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38682891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必修 II 经济成长历程第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考点扫描】考纲内容课标要求新航路的开辟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工业革命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单元导航】本单元主要讲述了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基本史实。复习本单元,首先要把握一条主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其次要抓住三个重点:(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

2、件、过程和影响;(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的基本史实及其特点以及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拓展之间的关系;(3)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与影响。再次要理解两个难点:(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工业文明的发展与对外扩张之间关系的认识。【考点概要】考点 1: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 1)经济根源:随着商品经济 的发展和 资本主义萌芽 的产生,西欧对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增。 ( 2)政治因素:欧洲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 ,积极扩张, 葡萄牙 和西班牙王室首先支持开辟新航路。(3)文化因素: 基督教会为了传教,号召“圣战”;文艺复兴 的推动。(4)社会

3、因素:人们对金银和香料的渴望,马可波罗游记 使欧洲人相信东方 “黄金遍地, 香料盈野”。( 5)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 (6)客观条件: 造船 和航海 技术的进步;当时很多欧洲人相信地圆学说;中国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15、16 世纪)(1)向东方向(葡萄牙 王室支持)1487 年, 迪亚士 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14971498 年, 达伽马 绕非洲海岸到达印度,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2)向西方向(西班牙 王室支持)1492 年, 哥伦布 向西抵达美洲。15191522 年, 麦哲伦船队 环球首航成功,麦哲伦在菲律宾丧生。3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欧洲:通过贸易 和掠夺 ,西欧开始崛起;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 沿岸转移到大西洋 沿岸,逐渐形成以欧洲 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引起 价格革命 :白银流入,欧洲物价上涨,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加速封建制度解体。推动了欧洲 早期殖民扩张活动,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不包括葡、西) 。(2)对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 遭到灭顶之灾,大量财富被掠夺。(3)对非洲:非洲成为欧洲猎获黑人奴隶 的场所,1502 年,葡萄牙殖民者率先开始了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 。(4)对亚洲:白银 的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5)对世界:各洲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贸易范围由地区性走向世界性,商

5、品种类增多,商业规模扩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全球逐渐形成了以 欧洲 为中心的 世界经济 体系。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全球化 进程由此开始。证实了地圆学说 ,冲击天主教的神学思想。考点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荷兰的殖民扩张(活跃于 17 世纪)(1)特点:贸易范围:包括西北欧 的海域贸易以及 亚洲 的远洋贸易和对西方“新大陆 ”的贸易。竞争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是典型代表。(2)结果: 17 世纪 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取代西班牙 和葡萄牙 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 海上马车夫 ”之称;银行信贷业发展,阿姆斯特丹 在 1

6、7 世纪中叶成为欧洲主要金银市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2英国的殖民扩张(1)方式:海盗劫掠:近代早期,海盗掠夺得到政府鼓励,被称为“海盗国家 ” 。商业战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从 16 世纪末开始,英国为夺取贸易优势和更多的殖民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商业战争,先后打败了西班牙 、荷兰 和法国 。殖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黑奴贸易:英国是 18 世纪最大的奴隶贩子,其贸易以“三角贸易 ”形式进行。(2)结果:到18 世纪下半叶 英国确立海上霸主的地位,并成为最大的殖民

7、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推动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 。3西欧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世界:拓展了世界市场 ,改变了世界市场的格局, 大西洋三角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 2)对欧洲:为工业革命 提供了资金、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促进了欧洲尤其是英国制造业 的发展。( 3)对殖民地:是灾难,造成其贫穷落后(破坏性)。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建设性)。【延伸拓展】明朝郑和下西洋与西欧新航路开辟的比较(1)从背景上看: 明朝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腐朽,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体,思想上重农抑商,不重视科技。西欧资本主义萌牙迅速发展,人文主义思潮兴起,重高科技。(2)从目的上看

8、: 郑和为宣扬国威,发展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西欧为掠夺财富,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3)从性质上看: 郑和下西洋是封建政治行为与朝贡贸易。西欧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4)从影响上看: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交流,但不计经济利益,造成负担。西欧国家则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同时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易错扫描】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基督教会传播宗教和封建王权扩张都是次要的。2新航路开辟对亚洲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促进了亚洲经济的发展,西方殖民势力真正威胁亚洲大国的民族独立是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的。3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西欧殖民扩张开始,世界从此开始成为一

