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39):朵拉闪小说赏析.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3888267 上传时间:2020-11-1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1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拓展阅读(39):朵拉闪小说赏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拓展阅读(39):朵拉闪小说赏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拓展阅读(39):朵拉闪小说赏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拓展阅读(39):朵拉闪小说赏析.pdf(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朵拉闪小说赏析朵拉闪小说赏析 不在不在 “啊!原来你在这里!”她走近来,微笑地伸出手。 我看着她修长的单眼皮,圆睁着眼睛时变得很大。 那时我对她说:“你是我见过最大眼睛的单眼皮女郎。” “真的吗?”她不是不相信的口吻,只是自然地回应。 “真的。”我点头,很出力地。 “真的是你吗?”她微笑,两边嘴角往上扬,脸发光一样亮了起来。 “是我。”我伸出手,“我当然是我。” 她突然把手收回去。 脸上闪着的光彩黯了下去。 “你们很像。” 她不是对我说话,是自己喃喃。 “真的很像。” 眼睛的焦点不再对准我,她望着我背后的人群。 那样遥远,缺乏视觉焦点的单眼皮眼睛,在寻找什么一样,里边盈满哀伤。 我伫着没动。

2、要碰到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并非易事。 她是。我是。很困难。 人潮汹涌而来,又汹涌而去。 她不是。 我也不是。 这篇“斜升+反转”的故事仍然靠那个“哲理化的结尾”而陡然提升了闪小说创意的质 量。姑且把作品中“我”定性为男性(若是女性则可解读为另一个版本的故事)。他与她相 遇并相认,他认定她是我见过的最大眼睛的单眼皮女郎;她两次确认:他是否真的是赏识我 的人呢?高潮细节:她断然认定他只是“很像”,不是她心底里的那个赏识她的人,于是盈 满哀伤。故事结束之际,呈现的生活与爱情的哲理却是:她和我,要在对的时间,碰到对的 人,并非易事。这简直就是一种现代寓言般的爱情哲理。你不觉得,闪小说有这样的创意不 充

3、满了警醒人的艺术力量吗? 矮矮的向日葵矮矮的向日葵 墙上挂一幅画,是鲜黄的向日葵。 他问:“梵谷?” 很多人一看,总是误会。 梵谷的向日葵过于著名。人们的思路不免要往他那边伸延过去。 “不。”她说。“是高更。” “哦,梵谷因为和他吵架而切掉自己的耳朵的好朋友。” 原来他也知道。 “是。生意做得好好的,突然转去画画。”她的口气有点羡慕的样子。“后来还离开繁 华的巴黎,到大溪地的小岛去过简单的日子。” 他接下去:“对。没水没电的地方,还有不识字的土女。” “那些嘴唇厚厚, 头发卷卷, 思想简单, 没有要求的土女, 后来就出现在高更的图画里。 ” 其实他真希望她是什么也不懂的土女。 她收入比他丰,职

4、位比他高,懂得比他多。 他在她面前,矮了半截,甚至想告诉她他对她的倾慕,也开不了口,只好对着向日葵说 话。 当“正常”形态的材料与“正常”形态的材料对比着相连接着,作家的闪小说创意就是 他发现了两个不同时间的材料之间有一种内涵上的相似性, 这就是闪小说的艺术发现。 他与 她讨论一副 “向日葵” 绘画, 她说出了羡慕梵高离开繁华的巴黎去过 “简单的日子” 与画 “思 想简单的土女”。而他却在内心希望她也是土女,什么也不懂。他内心的意味和她现实的言 行建立了一种艺术因果,朵拉的创意:当男性的自卑和自信与女性错位,生活的窘境就产生 了, 生活的窘境在某一点上凝结时便成为闪小说的描写对象和闪小说作家的

5、艺术发现。 因此, 可用“对比+相似”来概括此篇的从“正常到正常”形态的创意构思。 白头偕老白头偕老 父亲对女儿说:“哼!只有我才能够忍受你的妈妈。” 母亲对儿子说:“哼!你爸爸的臭脾气,我不容忍,早离婚了。” 50 年金婚晚宴上,父母亲笑吟吟和宾客们握手言欢。 “真令人羡慕唷!” “50 年了还如此恩爱!” “要向你们学习呀!” 钦羡的言词似美酒,一口一口灌下,大家都醉了。 散席后回家,上床。 无笑容无言语,父亲母亲背对背,各倚一边躺下。 明天又是同一天。 非常明显,这是“对比+矛盾”的创意构思了。父亲与母亲对女儿、儿子分别讲话的底 蕴是“容忍”,这是夫妻能成为矛盾的统一体的根源;而父亲与母

6、亲在 50 年金婚晚宴上给 人一种“恩爱”的形象和印象;而到了散席回家,父亲与母亲又恢复了原态,这是一种“A -AA”的故事布局。而最出彩的仍是最后一句话“明天又是同一天。”这一句话升华了 闪小说的立意。父母亲 50 年来的相互宽容、忍让;众人面前的恩爱,回到家里的“平常”, 这就构成人类两性生活的真相与常态。 迟来迟来 团员纷纷懊恼地埋怨:“早一点就好了。” 深浅浓淡的红密密麻麻铺了一地。 “好丑。”他心想,一脚踩上去,毫不怜惜。 树上的樱花零零散散,风一吹,又再一点一点地飘落。 他远远地看她, 隔着许多花落了以后的秃枝, 她和另一个他微笑地观赏树上剩下的数串 樱花。 初识,还在念书,爱慕和

