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含解析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38696967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6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含解析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含解析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含解析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含解析 .pdf(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全国新课标区模拟精选题:根据高考命题大数据分析,重点关注基础题2,7,能力题 6,8。模拟精选题一、选择题1.(2016 齐鲁名校联考)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在整个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解旋酶、RNA 聚合酶、 DNA 聚合酶、 DNA 酶C.分裂后期的 DNA 分子数目和染色体数目都是前期的两倍D.分裂末期赤道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细胞壁解析DNA 酶是催化 DNA 水解的酶,有丝分裂过程不需要DNA 酶;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

2、数与前期相等;分裂末期细胞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细胞壁。答案A 2.(2016 山东潍坊期末) 下列关于人体衰老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的细胞染色质收缩,会影响DNA 的复制和转录B.衰老的红细胞细胞核体积变大,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衰老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使老年人头发变白D.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解析人体成熟红细胞不具备细胞核, 故衰老的红细胞不存在细胞核体积增大问题。答案B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3.(2016 山东青岛期末) 比较某一癌症患者

3、体内的癌细胞、造血干细胞和神经细胞,这三种细胞()A.核中 DNA 含量始终相同 B.都能进行转录和翻译C.具有长短不一的细胞周期D.核基因的遗传信息是相同的解析癌细胞及造血干细胞可进行细胞分裂,具细胞周期,DNA 复制后可加倍,神经细胞则不分裂,由于细胞癌变时曾发生基因突变,故三种细胞核基因遗传信息不同。答案B 4.(2016 武汉模拟) 如图所示,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A.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只有e B.在 b 时期实现了细胞中的DNA 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C.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ceabd D.观察和计数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是e 解析图中 a、e 时期均含染色单体; b 时期染色

4、体数目加倍, c 时期 DNA 数目加倍;细胞有丝分裂顺序应为caebd。答案D 5. (2015 江西模拟)如图是胎儿手的发育过程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凋亡使得五指分开B.此时手的组成细胞中不存在衰老的细胞C.若此时受到致癌因子的影响,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D.此过程中存在着细胞的分化解析胚胎发育过程中仍存在衰老的细胞。答案B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6.(2016 西安调研) 下列与有丝分裂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着丝点的分裂, DNA 数目加倍

5、B.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C.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可形成赤道板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细胞膜流动性密切相关解析随着着丝点分裂, 染色体数目加倍;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均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可形成细胞板而不是赤道板。答案D 7.(2016 大连诊断) 如图所示是关于观察洋葱有丝分裂的实验的部分操作,下列评价合理的是()A.剪取洋葱根尖 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和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C.在观察的图像中, b 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D.若用图

6、中 b 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解析根尖 23 mm 的区域属于分生区, A 错误;在 和之间应增加清水漂洗这一环节,而 和之间的清水漂洗环节应删除,B 错误;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细胞经解离已死亡,C 正确; b 区域的细胞属于分生区细胞,其液泡较小,渗透作用不明显,D 错误。答案C 8.(2016 海南海口实验中学模拟) 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B.细胞癌变可以由病毒感染引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7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C.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D

7、.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有关解析所有细胞中均有原癌基因, A 错误;导致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B 正确;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分裂次数不受限制,能无限增殖,C 正确;癌细胞容易转移是因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D 正确。答案A 9.(2016 福建温州模拟) 下表是关于细胞凋亡、细胞坏死与细胞癌变的比较,其中叙述不正确的组合是()项目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癌变与基因的关系受基因控制受基因控制受突变基因控制影响因素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分为物理、化学和病毒致癌因子对机体的影响对机体有害对机体有害对机体有害A.B.C.