9、体,人类历史真正成为一部统一的历史,但不同地域的国家和人民对此感受却是不同的,我们要辩证地分析这一问题。【巩固练习】步步高第18 讲“定时检测”考点 3: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 (18 世纪 60 年代 19 世纪中期,蒸汽时代)(1)最先兴起于 英国 的原因:政治前提:较早完成资产阶级 革命并确立 君主立宪制 政体,社会稳定。经济条件: 人口、资本流动自由, 经济稳步发展。技术条件: 工场手工业 时期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必要条件: 18 世纪中期,英国 海外市场 日益扩大,推动技术革新兴起(根本原因) 。(2)进程:开始标志:最先开始于棉纺织业 , 1765 年珍妮纺纱机(手摇纺

10、纱机) 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标志 ;以纺织业为中心,采矿、冶金、交通运输等部门逐渐使用机器。影响最深远的成就:英国工程师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 ” ,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加快了工业化 的步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A 1807 年美国 的富尔顿发明了 汽轮 ,对加强洲际之间的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B1814 年英国 的史蒂芬孙 发明了 火车机车 ,铁路的出现加快了工业革命 的进程,还对当时的社会关系 造成了冲击,人类进入“铁路时代”。扩展: 19 世纪开始向欧美大陆扩散,铁路业 和纺织业 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主要有: 棉纺织业 、机器制造业

11、 、交通运输业 。完成标志: 19 世纪中期, 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3)影响:对世界:世界格局:使东方 开始从属于 西方 ,资产阶级 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英国 成为世界霸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铁路时代 ,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生产组织形式:工厂 取代手工工场,成为工业生产主要的组织形式。文明进程:推动了农业 社会向 工业 社会迈进,工业超过农业占主体。城乡结构:城市化 进程加快。社会结构: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且矛盾日益尖锐,引发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潮流。(史实: 19

12、世纪 30、40 年代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使无产阶级登上世界政治舞台;1848 年马克思主义 诞生; 1861 年第一国际 建立。)政治状况:引起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推动民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化进程。(史实:俄国:1861 年农奴制改革;日本:1868 年明治维新 ;美国: 18611865 年南北战争 ,巩固联邦统治;德国:1871 年统一,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政体;法国:1875 年宪法确立 共和制 。 )思想文化:促进科学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 自由主义 的流行。生活及

13、环境:生活日益丰富,但环境污染 日趋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对亚非拉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造成其贫穷落后,引起民族解放潮流。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 生产方式 和思想观念 ,有利于社会进步。2第二次工业革命(19 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初,电气时代)(1)兴起的原因和条件:政治前提: 19 世纪中后期,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殖民扩张,资本积累。 市场条件:19 世纪中期, 世界市场 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加大了对商品的需求。文化条件:19 世纪,近代自然科学的突破性发展并

14、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在确立后迅速显示出它的优越性。(2)兴起及特点:19 世纪下半叶,在几个工业发达国家 同时 发生,以 美国 和 德国 为中心。以 重工业 为突破口,以冶金、内燃机技术 、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为标志。科学 成了技术进步 最重要的推动力 ,人类进入“科学时代”。( 3)成就: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电力 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项标志性成就,人类开始进入“ 电气时代 ” 。 内燃机 的发明与应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特别是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以内燃机为动力的 汽车 和

15、飞机 相继研制成功。新兴的化学工业取得显著发展:有机化肥、人工合成染料、合成橡胶、合成油漆及多种塑料。钢铁 工业在技术革新下取得了新的发展。新兴行业:电力工业 、电气产品制造业、 石油工业 、化学工业 、汽车工业 等。(3)影响:对世界:世界格局: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激化,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导致一战的爆发。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生产力,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组织形式: 出现 垄断组织 , 进入大企业时代。工业结构:以重工业 为主。城乡结构:城市化 进程加快。

16、社会结构:两大阶级的对立更趋明显和激烈。政治状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 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日益完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都基本定型。生活环境:丰富人们生活,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灾难,引起民族解放潮流或国内改革,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其工业化。【自主归纳】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1)相同点: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2)不同点:工业革命(19 世纪 60 年代 19 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19 世纪 70 年代 19 世纪中期)兴起条件革

17、命进程首先发生于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些国家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标志成就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等动力机械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工业动力蒸汽动力代替自然力电力、内燃机动力工业部门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集中在重工业部门科技含量发明者多为工匠,成果大多数来源于发明者多为科学家与工程师,自然科学新发展与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了技术进步最重要推动力经济组织工厂