7、热切像朵花蕾,未绽放,已经毕业。 再重逢,竟是多年后的今天。 风吹,花落,一切都无法掌握。 “咦,你看,落在地上的花,也有它的漂亮呢!”太太什么也不知道地唤他。 超短的闪小说, 却有一个“213”的折叠式的讲述。旅游之弥, 他看到落地的樱花, 只有毫不怜惜地踩,因果之因,原来他隔着花落后的秃枝,看见了“她”与另一个他微笑地 赏樱花。这只解了一个表层的“因”;朵拉顺势折叠进一个历史原因:他与她在念书时“爱 慕和热切像朵花蕾, 未绽放, 已经毕业” 。 折叠进来的 “诗化故事” 是作品起初那个 “反常” 的他的,“为什么反常”的深层原因。结尾是太太的无心无知的话语:“落在地上的花,也 有它的漂亮”

8、,把这篇作品的创意进一步诗化了。能否用“折叠+诗化象征”来概括这篇闪 小说情节模型呢? 储藏室储藏室 不知道有多久没打开储藏室了。 因为不想整理。 不是懒惰,而是不晓得应该怎么处理。 多次下定决心,吸一口气,以非不可的坚持,打算清理一番。 那些不需要的,未来再也用不上的都应该丢弃,那些搁了许久,但没动它一动的,表示 再无用处,再说,无论新的旧的,收久了,都变成过期物品,应该给作废才是,心底下却总 有一丝,说怜悯也不是,说是舍不得,这形容词倒很接近那感觉。 舍不得的感觉,一丝尚可,不可太强烈,还记得刚分手那段时间,过于舍不得,心差点 碎成片,最终,仍是靠自己,亲手一针一线,细细密缝。 过往旧事,

9、一点一滴,都储藏起来。 新伤旧痕,叠叠盖盖,压在最底下的好像看不见,她也不愿意去翻开。 心里有一个储藏室,她没有对任何人提起。无人会对他者的储藏室有兴趣。 他们一分手,他就飞到中国做生意。外人眼看,因此传言:他太伤心,远走他方。 真正收在储藏室里的真相是:分手之前,他早在中国有了外遇,生意逐渐转移。 争辩到最后,受伤的人还是自己。她选择无言。 打开储藏室,她希望看到,一个什么也没有,被搬个清空的小房间。 打开实际存在的储藏室, 希望看到一个被清空的小房间, 这是作品有形的实写的故事内 核;而打开心灵的储藏室,希望伤口已愈合,让阳光照亮堆积着伤心往事的心房,这是建立 在有形的实写的故事内核之上的

10、象征诗核。这个“象征诗核”的有着较为丰厚的意蕴,一方 面“她”展现出女主较大的空间,供读者从半点破的生活历史故事:他在中国早有外遇而使 她对爱情、家庭的幻灭的过程,想象她关闭心灵储藏室的痛苦、悲伤;另一方面,从“她” 准备打开有形的储藏室的行为过程的描写, 想象出将同时打开无形的心灵储藏室的战胜痛苦 悲伤的阳光生活。让有形实物来象征、隐喻无形的心灵情绪,是闪小说的智慧构思。 慈善礼物慈善礼物 拍摄了赠送节日礼物的照片,他先去上个厕所,出来的时候人都走光了。 院长还站在门口。 他和院长作个拜拜的姿势,打算推门出去。 院长突然叫住他:“等等,你喜欢吃月饼吗?” “还好吧。”其实太甜太油腻,他吃得多

11、也害怕。 “那你稍等。”院长小跑步,方向是院长室。 他有点诧异,远远见院长两手提着两个美丽的纸袋,一个外头画着月亮和浮云、另一个 画着嫦娥奔月,走近来看见纸袋外头写着中秋快乐,佳节愉快。 “你带两盒回去吧。”院长说。 “给我?”他愣愣地。 “是的。”院长摇头:“太多了,从八月初一开始,每天都有不同的社团来送月饼,有 时候一天来好几个团体,到了今天,明日就是中秋节了呀!简直是堆积如山,孩子们怎么吃 得完?” 院长有点不好意思加一句:“这东西太油太甜,孩子们吃太多,对健康也不好。” 报馆今天派给他的任务,是来拍摄善心团体送月饼给孤儿院的新闻。 他不好意思回答,这半个月来,为了慈善社团赠送月饼给老人

12、院孤儿院,他拍照都拍得 麻木不仁了。 许多社团这样做,是在付出他们的善心,希望孤儿,老人也有月饼吃。 可是,为什么不捐钱更实在? 院长好像听到他的提问,苦笑说:“看来,中秋节最高兴的,应该是月饼生产商。” 这是一篇“斜升+曲转”的“从中间讲起”的故事。他拍慈善社团赠送月饼给孤儿院的 新闻照片,却被院长反赠月饼,原因是这半个月来,已有无数慈善社团在做着重复的事。结 尾突然拐了弯,即不是-A(反对慈善社团捐月饼) 。 也不是 AA(慈善社团捐更多的月饼) , 而是院长无意中表达的一种生活中矛盾的窘境: “看来,中秋节最高兴的,应该是月饼生产 商。”对生活的名与实,表象与真相做出了一个巧妙的反讽叙述