8、 D.解析细胞坏死不受基因控制; 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 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它对机体是有利的。答案A 二、非选择题10.(2016 郑州模拟) 哺乳动物的脂肪细胞来源于前脂肪细胞。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脂肪组织体积增加是前脂肪细胞和脂肪细胞的结果。(2)在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需过滤脂肪组织血管基质,并经酶消化而得到单个前脂肪细胞, 进行原代培养。 体外培养细胞的操作及培养过程均需要在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件下进行。成熟脂肪组织细胞间质少、 细胞松散,所以随着前脂肪细胞的分化

9、,细胞贴壁生长性能。(3)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检测细胞中脂肪的含量,以判断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该实验的目的是 _。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脂肪含量的最显著差异出现在第天,前脂肪细胞培养至第16 天时,不同浓度 TSH 处理的细胞的分化程度,上述结果说明。答案(1)分裂和分化生长(体积增长)(2)胰蛋白无菌下降(3) 研究 TSH 浓度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12相同TSH 浓度越高延缓(推迟)细胞分化效果越好11.(2015 广州模拟) 下列是有关植物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图 2 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的变化;图 3 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

10、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4 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1)给图 1、图 2 分别写上最合适的纵坐标。 图 1 纵坐标为。图 2 纵坐标为。(2)图 3中 AB 段形成的原因是,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期;CD 段形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的原因是。(3)图 4 中细胞(写序号)处于图3 中的 BC 段,图 4 中细胞(写序号)处于图 3 中的 DE 段。(4)分析图 4 中细胞可知,该细胞含有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核DNA分 子 数 之 比 为 。 用 图4中 序

11、号 表 示 有 丝 分 裂 过 程 :_ _。解析图 1 中,DNA 含量在末期结束时才由B 减少为 A,说明 DNA 含量的减少是在细胞壁形成时完成的,故图1 为一个细胞内 DNA 含量变化曲线。图 2 中,DNA 含量在末期开始后由B 减少为 A,说明 DNA 含量的减少在细胞质均分前就已经完成,故图2 为一个细胞核内DNA 含量变化曲线。图3中 AB 段 DNA 含量加倍是 DNA 复制的结果, CD 段是由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所致。答案(1)一个细胞内 DNA 含量一个细胞核内 DNA 含量(2)DNA 复制间着丝点分裂(3)(4)1212一、选择题1.(2015 山东济宁一模,

12、 2)下列对从某人体内的癌细胞、衰老细胞和凋亡细胞中提取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RNA 都不相同B.酶不都相同C.核基因不都相同D.蛋白质不都相同解析同一个人体内,不同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产生的RNA 有部分相同,部分不同, A 不正确。答案A 2.(2016 江淮十校联考) 如图是洋葱根尖结构模式图,关于图示的相关叙述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7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确的是()A.存在细胞周期的主要是区1 的细胞B.DNA 转录现象主要发生在区2 细胞中C.区 2、3 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

13、区 3 的细胞高度分化,不具细胞全能性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区13 分别为根尖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区1 细胞能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A 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翻译两个阶段,活细胞都可合成蛋白质,故区1区 3 细胞中均可发生DNA 转录现象, B 错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 C 错误;区 3 的细胞已高度分化,但分化的细胞中仍然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具有全能性,D 错误。答案A 3.(2016 山东莱芜调研) 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琼脂块模拟细胞)”的实验过程中, 测量结果及计算结果如下面表格所示。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

14、是()琼脂块的边长( cm)比值(表面积 /体积)NaOH 扩散的深度( cm)比值(NaOH 扩散的体积 /整个琼脂块的体积)1 6 X a 2 3 Y b 3 2 Z c A.X YZ B.XYZ C.abc D.abc 解析在相同时间内, NaOH 扩散的深度相等,而比值(NaOH 扩散的体积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7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整个琼脂块的体积)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减小。答案A 4.(2016 广西南宁模拟) 研究发现, 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细胞中一个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 当线粒

15、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的信号时,就将它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 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 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Smac 从线粒体释放时需消耗能量B.癌细胞中 Smac从线粒体中释放可能受阻C.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癌细胞中IAPs 过度表达有关D.Smac与 IAPs 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相同解析Smac是蛋白质,从线粒体释放的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Smac从线粒体中释放出来后与IAPs 反应促进细胞凋亡,所以在癌细胞中 Smac从线粒体中释放可能受阻,导致细胞不能正常凋亡。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癌细胞中 IAPs 过度表达有关。 Smac是线粒体促凋亡蛋

