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正义?.doc

上传人:spr****hai 文档编号:3889997 上传时间:2020-1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谁动了正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谁动了正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谁动了正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谁动了正义?.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键入文字键入文字谁冷落了正义学者崔卫平微博: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2009年3月11日,东南快报发起了一个“老人晕倒,路人敢不敢相救”的调查,截至当天下午4点30分,跟帖留言多达3000多条,20000多名网友参与。以下是调查问卷:以下是调查结果:结果表明,愿意出手帮助的,仅占调查人群的11.76%,而不出手或会围观的却高达83.61%。律师说,救人之前,应该大喊一声;社会学家说,最好的方法是拨打120。说白了,是先保全了自己,再去顾及别人。大约同样的时间段,在福州交通路福建医科大学附近,事实真的验证了国人的选

2、择:一位老人晕倒在地,围观的群众很多,却没有一个人去救助。15分钟后,才被几名过路学生扶起。多亏了这几位“不谙世事”的学生,也许单纯的孩子还不知道想得太多。长江大学那三个为了救助别人而死难的大学生也不会想得太多,不会想到在他们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之后,考虑到“是不是有人会争论这样的代价值不值”。笔者本无意把谁钉到耻辱柱上,如果说有,那就是我们几代人的良知!我们要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交到下一代的手中?我们伸向他们的手是否还传递着温情?自古以来,救人于危难都是我们这个有着悠久文明史的国度最基本的美德和最精彩的华章,只可惜,伴随着商品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以及社会道德体系的下滑,我们曾经引以

3、为自豪的这种传统美德早已成为镜中花、水中月,只能是望“危”兴叹和无可奈何了。曾几何时,我们到了只能是选择无奈,面对扶危助困却产生了道德恐惧?是何原因造成了这让人无奈甚至唏嘘不已的道德困惑和社会心灵的荒漠?这种对公共道德的恐惧,恰似一场浩浩荡荡的瘟疫一样正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社会公众的心里,即使我们心存善良,都无奈地不敢对处于困境中的弱小者施以援手。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一次次的无奈,正是对社会的深刻的嘲弄和讥讽。一、正义孤独的社会现实网上、报纸上时不时的会有以上类似的报道:一个或几个歹徒手拿凶器,在车上行凶抢劫,无一人出来制止,最后看着歹徒扬长而去;一个小孩落水,围观不少观众,却无一人下水救孩子,

4、看着孩子在呼叫中沉入水底;在街上有歹徒正在向一名女孩抢劫或施暴,街上行人站着看,无一人上前挺身而出,看着女孩在街上哭泣笔者相信,只要在场的人们都挺身而出,歹徒是完全能够制止的,为什么我们都不敢出面施救呢?为什么见义勇为的人越来越少呢?是我们的冷漠?还是我们没有良知?然而,当英雄挺身而出时,周围众多麻木的看客,却视见义勇为者与歹徒进行殊死搏斗而无动于衷,袖手旁观他们由生到死,这样的场景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然而,使见义勇为陷入更为尴尬境地的是英雄得不到认可,在他们受伤、牺牲之后,他们本人或者他们的家人得不到救济,他们和他们家人的生活由此顿入无以名状的窘境之中。此时,英雄就是敢于直面鲜血和死亡的真正

5、猛士,但却“无法面对惨淡的人生”。那么,笔者不禁要问,现在的社会到底怎么了?是什么环节导致我们冷漠了社会正义?或者说我们何时开始变成了“良心迟钝”的怪物?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薛理泰在联合早报上撰文说,“在中国,众多民众猝然面对仅持小刀的车匪路霸,却万马齐喑,无人敢出头,可在网上谈兵时,却侈谈攻台湾、灭日本、战美国。此非国家之福。”很可笑,不是么?对于网上虚拟的世界,我们的民众可以大放厥词,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采取什么行动。而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到“公交车、商场、街头目睹盗窃或抢劫行为的发生”这一小小的场景时,我们之前的勇气,怒气,正义都不见了。鲁迅先生当年愤怒于国人争抢人血馒头的麻

