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_神曲_的跨媒体传播及其变异.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3877643 上传时间:2020-11-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但丁_神曲_的跨媒体传播及其变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但丁_神曲_的跨媒体传播及其变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但丁_神曲_的跨媒体传播及其变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但丁_神曲_的跨媒体传播及其变异.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但丁神曲的跨媒体传播及其变异 内容摘要:文学经典能以跨媒体的形式传播。这一传播为许多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源泉和 智慧的灵感,并且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想象。本文主要从影视、绘画、雕塑等三个方面探讨 但丁神曲这部杰作的跨媒体传播。在神曲跨媒体改编和传播过程中,作品的情节 和精神内涵方面也都具有一定的变异,更为突出可视性和叙事性,并具有忽略宗教内涵的 倾向。神曲的视觉传播不仅影响了影视艺术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激励了米开朗琪罗、 罗赛蒂、达利、罗丹等许多重要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成为跨艺术传播或是跨媒体传播的一 个优秀范例。 关键词:但丁;神曲;视觉传播;变异 作者简介:吴笛,文学博士,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2、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欧美文 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 传播研究”【项目批号:10 The Divine Comedy; visual transmission; variation Author: Wu Di is professor and Ph.D. supervisor at the Institute of World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His research interests

3、are English poetry, Russian poetry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mail: 神曲(La Divina Commedia)作为但丁的代表作,有着高深莫测的神圣主题和崇 高的意境。在神曲中,“地狱炼狱天堂的历程,与基督教神学所描述的原 罪审判救赎 的人类历程是一致的” (朱耀良 9) 。 正是这一宏大的主题和普遍的精神, 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中世纪思想和学术的经典,广为流传,并且具有广泛的影响。 吴 笛:但丁神曲的跨媒体传播及其变异 89 这一影响,不限于对文学创作特别是文学类型的深远影响,在跨媒体传播方面,但丁 神曲的作用和影响同样不可

4、低估,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和素材,在影视、动漫、绘画、 音乐、雕塑等多个艺术领域,它在长达七个世纪的时间里为无数的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灵 感和构思的源泉。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英国拉菲尔前派画 家但丁 罗赛蒂等人都是神曲跨媒体传播并且让作家从中得到灵感使得自己的艺术品 流芳百世的范例,甚至在电脑游戏领域,但丁的神曲也是一个重要的题材。 一、但丁作品的影视改编 作为中世纪的著名作品,神曲对现代文化生活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影响, 首先在影视传播方面。神曲所改编的影视作品广泛流传,为影视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应 有的贡献。 早在电影产生的年代,神曲就成了电影这一视觉艺术领域的重要的

5、创作题材,根 据神曲改编的第一部影视作品早在 1911 年就得以面世,这是由吉奥塞普(Giuseppe de Liguoro)执导的无声电影地狱(LInferno)。1924 年,由亨利奥托(Henry Otto) 执导的但丁的地狱(Dantes Inferno),片长 60 分钟,由福克斯电影公司制作发行, 同属于早期的无声电影。 随后, 在1935年, 福克斯电影公司制作发行了由哈里 拉契曼 (Harry Lachman)执导的但丁的地狱 (Dantes Inferno)。由于执导者本人是一位后印象派画家, 所以,该片部分细节的描述较为出色。 而在电影广为普及的当代世界,但丁的神曲依然是重

6、要的创作源泉。不仅出现了 很多以神曲或其中三个部分名称为名的影视作品,而且还有以其他名称为名的作品, 大多受到了神曲的影响。如 1972 年,瑞典由丹尼尔逊(Tage Danielsson)执导的喜剧 电影戒烟的人(Mannen Som slutade Rka),部分受到神曲的启示,表现主人公 但丁游历天堂的故事。英国著名导演格林纳威(Peter Greenaway)于 19871990 年间则对 神曲进行了系列改编,创作了电视但丁(A TV Dante)。在格林纳威的诠释中, 天堂随着年代的变迁不断改头换面,而地狱却一如既往。 美国制片人兼导演阿柯斯塔(Boris Acosta)是一个值得赞

