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38702257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7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pdf(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主导品种(150个)(一)水稻(30)1、长江流域Y两优1号:该品种适宜在湖南海拔800米以下、重庆鲜食脐橙规划区域内稻瘟病轻发 的山丘区作中稻种植,广西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中稻或其他习惯种植一季中稻的水稻产区, 在 海南、 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 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中嘉早17: 适宜在江西、湖南、安徽、浙江、湖北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 区作早稻种植。湘晚籼17号: 该品种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

2、作双季晚稻栽培。Q优6号: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四川平坝丘金优458:该品种适宜在江西、湖南以及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 区作早稻种植。丰源优299: 该品种适宜在湖南、江西等省的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云光17号:适宜云南省海拔1400M以下籼稻区种植。贵阳市中籼稻迟熟稻区种植,稻 瘟病常发区慎用。泰优99: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天优华占: 适宜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浙 江

3、南部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川江优527: 适宜在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川省平坝丘陵稻区、陕西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株两优819: 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珞优8号: 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 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淦鑫203:适宜在江西平原地区、湖南以及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四、四川平坝丘陵稻区作早稻种植。2、东南沿海天优998:适宜广西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 部的稻瘟病、百

4、叶枯并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区作晚稻种植。博优998:适宜广东中南部和广西中南部和海南、福建南部双季稻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 种植。徐稻3号: 适宜江苏省淮北和安徽沿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南粳44: 适宜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和上海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天优3301:适宜在福建省作中晚稻。宁粳3号: 适宜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安徽淮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粤晶丝苗2号: 适宜广东省内粤北以外各地早、晚稻种植。广优2643: 适宜在贵州、湖南、湖北、重庆的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下稻区作一 稻种植。秋优998:粤中南、桂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淮稻9号: 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

5、下种植。宜优673: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 外)以及福建北部、湖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稻。季中3、北方平原地区垦稻12: 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栽培。龙粳21:适宜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吉粳88:适宜 吉林省四平、吉林、辽源、通化、长春、松原等中晚至晚熟平原稻作区。辽星20: 适宜辽宁省内沈阳以北中熟稻区种植。辽星1号: 适宜辽宁省内沈阳以北中熟稻区种植。长白19号: 吉林省中早熟区。(二)小麦(24个)1、黄淮海地区百农AK58: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中地区、山东菏泽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济麦22号: 适

6、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阳和濮阳及 江苏省北部中高水肥地块种植。郑麦9023: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 区晚茬种植,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安徽和江苏沿淮地区、河南中南部及湖北北部种植。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西农979: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 关中地区、山东省菏泽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郑麦366: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山 东省菏泽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周麦22号: 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 关中地

7、区及山东省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早中茬种植。皖麦52号: 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 关中地区、山东省菏泽地区高中肥力地块早中茬种植。周麦18: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中地区、山东省菏泽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师栾02-1: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中部和北部、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中高水 肥地种植。烟农19:适宜山东省亩产400 500公斤地块、安徽和江苏两省淮北麦区、山西南部、北京地区中水肥地种植。邯6172: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中南部、山西中南部和山东中上等水肥地,黄 淮冬麦区南片的江苏北部、 安徽北部、 河南中北部、 陕西关中地区的

8、高中水肥麦田早茬种植。安徽省北部、 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2、长江中下游地区扬麦16: 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和上海市麦区种植。郑麦9023: 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和上海市麦区种植。扬麦13: 适宜在安徽、江苏两省淮南麦区推广种植。鄂麦18: 适于湖北省恩施州等山区以外的麦区种植。宁麦13: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南地区、湖北省鄂北麦区、河 南信阳的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3、西南地区川麦42: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南部、河南南阳、 湖北西北部等地区种植。内麦11: 适宜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种植。4、西北地区宁春4号: 适宜在宁夏山川水地、内蒙古河套灌区及延山井灌

9、区、新疆、山西、陕西、广西等地区种植。新冬20号: 适宜在南疆早熟冬麦区种植。新春6号: 适宜在新疆、内蒙古等有水浇条件的春麦区种植。土默川井灌区、 甘肃、5、东北地区克丰10号:适宜 黑龙江省北部麦区。垦九10号: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中北部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等地中等以上肥 力地种植。龙麦30: 适宜黑龙江省东部麦区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岭北旱作麦区种植。(三)玉米(26个)1、黄淮海地区郑单958: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浚单20:河南、山东、河北中南部、陕西、安徽、江苏、山西运城夏播区,以及内蒙10C活动积温3000C以上地区种植。鲁单981: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