6、木,不停地“呐喊”,今天,我们却发现同样愤怒于看客心态的我们,同时又重复着看客的冷血。二、正义孤独背后的原因1.教育不当,遏制了正义之风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而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是怎么教导我们的呢?“不要多管闲事,不要惹是生非”,美德在父辈口中都成为了“闲事”、“惹是生非”。在学校,老师如果这样教导孩子:我们要敢于和恶势力做斗争,要敢于奉献自己的生命。估计小孩子回家跟父母说了,父母第二天就找到学校来了这就是我们的启蒙教育。久而久之,我们也就变得木讷,不敢有什么“轻举妄动”,所以我们从小就养成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良好习惯”,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笔者能够体谅父母的心态

7、:现在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考虑得很周全:没危及到自己的利益,干嘛替他人强出头,万一自己的孩子有个三长两短,该怎么办?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学兼优、平平安安、健康幸福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愿望,殊不知在道德层面上却留下了污点。孩子性格、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在学校期间,然而在不正之风的干预下,正义感也就偏离的正常的轨道。父母疼爱孩子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味的只是为了私利,而完完全全地抛弃社会正义、传统美德,未免显得太赤裸裸了。俗话说,“成材先成人”。家长肯定也不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学习成绩好,还会希望孩子思想品德好,做一个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人,而不是一个没有骨气、遇事畏缩的没有灵魂的人。孩

8、子小,没有能力匡扶正义,而作为父母,则要以身作则,面对社会上不和谐的因素时,应该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正义感,从小就给孩子留下正义感就在身边的印象,树立榜样;同时关于社会上一些流血之类的事件,应该正确的加以引导、教育,让他们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教会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不义之事,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借助自己和别人的力量挽回集体的损失或共有财产,而不是有勇无谋。也就是说,虽然可能我们没有条件或者能力去帮助他人,但是我们在思想上必须要有一种强烈的意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促使我们时时刻刻要维护正义的使命感。思想上落后一步,犹如从小就给孩子的思想上设置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雷区,正义就这样扼

9、杀在萌芽阶段了,怎么会开遍社会的每个角落?2.鱼龙混杂,削弱了和谐之风随着我们慢慢地长大,我们有了自己的是非观,也逐渐明白了父母那套观念的不正确性,但是我们也不会一下子就完全抛弃,因为“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太多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啊!我们应该还记得南京的“彭宇案”吧,判决书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最后,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现代人太狡诈了,往往是恶人站在了明处,而我们却被逼到了暗处,有了类似“宝贵”的经验,你还敢去搀扶老人?甚至有网友调侃说,这年头,没有一定的

10、钱,还是别做好事的好。现在,社会上什么骗人的把戏都有,弄得每个人每天都必须多留个心眼。至今还清晰的记得在同济大学校园里,笔者被骗的情形。一天下午,两个中年妇女,一个提着包,另外一个手里牵着一个五、六模样的小孩,那个牵着小孩的妇女走到我跟前,说,他们是从外地来找亲戚的,身上没钱了,又没有找到亲戚,能不能借几块钱给小孩买饭吃。我看看小孩的可怜样,就动了恻隐之心,但是我身上又没带现钱,她说去学苑食堂商店买点食品,刷饭卡,然后我就照办了。可笑的是,第二天我在赤峰路校门口再次遇到了他们,同样的打扮,同样的说辞,同样开口向我借钱,我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在纯洁的大学校园里都能被骗,更何况是在鱼龙混杂的社会。

11、正是这些少数无德之徒贬低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践踏了社会正常的秩序,才直接导致了社会上的信任危机,使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及时的帮助。笔者还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面对不平之事,知识层次越高,接受外部信息越多,城市化程度越高的人较多选择回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反倒是一些刚入城市的农村青年、大中学生多选择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为什么?笔者想这就是知识份子“聪明”的地方,他们比一般人看得远,想得深。当遇到突发事件时,他们的大脑已经以每秒千兆的速度综合分析了大量信息,最后得出结论,我不能这么做,不能那样做,对于他们来说,是“帮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回想一些见义勇为的实例,当英雄被记者问及为

12、什么会出手相助时,得到的答案不是什么“我的品德多么的高尚”,“我想到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之类的套话、大话,而是简单的一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会这么做”,因为他根本就来不及多想,只是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可能就是出于本能,出于良心的呼唤,仅此而已。想帮助他人,却又担心自己陷入圈套,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时时拉拽着我们远离光明的正义,无奈索性慢慢的失去了美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社会也就看不到了本应该和睦的境况。3.社会冷漠,助长了邪恶之风社会冷漠是很可悲的,也是很可怕的。特别是,当你陷入困境时,环顾四周却无一人可以求助,那种绝望,那种寒心,在当今大力倡导和谐的社会背景下是不

