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和知觉 (2).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38762730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7.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觉和知觉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感觉和知觉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觉和知觉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觉和知觉 (2).ppt(6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感觉和知觉(2)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0页心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多水平、多维度、多层次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60页n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q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60页q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n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

2、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n感觉q概念: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q种类n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n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饿、胀、渴、窒息、恶心等)。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n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q感受性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q感觉阈限能引起个体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q感受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来衡量q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关系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6

3、0页2-1感觉和知觉q绝对感受性: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q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从看不见到看见、从听不到到听到、从尝不出味道到尝出味道)q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q差别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差JND):感觉所能觉察的两个刺激间的最小差别量。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n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q韦伯定律:I/I=k(I为差别阈限,I为标准刺激强度,K为常数/韦伯分数)。q费希纳定律:S=k lg I(S为感觉量,K为常数,I为物理量)。q斯蒂文斯定律:S=kIn(S为感觉量,K为常数,I为物理量,n为幂指数)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6

4、0页 n韦伯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q一份1元钱的报纸一夜之间突然涨到了50元,你会觉得荒唐之极,无法接受,但是,如果原来100万元的奔驰也涨了50元甚至500元,你也觉得价钱根本没什么变化。q同样是50元为什么会在辨别以及心理上给人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呢?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q下面是两个不同情况:n情况A:假设你所光顾的文具店计算器的价格是20元,而有人告诉你其他商店的价格是15元n情况B:假设你所光顾的文具店计算器的价格是120元,而有人告诉你其他商店的价格是115元q那么,在哪种情况下你会改变到其他商店去购买?q购买者对价格的感受更多地取决于相对价值,而非绝对价值。68%2

5、9%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n恋人间的韦伯定律q比如一方犯了什么错误,不要一味地只知道先向对方表白、求得原谅,不妨先给她一个大大的惊喜,然后再要求原谅,效果往往会更好。q相爱时间久了,感情变得平淡了n人际交往中q在交往的时候,尽量减少成本,获得最大的报酬。因此交往的时候,如果对于别人的要求很少,获得的回报就大,那么就容易获得对方的好感。同样,对别人要求很少,对方给予一点点关爱,也够自己沾沾自喜半天了。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n2、感觉现象q感觉适应q感觉对比q感觉后效q联觉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n(1)感觉适应q由于相同的刺激

6、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的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提高或降低)的现象。q如:嗅觉适应、触适应、味觉适应、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与 暗适应q痛觉没有适应(生物学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n(2)感觉对比q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时对比: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现象。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60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q如:法国国旗(同时对比or继时对比?)n(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最初当三条色带宽度完全相等时,人们总觉得这三种颜色在国旗上所占的分量不相等,似乎白色的面积最大,蓝色的最小;当把这

7、三色的真实面积比例调整为蓝:白:红37:33:35时,看上去反而相等了。)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60页继时对比:两种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现象。先吃巧克力,再吃苹果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n(3)感觉后像q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像。q后像有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q后像的残留时间大约为1/10秒q各种感觉中,痛觉的后效特别明显,视觉的后效也很明显。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60页视觉后像:视觉后像:注视左图30秒以上,然后看白色背景,会看到一个发亮的灯泡。现在学习的是

8、第19页,共60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n(4)联觉q是指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因其它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是一个黄瓤西瓜挤出的汁,一杯加入食用红色素,一杯不加,不知者品尝起来,大都感到红色西瓜汁更甜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q幸运52中的一道题:n在英国伦敦郊外,有一座著名的布莱克弗赖尔大桥,原来为乌黑色,每年总有不少厌世者跑到桥上投河。后来桥上自杀事件骤然降到原来的50%,是因为科学建议把桥漆成什么颜色?浅蓝色浅蓝色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n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 绿色、兰色、黑色-为冷色

9、灰色、紫色、白色-为中间色。n兴奋与沉静 前进与后退 轻与重 柔和与强硬 n色彩学应用:家庭装饰(台灯、电扇)、衣饰、商业性广告等。n娱乐场所为暖色调,病房、教室等用冷色调。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n知觉q概念: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q种类:n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等;n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社会知觉(对个人的知觉、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n正确的知觉和错觉。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n感觉和知觉的区别:q(1)复杂性: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是以生理作用为基础的简单的心理过程,而知

10、觉则是纯粹的心理活动,是加入了个体主观因素的复杂的心理过程。q(2)普遍性:感觉是个体共有的普遍现象,而知觉则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如相同的刺激可以引起相同的感觉,但却会引起不同的知觉。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q(3)生理基础:分析器是产生感觉、知觉的生理基础,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则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反映客观事物的许多属性。q(4)经验性:经验在感觉与知觉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人的感觉有无经验均能产生,经验可使感受性更加敏锐,但知觉的产生离不开经验,它更多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和个性特点。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60页2-1

11、感觉和知觉n感觉和知觉的联系:q(1)两者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反映,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q(2)感觉与知觉之间是连续的,知觉的产生必须以各种形式的感觉存在为前提。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q(3)感觉和知觉是同时进行的,在现实生活中人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通常两者是融为一体的,合称为感知觉。在心理学中只是为了研究的需要,才把感觉从知觉中区分出来加以讨论。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q知觉特性1、选择性:背景与对象(两可图形两可图形)n人所处的环境复杂多样。在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