13、。 电话高手电话高手 打开家门,听到太太在讲手机。 他走进来,洗澡换衣,自己泡了一杯茶,喝茶,看一下手机上的脸书和微信,读一些网 上资讯,太太还没讲完。 这非新鲜事,他已习以为常。 孩子们都在国外, 有的读书有的工作, 平日就太太一个人在家, 有时候约朋友吃饭喝茶, 有时候去逛街购物,有时候呆在家里看电视。 时间太多,无所事事,有人给她打电话,她仿佛找到她最拿手的强项,滔滔不绝,说个 不停,不放过电话给她的人。 来到网络时代,打电话似乎是沟通的最后手段,能够用微信短信说的话,大家就如此这 般解决,一天难得听到电话响。 虽然他也同情她的寂寞,但对于她讲电话的本领,他也认为有点过头了。 当她放下电

14、话,他忍不住开口:“是谁呀?有那么多好讲的吗?足足二十分钟!” 太太耸耸肩:“打错电话了。” “打错电话!?”他不可置信地喊了起来:“也讲了二十分钟?” “是我打错电话。”太太说。 “你打的?”难怪每个月的手机费那么高!他不敢说出口,免得又引发两个人的战争。 太太似乎看穿了他的心事:“你不要担心,我有注意的。” 说完她淡淡地再说一句:“昨天是人家打错给我,所以我讲了半个小时。” 用“斜升+空白”的方式写了太太打电话的反常与奇葩:有事无事一打电话滔滔不绝; 一个她打错的电话足足讲了 20 分钟;她自己自认为是“注意”的,不注意的话如:昨 天别人打错给她的电话更是讲了 30 分钟。人物为什么会有这

15、种反常与奇葩呢?朵拉省略了 人物“历史维”和“人性维”的内容,这种省略让读者的想象更为活跃,而人物的奇葩的电 话行为更明显突出了。 换色换色 我一直不知道屋子也有面貌的。 那天我去慢跑回来,站在门外,仔细观察着屋子的时候,我发现它出现老人的症状。 几乎整个门面都残旧老颓, 像一个曾经精心化妆以后, 却没时间再补妆而长时间在外边 日晒雨淋的中年女人站在灼热明亮的阳光下,清楚地显露老和丑的姿态。 看起来有点可怜,又有点可笑。 也许应该重新油漆一番。 我在电话里和琳莉说,并且推掉了她的约会。 你是真的要留在家里油漆吗? 琳莉的语气稍带怀疑,似乎并不相信我给她的不赴约理由。 我想换个颜色。我告诉她。

16、那好吧。 琳莉无奈的挂掉电话。 琳莉再给我电话已经是十天以后的事了。 油漆好了吗?屋子。她问我。 唔。 什么时候有空我过去看看。换了什么颜色呢? 琳莉小心地问。 浅浅的米色。我说。 口气不怎么热情。 其实我很久就想换一个颜色了。 只是人的惰性令我一再拖延,这回总算下了决心。 琳莉也许已经知道,她没有再追问。 不过,她也留下一句话,等你有空,再打电话给我。 我当然说好。 米色是欣宜喜欢的颜色,也是她选的。 这次油漆,事实上是她的建议。 琳莉没见过欣宜,但是这个城也就这么小,每个人都没有秘密。 我更愿意把“换色”看做是男女爱情生活中的一种隐喻和象征。屋子有老的症状;重新 油漆是正常的生活逻辑;但琳

17、莉从“我”准备给屋换颜色心中颇多猜测;而最后漆成的“米 色”则是欣宜的喜爱和建议。这实际上已暗示了“我”对爱情的“喜新厌旧”,就是婉拒、 脱离琳莉的故事走向。最后一句话将启动读者想象的故事: “琳莉没见过欣宜,但是这个城 也就这么小,每个人都没有秘密。”可用“斜升+象征”来概括这篇作品的构思格局。 换香水换香水 她买了一瓶香水,新的品牌,她非常喜欢那味道。 星期五黄昏是他来的日子。 为迎接他,她特地喷上新味道的香水。 一直以来,她所有的香水都是他买的,而且时时更换,她相信他会喜欢她的新香水。 他来了,带来一瓶新的品牌的香水。 “你换了香水?”他过后才闻到不同的味道。 她微笑地等待他的赞赏。 “

18、我喜欢这味道。”她深深吸了一口气:“你一定也喜欢的。” 她从床边的抽屉拿出另外一瓶:“这是同一品牌的男性香水,送给你的。” “不行!”他突然从床上冲进浴室。 她愕然,把被单拉高些。 从浴室出来,他甚至连头也洗过了。 “把冷气关掉,开窗,让味道跑掉。”他指使她,非常紧张。 “你那么不喜欢我的香水的味道吗?” 哀怨像海浪,一波一波地涌上来。 “你得用我买给你的。”他说,指着他带来的香水:“我太太最近换了这个品牌。” 原来喜欢换香水的人,是他的太太。 她迎接他时换了一种新牌的香水,这是“正常”形态的闪小说材料;但他是反应却“反 常”了;他跑进浴室洗掉香水味,并指挥开窗,让香水味散去。为什么情节在高潮