10、西运城夏播区种植。金海5号: 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山西运城夏播种植,叶部病害和黑 粉病高发区慎用。京单28: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省夏玉米种植区、内蒙古以上的地区,以及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上限种植。中科11号: 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西运城夏玉米区种植。蠡玉16:河北、陕西、安徽、河南、北京夏玉米区,吉林中晚熟区及内蒙古动积温3000C以上地区种植。沈单16:辽宁、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西部春播区和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夏 播区种植。永玉3号:宁夏、甘肃、新疆、山西、陕西、内蒙古春播区适宜种植,丝黑穗病和矮花 叶病重发区慎用。锐步1号:河北省、河南省、陕西

11、省夏玉米区种植,内蒙古10C活动积温上地区种植。10C活动积温2750C10C活2800C以2、西南地区川单418:四川、重庆、贵州、湖南、云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茎腐病和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渝单19号:重庆、四川、湖南、云南、贵州(毕节和贵阳除外)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 种植。注意防止倒伏。云瑞8号: 云南省昆明、昭通、曲靖、楚雄、大理、保山、临沧、文山、思茅等地州市海拔600-1900米左右的适宜地区推广种植。正大619:广西玉米主产区推广种植。黔兴201:贵州中西部、黔南种植适宜地区种植,以及丽江市海拔内,楚雄州海拔2300米以下区域中上等肥力田地种植。登海11号: 河北、河南、山东、陕

12、西、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区和四川、重庆适 宜地区种植,但矮花叶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流行区慎用。成单30: 四川省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与麦苕间套种或净作均可。中单808: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四川、云南、湖南春播种植,注意防止倒伏。1180 2500米范围3、北方地区郑单958:黄淮海夏玉米区以及北京、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的适 宜地区种植。吉单27: 吉林省东西部等早熟区及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种植。辽单565: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通辽地区本玉病病高发区慎用。9号品种种植区域种植,丝黑穗龙单38: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内蒙古适宜区域。绥玉10: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

13、及内蒙古适宜区域。兴垦3:辽宁东部山区、吉林东部中晚熟区、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上限、内蒙古赤峰地区 四单19品种种植区域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益丰29:吉林省、安徽省、辽宁省、天津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通辽市、赤峰市10C活动积温3000C以上地区种植。4、特用玉米新美夏珍: 广东作为鲜食甜玉米品种春、秋季种植。(四)大豆(18)1、东北地区华疆4号: 适宜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垦鉴豆27(疆莫豆1号): 适宜在黑龙江省垦区第四积温带垦区西北部、内蒙古自治 区呼伦贝尔市、赤峰市10C的积温在2 200 2 300C的地区春播种植。黑河38号: 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春播种植。北豆5号: 适宜在黑龙

14、江省北部第四积温带种植。蒙豆14号: 适宜在黑龙江第三积温带下限和第四积温带、吉林东部山区、内蒙古自治 区呼伦贝尔中南部和兴安盟北部、新疆北部地区春播种植。合丰50: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上限、吉林省东部山区、内蒙古兴 安盟中南部、新疆北部昌吉地区春播种植。合农45: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上限、 吉林东部山区 (蛟河市除外) 、 新疆昌吉地区春播种植。绥农28: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黑农48号: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吉育47号: 适宜在吉林省吉林、延边、白山市早熟地区种植。2、黄淮海地区冀豆17:河北省中北部春播,河北南部、河南中部和北部、陕西关中平原和山东济南 周

15、边地区夏播种植。晋遗30:适宜在山西省中部、甘肃省中部、陕西省中部、宁夏灌区春播种植,在山西 省南部地区可夏播种植。郑92116:适宜在河南、山东南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陕西中部地区夏播种植,贵 州毕节、云南昆明和红河、湖北恩施、四川凉山地区春播种植。菏豆13:适宜在山东省西南部、河南省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中黄13:适宜在安徽、山东、陕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江苏夏播,天津、北京、 河北北部、四川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等地春播。皖豆28: 适宜在山东西南部、河南南部、江苏及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3、南方地区南豆12: 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区种植。华夏3号: 适宜在

16、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中南部和江西南部地区夏播种植。(五)棉花(14个)1、长江流域中棉所63: 适宜在湖北,湖南北部,四川盆地,河南南阳,江苏、安徽淮河以南(盐 城除外),浙江沿海的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种植。鄂杂棉10号: 适宜江苏、安徽淮河以南以及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河南南 部等长江流域棉区作春棉品种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湘杂棉10号: 在湖南省棉区种植。苏杂3号(原名:宁杂602、SGKz9:适宜江苏、安徽淮河以南以及浙江、江西、湖北、 湖南、 四川、 河南南部等长江流域中高产棉区作春棉品种种植, 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 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2