16、白,而IAPs 是凋亡抑制蛋白,所以两者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相反。答案D 5.(2016 安徽芜湖模拟) 如图所示为来自某二倍体动物体内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处于细胞分裂中期,该时期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B.细胞处于细胞分裂间期,该时期有基因的复制与表达C.细胞与中,染色单体数目不同,但核DNA 数目相同D.细胞所处时期的前一时期,核膜消失,核仁逐渐解体解析细胞中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 此时应为细胞分裂中期, 而细胞板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7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A

17、错误;间期的主要特点是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 正确;细胞 中有 8 条染色单体, 8 条核 DNA ,而细胞 中无染色单体,核DNA 数目为 8 条,C 正确;细胞 所处时期的前一时期应为前期,而前期的特点有核膜逐渐消失和核仁逐渐解体,D 正确。答案A 6.(2016 皖南八校联考) 如图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 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a 阶段为有丝分裂、 b 阶段为减数分裂B.LM 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GH 段和 OP 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D.MN 段发生了核 DNA 含量的加倍解析a 阶段为有丝分裂、 b 阶

18、段为减数分裂, A 正确;LM 点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 正确; GH 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而 OP 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C 错误; MN 段包括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 的复制,核 DNA 含量加倍, D 正确。答案C 7.(2016 山西康杰中学等四校联考)糖尿病有型、型和型之分,其中型的主要特点是脑内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降低,出现胰岛素抵抗, 同时伴有脑内胰岛素水平下降,对维持神经元存活起重要作用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水平也降低。而这些机制也导致了脑内神经元死亡,进而加重阿尔兹海默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分子胰岛素

19、都能多次用于调节细胞膜对葡萄糖的转运速率B.因 IGF1 及其受体水平降低,致使脑内神经元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7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C.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较高,诱导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导致多尿症状D.人体内,含胰岛素信使RNA 和含胰岛素受体基因的细胞数量差异较大解析胰岛素作为激素分子,一旦作用即被灭活;由IGF1 及其受体降低,致使脑内神经元死亡,应属细胞坏死而不是细胞凋亡;抗利尿激素分泌越多,尿液应越少。人体几乎所有细胞均含胰岛素受体基因但只有胰岛B 细胞才含胰岛素信使 RNA,故

20、只有 D 选项正确。答案D 8.(2016 郑州调研) 最新研究表明,决定细胞“命运”的内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外因则取决于细胞对细胞外信号的特异性组合所进行的程序性反应,下图为部分信号决定细胞 “命运”的示意图, 图中字母分别代表不同的胞外信号,则下列有关细胞外信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胞外信号 D 和 E,细胞就一定会进行分裂B.对于癌细胞而言,细胞外信号AE 可能会持续起作用C.只有细胞外信号 F 和 G 能诱导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D.由于细胞凋亡无胞外信号作用,可证明细胞凋亡与基因无关解析由图可知,细胞分裂需要的信号组合为A、B、C、D 和 E,缺一不可,A 错误;与细胞存活

21、相比,当信号D 和 E 存在时,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基因可以表达,这也属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范畴, C 错误; 图中只给出了决定细胞 “命运”的部分信号,根据教材知识可知,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该过程受遗传物质(基因)控制,D 错误。答案B 二、非选择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7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9.(2016 重庆模拟) 下图中的图 A 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 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 G1、S、G2组成分裂间期, M 为分裂期)中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图 C 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

22、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 。请据图作答:(1)图 A 中含有条染色单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与A 图所示细胞在分裂末期相比,其特有的特征是_ 。(2)图 A DNA 含量相当于处在C 图的阶段(填 “2”、“24”或“4”) ,核糖体主要在图 B 所示的阶段参与了与有丝分裂相关蛋白质的合成。(3)图 C 中的 DNA 含量为大于 2C 且小于 4C 的细胞,则处在 B 图的期(填字母)。(4)培养过程中若用 DNA 合成抑制剂处理, 图 C 中 DNA 含量为 C 的细胞数量会增加。(5)染色体数目的暂时增倍发生在图B 中的段(填字母),增倍的原因是_。答案(1)8