19、部位突然 出现“反常”动作呢,他的行为动机仍然是“半点破”。原来喜欢换香水的是他的太太。没 有全点破的内容靠读者去想象了; 他是不是怕新牌子的香水味被太太识破他与她的私情?因 此,这篇闪小说的创意来自于“正常+反常+半点破”的机智构思。 唤醒唤醒 她更换了所有化装品的颜色, 买了一整套这一季的新产品, 只因为那个美容师为她化了 新妆,然后指着镜里的女人,问她:“你看是不是变得年轻了?” 是的。她对镜子里看起来有点陌生的女人点头。自从丈夫去世以后,她就没有再换过化 装品。 办公室新的年轻男生,有事无事总到她桌边来,问她有关文件处理的事,或者是教她电 脑网络的新知识。 昨天,他拿了一朵玫瑰花给她:

20、“祝你快乐。” “今天不是什么纪念日呀!”她惊喜,那么多年都没有收到男人送的花了。 “不必等纪念日才快乐吧?”男生虽然年轻,说的话倒很有意思。 她离开化装品柜台, 要踅去女装部挑选衣服时, 年轻的男生搂着一个漂亮的青春女生朝 她走来,两个神采飞扬的年轻人笑容像阳光一般灿烂明丽。 她张嘴,没有等着和他打招呼,就转了一个方向。 脸上依然带着微笑,有点苦涩。 无论如何,她依然感谢这个年轻的男生,是他唤醒了她沉睡数年的心。 一个丈夫去世多年的中年妇女忽然买了新化妆品, 忽然让美容师为她化个新妆, 她整个 人开始变得青春美丽了。作者从人物反常的、独特的言行起笔。第二细节单元直接连接了这 个反常言行的原因

21、: 是办公室新来的年轻男生有事无事的接近; 而且昨天还给她送了玫瑰花。 第三个细节单元是高潮细节: 那个年轻的男生搂着一个漂亮的青年女生向她走来原来她 误会了,她误会了年轻男生年轻的言行。故事如果到此,倒也充盈着微小说的阅读情趣;但 写作经验丰富、暗熟微小说写作规律的朵拉,加了一个延续细节,把一个“释悬曲转”的高 潮细节变成了一个“诗化的故事内核”:尽管她误会了她的办公室的男生,但却“是他唤醒 了沉睡多年的心” 。 这个 “诗化的细节” 顿然使一个常见的 “误会故事” 注入了诗美的元素。 寂寞的约会寂寞的约会 约会时间到了,两个人准时抵达,坐下来,叫了咖啡,点了餐,音乐的旋律优美,但没 有人听

22、见,两个人各自拿出手机,低头办事。 低头族的年代,没有谁责怪谁。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对着手机低头忙碌,似乎也变成 正常的现象了。左瞧右望,餐厅的人莫不如是。 智能手机刚发明,大家都以为节省时间的机会来了,无论公务私事,都获得迅速处理, 没想到,手机在哪儿,事情便跟到哪儿,从此再无清闲时间,就算在休假,只要带着手机, 事情追到眼前来,不得不即刻办理。 应该马上回答的都回了,应该即时处理的都理了。她想一想,把手机摇一摇。同事小陈 早上告诉她,无聊的时候,打开微信,把手机摇一摇,附近就有你认识的人,可以约过来一 起喝个茶吃个饭或者就在手机微信聊天起来。她没有出声,静静地把手机摇了一摇。 他把公事私事

23、都处理好,想起前两天把手机一摇,便认识了一个美女的事,情不自禁把 手机摇了一摇。 两个人在各自的手机,看到了彼此的照片。一起吃惊,抬头对视一眼,又把视觉焦点对 着手机,都低头,不说话。 菜来了,两个人沉默地吃饭。回的时候,各自开自己的车回去。 她约我吃饭,告诉我他们分手的消息和原因。两个人在一起,却都觉得寂寞,却还想着 是不是有别的机会,还是分手的好。她看似有点黯然,嘴角却显露出没有回头的坚决。 这篇作品把当今的“低头族”青年的神态、 言行有了传神的概括和勾勒。 故事流程是 “2 13”,故事情节是“斜升式”。两人约会是各自看手机;即使在吃饭时“摇一摇”手机, 各自的手机都出现彼此的照片了,仍

24、然是低头不说话。这是个极为传神的夸张叙述。到了故 事的结尾,这种寂寞、沉默、无话可说到了爆点的程度,只好分手。 进来进来 我正要上楼去午休的时候,门铃响了起来。 “是你?”打开门我忍不住就惊诧地低声叫出来:“苏家明!” “我可以进来吗?”他低沉的嗓子仍然没变。 我曾经拒绝过他。上一次他问过,要进来的时候,我向他摇头说不。 门外下着冷冷的雨,但他身上没有湿,只是看起来有点疲倦的神态。他的头发还是和从 前一样浓黑,他的眼神也和从前一样热烈。 我迟疑,没有回答。 丈夫在房间里睡觉,他如果知道我让苏家明进来,会有什么反应呢? 当年他们一起追求我,我选择了他,苏家明出国去了。 人生有很多时候,都在十字街

25、头徘徊。无论我选择的路是正确或者错误,都已经做了决 定,就应当对自己的抉择负责。 虽然我偶尔也会想起苏家明。 有时候我怀疑,要是我当时选择苏家明,我会不会在某些时候想起我现在的丈夫? “也许你再打电话给我,我们另外约个时间,你才来好不好?”我把门半掩着,打算要 关起来的样子。 失望像阳光下的影子,映在苏家明的眸子里。 我闭上眼睛,把门轻轻关了。 心里有些依依不舍。结婚后的日子并非我想像中的那样美好。 我听到闹钟的声音响起来,急急伸手把它关了。 丈夫就躺在我的身边,他没有被吵醒。 原来我竟睡在床上。 我拉着被单坐起来,冷气直往我身上吹,感觉很冷。 真想下楼去门口看一看,也许苏家明还没有走远。 这