7、赏的人物,多年以来一直献 身于但丁神曲的影视改编,近年来,已经完成十多部改编自神曲的电影或动画电 影的制作。如但丁地狱记录(Dantes Hell Documented)。本片基于但丁作品神曲 改编,讲述了但丁的地狱之旅。但丁在英雄维吉尔的带领下,穿越一层层地狱,走遍地狱 的各个区域,最终来到地心,并到达另一半球,即炼狱。 他还从神曲改编 3 电影。其 3 电影包括 3D 故事片和 3D 动画片。3D 动画片包 括但丁的地狱(Dantes Hell 3D Animation)、但丁的炼狱(Dantes Purgatory 3D Animation)、但丁的天堂(Dantes Paradise

8、3D Animation)。3D 故事片包括但丁 的地狱史诗故事(Dantes InfernoThe Epic Story)、但丁的炼狱史诗故事 (Dantes PurgatoryThe Epic Story)、但丁的天堂史诗故事(Dantes Paradise The Epic Story)。可见阿柯斯塔对神曲的钟爱是多么深沉。如果说阿柯斯塔的创作还 属于国别的或个人的创作,那么动画电影但丁的地狱动画史诗(Dantes Inferno: An Animated Epic)则具有国际规模和国际影响力了,是多国编创人员共同合作的产物。 动画电影但丁的地狱动画史诗,片长达 100 分钟,由美国、日

9、本、韩国于 2010 年联合制作完成,由维克多库克(Victor Cook)等 7 名成员共同执导。影片紧扣原 9 外国文学研究 2015 年第 5 期 著中的神游三界这一主线,将全剧分成七个部分,而每个部分都是表现游历的某一阶段, 并且赋予相应的标题。由于分属不同的执导者,所以各个部分风格各异,形象也有所些许 差异。与原著相比,在情节和精神内涵方面都有一定的变异,更为突出了可视性和叙事性。 如开始部分的到达由维克多库克执导。在影片中,一改原著中的但丁迷路、进退两 难的描写,而是以主人公但丁内心独白的形式描述阴森的森林。他可以查明追在他身后的 某个人物,但是,每当他快要接近的时候,追赶者便消失

10、了。当他到达的时候,他发现他 的仆人被杀,父亲死了,他亲爱的恋人贝阿特丽丝躺在地上,因胸口戳伤而奄奄一息。她 死亡的时候,化为一个精灵开始升向天堂。然而,路西法来了,带着她穿越地狱之门。但 丁追赶着来到门口,维吉尔答应领他游历地狱。 从改编来看,其中的变异是显而易见的,而且,神曲的动画改编的变异也体现在 突出故事情节而忽略宗教内涵这一倾向。在但丁的神曲中,炼狱篇的“罪孽”, 可能存在着伦理道德上的一些障碍,而天堂篇不仅涉及到理想的境界,而且所讨论的 话题涉及到神学、 哲学等众多方面, 内容也显得庞杂, 所以, 相对于 炼狱篇 和 天堂篇 , 地狱篇更容易被影视编导人员所选择和钟爱。 二、但丁神

11、曲的绘画传播 文学与绘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诗歌与绘画,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米 开朗琪罗、18 世纪英国的布莱克,或 19 世纪的但丁罗赛蒂,都是集绘画与诗歌于一身 的大师;无论是 19 世纪英国的拉菲尔前派,还是 20 世纪欧美的达达主义、立体主义、未 来主义,或超现实主义,都是诗歌与绘画合而为一的文学美术运动。 就但丁的作品而言,其神曲的绘画传播主要体现在插图作品、油画作品、壁画作 品等三个方面。 1、插图作品 早在 14 世纪,当但丁的神曲以手抄本形式得以流传时,就有艺术家或出于自身 喜爱或受命权贵为神曲插图。其后,每个世纪几乎都有为神曲而插图的艺术家。 其中包括 15 世纪的

