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虑过度与亚健康-思虑过度.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38809262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虑过度与亚健康-思虑过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思虑过度与亚健康-思虑过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虑过度与亚健康-思虑过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虑过度与亚健康-思虑过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思虑过度与亚健康|思虑过度 摘 要:中医学关于思的概念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为认知范畴,是指正常生理状态下的思维活动,是思索、思想、思虑之意,是外界的客观事物在人的精神和心理上的正常复制或转化;二为心情范畴,是一种应激状态之思,苦思冥想、凝神敛志之思,超过了机体反应实力。思为七情时空的中心,是七情的动身点和归宿点,对各种心情都有评价确定的中心作用。当思虑过度之时,气机郁结,伤及脏腑,从而引发身心疾病,这与现代医学所提的亚健康的病因有所类似,笔者通过现代医学探讨加以印证,得出过度思虑是导致亚健康发生的首要情志因素。 关键词:思则气结;气机;亚健康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

2、章编号:1673-7717(2008)03-0641-02 Excessive Anxiety and Subhealthy DENG Yang-yang,LI Rui,advisor:ZHENG Hong-xin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 Abstract:The concept of think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to comprehend,one is in order to co

3、gnize category,that is thinking activity in physiology appearance,it means a thinking,thought,idea of consider,it is an outside objective thing in the persons spirit and mentally normal replication or the conversion;the other aspect is a motion category,it happens when a person is under stress state

4、,it means excessive anxiety,exceeding the bodys adaptability.Thinking is the center of seven emotions,the seven emotions is beginning thinking,and also ending it.The thinking is useful for judging of seven emotions. Excessive anxiety to retardation of Qi,then hurt Zangfu-organs cause psychosomatic d

5、isease in the end,this is same as modern medicines subhealthy,the author indicates excessive anxiety can cause the subhealthy by the modern medical theory. Keywords:excessive anxiety to retardation of Qi;Qi-movement;subhealthy 1 思的概念 1.1 认知范畴之思因志而存变之思 灵枢本神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

6、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此处之思是指正常生理状态下的思维活动,是思索、思想、思虑之意,是外界的客观事物在人的精神和心理上的正常复制或转化,属心主导下的神志活动的一部分。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谓:“古文思字从囟到心,即以心火照脑髓之义。”料想也是说思是思索、思想之意,乃属机体的神志活动,发于心而印象于脑中的认知过程,将思字拆分释其意,看来也不乏科学的道理。 1.2心情范畴之思忧思难过脾之思 笔者认为这是过极之思,即一种应激状态之思,苦思冥想、凝神敛志之思,超过了机体反应实力,有时可兼忧虑、焦虑、恐惊等。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思伤脾”,灵枢百病始生“忧思难过”,灵枢本神:“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

7、伤则恐惊流淫而不止。”陈无择三因极病证方药:“思则意舍不宁”等等。 2思的中心地位 从思与七情的关系而言,思为七情时空的中心,是七情的动身点和归宿点,对各种心情都有评价确定的中心作用。思而否定为怒,思而确定为喜,思而担忧为忧,思后无奈为悲,思而危急为恐,不及思索而为惊,可见即任何心情改变都必需经“思”而改变1。 2.1思发于脾 五脏之本 素问刺法论言:“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认为脾主思虑,有帮助心君确定意志之功,而且志意周于万物,美曰“谏议之官”。脾为土脏,居中心,灌四旁,为五脏之本,五脏精气皆由脾气生化,故脾气是思维活动产生的基础。林亿新校正曰:“思者脾也,四脏皆受成焉。”可见,从思与内

8、脏的关系而言,思当与五脏都有关,但与脾脏关系更为亲密。思的心情改变以脾释之,符合于情志与五脏对应的发生学规律。所以,脾思的心情改变可以影响各脏,各脏心情改变亦可影响于脾而产生相应的改变。 2.2思成于心 神明之主 思虽为脾之志,但亦与心主神明有关,此说也深及古代文人所认同,如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云:“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荀子在荀子解蔽云:“心者,形之君,神明之主”。 这些都是把心作为思维活动的器官来相识的。甲乙经亦有“思发于脾而成于心”之说。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中医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最高主宰就是“心神”,精神思维活动也不例外。心神不仅了主导了脏腑机能活动的协调,人对客观世界的相识

9、以及由体验而产生的情感,也都是在心神主导之下,以五脏为生理基础而产生的。因此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赅意志。”而思成于心,又是其它情志产生的基础,故可见思无论从情志和脏腑关系来看,都处于中心地位。 3 思致病的机理 正常的思维活动,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的影响,但当思虑过度之时,就会影响气的正常运动,导致气血阴阳平衡失调,伤及脏腑,素问经脉别论谓:“生病起于过用”。 3.1思虑过度 影响气机 气机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基本的运动形式。人体正是有了这种维持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升降出入的“气化”过程,才能摄入所需,排出所弃,气血才能化生和发挥作用,从而形体得以成长,神明得以发挥,生

10、命也就得以发生发展。内经有云:“故气得上下,五脏安之,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当思虑之时,凝神敛志,即“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以供思虑活动之须要,故气聚而不行,谓“思则气结”。过度的思虑,心、神、正气概必长时地、严峻地“存”、“归”、“不行”,以致气机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其结果必定是郁而不运、滞而不行,进而出现嗳气、呃逆等多种气机紊乱的病症,充分说明思虑过度致病,始之于气,基本的病理形态就是“气结”。 3.2 思虑过度 伤及脏腑 脾气郁结 陈无择在三因极病证方论说“思伤脾,气留不行,积聚在中脘,不得饮食,腑胀满,四肢怠情,故曰,思则气结。”脾为土脏,运化水谷,升散精微。一旦思虑太过