26、篇作品写了女主的一个梦境, 但朵拉机智的创意是通过作品的最后一句实写的话 “真 想下楼去门口看一看,也许苏家明还没有走远”,把梦境与现实给等同了。梦中的情境是写 了女主的一种“爱情与婚姻”的纠结:苏家明与丈夫当年同时追求女主,女主的抉择让她在 婚后有无数次的想象和假设;以至于梦中的一个动作性很强的细节:苏家明想进女主的家, 女主担心丈夫的反应而拒绝。 这个细节把女主的梦境给写活了。 当朵拉把梦境与现实等同时, 实际上她概括了现实爱情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爱情理想与爱情实际永远处在矛盾、 冲突 中,男女两性的心理纠结永远存在,这个机智创意是建立在“梦境与现实”的等同上。 旧女友旧女友 旧女友离

27、婚了。 听到这消息,他的心情有些兴奋,好多年没联系,但从前对她充满幻想的感觉马上又回 来。 他想给她打电话。这年头要找朋友的电话号码并非难事,面子书,或微信问一下。但他 不想要让人知道。没想到老同学刘来电话问,“你听说了吗?林离婚了。” 他佯装:“真的吗?谁告诉你?” “你从前不是对她很有意思?要不要约她出来吃饭?” 他不晓得刘是什么意思,他只知刘也曾是林的追求者。 “是你要约她出来吧?”他故意拆穿。 刘呵呵笑,不回他话,关了手机。 手机又响,他一看,陌生号码,接通后,声音软下来。 是,是我,明天,中午,好呀,一起吃饭,没问题,我请客好了。 做梦也想不到,是林电话约他吃饭。 他觉得美好幻想可能

28、会实现。 看见林走过来,有点不相信,没想到林比从前更漂亮。当年清纯可爱,现在时髦的装扮 让林变得更吸引人。 他站起来,林笑容可掬:“真高兴你要请客。” 一切都叫他意料之外。本来以为要来安慰悲伤的林,才刚离婚的她却好像没事人。他只 好笑眯眯地说:“老朋友不必客气。” 林还没坐好,就朝他后边挥手,他转头,刘也来了。 林说:“大家老朋友,我约了刘一起来。” 他一愣,恢复微笑:“一起一起。” 刘说:“老朋友老朋友。” 趁林在接手机,没注意,刘语带埋怨:“怎么会约你一起的?” 他来不及回答,林关了手机,说:“大家都是老朋友,就不说客套话。离婚后,我又回 去卖保险,希望你们都来支持我。” 男 1 号与女主

29、两条线的故事发生了误会, 旧女友离婚并约他出来吃饭, 他开始想入非非 了,但饭局上旧女友同时也约了男 2 号刘,使得男 1 号的热情哀减一半;当男 1 号与男 2 号互相埋怨时, 女主角道出了她请二位过去的追求者吃饭的表层原因: 离婚后她回去卖保险 了。结局可说是“曲转+半点破”。没有全点破的女主角的行为动机是:女主角不是有意与 男 1 号、男 2 号重续旧情,而是想让他们都成为自己保险业务的客户。“曲转与半个空白” 足以形成这篇闪小说的阅读情趣。 咖啡桌上的手机咖啡桌上的手机 约好的人迟迟没有出现。 对相聚的美好期盼,在漫长等待中变成困惑,渐转无奈。 侍者捧来充满香气和热气的咖啡,在桌上放得

30、太久,冷却以后,味道完全走掉。 咖啡厅的客人进来又出去, 所有进来的都不是期待中的人, 焦急的心因为时间的拖长而 淡化。 失望像窗外的夜色,一点一点加深。 她一坐下来,就特地放在咖啡杯旁的手机这时也不响。 迫切的目光一时看着不停地开关的玻璃门,一时瞧着桌上不响不动的手机。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拎起咖啡杯,贴近嘴边,没有啜一口又放了下来。 冷了的咖啡,不是她要的味道。 她付钱,站起来,连手机也不拿。 那手机是他送的,留下来给他吧。 仍然是“折叠+留白”的写法,咖啡厅的场面描写;咖啡的香气、味道都描写到位,结 尾有一个物品细节,把“他”送的手机有意留下,这个细节把女生的抉择心情、态度,正面 写出;

31、而“他”与女生的故事全做“空白”,让读者去想像两人从相识、热恋和最后分手的 已省略全部过程。 旅人旅人 我遇到他的时候是在黄昏。 太阳快下山的那段时刻最让人焦灼不安,像一天就要结束了,又似新的一日将要开始。 结束的已经成为过去,却不知道能不能醒着看到明天的早晨。 地点是在机场。 我提着小皮包,大的行李已经托运去了。划好机位以后,总算可以坐下来歇口气。 工作? 坐在我身边的老人问。 旅游。 我微笑。 你呢? 在旅途上,谁都不是朋友,谁也都可以是朋友,善意的笑容受到寂寞旅者的欢迎。 一样,我也是。其实大家都一样。 他流露出来的神态,是一种看透世情的冷淡。 你的行李? 我瞧望着两手空空的他,忍不住好

