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一九五六年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0****3 文档编号:38844970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傅雷家书》一九五六年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傅雷家书》一九五六年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傅雷家书》一九五六年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傅雷家书》一九五六年读书笔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傅雷家书一九五六年读书笔记 傅雷家书无疑是一部极亲切、极写实的作品,傅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人生的才智,生活的阅历,艺术的感悟,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傅雷家书一九五六年读书笔记,盼望你喜爱。 傅雷家书一九五六年读书笔记1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导。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导,我好像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或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缘由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宝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倾听着,专心牢记着。 傅雷是我国着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共性

2、。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和善,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讨论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育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训练,最终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训练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进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超,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

3、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仔细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训练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殊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这段历史感爱好的伴侣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薄情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实、自然和诚恳的文字。是啊,由于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

4、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受中给出阅历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当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训练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训练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索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训练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受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育出胜利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育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导,孩子与父母的真诚沟通,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剧烈的感染启迪。 读了

5、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很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训练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书一九五六年读书笔记2 老鹰对小鹰有爱,它的爱是旁观,使小鹰展翅高飞;激流对岩石有爱,它的爱是冲击,使岩石更加顽强;绿叶对鲜花有爱,它的爱是包涵,使鲜花明丽无比由此可见,不仅要爱,还要会爱。 “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而正在这爱的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离别!”可见傅雷爱子心切,同时傅雷还用书信方式来教育儿子各方面。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仅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讲究爱的方式,留意爱的方法。 忘忧草,含笑花,一夕渔樵话。会爱者乃海上之灯塔,予子以方

6、向。 纵观历史。君知否?范仲淹的二儿子结婚想购置一些珍贵物品,范仲淹却说:“这太过分了,哪能这么铺张!我不是舍不得花钱,但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范家的家风,不能遗忘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信条。”君知否?王羲之劝子于学,采纳的是“不动声色”的方法。王羲之对儿子没有一句说教,却使儿子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从小就开头确立了严格的治学态度。 此二者皆与常人一样,对孩子布满了爱意。但比常人高超之处就在于他们同傅雷一样因势利导,赐予方向,他们才是真正“会爱”孩子的人。 蜂儿蜜,燕子泥,窗外晓莺啼。会爱者乃夜空之流星,予子以信念。 回望今朝。汝可知?闻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在儿子临行前,亲自写下了一副对联,赠儿为座右

7、铭,并急躁地解释说:“此联意为只有无我,才能为公,经受过困难困苦,才知做人不易。”汝可知?革命老前辈林伯渠的小儿子要读学校了,林伯渠就为孩子起了个名字“林用三”,并解释道:“所谓用三就是用脑袋想问题、用双手创世界、用双脚做事情。” 爱的基础就是需要理解。此二者与傅雷一样,用自身阅历去引导孩子,一路指引,赐予信念。 反观之,现代孩子成为“掌中宝”,父母们都围着转。这种爱反倒适得其反,毫无价值。 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两地书,父子情”,浓浓爱意溢于言表。然而,在爱的同时,也要把握好爱的尺度。由于,会爱比爱更精彩! 傅雷家书一九五六年读书笔记3 傅雷不愧是好父亲,能以如此的心态和急躁来训练孩子

8、。傅雷毕竟是如何有这种力气呢?这种宏大的父爱可以说影响了傅聪的一生,为傅聪走向将来做出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傅雷所写的这些书信也就是特别重要的,给傅聪上了一堂人生课,让他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这真是训练子女的一本好书,同时也应当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子女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他对子女从不苛刻。而且他对傅聪的音乐事业非常的重视。傅聪事业的点点滴滴都特别的在乎,这让傅聪非常的感动。 其实,我们身边的父亲也跟傅雷一样的平凡与宏大。我们的父亲

9、也是常常为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果,使得自己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心血,这是真正的宏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傅雷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对子女的布满爱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长。 傅聪的母亲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也给她的儿女写了好几封信。信中布满了对子女的关怀和怜爱。同样,她对于傅聪的音乐事业也特别的在乎,这也同样让傅聪非常的感动,他也明白了母亲的爱对他有多重要。 这本傅雷家书真的让我懂得了特别多的道理,也让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么,这让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沟通。 我太感谢这本书了,真正的父母的爱之书!