17、、黄淮海地区鲁棉研28号: 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北部和中东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麦田春套种 植,山东春播种植,应严格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中棉所70: 河北中部,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和东部,陕西关中春播种植。已取得农 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MB4608)。中植棉2号: 属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 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中棉所50:河北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山西南部夏播种植。鲁棉研21号: 适宜河北东部和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和北部,江苏、安徽淮河

18、以北, 山西南部, 陕西关中等黄河流域棉区作春棉品种种植, 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允许的范围推广。冀棉958: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 山西南部,陕西关中春播种植。3、西北地区新陆早33号:适宜于北疆、南疆等早熟棉区种植。新陆早42号:适应于北疆、南疆等早熟棉区种植。新陆中35:适宜于南疆中熟棉区种植。中棉所49号(原名:中287):适宜西北内陆棉区无霜期180天以上的早中熟棉区种植。(六)油菜(10个)中油杂11: 适宜在四川、贵州、云南、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安徽 和江苏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 陕西汉中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19、。 注意施用硼肥, 防治菌核 病。宁杂11号: 适宜于长江上游四川、云南、重庆、贵州大部份地区以及陕西关中地区、 安康地区和江西各地种植(直播或移栽) 。中双11号: 在江苏省淮河以南、安徽省淮河以南、浙江省、上海市的冬油菜主产区推 广种植。秦优10号: 适宜在长江下游的浙江、上海两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油菜主 产区种植。南油12:适宜在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和安康、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的冬油 菜主产区推广种植。川油36: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和 安康、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江苏省淮河以南、安徽省淮河以南、浙江省、上 海市的冬油菜

20、主产区推广种植。中油杂12:适宜长江中游区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种植。华油杂13:适宜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冬油菜主产区;云南、贵州及陕西汉中地区; 江苏、安徽淮河以南;浙江、上海油菜主产区种植。生产上适当推迟播期,防止早花早苔。渝油21: 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青杂5号:适宜在内蒙自治区、 新疆自治区及甘肃、 青海两省低海拔地区春油菜主产区 推广种植。(七)马铃薯(2个)同薯20号: 山西、内蒙古、河北省北部、陕西北部、黑龙江及东北大部分地区等一季 作区均可种植,适宜范围广。中薯3号: 适宜北京、山东、河南、浙江、江苏、安徽等中原二季作区春秋两季种植和 福建、广西、贵

21、州、湖南等冬季栽培。(八)畜牧(14个)渝荣I号猪配套系: 适宜在全国推广。杜、长、大种猪: 适宜在全国推广,冬季需加以适当的保温措施,夏天需加以适当的降 温通风措施。荷斯坦奶牛: 适宜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奶牛养殖区域。槟榔江/摩拉/尼里-拉菲乳用水牛: 槟榔江水牛适宜云南、广西、广东、贵州、湖北等 南方地区;摩拉/尼里-拉菲乳用水牛适宜在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江苏等南方地区。西门塔尔牛: 可在新疆、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吉林、辽宁、四川、安徽、 甘肃等黄牛主产区域推广。延黄牛: 适宜吉林、辽宁等北方地区养殖。夏南牛: 适宜在河南、山东等中原区域养殖。波尔山羊: 适宜在全国

22、推广巴美肉羊: 适宜在全国农牧区推广。德国肉用美利奴: 北方气候干燥地区,适于舍饲半舍饲和围栏放牧等各种饲养方式。萨能/崂山奶山羊: 适宜在全国推广Z型/南口1号北京鸭:适宜在全国推广。京星黄鸡/岭南黄鸡/粤禽皇鸡/苏禽黄鸡2号: 京星黄鸡适宜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区; 岭南黄鸡适合全国(西藏除外)饲养;粤禽皇鸡适合全国(西藏除外)饲养,尤其适合沿海 地区和大中城市消费市场; 苏禽黄鸡2号主要是针对江苏、 安徽等地快速黄鸡市场需求而培 育。其保留了地方鸡的适应性和体形外貌特征;具有种鸡产蛋性能好,商品鸡生长快、 饲料报酬高,饲养效益高等显著优点,在江苏市场销售量逐年增加,是最适合长江中下游以北