12、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背景,这就是选择性。n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而原来的背景转化为知觉的对象。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2、整体性 虽然事物有多种属性,由不同部分构成,但是人们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几个部分,而倾向于把它们组合为一个整体。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3、理解性n在知觉过程中,人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对象进行加工理解,并以概念的形式标示出来。其

13、实质是旧经验与新刺激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联系,以保证理解的全面和深刻。在理解过程中,知识经验是关键。n例如,面对一张X光片,不懂医学的人很难知觉到有用的信息,而放射科的医师却能获知病变与否。教师也应通过言语启发,提供线索,帮助学生提取知识经验,组织知觉信息。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60页下面的图形是否像匹马?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60页 知觉的理解性能够帮助我们产生知觉预测和期待 wor_ gre_ _ flo_ _ wor_(word,worn)gre_ _ (great,greep)flo_ _(floor,float)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60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60页现在学习

14、的是第34页,共60页中间是什么?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4、恒常性n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不同明暗度的情境之下,观察某一熟知物体时,虽然该物体的物理特征(大小、形状、亮度、颜色等)因受环境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我们对物体特征所获得的知觉经验,却倾向于保持其原样不变的心理作用。像这种外在刺激因环境影响使其特征改变,但在知觉经验上却维持不变的心理倾向,即为知觉恒常性。n视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形状恒常、亮度恒常、颜色恒常。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60页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扇门,视网膜上的投影形状并不相同,但人们仍然把它知觉为同一扇门,这是形状恒常性。一个人由近及远而去,在

15、视网膜上的成像是越来越小的,但是人们并不会认为这人在慢慢变小,这是大小恒常性。煤块在日光下反射的光亮是白墙在月色下反射的光量的5万倍,但看上去我们仍然认为煤是黑的,墙是白的,这是明度恒常性。家具在不同灯光的照明下颜色发生了变化,但人对它颜色的知觉保持不变,这就是颜色恒常性。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n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q(一)感觉强度律的运用n无论是绝对感受性或差别感受性,都由一定的感觉阈限引起,达不到一定的强度,感受性就很低。因此,教师讲课的声音要响亮、清晰,使全班学生都能听清楚;教师的板书大小要适度,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实验、演示应该使实验观象明显,让所有学生都

16、能看到。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q(二)知觉选择性规律的运用n根据知觉选择性的规律,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感知对象。例如,按照教学要求,增加感知对象和教学一般情境间的差异;讲课重点突出;板书可用大小不同字体或彩色粉笔及其他符号显示重点内容;定理、标题用粗字体。n对象的活动性是知觉选择性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讲课时抑扬顿挫的语调和适当的手势动作等都可以使对象被优先感知。演示直观教具和做实验如果注意增加活动的特点,效果会更好。n知觉对象的新颖性具有吸引力,容易被优先感知。因此,教师要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一定新意。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q(三)知觉理解性规

17、律的运用n根据知觉的理解性是知识经验与语言密切相关的规律,应该尽量丰富感性知识,并使感性认识与语言相结合,提高感知效果。语言和直观相结合可以有三种形式:第一,语言在前的形式;第二,语言和直观同时或交错进行的形式;第三,语言在后的形式。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运用。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q(四)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运用n运用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使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从而提高感知效果。比如,学生在课堂上既听到教师讲课的语音,又看到教师的面部表情和功作手势,感知就很清楚 在教学中尽可能使学生多种分析器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动口、动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18、,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q(五)克服社会知觉偏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n社会知觉的错觉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告诉我们,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既不能凭第一印象,个别品质或某种新异性去看待学生,更不能用固定不变的眼光去评价学生。教师要善于从全面、深入、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学生,更要善于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60页 错觉错觉n人脑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n错觉的种类q几何图形错觉q方位错觉(倾斜错觉、倒飞错觉)q大小错觉(太阳、月亮错觉

19、)q运动错觉(运动后效)q时间错觉q形重错觉(同样重量的铁比棉花重)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60页 错觉图形(视错觉)错觉图形(视错觉)n大小错觉大小错觉 缪勒缪勒莱耶错觉莱耶错觉 垂直垂直水平错觉水平错觉 (箭型错觉)(箭型错觉)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60页错觉图形(视错觉)错觉图形(视错觉)n对比错觉对比错觉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60页 错觉图形错觉图形n形状错觉形状错觉 爱因斯坦错觉爱因斯坦错觉 冯特错觉冯特错觉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60页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60页 错觉图形错觉图形n螺旋错觉螺旋错觉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60页旋转旋转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60页 错觉图形

20、错觉图形n运动错觉运动错觉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60页 错觉图形错觉图形 火花错觉火花错觉 Hermann格栅格栅现在学习的是第51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观察力测试n下面是美国智力趣题专家奇尔出的一道观察力测试题,多数成年人对此不知从何入手,而很多儿童却轻而易举地解开了难题。图中有辆公交车,有A和B两个汽车站。问:公交车现在是要驶往A车站,还是驶往B车站?n随着你的年龄的增长,你的观察力正在减弱。随着你的年龄的增长,你的观察力正在减弱。现在学习的是第52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观察力测试n几张隐藏的人像?现在学习的是第53页,共60页2-1感觉和知觉观察力测试n3张n你找对了吗?现在学习的是第54页,共60页现在学习的是第55页,共60页现在学习的是第56页,共60页现在学习的是第57页,共60页现在学习的是第58页,共60页n乐手or老人头?现在学习的是第59页,共60页感谢大家观看感谢大家观看现在学习的是第60页,共6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