10、傅雷家书一九五六年读书笔记4 翻开泛黄的纸页,浓浓墨香中,是家里流露出的真挚父爱。读罢全书,傅雷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和他真诚直率的人格魅力,无不令人敬佩和感动。傅雷家书就是这样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篇,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严厉、一丝不苟的对待一切,做一个德才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作为父亲,傅雷教子极严,可他又具有令人感动的真诚和朴实。在送走将去波兰的傅聪后,离别之悲不由的唤起傅雷对往事的回忆。在家书中,他深刻的反省自己,懊悔自己当时不近人情的训练“我良心上的责怪简直消释不了,我永久补赎不了这种罪过。”父亲能够对儿子真诚的赔礼,一切的爱,都在父亲的忏悔中彰显出来

11、。傅雷教子,始终保持着以德为先,做人为本的原则“做人第一,其次才是艺术。” 很少有人训练艺术同学如此多的道德,傅雷在育人方面可谓呕心沥血。他告知傅聪,永久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只有心灵无比纯净才会将艺术表现的动人,这与傅雷的直率和坦诚是分不开的。父亲从小給予的爱国主义训练也没有白费,即使远在波兰,傅聪仍旧喜爱着祖国,坚持父亲給预的信条,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当然,对于傅聪的努力换来的成果,傅雷也是由衷的为他傲慢和骄傲,在兴奋之余也为傅聪的顽强,不为成功冲昏头脑而劝慰。“多少过分的谀辞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丢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削减你对艺术的谦卑!” 傅雷就是儿子的良师益友,辛勤训

12、练又.诚心赞美,诚心赞美.谆谆告诫,肤浅无言的父爱,皆分散其中。一封封家书,将相隔万里的两人的心连在了一起,一边是孩子勤奋的练习,另一边的父亲却殷切地凝视着他的每一次心脏的律动,设身处地的预想他在前行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情景,并替他做出预案,为他寄去各种书籍作为养料,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傅雷高深的艺术造诣,也看到了一颗崇高的父亲的心。傅聪也从书信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养料,似乎父母仍旧在他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舞和鞭策。 家书赐予傅聪成长的力气,让他去战胜各种困难和魔障,找准自己人生的方向。傅雷就是这样将自己的爱与期望诉诸笔端,寄给远在异乡的儿子,从不间断。在一封封家书中,我读出了傅雷的真意:“我还

13、不甘落后,还想事事、到处追上你们,了解你们,同时也想竭力把我们的阅历和理智献给你们,做你们一支忠实的手杖。假如有一天你们感到这根手杖是个累赘的时候,我会销声匿迹,决不来绊你们的脚。” 肺腑之言,舐犊之情,不经意间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掀开扉页那张照片,傅雷专注的给孩子写信的情景更平添一份感动,那份执着真挚的爱在心中挥之不去。傅雷家书读完了,而天下父母爱子之心是永久不变的。所以,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一分钟,专心感受父母的爱吧,这也是做为子女的最好报答。 傅雷家书一九五六年读书笔记5 傅雷是我国闻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

14、,既温厚和善、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也正是由于家中有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傅聪得以健康成长为一个令中国傲慢的音乐家。傅雷家书写的正是傅聪远赴波兰留学并定居后,傅雷写给儿子的家书。 从这本书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父与子之间毫无隔阂、亲如旧友的情感。大洋并没有阻断他们心与心的沟通,生活上、事业上、艺术上、情感上的话题,他们无所不谈,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学养,为儿子的人生之路点燃了一盏明灯。 傅雷告知儿子如何看待困难:“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的起来,肯定会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心酸的眼泪是培育心灵的琼浆。不经受尖锐苦痛的的人,不会有博大的怜悯心。”在胜利之路上,必定会有数不清的困难与艰

15、险、辛酸与泪水,面对这些,我们只有“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才能超脱小我,成就大我! 他告知儿子何为真正的“善”:“人应当为了善,为了荣誉,为了公理而善,而不是为了惧怕永恒的惩处,也不是为了求取永恒的福祉。”只有这样的善才可以称为“大善”。善应是发自内心的,服务大众的,而不是仅仅为了满意内心某种自私的欲望或达到某种个人目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有些事,得到并没有真正得到,失去并没有真正失去,为大多数人着想,使大多数人幸福才能称得上是真善。 读过这本书后,我觉得傅雷不仅在为他自己的儿子指路,他也成为了我们心目中的一盏明灯。这位睿智的长者将他毕生的生活才智浇注在这二十多篇书信中,需要我们怀抱着一颗纯真的心去领悟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