12、意大利画家古列尔莫吉拉尔迪、博蒂切利、米开朗琪罗,18 世纪的 意大利著名画家萨巴泰利、皮内利,19 世纪瑞士画家富利斯、德国画家科赫、法国画家多 雷,20 世纪西班牙画家达利、英国画家巴滕等。在为但丁神曲的插图的画家中,最为 著名的无疑是 19 世纪法国著名版画家、雕刻家和插图作家古斯塔夫多雷。他被出版商 邀请为多部世界名著作画,成为著名的插图画家。 时至今日,在最初的插图出版 150 多年之后,古斯塔夫多雷的插图与但丁的神曲 依然紧密相连,常常被评论界相提并论。艺术家对但丁文本的透视依然激发着我们的视觉 美感。 多雷的但丁 神曲 插图完成于1855年, 是他最早的文学经典插图。 其后, 他

13、为荷马、 拜伦、歌德、莱辛等许多作家的经典作品插图。他为神曲所做的插图在所有的插图作 品中最为著名。其神曲插图作品多是黑白两色构成,层次分明、对照鲜明、质感强烈。 无论是宏大的场面还是细部的个体描绘,他都善于使用极细的线条来编织物象的表面和体 块,并且善于以线条的疏密来表现物体的明暗色调,从而显得光感强烈,并且具有极强的 立体感。他的神曲插图作品同时引发了法国文坛对但丁的浓厚兴趣,直接导致其后出 现多种版本的神曲的法文译本、批评著作、专题杂志,以及这一题材的绘画等方面的 迅猛增长。 吴 笛:但丁神曲的跨媒体传播及其变异 91 由于多雷为神曲的插图版画数量多,而且对开本制作成本昂贵,大多出版商不

14、愿 意出版多雷的插图版神曲,多雷不得不在 1861 年自费出版了插图版神曲地狱篇。 这一版本获得了艺术成就与经济效益方面空前的成功。由于这一成功,出版商在 1868 年 又单独出版了炼狱篇和天堂篇。其后,多雷的插图作品广为流传,出现在 200 多 种版本中,包括意大利源语和各种语种的译本。多雷的神曲插图作品,部分汲取了米 开朗琪罗的裸色技法,并且结合了宏伟风景画的北方传统和通俗文化的元素,成为他艺术 创作中的最高成就。他的插图作品以画家的技艺娴熟地体现了诗人生动的视觉想象。 如果说 19 世纪的插图作品的代表是法国的多雷,那么 20 世纪的神曲插图作品中,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长年生活在美国的西班

15、牙画家达利的创作了。这位天才的艺术家在 1951 至 1960 年间,创作了 101 幅水彩画,阐释但丁的神曲。他的这些作品后来又以木刻 术进行了重新处理,构成 100 幅版画。 达利的神曲插图线条明快,色彩和谐,既有非现实的细节真实,又有着立体的美 感和超现实主义的风格。他那一丝不苟的写实手法与超现实的形象融为一体,给人带来一 种激烈的视觉冲击,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但丁神曲的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梦魇般的地狱场 景。如地狱篇第 13 章的“自杀者之林”的插图,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特征。达利对“自 杀者之林”的描绘,不仅有着绘画的立体的美感,而且借助了诗歌中的许多技巧,尤其是 画中的超现实主义意象,是借助于

16、诗歌的“双关语”来具体体现的,从而构成树枝与肢体 的结合,达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谈及神曲的插图绘画,英国诗人兼画家布莱克同样是一位不可忘却的人物。他的 视觉艺术引发一位当代艺术批评家声称他是“大不列颠曾经创造的绝无仅有的最伟大的画 家”(Jones 2005)。布莱克作为画家,他更多的是汲取神曲中的精神和境界,而非 故事情节,他不是一般意义上为神曲插图,而是从神曲中获取精神内核,服务于 自己的美术创作。所以他以水彩画等形式创作的神曲,可以看成一部独立成篇的画集。 2、油画作品 在油画创作领域,但丁的神曲影响了许多艺术家的创作,尤其是英国拉菲尔前派 画家亨利霍利兑 (Henry Holiday