13、应该发生的。社会的冷漠,具体一点就是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体现,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老师龚为纲曾经对武汉市六高校420名大学生做过调查,其中有一项是关于对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对社会责任的认可(%)很大较大一般较小很小不知道合计对自己的家乡44.731.319.03.41.00.7100(416人)对有困难的人37.034.723.63.40.80.4100(417人)对自己居住的社区27.732.930.76.11.61.1100(415人)对社会中所有的人19.921.939.112.83.42.8100(415人)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所有指标中,认可“很大”的都没有达到50%,我们大学生的社会

14、责任感是偏弱的,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今社会集体对“责任”的理解欠缺。正如费玉清在尘缘里唱的“人海漂泊,尝尽人情淡泊,热情热心换冷淡冷漠”,我们的社会有时候显得太冷淡,太冷漠,太没有人情味儿。居住在钢筋混凝土中,我们整天忙着各自的事,缺少交流,缺少沟通,更确切地说,现在的人太自私了,缺少社会责任感。人人为己,利益似乎成为衡量我们做人做事的唯一标准。冷漠的直接表现就是造就了大批的看客,从东南快报的调查中,围观的人达到了38.81%,这还不包括“管了可能被讹上,不管”的部分围观者。笔者认为,当选择做看客已经变为人们的生活经验时,已注定不是一个可以用简单的“缺少道德”来表达的社会问题,即便站在道德高地俯

15、瞰,人们心中也明白,灾难真正轮到自己时,内心的那份脆弱和颤栗。坏人的嚣张很可怕,但比之更甚的是好人的集体失语,这时我们是不是该深深地反思,我们的社会究竟错在了什么地方? 当我们试图从社会机制上去为围观和冷漠寻找一些答案时,但最终却发现,这个答案或许是无解的,且角色会变得很尴尬。因为当你在道德层面评价一种行为的时候,你很容易被指责为站在道德的高地指指点点,你以为你会一呼百应,却很容易被指责成为是一个虚情假意的“道德完人”。但是,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也需要这种答案:当我们都身处此类事件中时,我们该如何自处?当我们被内心跃跃欲试的正义感推动时,真的振臂一呼时,却发现自己竟然是唯一

16、一个迈出这个失语队列的个体,对于孤独的正义,我们是否还应该坚守?笔者相信,站在一旁、无动于衷,成为了示众的看客,还是有一颗善良的心,还是有一点点触动的,只是他们心里有另外一个声音在呼喊,掩盖住了他们善良的本性。你不出手,我不出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形之中撕毁了社会和谐这张脸,每个人都戴上了毫无表情的虚假面具。4.能力不足,限制了助人之风在笔者的身边也不乏热血青年,他们也注意到了社会冷漠、正义褪色这一现象,总是抱怨人们麻木、缺德。而笔者却要说,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毫不犹豫挺身而出还必须拥有一些附加条件。正如一场战争,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上战场一样,光有了足够的勇气还不够,还必须拥有奋勇杀敌的其他必

17、备条件。同理,当我们传播正义之光时,除了有善心,还需要一些附加条件。譬如,强健的体魄,能够给坏人心理上的威慑力,如果再加上一点拳脚功夫,那就更好了,因为你不可能指望一个柔弱的女子和有凶器的歹徒搏斗吧?还有,就是智慧了。如果没有强大的硬件,那就配上较好的软件,你可以运用你的智慧,和坏人周旋,甚至把他擒获,比如说,巧妙地报警。其他的技能,如要求会游泳,这样你才能就溺水的人,不至于你跳入水中反而又成为了另一个需要待救之人,等等。所以,有时候,我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当然,以上所提到的都是比较次要的因素,关键时刻还是要看个人的素质了,笔者想,当你真心开始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帮助他人之时,也正是你得到