23、出现囊泡(或出现细胞板或形成新的细胞壁)(2)4G1和 G2(同时写出才得分)(3)S(4)2(5)M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10.(2015 江西九江模拟检测) 药物 HT(三尖杉酯碱)是癌症化学治疗的药物之一,临床上,药物的使用剂量对治疗非常重要,剂量过少时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不显著,治疗效果不好; 剂量过大时则会对患者自身正常细胞造成巨大的伤害。请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相应的实验。实验材料:人肺细胞悬液、人肺癌细胞悬液、生理盐水配制的0.1 mg/L、 1 mg/L、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7 页学

24、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0 mg/L、25 mg/L 的 HT 溶液、生理盐水、血细胞计数板。请回答:(1)实验目的:_。(2)实验思路:取培养瓶若干个,分组如下:_。 将 各 组 样 品 在 培 养 一 段 合 适 的 时 间 后 , 各 组 取 样 , 在 显 微 镜 下_。(3)实验结果记录:请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结果。答案(1)探究 HT 在癌症治疗中的最适浓度(2)将人肺细胞悬液和人肺癌细胞悬液各均分5 组并编号,测定各组细胞数并记录,向实验组加适量且等量的0.1 mgL1、1 mg L1、10 mg L1、25 mg L1的生理盐水配制的HT 溶液,对照组加等量生理盐水。用血细胞计数板分

25、别记录细胞总数(3)初始细胞数处理的 HT 溶液浓度0(mg L1)0.1(mg L1)1(mg L1)10(mg L1)25(mg L1)人肺细胞人肺癌细胞创新导向题考点一细胞的增殖创新角度一考查有丝分裂中相关物质或结构的变化规律1.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是之前的二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7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B.细胞中 b、d 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细胞中 a 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细胞中 c 过程发生在细胞有丝

26、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析染色体复制前含一个DNA 分子,复制后含两个DNA 分子,着丝点数目并不增加,复制前后都是一条染色体,因此,通过复制,染色体的数量并不增加,而 DNA 分子的数量加倍, A 错误;DNA 的复制与加倍是同一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B 正确;染色体复制发生在间期,C 正确;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D 正确。答案A 创新角度二结合新情境或数据信息,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特点2.雪灵芝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药材,为研究雪灵芝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含不同浓度雪灵芝提取物的培养液培养人胃癌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胃

27、癌细胞周期中各期细胞百分比,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分裂间期分为 G1、S、G2三个阶段,其中 S 期进行 DNA 复制; M 为分裂期。A.雪灵芝提取物可阻止胃癌细胞从G1期进入 S期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发现胃癌细胞膜糖蛋白大量减少C.四组实验中 c 组胃癌细胞分裂期持续时间最长D.d 组雪灵芝提取物浓度为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解析随着雪灵芝提取物的浓度升高,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增大,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下降,可知雪灵芝提取物可阻止胃癌细胞从G1期进入 S 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7

28、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用高倍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四组实验中c 组胃癌细胞G2M 时间最长,分裂期持续时间不一定最长;四组实验中,随着雪灵芝提取物的浓度升高,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一直下降,但不能说d 组雪灵芝提取物浓度为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因为不知道雪灵芝提取物浓度继续升高后的实验结果。答案A 考点二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创新角度一创设新情境,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3.视网膜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其发病与RB 基因有关。 RB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 Rb 蛋白,分布于细胞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RB 基因,当两个 RB 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产生视网

29、膜母细胞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B 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B.上述 RB 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C.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实质D.突变蛋白可以延长细胞周期解析由“RB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Rb 蛋白,分布于细胞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 ”可以判断 RB 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当两个RB 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产生视网膜母细胞瘤,说明RB 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隐性突变,若为显性突变,只要有一个基因突变就会发生癌变;细胞癌变和细胞分化是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Rb 蛋白能抑制细胞增殖,从而延长细胞周期,而突变蛋白的作用刚好相反。答案A 4.经研究发现,癌细胞表面的