17、) 、 但丁罗赛蒂等许多重要艺术家的创作。 如霍利兑的 但 丁与贝阿特丽丝(Dante and Beatrice)、但丁罗赛蒂的但丁之梦(Dantes Dream) 等都是受其影响的重要的作品。 拉菲尔前派力图恢复英国美术“忠实于自然”的传统,着力表现宗教和现实题材,喜 欢从文学经典中汲取营养,善于精雕细凿,追求细节真实。亨利霍利兑所创作的油画但 丁与贝阿特丽丝,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作品,画中所描写的是但丁与贝阿特丽丝在佛罗 伦萨圣三一桥边的一次偶然相逢(Walker Art Gallery 72)。贝阿特丽丝身穿白色服装,娴 雅端庄,与女友同行,而但丁站在一旁,竭力掩饰着内心的激情,并且还因为

18、贝阿特丽丝 故意的冷漠而显现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整个情景,正如但丁在新生中的描述:“她 走过,在一片赞美的中央,/ 但她全身却透着谦逊温和,/ 她似乎不是凡女,而来自天国, /只为显示神迹才降临世上。 /她的可爱, 使人眼睛一眨不眨, /一股甜蜜通过眼睛流进心里, / 你绝不能体会,若不曾尝过它:/ 从她樱唇间,似乎在微微散发 / 一种饱含爱情的柔和 的灵气,/ 它叩着你的心扉命令道:叹息吧”(“我的恋人如此端庄”853)。联想到 但丁生平中假装对其他女性的爱而掩饰自己对贝阿特丽丝的爱恋,以及贝阿特丽丝对但丁 的误解,画中但丁和贝阿特丽丝的表情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92 外国文学研究 2015

19、 年第 5 期 但丁罗赛蒂对意大利诗人但丁有着矢志不渝的浓烈兴趣,他创作了不少与但丁以及 神曲有关的作品。他的著名油画作品但丁之梦,基于新生或但丁的生平,其 中的但丁、贝阿特丽丝、天使等主要意象突出了神曲的天堂境界,以及贝阿特丽丝引 导但丁游历天堂的由来。在这幅画中,但丁罗赛蒂用复杂的象征创造了一个幻想的世界。 画中贝阿特丽丝的两位女仆所穿的绿色衣裳在一定意义上象征着希望,而画面前方的一朵 朵鲜花,以及画面中央的天使之吻,无疑具有圣洁的象征,画面右方出现的红色的鸽子如 同罗赛蒂其他的创作,则象征着爱情。 但丁罗赛蒂的另一重要油画作品受赐福的贝阿特丽丝(Beata Beatrix),也是 受到但

20、丁神曲的影响,该幅画的突出位置是贝阿特丽丝昂头闭目的迷醉般的形象,后 方左右所画的只有单调的红绿色彩彼此孤立左右反衬的两个形象,则是爱神与但丁。而背 景处的日晷仪以及衔着花朵的红鸟,创造出了一种神秘的效果,更是强化了离奇的时空感。 这幅以画家妻子希达尔为原型的油画,简直就是罗赛蒂的“神曲”。而但丁罗赛蒂也作 了这样的解释:在这一“神曲”中,“她以突然死去进入天国并坐在俯视全城的天国阳台 发楞的形式来体现。你们记得但丁是怎么描述她死后全城的凄切情景吗?所以我要把城市 作为背景,并加上两个彼此投着敌意目光的但丁和爱神的形象。当那只传播死讯的鸟把那 枝罂粟花投入贝阿特丽丝的手中时,这有多么不幸!她,

21、从她那对深锁的眼眉间看出,她 已意识到有一个新世界,正如新生的结尾中写的:幸福的贝阿特丽丝,从此她将永远 可以凝视着他的脸了”(Rossetti 42)。 因此,贝阿塔贝阿特丽丝成为罗赛蒂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而且使得“希达尔 的名字经常与但丁的贝阿特丽丝相提并论”(Hawksley 115)。 3、壁画作品 十分有趣的是,揭开神曲壁画创作序幕的,是但丁的知交乔托。但丁在神曲 炼狱篇第 11 歌中还曾写道:“契马菩想在绘画上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现在得到采声的 是乔托,/ 因此那另一个的名声默默无闻了”(神曲305)。乔托是但丁同时代的著名 画家,他在 13031305 年间曾为帕多瓦的斯克罗韦