18、“真经”,变为“正义化身”之时。三、拯救正义的思考1.国家对国家而言,当然是通过法律途径保障英雄的合法权益。首先,建立证人保护和奖励制度,强调受益人的作证义务。现在的人都很“聪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自己又没什么关系,干嘛要替一个陌生人作证呢?另外,还有人担心替他人作证后会遭到报复等等。如果人人都这样,人人都为己,那么我们的社会,还有什么生气呢?“怕遭报复”更是一个弱弱的借口,就像本拉登被击毙后,恐怖分子扬言要发动大规模的报复一样,我们不能因为恐吓而放弃手中正义的武器,相反,我们要坚决的打击恐怖袭击。我们都明白这一道理,而回到社会正义的问题上,对于正义的支持,人们同样有着某种迟疑的态度,

19、这就要法律来提供一种推力。其次,因正义而负伤、致残、牺牲等的损害,国家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补偿赔偿制度。笔者的真实想法是:如果笔者在马路上见义勇为受伤了,那么医药费向谁要?笔者今后的生活由谁安排?表面上,似乎是一种很“自私”的想法,而实际上却向党和政府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正视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必须以立法的形式解决这个问题。据报道,浙江省公安机关对全省20多年来评选出的451名省级见义勇为先进人物进行过生存状况调查,结果发现,这群为国家、社会、公众和他人做出过卓越贡献的民间英雄及家庭,八成以上生活堪忧。笔者的理解是,不能让英雄在前方流血,而在后方却得不到最基本保障。有专家指出,一个很可

20、行的就是国家先行补偿原则。的确,按照法律程序,见义勇为者的损害应当由侵权人承担或者受益人补偿,但这不应当让见义勇为者自己去费力追偿,而应当是由国家对见义勇为者先进行补偿,再由国家出面行使见义勇为者的追偿权,去追究侵权人或受益人的赔偿或补偿的责任,这样就充分保障了英雄的合法权益。此外,国家对英雄的奖励或者补偿也应及时到位,不仅仅只是形象工程。当然,法律也不是包治社会百病的万能药方,不可能说有了这样一部法律,就可“毕其功于一役”、“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便不会再发生。但是,有了这样一部法律,至少在社会制度上有了对英雄的权益进行保障的法律机制。对于那些傲视他人的生命价值,而又口口声声说无法可依的不负

21、责任的官员,会少了些逃避责任的遁词,这把时刻悬在他们头上的法律利剑,会督促他们不再敢继续冷漠下去。社会良知,在英雄们的权益受到了法律保护之后,英雄和他们的家人得到了应有的善待之后,也才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回归。2.社会社会上某些人不对自己的良心负责,甚至不解英雄的所作所为,嘲笑其“太傻”,并将英雄的“窘态”作为他们饭后的谈资,乃至成为他们教育子女的反面教材。笔者很反感这种昧着良心还心安理得行为,英雄就是英雄,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社会的认可就是要让英雄自己真正觉得他们是英雄,是社会的楷模,而不一个似乎“被见义勇为愚弄过的悲催人物”。大敌当前,一致对外,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抗日战争能够最终取得胜利的一

22、个重要原因。同理,当不法行为刚刚发生时,要是它发现周围都是正义的化身,已经将其堵死,它要翻身,就是和人民作对时,我们的社会还会这么低声下气吗?在构建良好的社会风气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对于那些接受了别人帮助反而倒打一耙、落井下石的人,必须加以强烈谴责,不论是道德上,还是法律上,都不容许它的发生与存在。因为这种人比起围观者更可耻,更卑微,往往是一个人害了一群人,严重毒害了社会正义的健康发展。另外,舆论这一角色在维护社会正义的过程中也不容忽视。当下,网络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也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一前卫的平台,筑起一道美丽的道德风景线。从微博“解救乞讨儿童”,到备受关注的“药家鑫案”

23、,我们看到了网络舆论在维护正义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舆论的作用不仅在于“扬善”,更重要的在于“惩恶”行使正义监督的职能。丑恶的东西最怕阳光,我们可以通过道德舆论揭露各种不道德的言行,使“缺德者”和不道德行为“曝光”,处于千夫所指、万人唾弃的舆论谴责之中。对于某些人而言,他们之所以要讲道德,不愿或不做不道德的事,往往并非惧怕良知,或惧怕法律的处罚,而是惧怕社会道德舆论的谴责,惧怕自己的身份败裂和名誉的损毁。而网络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通过网络舆论可以产生“惩恶扬善”的巨大威慑力,逼使这些不讲道德者受到强大的精神压力,为自己的道德冷漠行为感到羞愧、内疚、甚至无地自容。同时,一般公众也将在这种压力下受