11、,气机郁结,而土忌壅塞,气结则水谷不能运化,精微不能升清,浊气不得下降,以致积滞中焦,而形体无气所滋,故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四肢乏力等症状。 心神损伤 灵枢百病始生有:“忧思难过”,灵枢口问说:“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可以看出,忧愁思虑,使心系急迫,心系的急迫使气道受约束,这种约束造成气机不通利,所以就长声叹息,以舒伸郁闷之气。素问五藏生成曰:“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当发展严峻之时,如素问痹论所述:“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邪之气引起忧愁思虑的,是痹聚在心。更有甚者,灵枢本神:“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惊自失,破月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在这里指

12、出心脏因惊悸和过分思虑而伤神,神气被伤,心无主宰,时常流露出恐惊的神态,心气大伤,血不能营运周身,所以形消肉脱,皮毛憔悴,色泽晦暗,死于冬季。 其他脏腑对肝胆肾的影响:所思不遂,也可影响及肝肾,男子表现为阳痿、遗精、滑精,女性为白带增多或月经不调。如素问痿论言:“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后世医家张景岳也提出“因郁而病”,“淫欲邪思,损惟在肾”“恚怒忧思,气逆肝胆二经”等等。明代医家刘纯在玉机微义也说:“思气所至,为不眠,为嗜卧,为昏瞀,为中痞,三焦闭塞,为咽嗌不利,为胆瘅呕苦,为筋萎,为白淫,为得后与气,快然如衰,为不嗜食。”这说明思虑过度不仅仅

13、是伤及脾脏,而是影响多脏腑发病的重要病因。 4 伤思与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2 。也有人称之为“第三状态”、“中间状态”。它在心理上的详细表现是3:精神不振、心情低沉、反应迟钝、失眠多梦、白天困倦、留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易受惊吓等;在生理上则表现为疲惫、乏力、活动时气短、汗出、腰酸腿疼等;或出现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悸胸闷、心律不齐等。日久出现稍微发烧、咽喉难受、淋巴结肿大、留意力降低、全身无力,或肩膀酸痛、头痛头晕等等症状。亚

14、健康状态对人类健康的威逼越来越大,已成为21世纪医学关注的热点。 亚健康一词,相当于祖国医学所称“疾”或“未病”、“小病”,按中医学理论分析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的不平衡状态。 中医认为过劳和情志内伤是引发亚健康状态的重要缘由,其中过劳包括劳神、劳力、房劳。情志内伤主要就是指七情致病。而思虑过度不但是过劳的主要病因之一,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说:“以其尽力谋虑则肝劳,曲运神机则心劳,意外致思则脾劳。”又是情志为患的首要因素。前文分析了当思虑过度之时,可导致气机郁结,不但耗难过神,暗耗阴血,也会影响脾气,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则运化无力,化精乏源,胃的受纳腐熟失

15、职,便会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这恰恰与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相像,故可以说亚健康的发生始之于伤思。 现代医学探讨表明:情志失调,精神过于惊慌,或长期思虑过度,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减弱对外界致病因素的反抗力。心情状态与A型免疫球蛋白(S-IGA) 的分泌有干脆关系,主动的心情状态可以增加S-IGA 的分泌并提高免疫反应水平,而消极的心情状态则减弱S-IGA 的分泌,并降低免疫反应水平4,不良精神刺激常可引起心情低落,较严峻者也可引起抑郁症状;长期焦虑、惊慌、抑郁或睡眠障碍,高强度的工作缺乏适当的放松及休息,均可引起惊慌性头痛。周英等5也认为负性心情是引起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危急因素,长期

16、的忧虑可明显减弱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和DNA基因修复功能,促使原癌基因转化,诱使肿瘤的发生,由此可见,导致亚健康发生的一个重要缘由就是心理心情的影响,而伤思是其最主要的病因。故在临床调理亚健康状态时,可从心脾入手,通过调整情志因素,使气机畅达,并且运用温脾补心之剂,来复原机体由于思虑过度劳神的病理状态。 5结 语 祖国医学早在两千年前就相识到了伤思在某种状况下可以引起疾病,并将这一类病因概括为情志病因七情学说,当情志过激或持续不解时,就会影响气机,伤及脏腑,导致气血阴阳失调而引发疾病。情志的致病机理是极其困难的,笔者从思论之,旨在强调其在七情致病的中心主导地位,以及伤思与现代人亚健康状态的关系,从而告诫人们调整情志,防止亚健康发生。 参考文献 1 汤朝晖,王米渠.论七情致病中“思所伤”的中心地位和作用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5):2005-2006. 2 龚海洋,王琦. 亚健康状态及其中医学探讨进展述评J . 北京中医药高校学报,2003,26(5):1. 3 张庆祥,朱齐超. 亚健康与中医基础理论述要J.中医药学刊,2003,21(7):1137. 4 田丹,张立侠.亚健康状态与情志失调 J.长春中医药高校学报,2007,23(1):64-65. 5 周英.产生亚健康状态的缘由与应对措施J.中国健康教化,2002,18(1):714-7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