32、奇。 他著一套 T 恤短裤,脚下是一双拖鞋,像出来散步多过像要去乘搭飞机。 他没有回答,只是耸耸肩。 我接不下去,轻轻向他点头,表示我明白。事实上我并不。 一个人,没有什么好带的。 突然他再度打破沉默。 听到广播报告可以进入候机室时,我提起小皮包,并招呼他。 一起进去吧。 他作个手势,让我先走。 每天我都喜欢坐在这里,看旅人上下飞机。 穿过玻璃我看到,又有别人坐在老人的身边,同时我也看到,寂寞像一层雾,静静地笼 罩着他。 这篇作品从人物“他”的“正常言行”写至“反常言行”。“我”在机场遇到他,坐在 老人的身边开始了一段邂逅的旅人最平常的问答。 问答过后, “反常” 开始了: 他没有行李; 他穿

33、着 T 恤短裤的拖鞋,像是出来散步;到了登机时刻,他作手势让我先走,并说:每天我 都喜欢坐在这里,看旅人上下飞机。接着,“我”看见,又有别人重复我刚才的那一幕。如 何让读者理解、认同这个人物的反常?朵拉用了一句诗化的语言“寂寞像一层雾,静静地笼 罩着他”。解释人物独特言行的因果是个半点破,读者可以从“寂寞”一字去想像老人那个 独特言行“喜欢坐在这里,看旅人上下飞机”的心理动机,这是典型的“正常+反常+空白” 的构思模型。 美腿美腿 丝美走进李莉家,头抬得高高的。她对自己出色的外貌很有信心,况且今天晚上,她特 地叫姐姐为她化了一个无瑕可击的妆,花了两个小时,但她并没有认为是浪费时间,因为她 知道

34、何力明也被邀请出席。 “李莉,生日快乐!”她把礼物递过去,眼睛在人群中搜寻她想要找的人。 “谢谢你。”李莉非常高兴。 丝美看到何力明和一个 B 班的女生讲话, 那是 B 班的班花苏珍虹。 丝美用公平的心态思 考:“虽然她长得不差,太瘦却非优点,尤其是那双腿,简直是不成比例,像鸟的脚那样, 见骨头不见肉,多难看呀!” “嗨!”她走前给何力明一个阳光笑脸。 “你也来了。”何力明认识她。自从她为何力明担任过他篮球比赛的啦啦队队长以后, 她就喜欢上何力明,她也非常自信,何力明一定会喜欢她的。 丝美不只长得美,她那双光滑结实修长的腿,是她令人注目的最大原因。今晚她穿很短 的小窄裙,正是为了要突出自己的双

35、腿。 李莉就曾自叹不如:“你的腿那么白那么滑,到底是不是时刻都在穿丝袜?” “上课穿什么丝袜?”她得意地笑。 今晚她就刻意穿上丝袜。 整个晚上,她看到何力明的视线跟着她修长的双腿在移动。她的笑容充满喜悦: “果然 吸引了他。” 是苏珍虹点醒何力明的:“你注意看丝美的腿, 她的丝袜扯破了丝也穿出来, 好难看哦! ” 丝美对自己一双美腿的魅力充满信心, 于是也自信何力明会喜欢自己, 这是一条从丝美 的眼睛、心灵、感受而生发的一条明线的故事;而何力明与班花苏珍虹的一条表面上也是真 的被丝美的美腿所吸引的故事,则是另一条侧写、暗写的故事线索。两条线索交汇后发现双 方是误会的:何力明的注意被苏珍虹点醒,

36、丝美的丝袜实际上破了才引发何力明的注意的。 因此,“误会+曲转”的构思方法才构建了这篇作品独特的审美情趣。 梦想回来梦想回来 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请柬,星期日下午五点,他的摄影展开幕。 吃惊。做生意做得很成功的朋友,竟然是个摄影师? 打电话去祝贺,朋友在电话那头大笑:“什么摄影师,只是业余爱好者。” 出席摄影展开幕式的人很多,并不都是商界人士,有些外形看起来非常像艺术家的人, 和朋友似乎非常熟悉。 笑意盎然的朋友高兴地迎接到来的宾客。 开幕式过后有个小型的茶会,来宾互相交流。 朋友致词时,说出心声:“摄影是我的梦想,做生意是为了吃饭。赚钱永远也嫌不够, 但感兴趣的事,如果没有做到,怕以后要后悔。

37、” 他说他把赚钱的时间用来赚自己的快乐。 到了他这个年龄, 发现快乐最难, 但也最重要。 听众都给予热烈的掌声。 离开摄影展,我向泊车的方向走去。就在路上,掌声啪啪地还在我的脑海里,从前沉淀 在我心底的一些梦想,仿佛被唤醒了。 这是一篇“反常+诗化”的机智构思的作品。他的朋友生意很成功,怎么突然转型为摄 影师、办起摄影展来了,这就是人物反常的言行;作品接着用斜升式的 2 个细节来解释他的 “反常”,他说:做生意仅仅是为了吃饭,而摄影是自己的真正喜爱,自己到了这个年龄, 发现快乐最难、也最重要。这完全是用人物自己的语言点破他独特、反常的言行的动机。这 个“人物动机”的艺术呈现是一个关于人生的诗化

