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感统训练70个有用训练游戏大合集 .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38677003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10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感统训练70个有用训练游戏大合集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2年感统训练70个有用训练游戏大合集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感统训练70个有用训练游戏大合集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感统训练70个有用训练游戏大合集 .pdf(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感统训练 70 个有用训练游戏大合集感觉统合就是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观,从外界获得不同的感觉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感统训练游戏就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感统训练,更加有利于被儿童接受。为妈妈们分享适合小朋友的70 个感统训练游戏:1、俯卧大龙球抓东西训练目的: 改善身体协调,强化手眼协调及双侧肢体的平衡控制,促进运动企划能力。训练要求: 协助孩子俯卧到大龙球上,保持平衡姿势。把孩子喜欢的一个玩具放在大龙球滚动时孩子伸手可触的地方。协助孩子卧在球上前后慢慢滚动,让孩子探身去摸玩具,必要时可使用会发声的玩具,以帮助孩子辨明玩具所在的方位。难度设置:A

2、 开始时玩具只放在很近的距离,让孩子容易取到;B 逐渐地玩具可以放稍远一点,并在孩子探身取球时提醒他(她)尽量自己保持身体的平衡。帮助给予:1由始至终的身体协助;2口头指导或提醒。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1 页2 2.压马路 (3-6 )训练目的: 提供触觉刺激, 有抑制神经兴奋程度的作用。训练要求:让孩子仰卧或俯卧在垫子上,用大龙球在其身上滚过去。若孩子喜欢这种压力可尝试加重一点压力。3.抱球翻滚 (5-6 )训练目的: 提供前庭刺激,抑制颈部张力反射。训练要求: 孩子躺在垫上, 双手抱着一个排球大小的球,高

3、举过头。要孩子由垫子的一端再滚回来,球不可以松掉。难度设置:A 滚 3-4 下;B 从垫子一端滚到另外一端。帮助给予: 开始时孩子可能无法呈直线滚动,成人需要给予身体协助,推动他的肩膀或脚,把他的身体尽量推到呈直线的姿势。4.摇摇船 (5-6 )训练目的: 控制迷路张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体刺激,并改善身体概念及两侧协调。训练要求: 孩子躺在地上,两手抱膝身体屈起成球状,前后摇动二十下,或左右滚动二十下。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开始时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1 页3 控制身体或摇不动,家长需要给予

4、身体协助,从侧面轻推孩子的肩或臀,示意孩子顺着给予的外来力量摇动身体。一旦孩子掌握要领,及时撤消帮助,鼓励孩子自己利用自身的力量摇动身体。5.软骨功 (5-6 )训练目的: 改善身体概念及计画动作的能力,并提供触觉刺激。训练要求: 用一条粗棉绳,两端结在一起成一个圈,让孩子将绳由头套下去,由脚下拿出来;或者由脚套进去,从头部拿出来。难度设置:A 刚开始训练时,绳圈可以相对做大一点,容易取出;B 先训练从头套到脚,再训练从脚套到头。帮助给予: 提醒孩子不要用蛮劲儿,要学习技巧。6拍气球 (4-6 )训练目的: 手眼协调能力,动作的计画能力。训练要求: 把气球往上抛, 然后双手轮流向上拍打气球,尽

5、量不要让气球落到地上。难度设置: A 双手轮流拍打; B 在地上设置简单的“路障” (如玩具或凳子) ,让孩子绕过路障拍气球。帮助给予:(1)开始时教孩子把气球拍高一点,延迟下落的时间,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1 页4 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计划自己的动作和步子;(2)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3)提醒孩子看脚下的“路障”。7.跳跃 (3-5 )训练目的: 促进两侧协调及前庭刺激。训练要求: 在地面上摆放数个小号的呼啦圈,要孩子以双脚跳或单脚跳的方式跳过所有的圈圈。难度设置:A 双脚跳,并把呼啦圈之间的距离放近一点;B

6、 把呼啦圈之间的距离放远一点;C 单脚跳;D 单脚跳并连续跳完所有圈圈。帮助给予: 开始时可站在孩子前方,等孩子双脚落地时稍微扶他一下,帮助孩子保持身体平衡。8.鞋子走路 (4-6 )训练目的: 促进身体两侧协调及计画动作的能力。训练要求: 让孩子将两手穿在鞋子里,沿着一定的路线或脚印前进或向侧边行走。9.滑雪 (4-6 )训练目的: 促进身体两侧协调与计画动作的能力。训练要求: 让孩子两脚分别踩着一张纸,当做是雪橇,可前进或后退地踩着纸行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1 页5 难度设置:A 只用一只脚踩纸前进;