18、制取代了手工工场垄断组织出现,进入大企业时代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出现主要影响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延伸拓展】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空定位: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受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社会经济变动不大。对中国的影响:给中国带来了灾难: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列强的商品输出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也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自然经济逐渐瓦解,近代工业产生,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19、开始了近代化进程。附: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未能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1)原因: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政治上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思想上统治阶级推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上文化专制统治阻碍了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2)影响: 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主权丧失,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经济体制和思想观念;洋务派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思

20、想界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促使中国关注现实、探求救国救民之路。(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空定位:中国仍然是清朝封建统治,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对中国的影响:西方列强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经济上加紧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资本主义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得到了初步发展,但极其缓慢。中国人民面对帝国主义瓜分狂潮,掀起了救亡图存运动,维新变法及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此起彼伏。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未能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1)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主权不断沦丧;洋务

21、运动只引起西方先进技术和机器,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失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2)影响: 帝国主义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经济上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整体认知】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 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 。殖民扩张与掠夺 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国际贸易、资本输出等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两次工业革命 是世界市场形

22、成的主要助推器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 必要的技术条件,这在 19 世纪尤为明显。(2)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开始形成 / 雏形出现: 15 世纪末到18 世纪中期主要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 殖民扩张与掠夺,其中 新航路的开辟是其 开始形成的标志。表现:欧洲同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世界各地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出现,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拓展。影响: A对欧洲: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B对亚非拉:欧洲的殖民统治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 C对世界: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开始

23、被打破。初步 / 基本形成: 18 世纪中后期到19 世纪中期主要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表现在:A 工业革命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B工业革命促使列强加紧殖民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自由贸易政策使世界贸易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C工业革命中先进的交通工具的出现,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表现:在资本主义侵略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57 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的经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

24、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危机的爆发,就证实了世界市场的存在。影响: A对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对亚非拉:给当地带来深重灾难,加剧了当地的贫困和落后;客观上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当地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C对世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最终形成: 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主要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表现在:A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资本主义各国实力增强;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国际间人口、资本、技术流通速度加快。 B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列强

25、加紧殖民扩张,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C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表现:亚非拉绝大部分地区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影响: A对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更趋完善。B 对亚非拉:给当地带来深重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当地的近代化进程。C对世界:世界各地的联系大大加强,世界终于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3)对世界市场的评价:积极: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推动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客观上向殖民地半殖民地传播了资

26、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先进思想,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消极:使殖民地半殖民地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导致它们更加贫困。【易错扫描】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各时期的标志:开始形成、 初步形成和最终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时期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2工业革命开始和完成的标志: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能说成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3蒸汽机不是瓦特发明的,瓦特的贡献在于改良了蒸汽机(称“万能蒸汽机”) ,使其真正实际可用。4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

27、 和“电气时代” ,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主要动力不同,而不是机械特色或交通工具不同。【巩固练习】步步高第19 讲“定时检测”【随堂练习】116 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217 世纪时,荷属东印度公司雇用著名的印刷业家族,为公司绘制航海地图。绘图人员受雇后,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面前起誓,答应要保守秘密,不让航海图上的信息外流。荷属东印度公司此一做法最主要是出自何种考虑?A战争 B 商业 C文化 D外交318 世纪 70

28、 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1:2,19 世纪初上升为2:3,造成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B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口布局C大量吸收外来移民D农村人口大量迁往殖民地41851 年在伦敦举办的博览会上,不可能展出的是A火车机车 B汽船C万能蒸汽机D合成橡胶5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标志着人类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的发明是A改良蒸汽机 B汽船、火车C内燃机D汽车、飞机6马克思说: “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的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促使第二次工业

29、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C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D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71870 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绝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8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主要是因为A资本主义制度广泛确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B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C自然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D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D资本主义制度在主要

30、资本主义国家确立16阅读下列材料(本小题满分10 分)15 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 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开端。请回答:(1)17 至 18 世纪、 19 世纪初至19 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两个重要时期。在这两个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对外扩张,积极开拓世界市场的基本推动力个是什么?其对外扩张的目的有何明显不同?(6分)基本推动力: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目的:前者是为了满足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后者是为了满足其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的需要。(2)面对西方开拓世界市场所带来的挑战,中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的?结果如何?(4 分)应对: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结果:割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是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造成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