24、到警醒和教育,产生畏惧,主动抑制不道德行为的发生。3.个人笔者认为,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我们当然不能让正义感成为一个“烫手的山芋”,你扔过去,他又扔过来,而是要让每个人真真切切意识到的自己的责任与维护社会正义的使命。现在,许多学者主张“见义智为”,当然,能够见义勇为也是很好的。什么是见义智为?见义智为是对见义勇为的发展和升华,是更为理性的见义勇为,是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有勇有谋地去做。见义智为,不是见义不为,也不是见义盲为,而是在见义勇为的基础上,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去处理突发事件,帮助别人,实现自己。行文至此,笔者想说,不管社会道德体系如何下滑,其他人如何冷漠、无情,我们都应该首先

25、“管好”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本身也是社会的一份子,社会公众道德还仰仗我们一起复苏和维护。况且,美德不可弃,人帮我,我帮人,才是我们要奋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本源。再次回到东南快报的调查,诚想,你无奈、我无奈、他无奈,连学者和律师也都一律无奈了之后,我们的社会还能剩下什么?因此,摒弃无奈,理智救人,才是最好的选择。利已性、功利性的价值观在当今社会流传甚广,使得一部分人的心理指向和行为选择走向了极度功利化,这是对社会价值体系的一种错误扭曲。作为大学生,笔者主张,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见、是非观、价值观,不要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应该勇敢地担当起正义警察的角色,纠正社会不正之风,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譬如,考试时,针对

26、作弊现象,我们就应该坚决指出,而不是嘻嘻哈哈称赞其作弊技术多么的隐蔽,甚至自己也想跃跃欲试。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如果你实在是不想出手相助,那就请你不要围观,不要说风凉话。因为围观会让需要帮助者心痛,会让英雄心寒的,会让社会尴尬。你或许并无恶意,或许是怕管闲事于己不利,但仍然会形成恶果让被围观者在下一次有机会围观别人的时候,有足够的理由说服自己做个心态坦然的看客。试想,若你就是那个孤独、无助的被围观着呢?最后,引用教育部前任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的一段话:“必须要认识到,全民族不可能都成为英雄,英雄永远是这个集体当中的少数人,应该让全民族都深刻地认识到,不当英雄也可以,不当英

27、雄不可耻,但不能当狗熊。我们要进行底线教育,实际上是公民教育,就是说,我可以不当英雄,但必须得成为合格的公民。”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没有能力或者“的的确确”不愿出手时,那就管好自己(尽管笔者是不赞成这种做法的),帮不上忙但至少不帮倒忙,插不上手但至少不反戈一击,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四、结语笔者必须承认,当下社会正义力量还是主流。可以肯定地说,不论什么国家、什么地区,都会有见死不救的人、事,也都会有见义勇为者。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由于思想境界不同,价值判断标准不同,道德修养的水准不同,他们在处理遇到的问题时的态度和行动也会不同。所以,社会上出现一些有悖于社会公

28、德的现象并不奇怪,我们没有必要因为社会上存在一些负面的或消极的东西,就对社会失去信心,对社会公德的建设失去信心。确切而言,社会的正义力量是主流,社会道德冷漠是支流。但回到现实,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不掩饰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消极悲观,积极参与社会公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正确把握主流与支流的关系。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正在于此,并不是批判社会多么黑暗或者多么冷漠,而是提出自己的些许见解,告诫自己,提醒世人。尽管社会上存在一些英雄流泪、好人蒙冤的不平之事,笔者还是始终坚信:好人定会有好报!人心齐,泰山移,笔者相信,当我们的社会正义孤独地跨过目前的独木桥之后,定会迎来康庄大道!参考文献:3 & o3 |: m- z/ J3 + r& Uu 人性的复苏:国民性批判的起源与反思 复旦大学出版社u 高兆明 道德生活论 河南大学出版社u 龚为纲: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分析u 新民周刊2011年第3期u 做人与处世2011年8期u 搜狐新闻:老人晕倒,路人不敢相救:http:/ 浙江省见义勇为英雄生存情况调查:http:/ 年 月 日 键入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