30、 PDL1 蛋白可与 T 细胞表面的 PD1 受体蛋白结合,导致T 细胞不能全面启动对癌细胞的免疫攻击。通过临床实验证明,使用抗 PD1 抗体可使癌症患者的肿瘤快速萎缩,这种使用抗PD1 抗体治疗癌症的方法叫作癌症免疫疗法。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 PD1 抗体可直接杀死癌细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7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B.癌症免疫疗法是通过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的C.抗 PD1 抗体作用于 T 细胞而不作用于癌细胞D.PDL1 蛋白和 PD1 受体蛋白均可与抗PD1 抗体结合解析癌症免疫疗法是通过

31、抗PD1 抗体作用于 T 细胞表面的 PD1 受体蛋白,从而使 T 细胞对癌细胞发挥全面免疫攻击而杀死癌细胞,使患者的肿瘤快速萎缩,故抗PD1 抗体不能直接杀死癌细胞,A 错误;癌症免疫疗法是通过细胞免疫发挥作用的, B 错误;抗体具有专一性,只有T 细胞表面的 PD1受体蛋白可与抗PD1 抗体结合, D 错误。答案C 创新角度二结合图表或图解信息,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5.下表表示人体三种不同细胞中的基因存在及表达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基因存在情况基因表达情况甲乙丙丁甲乙丙丁胰岛 B 细胞眼晶状体细胞(胚胎中)神经细胞A.甲基因可能是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B.丁基因可能是控制呼吸酶合成的

32、基因C.三种细胞都有甲、乙、丙、丁四种基因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D.三种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同解析三种人体细胞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细胞中遗传信息相同;甲基因只在胰岛B 细胞中表达, 可能是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丁基因在三种细胞中均得到表达,所以丁可能是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答案D 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表示人体内四种生命活动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7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A.过程导致物质运输效率增加,有利于细胞核对细胞的控制B.过程可使细胞趋

33、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C.过程形成的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方的多,该过程的实现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过程形成的细胞由于丢失了部分基因,导致细胞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解析图示信息表明,过程 为细胞生长,其体积增大,导致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减小,物质运输效率反而减小,且不利于细胞核对细胞的控制;图中为细胞分裂, 为受精作用,为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才能使细胞趋向专门化;细胞分化时只是发生了遗传信息的选择性表达,并未发生基因丢失等遗传物质变化。答案C 创新角度三结合坐标曲线图信息,考查图文信息转换能力7.cmyc 蛋白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myc 蛋白在正常细胞中很不稳定,合成后很快

34、就被降解, 而在癌细胞中稳定性显著提高。 研究者用分化诱导剂 (PA)处理某种癌细胞,并检测cmyc 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下图。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cmyc 蛋白能抑制细胞的分化B.cmyc 基因表达增强抑制细胞癌变C.PA 诱导剂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D.可用单抗检测 cmyc 基因的表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17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解析由题干信息知, cmyc 蛋白在正常细胞中 “合成后很快被降解 ”而在癌细胞中却 “稳定性显著提高 ”表明,该蛋白可抑制细胞分化,图中显示,用分化诱导剂 (PA

35、)处理癌细胞可使得cmyc 基因表达严重受抑制, 则 cmyc蛋白减少,癌细胞增殖受抑制,反之,若cmyc 基因表达增强,将会导致cmyc 蛋白增多,细胞癌变加强,故B 选项不正确。答案B 8.利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K2(VK2)培养肿瘤细胞 72 h后,测定肿瘤细胞凋亡率及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 和 bax的表达情况(以转录形成的mRNA 相对值表示) ,结果如下:VK2/(molL1)0 10 20 30 40 细胞凋亡率 /% 3.15 6.37 14.70 19.31 26.42 下列叙述中,最合理的是()A.肿瘤细胞在没有 VK2诱导的情况下不会凋亡B.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最适VK2浓度为 40 mol/LC.VK2诱导细胞凋亡与 bcl2 基因表达减弱有关D.bax 基因稳定表达使VK2失去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解析在 VK2含量为 0 时,细胞凋亡率不为0;通过表格看出肿瘤细胞凋亡率随着 VK2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由于缺乏VK2浓度大于 40 mol/L的数据,故不能判断 40 mol/L为最适宜的浓度; bcl2 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相对值与 VK2的浓度成反比。答案C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