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7篇.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8808194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7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7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7篇.doc(5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7篇 通过制定一份教案,从而明确接下来的教学方向,根据教学目标来制定一份教案,自身的能力一定都有所提升,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7篇,感谢您的参阅。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1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练习十六第58题。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口算2330 4030 60700 32408070 9042 65100 70026072 4820 3720 8730二、计算完成教科书第76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让学生用

2、竖式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讲讲时要提醒学生哪一位上满几十要想前一位进几。三、解决问题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十六的第7、8题。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讲评时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的过程。提醒:第8题,求的是56套明信片共卖多少钱?和每套明信片有12张,有没有联系?要让学生分析出每套12张是一个多余的条件。四、游戏活动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第6题。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可多增加一些题目,有几道算式的结果要相同,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拿到一道算是二。算式的结果与蜜蜂身上的数相同的就可认为蜜蜂停在这朵花上。五、课堂小结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2目标:1、通过复习,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2、使学

3、生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3、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4、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教学过程:一、统计知识点1、出示:某地区199420xx年沙尘天气情况统计表。2、学生取出方格纸,按照统计表数据制作统计图。(1)教师出示图例,引导学生制作。某地区199420xx年抄尘天气情况如下图,读懂统计图。横轴上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使学生明白横轴上表示年份,纵轴表示沙尘的天数)(3)指导画图。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应该怎么表示?(使学生懂得这里每格表示2天。但是这不是确定的,也可以

4、改成每格表示1天)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辅导。3、回答问题。(1)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表中得到的信息。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尘暴)20xx年沙尘暴天气最多达20天,近几年沙尘暴天气逐步增加。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2)算出这个地区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答案,说出想法。二、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读法教师:你们都认识这些数吗?是什么数?2.54 0.09 4006.57 5.6 7.089 123.59 800.9 22.709(1)请学生读出这些小数。(2)你还知道哪些小数?说一说,让同学写一写。2、小数大小比较。(1)出示两组

5、小数让学生比较大小。1.020.98元 0.69元0.7元 4分米3.8分米 l.2米 0.12米四名同学身高统计表(单位:米)姓名王凤李娟刘丽李芳身高146150135148(2)让学生说一说想法和比较后的体会。虽然学生根据小数的含义进行,但是也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些简便的比较方法,比如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小的,这个小数就小。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5+4.3= 1.8+0.4= 1.1一0.4=先计算,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三、课堂活动1、练一练:课本第115页的第9、10题。2、课内外作业:课本第117页的第5、10、11、12题。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进一步

6、知道了什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3复习目标: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2、通过练习,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复习重点: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复习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与加强。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练习二十五的第14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

7、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出示口算卡)。5010820040031056800 825520xx5552、计算。20307506124008545063要求(1)学生独立计算。(2)汇报结果,并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3)全班交流评价。二、要点复习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图书馆里有16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8本,书架一共可以放几本书?(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出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2)根据题中

8、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计算。(3)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有目标地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4)鼓励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一般情况下学生解答方法有: 8516 8(165) =4016 =880 =640 =640(5)组织交流。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某送奶站共有3个送奶小组,每个小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个送奶员要送多少份?(1)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2)启发、

9、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3)组织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明每-步解决了什么问题(4)教师小结。三、课堂活动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 让学生了解题意,根据题目中绘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四、课堂作业课本第120页的第14、15、16题。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4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

10、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而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分数的理解:分数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数量关系的刻画,分数是过程的记录,并不只是结果,是分数关系的表征,并不仅仅是对象的本身。理念与策略:1、找准起点。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走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以1/2为基本模型构建对分数意义的初步理解。2、充实素材。应用了课

11、件的优势和学生手中的材料,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比一比。从不同角度体会把一个图形“平均分”,得到的每一份都是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3、充分活动。提供充分的实际操作时空,让学生选一选、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几分之一的数学意义,加深对分数的认识。4、开放选择:习题拓展,让各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数学参与。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2、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重

12、点: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过程和操作过程。教学准备: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和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经验师:同学们小新想邀请大家去他的生日派对,你们想去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小新的好朋友妮妮和阿呆也来到了小新的生日派对,他们走进了蛋糕房,这有4个蛋糕,怎样分给他们才公平了?你能用一个整数表示出一个人有多少块蛋糕吗?生:每人两个。用数字2表示。师:像刚刚这种分法数学上我们叫做?生:平均分。(副板书:平均分)师:这两块蛋糕平均分给他们,每人分多少?你能用一个整数表示吗?师:这只

13、有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他们两个每人分几个?师:那么“半个”就是“一半”,半个蛋糕还能用整数表示吗?生:不能。师:是的,当整数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请分数帮帮忙,这半个蛋糕我们可以用分数1/2来表示。(副板书:1/2)师:读分数时我们从下往上读,为什么能用1/2表示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简单的分数几分之一。(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由学生所喜爱的动画人物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回顾平均分,从整数过度到分数,初步感知分数产生的意义。“一半”是学生的生活经验,而“1/2”是生活数字化的结果。学生借助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之间架构起知识桥梁。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师:

14、一个蛋糕应该怎样平均分了?请你用课前老师发的圆片代替蛋糕试着分一分。师:找一个同学上来分一分。关注:学生操作的语言表达教师引导对折重合,虚线描折痕,为了能让大家看得更清晰,老师快速的涂色(斜线表示)师:你们也是这样分的吗?那好,现在请孩子们把圆放进课桌里面去。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圆,这个圆被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追问:这一份是谁的1/2?师:老师也分了一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PPT演示)小结:分后的两块月饼大小完全一样,这种分法就叫作平均分。设计意图:接下来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折1/2,让学生上台操作,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两份。全班一起说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

15、/2。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认识后,初步感知和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三、认识几分之一。师:这个月饼被我们分成了几份?怎样分的?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这半个月饼就是?追问:半块月饼是谁的1/2。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师:这条横线表示平均分,那这个2表示什么?生:分成了2份。追问:怎样分的?师:1表示2份中的一份。(副板书:二份中的一份)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师:这根接力棒红色的部分请你用一个分数表示。这条线段的红色部分用分数表示为?师:孩子们,不同的三个物品,为什么都能用1/2表示了?生:因为都是平均分。师:平均分成了几份?那其中的一份就是?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分,其

16、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2。师:圆红色的部分用一个分数表示,现在圆有什么变化?红色的部分怎么表示?现在了?师:为什么大小不一样的圆都能用1/2来表示?生:因为是把圆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师:谁能像他这样有条理的再来说一说?师:出示不是平均分的一个圆。这个圆的阴影部分能用1/2表示吗?小结:看来要想用分数表示必须要平均分。认识1/4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为什么填4。认识1/3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 。为什么填4?为什么填1,你是怎样想的?认识1/5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指出它的五分之

17、一。除了第一块,还有吗?(这三个分数结合PPT讲)思维拓展:如果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如果分成5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如果分成10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如果分成9份取其中的两份是?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1/2后,我通过月饼、接力棒、线段三种不同物体、以及大小不同的圆强调平均分成两份,理解分数意义。然后在理解1/2的基础上认识1/3、1/4、1/5,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内化分数意义的理解。从分数意义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分数的读、写法。四、分数的写法和读法先写分数线,表示把月饼平均分;再写分母“3”,表示平均分成三份;最后写分子“1”,表示三份中的一份。(板书:分数各部分名称。)同桌间

18、互相说一说1/2各部分的名称。五、动手折1/4。投影展示不同的形式。小结:虽然折的方法不同,但都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2、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直观地认识几分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体会分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难点:能正

19、确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叙述几分之一的意义。教学准备:各种图形的纸片若干、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出示:今天是小胖的生日,小丁丁带了一个蛋糕来为他祝贺,他们俩会怎么分这个蛋糕?(对半平分)每人能分到几个蛋糕?(讨论)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认识1、(交流,汇报)小胖和小丁丁每人能分到几个蛋糕呢?(半个)2、半个蛋糕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3、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指导的读法和写法。4、这里的表示什么意思?小结: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所以小胖和小丁每人能分到个蛋糕。5、动手操作(1)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纸片中选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动手

20、折一折,找出它的,涂上颜色,并说一说。(2)那么空白部分又占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3)看图说一说A、把一个圆形纸片折成了同样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圆形纸片的,是()个圆形纸片。B、把一个三角形纸片折成了同样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三角形纸片的,是()个三角形纸片。C、学生自己选一个图形说一说。(4)观察比较两个图形的涂色部分都是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一个正方形、圆都是一个整体,因为整体大小不同,所以所得到的二分之一的大小也不同。)(二)、认识1、小胖和小丁丁正准备切蛋糕时,小巧和小亚也来祝贺小胖的生日了,于是他们决定四个人平分这个蛋糕,那又该怎么分呢?每人再拿出一个圆形纸片替代蛋糕,动

21、手折一折,分一分。(可以同桌商量)(1)交流方法。(2)每人能分到多少蛋糕?你是怎样想的?(3)说一说是什么意思。会写吗?一起来书空一下。2、动手操作(1)你能从另外一些图形中找到吗?(每人再选一个图形,折一折、涂一涂,并且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它的的,然后全班交流。)(2)在这些图形的空白部分中有没有它的?(3)看图说一说A、把一个正方形纸片折成了同样大小的4部分,每一部分都是正方形纸片的(),是()个正方形纸片。B、学生自己选一个图形说一说。(4)正方形和圆形纸片的涂色部分同样都是它们的,大小相同吗?为什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6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

22、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教学重点: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难点: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

23、就和面的大小有关。二、探究新知1、教学面积的意义。(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教师谈话引入。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板书:观察比较)(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3)总结面积的意义。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2、认识面积单位。(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

24、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3)带着问题自学。提问: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同桌两人互相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练习本。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如图,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红笔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个图形,再用绿笔涂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另一

25、个图形。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电视屏幕的面积是25()。(2)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9()。(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0()。四、思维训练1、下图中每一小格是1平方厘米,请你写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动脑筋:先估算哪个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算一算。(单位:厘米)板书设计:面积与面积单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实践感知中理解了面积的意义,认识了常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并初步建立了这些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7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2.能根据任意方向

26、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春季是运动的最好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27、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距离 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 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三、巩固练习 内化提高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练习三第1、2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向标。 53 / 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合同协议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