒家产生重要影响, 主要形成以下处事原则: ( 一) 进退自如。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当遇到困境或挫折时应该如何应对?对此儒家做出了 自己的回答 。论语泰伯 云 : “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 。 ” 孟子尽心上 云 : “孟子曰 : 穷则 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 在中庸思想影响下, 儒家的人生态度有刚有柔、 有进有退 , “有道则见” 是进 , “无道则隐” 是退 ; “独善其身” 是退 , “兼善天下” 是进, 这样就形成了儒家该进则进、 该退则 退、 进退自如的行事原则。 ( 二) 好谋而成。孔子特别推崇勇, 但他对“勇” 有理性的认识。勇是一个中性概念, 既

46、可以导 向善, 也可以导向恶。义而后勇则导向善, 无义而勇则导向恶, 所以孔子反对莽夫之勇, 主张“好谋 而成 ” 。论语述而 云 : “子谓颜渊曰 :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唯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 : 子行三 军, 则谁与? 子曰 : 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者, 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者也。 ” 颜渊可以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 用舍自如, 行藏应时, 这是做到了中庸的表现, 得到孔子的赞赏。而子路虽 以勇著称, 却有勇无谋, 经常做 “暴虎冯河” 之事, 属莽夫之勇, 所以受到了孔子的批评。 ( 三) 以时行止。中庸的人生态度要求做事恰到好处, 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

47、把握时机, 动静 相宜, 这在儒家思想中也有所体现 。孟子万章下 云 : “孔子之去齐, 接淅而行; 去鲁, 曰 : 迟迟 吾行也。 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 可以久而久, 可以处而处, 可以仕而仕, 孔子也 。 ” “可以速 而速, 可以久而久, 可以处而处, 可以仕而仕” 即行动得体, 动静合宜, 是中庸原则的体现 。孟子 万章下 云 : “孟子曰 : 伯夷, 圣之清者也; 伊尹, 圣之任者也; 柳下惠, 圣之和者也; 孔子, 圣之时者 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 正因为孔子可以做到行动得体、 动静合宜, 所以孟子认为其是“集大成” 的 “圣之时者” 。 随着儒家影响力的不断深入, 中庸

48、的人生态度被中国人所接受和采纳, 并融入了中国人的血 脉, 成为了中国人文化生命的一部分。在中国至今仍有很多俗语与此相关, 比如 , “退一步海阔天 空 ” “得饶人处且饶人 ” “不为已甚 ” “做人留一线, 日后好相见” “穷寇莫追” “和而不同” 等等, 无不 是中庸的人生态度深入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体现。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中庸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 基本人生态度, 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 也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 但它却时时刻刻地在左右或影响着 我们的处事方式和价值追求。 总之,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考察可以看出,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对中国人产生 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孝道是中国人的信仰基础, 五伦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 五常是中国人的价值 标准, 中庸是中国人的人生态度。经过两千多年的浸润与沉淀, 儒家文化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精神 血脉, 成为了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决定着中国人的信仰基础、 存在方式、 价值标准和人生态度。 23 孔子研究2019 年第 3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