22、尼礼拜堂绘制基督生平事迹和末 日审判等壁画。乔托的末日审判的右下部,描绘了地狱里的恐怖景象,与但丁神 曲地狱篇 的描述十分吻合。 考虑到但丁是在1292年 “情人” 死后立即开始写作这部作品, 直到他逝世前的 1321 年完成,这一绘画是存在可能的,尽管但丁卷入佛罗伦萨的派系斗 争而被放逐到维罗纳、帕多瓦等地。 但丁的 神曲 对后世基督教绘画的 “末日审判” 这一题材的创作上,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譬如,由安德烈亚奥卡格纳(Andrea del Orcagna)在佛罗伦萨新圣母教堂斯特罗齐祈祷 室的大幅壁画末日审判,便在整体构思方面受到神曲的影响,此画右壁上部为炼 狱,下部为地狱,左壁为天堂,

23、画了数位圣者和天使,包括被认为是但丁的人 物。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米开朗琪罗所作的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壁画末日审判。此外, 但丁的形象也主要是通过壁画的形式而广为人知。多梅尼科迪米凯利诺 (Dominico di Michelino) 于 1465 年在佛罗伦萨大教堂壁画但丁与神曲,在描绘地狱和炼狱景象 的同时,凸现了但丁的独特形象。加上拉斐尔在梵蒂冈的两幅壁画教义争论和帕尔 纳斯山中所描绘的但丁的肖像,使得人们对于但丁的肖像有了立体的认知。 而到了 19 世纪,德国的科赫(Koch)所创作的马西莫别墅壁画地狱,以及德国 魏特 (Veit) 所创作的马西莫别墅天顶画 天堂 , 使得 神曲 题材的壁画

24、达到了新的高度, 吴 笛:但丁神曲的跨媒体传播及其变异 93 “堪称西方艺术家的神曲世纪”(邢啸声 42)。 三、神曲的雕塑传播 在美术领域,不仅绘画与文学关系密切,就连人们很少关注的文学与雕塑也有着难舍 难分的血缘关系。“文学与雕塑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行关系,对此研究可以加深我们理解作 家和雕塑家在共同的创意过程中怎样结合词语和雕塑意象来创造意义”(Aspley, Cowling and Ssharratt 1)。譬如在 19 世纪的法国,深深影响雕塑家创作的作家主要有雨果、拉封丹、 维吉尔、奥维德、但丁、歌德、莎士比亚等人。 在雕塑领域,但丁的神曲深深影响了罗丹的创作。他的许多重要雕塑受到神曲

25、 的启发。根据神曲地狱篇而创作的雕塑群地狱之门(The Gates of Hell),在雕 塑领域享有盛誉。 同样还有根据但丁神曲地狱篇第五章而创作的雕塑群保罗与弗兰采斯加, 以及根据文学作品这一情节创作的著名的雕塑作品吻。但丁的神曲地狱篇的相 关诗歌描写了弗兰采斯加与保罗的爱情悲剧。诗的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弗兰采斯加由父 母作主嫁给了里米尼的贵族拉台斯太的残废儿子祈安启托。十年之后,祈安启托发现妻子 和他的弟弟保罗之间有奸情,遂将二人杀死。在神曲中,这对情侣的灵魂和其他一些 生前堕落情网者的灵魂同住在地狱第二圈“色欲场”里,他们在长年不息的凄风苦雨 中相互偎依,永不分离。但丁随维吉尔漫游地狱

26、来到此处时,被此情景所深深感动,于是 便引发了这段对话体诗行:“有一天,为了消遣,我们阅读 / 兰塞罗特怎样为爱所掳获的 故事;/ 我们只有两人,没有什么猜疑。/ 有几次这阅读使我们眼光相遇,/ 又使我们的 脸孔变了颜色;/ 但把我们征服的却仅仅是一瞬间。/ 当我们读到那么样的一个情人 / 怎 样地和那亲切的微笑着的嘴接吻时,/ 那从此再不会和我分开的他 / 全身发抖地亲了我的 嘴 : 这本书 / 和它的作者都是一个加里俄托;/ 那天我们就不再读下去”(神曲 38)。 但丁的这段诗,在艺术上独立成篇,所采用的是梦幻与真实相结合的手法。诗中的背 景是虚无飘渺的幻境,但诗人却以非常简练的文字,把一