38、哲理。到了最后一个细节,是“我”从前 沉淀在心底里的一些梦想,仿佛被唤醒。什么被“唤醒”无须点破,还是这种结局的“斜升 式诗化”创下了作品具备正能量的励志主题。 扫墓扫墓 李志明的口气不耐烦:“到底你要不要去?” 小文把头埋在 IPAD 里,根本不理会父亲的叫唤。 “昨天晚上不是说过不去了吗?”妈妈黄秀金在替儿子回答。 李志明心中略气:“不去在家里还不是玩 IPAD!” “我都不认识那个人!”小文突然说了一句,头也不抬。 黄秀金一边打开大门, 一边往外走, 回头叫李志明: “走吧走吧, 孩子不想去, 就算了。 大热天,山上树少,晒太阳时间一长,搞不好要中暑。” 一边上车一边埋怨: “今天给你爸

39、扫墓,下星期日轮到给我爸扫墓。最近天气一副欲雨 不雨,闷得没点风,真够累人。” 清明节前后十天,都是扫墓日子,多数人都选择星期六或星期日。转眼又到星期日,李 志明同样不耐烦地叫儿子:“今天你去不去?” 小文的头照样没抬起来,在 IPAD 里忙碌,嘴里不忘回应:“我不去,我都不认识那个 人!” 黄秀金走过去,把儿子手中的 IPAD 抢过来,一边骂道:“什么那个人?没礼貌,他是 你外公,你妈妈的爸爸!” 李志明见儿子被骂, 心里舍不得, 换口气说: “算了算了, 他不去就算了, 我们走吧。 ” “什么算了?”黄秀金瞪他一眼: “你是怎么做爸爸的?孝顺是要教出来的,扫墓是华 人的优良传统文化,怎么可

40、以不去?”她转过去瞪小文“放下你的 IPAD,现在马上跟我们 走!” 扫墓的选材与构思,明显是“对比+反转”。妈妈对小文不愿去扫爷爷的墓给予宽 容;而对于小文不愿去扫外公的墓则表现出一种严厉:非去不可。这就是对比式的构思;从 宽容到严厉就是一个反转。把生活中的这种普通人生活中的琐事经这样“对比+反转”的明 显揭示,足以让我们想像出妈妈这种“变脸”的人性内涵,家庭中女主对父亲的态度比男主 对父亲的态度有如此明显的不同, 实际上便概括了女性比男性更在乎长辈的普遍心理, 如此 让人想像的“人物三维”中的“人性维”便增大了作品立意的概括面。 想象的想象的爱人爱人 “没有。”他辩:“那人只是朋友。” 她

41、看着他。不开口。 “拥抱亲吻的朋友?”这对白变成电影剧本。 她不是演戏,她是真心诚意。 多少年来,挑剔苛求,自视甚高。碰到他,心高气傲的人放下身段,围绕他团团转,像 一朵向日葵看太阳。 当初要求高,不过是没遇到一个她愿意真心付出的人。 她一心一意,以为他也一心一意。因他说心心相印。 她相信。 她只是不信他一边和别人约会,吃饭,喝茶,还有亲吻。 亲眼目睹后,惊吓、呆怔。 不可能的!她哀伤地问,还有其他吗? 没。他坚持。 她想要相信他。 但逐渐萎靡的向日葵已没力量向着太阳,没力量跟着太阳转圈子。 低头,沉思,发现用太多的想像,去想像一个她心目中的那个人。 “是我错。”错误是自己造成,她声音低低告诉

42、自己:“原来我爱上了爱情。” “不不不,你误会了。”他语气恐慌:“我一直爱你。” “是误会。”她确实误会自己爱上他。 经过这一段,她刹时清醒。 “你是你,”想一下她说:“你不是他。” 他是他,但不是她心中的那个他。 她知道自己要什么样的人,她把自己的想像套在他身上,以为他是他。 她爱上一个她想像的人。 她爱上爱情的感觉。 “我不爱她,我和她不熟。”他后悔自己贪心,女人送上门,不费吹灰之力,那女人自 己约他,请他吃饭,喝茶,甚至找机会吻他,他从没主动过。 他不断重复:“你从来,一直,都在我心里。” 已不重要。 一切,要等到都过去,她才看见“他不是他”这个事实。 也许,她应该感谢那个亲吻他的女人。

43、 仍然是写爱情的心理纠结,但朵拉却把这种复杂的、敏感的、微妙的爱情思想哲理化、 诗化了:她是“像一朵向日葵看太阳”那样看他;她感觉自己是爱上了一个“想象的,爱上 了爱情”的感觉。这些独特的朵拉式的爱情感觉描写还不是这篇作品的光彩之处,作品最后 的一句话:“也许,她应该感谢那个亲吻他的女人”。外表轻俏,而实际隐涵着心灵突变、 情感突变, 而且是走出过去 “怨妇式” 情感描写的巢凹而闪现出了向上的正能量的创意之光。 这是个“斜升+反转突变”的故事。 写她写她 报纸上连载男作家的爱情故事。 “你不应该把你们的秘密公开。”朋友说:“她已经去世,你却透露你们的过往,对她 不公平。” “法国女作家米歇尔在