23、、 大众消费水平不高省份推广的新鸡种。四川白獭兔: 四川、西南各省及全国(高海拔地区除外) 。(九)渔业(12个)河蟹: 全国各地淡水池塘、水库、湖泊、河道、稻田和低洼盐碱地水域均可养殖。中国对虾“黄海2号”/杂交青虾“太湖1号”/南美白对虾SPF:中国对虾“黄海2号”适于山东、天津、河北、江苏等沿海可控水域养殖;杂交青虾“太湖1号”适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工可控的淡水池塘养殖; 南美白对虾SPF适于全国沿海地区养殖;经淡化后可 在盐碱地及淡水水域养殖。奥尼/“夏奥1号”奥利亚/“新吉富”罗非鱼: 适于池塘、海水、湖泊围栏、稻田、网箱以及工厂化流水养殖。适宜水温为10C以上,4C以下会冻死。

24、异育银鲫“中科3号”/湘云鲫/杂交黄金鲫: 异育银鲫“中科3号”适宜在全国范围 内的可控水体内养殖;湘云鲫适于可控的淡水水域养殖,可进行池塘养殖、 水库养殖、 湖泊养殖、网箱养殖、稻(莲)田养殖等;黄金鲫适宜可在全国范围内淡水池塘养殖。津新鲤/乌克兰鳞鲤/松浦镜鲤: 津新鲤、乌克兰鳞鲤适于淡水池塘、水库、湖泊、河 道、稻田和低洼盐碱地水域养殖。松浦镜鲤适于淡水池塘、稻田、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 全国各地均可进行养殖,池塘、稻田、网箱和工厂化等方式养殖。团头鲂“浦江1号”:适于全国可控的淡水养殖水域。大黄鱼: 全国沿海地区均可养殖。半滑舌鳎: 全国沿海地区均可养殖。杂交鲍“大连1号”: 渤海、黄

25、海海域以及福建和广东北部海域养殖。海参: 适合于工厂化、网箱养殖。杂交还带“东方3号”:适合于水质肥沃,透明度高,冬季最低潮水为4-5米,风浪与 水流潮流畅通、风浪较小、底质为平坦的泥底或泥沙底海域。二、 主推技术(80项)(一)综合技术(8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 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 抗旱节水农业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稻田生态种养结合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 机械化收获技术 机械化生产技术 机械化植保技术和其它水产健康养殖技术(三)水稻(7项)1、长江流域及华南稻区 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轻简栽培技术

26、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2、北方平原地区 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 粳型超级稻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四)小麦(9项)1、黄淮海地区 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 晚茬小麦“四补一促”栽培技术 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2、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 稻茬麦免(少)栽培技术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3、西北地区 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栽培技术 深松蓄水保墒耕作技术4、东北地区 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五)玉米(6项)1、黄淮海地区 玉米“一增四改”技术 玉米晚收增产技术2、西南地区 西南玉米雨养旱作增产技术3、北方地区 玉米密植早熟增产技术 玉米中耕深松蓄水保墒

27、增产技术 玉米病虫综合防控技术(六)大豆(4项)1、东北地区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 大豆窄行密植技术2、黄淮海地区 夏大豆免耕节本栽培技术3、南方地区 南方大豆间、套作栽培技术(七)棉花(6项)1、长江流域杂交棉增密技术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 棉花基质育苗移栽轻简新方法2、黄淮海地区 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3、西北地区 棉花超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推广 高密度膜下滴灌植棉技术稻田双低油菜免耕栽培技术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 旱地双低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九)马铃薯(2项)南方冬种马铃薯早熟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 旱作马铃薯节水保墒丰产栽培技术(十)蔬菜(2项)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 蔬菜病虫害绿色

28、防控技术 蔬菜生产节水节肥技术(十一)果树(2项)果树优质综合农艺节水技术 柑橘留树保鲜综合技术(十二)畜牧兽医(17项)提高能繁母猪生产能力技术 猪人工授精技术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 适度规模奶牛场标准化养殖技术 生鲜乳安全生产技术 肉牛规模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 肉羊规模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 山羊适度规模高床舍饲配套技术 牛羊主要疫病防控技术 禽病综合防治技术 青贮饲料生产技术 紫花苜蓿综合生产技术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自配饲料安全生产技术 重大动物疫情处置综合技术奶牛全混合日粮(TMR调制技术 家畜寄生虫病监测防控新技术(十三)渔业(9个)河蟹生态养殖技术 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罗非鱼无公害养殖技术 大黄鱼标准化网箱养殖技术 海参健康养殖技术 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与生态养殖技术 海水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 盐碱地生态养殖技术 池塘高效增氧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