27、幕动人的爱情悲剧,包括人物、 事件,甚至细节都有声有色地写了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其中男女主人公在读传奇 时流露衷情这一情节写得尤为生动活泼。其中提及的兰塞罗特是圆桌骑士中显著名的一个。 在亚塔尔王的朝廷里,他爱上了归内维尔皇后。他是古代法兰西传奇湖上的兰塞罗特 中的主角。而其后的加里俄托是湖上的兰塞罗特传奇中的另一角色。兰塞罗特和归内 维尔皇后的第一次相会,就是由他撺掇而成的。所以,弗兰采斯加说,书和书的作者都是 起着引导作用的“加里俄托”。 罗丹的雕塑吻取材于则但丁的神曲里所描写的弗兰采斯加与保罗这一对情侣 的爱情悲剧。吻是大理石雕像,罗丹采用神曲中的题材塑造了两个不顾一切世俗 诽谤的

28、情侣,使得在幽会中热烈接吻的瞬间成为永恒。在罗丹的雕塑作品中,艺术家将但 丁细腻的文字表述化为生动的形象。雕塑家突出所创造的人物的优雅的肌体和姿态,尤其 是女主人公的细腻的肌肤,起伏不定,引发了生动的光影效果,而凭借这些光影的闪烁, 其内在的青春、热情与生命的活力全都幸福地荡漾,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美感和丰富的联想。 受但丁神曲而激发灵感的还有罗丹著名的雕塑作品思想者(Le Penseur)。 这是青铜雕塑,原本名为诗人(Le Pote),自 1880 年开始创作,本来用于地狱之门 94 外国文学研究 2015 年第 5 期 的门口。罗丹的创作基于但丁的神曲,作品中的大多数其他人物也都代表着这部长

29、诗 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多数评论家认为,位于门口的中心人物便是描述进入地狱之门的但丁 本人。然而,这一解释也存有一些令人困惑的地方。譬如,雕塑作品中的人物是裸体形象, 而在原著的长诗作品中,但丁自始至终都是穿有服装的。但是,这显然也无关紧要,重要 的是罗丹继承了米开朗琪罗的传统,突出表现了这一人物的智性和诗性。 综上所述,作为一部杰出的文学经典,但丁的神曲不仅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学 创作,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影视领域和美术领域的创作活动,在视觉艺术领域里极大地激 发了创作的想象,为许多电视艺术家和美术家提供了创作的源泉和智慧的灵感,从而不仅 在文学史上也在艺术上成为跨艺术传播或是跨媒体传播的一个优

30、秀的范例,而且在不断地 改编和跨媒体传播中得以再生和不朽。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Aspley, Keith,Elizabeth Cowling, Peter Ssharratt. eds. From Rodin to Giacometti: Sculpture and Literature in France, 1880-1950. Amsterdam: Rodopi, 2000. 但丁:神曲,朱维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年。 Dante, Alighieri. Divine Comedy. Trans. Zhu Weiji. Shanghai: Shanghai

31、 Translations Publishing House, 2011. :“我的恋人如此端庄”,外国诗歌鉴赏辞典,吴笛主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年。 853-854。 -. “So Winsome and So Worthy Seems to Me.” Appreciation of World Poetry. Ed. Wu Di. Shanghai: Shanghai Lexicograph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9. 853-54. Hawksley, Ludinda. Essential Pre-Raphaelites. London: Par

32、ragon, 2000. Jones, Jonathan. “Blakes Heaven.” The Guardian 25 April. 2005. 邢啸声编著:神曲插图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年。 Qing Xiaosheng, ed. Illustrations of Divine Comedy. Shanghai: Shanghai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1994. Rossetti, Dante Gabriel. The Correspondence of Dante Gabriel Rossetti. Vol. 5. Ed. William Fredeman. Cambridge: Brewer, 2002. Walker Art Gallery, ed. The Walker Art Gallery. London: Scala, 1994. 朱耀良:走进神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年。 Zhu Yaoliang. Approaching The Divine Comedy. Tianjin: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