44、她的好友过世后,说为了不要失去她,我要写她,至少在纸页 上,她是不会消失的。”男作家借别人的话来回答,语气悲伤,神情惆怅。 “啊!”朋友这才知道,男作家如此多情深情。 朋友却不知道,揭露自己和女政治人物的婚外情,男作家获得稿酬 50 万令吉。 典型的“双线+误会式曲转”。男作家写自己的爱情故事,其目的、方式、动机是一条 生活逻辑线;而朋友评判、劝诫男作家的行为则是另一条生活逻辑线;男作家方面一套虚伪 的言辞,改变了朋友的观点和看法;结尾最后一句,点破了男作家是为了 50 万稿费的“人 物动机”。人物动机与人物独特言行瞬间建立了因果关系后,读者才恍然大悟。 寻找阿芬寻找阿芬 “如果你再不来信,我

45、的泪会流成一条河。” 他看到这封电邮。 但他认为这不是写给他的,因为署的名字他不熟悉。 阿芬。 他没有名字叫阿芬的朋友。 “我等待太阳,太阳出来了,我等待花开,花儿开了,我等你的信,你会来信吗?” 他没有回第一封信,对一个不认识的人,泪流成最长最阔的黄河他也没感觉,但阿芬来 了第二封信。 “你不会再来信了,你厌倦我了,你从此不来了,是吗?是吗?是吗?”像哀怨的情人 在喃喃自怨自艾。 他也许不该每次一看见就销毁掉。 他也许应该回信告诉阿芬,她寄错了。 “爱情是美丽的,等待是美丽的,生命中有过爱情,好过没有,有过等待,好过没有。 生命中所有的足迹,都值得回忆。” 阿芬究竟是谁? 他开始好奇。 “阿

46、芬小姐,你寄错邮址了。”他忍不住阿芬那痴痴的缠绵情意。 “你终于回信 了。”阿芬的得意仿佛在眼前:“不过才四封信,你就回信,可见得你 是个心肠很软的人,好人。”他还来不及微笑。阿芬又说:“你是最快回信的人,获得第一 名。” 他张口结舌的样子非常可笑,但阿芬看不到。 “这只是一个试验,人性的试探。”阿芬的信结束在这里。 从此再没有阿芬的信。 他一再给阿芬的邮址去信,却被退回来:“无此邮址。” 纵然已经知道这份感情是虚拟的,但他每次打开电脑,还是会怀念哀怨的阿芬。 现代社会,还有多少女人像阿芬一样多情缠绵? 这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女人呀! 阿芬,你在哪里? “斜升”之后,是“留白式反转”。可说这是“斜

47、升+反转”的创意型运用。4 次夸张 的情感表达,一次比一次来的猛烈,终于引发了他的好奇,可是当他终于回信,终于感觉到 这个多情缠绵的阿芬是今天的现代社会里是多么珍贵时,结局是残酷反转:没有阿芬,这只 是一个人性的试探和试验。作品的精彩之处,仍在于朵拉在完成了一个“斜升+反转”的完 整的闪小说情节后,仍轻轻地、也是重重地为哲理内涵形成加了一个闪小说的“豹尾”,这 个假阿芬却是他一直苦苦寻找的女人,这个假阿芬竟做这样的“人性的试探和试验”,她究 竟是个什么人?反转之后带出了可展开无限想象的“空白”。 遗失珍珠遗失珍珠 她不见了一边耳环。 那是一颗珍珠。 收到一对珍珠的时候,她原想拿去做戒指。 两颗

48、一模一样大小,一模一样光泽,做两个一模一样的戒指。 “一人一个,多好。”她雀跃。 他给她诸多理由: “珍珠戒指不适合男人太麻烦不能沾到油不能沾到汗不能碰到香水不 能” 她静静听,不说穿。 她把珍珠交给首饰店的人:“做一对耳环。” 曾经多次要求:买一对情侣表,一对一模一样的戒指,一对 他不说好也不反对,只是告诉她:所有形式上的,都比不上我的一颗心。 他追求的是如此形而上的爱情? 相比之下,她仿佛是低俗的。 她只能静静地听。 发现遗失了一颗珍珠,她竟没有悲伤,也不去寻找,反而自我安慰:“没关系,现在流 行只戴一边耳环。” 再过一阵子,也许把一边耳环的一颗珍珠,拿去镶个戒指。 仍是“斜升+空白”。她

49、想做珍珠戒指,他用很多理由反对,她只是静听,不说穿;她 曾要求买情侣戒,买一模一样的戒指,他却用“形而上”的爱情语言来搪塞,她再次静静地 听,不说穿;高潮细节是遗失了一颗珍珠,她竟不悲伤,不寻找。她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神态 与反应呢?人物的真实动机和真正心理只能透过朵拉的一些微微地暗示去想像了, 正是这种 对人物动机的“人性维”和形成这种人物独特言行的“历史维”的想像,才构成闪小说的真 正阅读情趣和审美魅力。 愚女愚女 望着她,我的眼睛渐渐蒙上一层雾。 她的脸顿时模糊一片。 她愣愣地,低下头,声音轻轻:“你不要” “我没有”我用手背擦掉眼泪。 我的眼泪是为了两个愚蠢的女人而流下来的。 她穿着单色的上衣,是浅浅的黄,薄薄的丝绸料子,衬着花俏的亮色窄裙,非常显眼突 出。 却出乎我的意料,我本来以为她会穿黑色或者白色的。 “你穿红色很好看。”她对我说:“我还以为你会著素色的衣。” “我们的想法居然如此一致。”我突然笑起来。 她也微笑:“所以选择同一个男人。” “他从来没有告诉我。”我轻叹。 是他狡猾?是我单纯? “他也没有告诉我。”她还能够笑着说。 是他避开不说?是她过于信任他? “如果不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