7、B 双脚踩纸前进;C 赤脚踩纸前进;D 赤脚踩纸前进或后退。帮助给予: 给予适当的搀扶;提醒孩子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和适当的运动。10. 运小球 (4-5 )训练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用塑料球拍运送乒乓球,一次放一个乒乓球在球拍上,运到距离2 米的大容器中。不可以用另外一只手扶乒乓球。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可选用其他非圆形的小物品让孩子训练并且把距离设短一点;B 孩子的技巧纯熟以后可尝试用大的塑料或布球;C 使用乒乓球, 5 次运球中有3 次球没有掉地通过。帮助给予: 无论孩子处于哪一阶段的开始阶段,都要给予手把手的帮助,要确保孩子掌握了基本的游戏规则以后才增加难度。11. 打

8、保龄球 (3-5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1 页6 训练目的: 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把儿童保龄球放在 1 米左右的距离,让儿童用黑色的大球击球。难度设置: A 开始时距离可以很近,以便让儿童容易击中,有成就感;B 要求儿童按训练要求的距离击球;C 逐个地把球摆在地上让儿童击,开始时距离要近一些,5 次击球中有 3 次通过。帮助给予:(1)开始时给予孩子大量的身体协助,直至孩子掌握要领;(2)每一次增加难度时都需要随时提醒、纠正并示范给孩子看如何做。12. 跳数字训练目的: 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及重力感。训练

9、要求 : 用不粘胶剪出大的数目字1-10 或 1-20 贴到圆形的不粘胶上再地板上,让孩子从一个数字跨到另外一个数字上,以跨到圆形内为胜。难度设置:A 如果孩子还不懂得数字,可贴不同颜色的数字,然后让孩子按颜色跳;B 让孩子按指定的数字跳或者按单、双数跳;C 可玩双人游戏,创造出各种玩法,以最终达到终点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1 页7 胜。帮助给予:1 如果孩子跳跃技巧不成熟,可在开始时握他(她)的双手或夹着孩子的腋下帮助他(她)跳跃;2 如果孩子不懂得或不遵守游戏规则,要随时给予身体或口头的提示。13. 袋

10、鼠跳 ; (5-6 )训练目的: 强化前庭刺激,控制过敏信息。训练要求: 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难度设置:A 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 步的距离;B 撤销身体指导,要求一次性跳1-2 米的距离;帮助给予: 在 A 阶段要求给予全程身体指导,直至孩子技巧纯熟。14. 手抱大型物挡住视线还能走至少3 米远; (5-6 )训练目的: 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训练要求: 让孩子拿着或双手抱着大型的物件向前走。难度设置: 选择重量适中的物品做训练。帮助给予: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随时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况精选学习资料 - - - -

11、-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1 页8 发生。15. 拿着不同的物件走过20 厘米宽的平衡木; (5-6 )训练目的: 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训练要求: 让孩子拿着不同的物件走过平衡木。难度设置: A 开始时拿小件的物品;B 逐渐地拿大件的物品;帮助给予: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随时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况发生。16. 能在双脚离地时,双手同时拍一下;(5-6 )训练目的: 加强手臂和腿的协调能力。训练要求: 孩子能在双脚跳离地面的同时双手举过头顶拍一下。难度设置:A 先熟练双脚跳;B 再在跳的同时鼓励

12、孩子拍手。帮助给予:1 手把手地跟孩子一起做;2 给孩子做示范,边做边讲解;3 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只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提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1 页9 17. 跳脚印训练目的: 训练两侧性、空间距离、平衡、协调、柔软、眼手协调、注意力、抑制异常肌张力、矫正姿势(内外旋、内外反)、步态训练。训练要求: 按照图形所示, 双脚立定跳向下一目标脚印。难度设置:A 可先用双脚交替走几回,让孩子熟悉大致的距离。B 双脚立定跳,按图形要求跳;C 听着家长的口令(指令)跳;帮助给予: 开始时家可站在孩子身后,双手扶着孩子

13、的腋下帮助其完成凌空双脚跳起和落下的姿势,指导孩子跳向下一目标,等孩子的判断和目测水平提高后让其自行练习,家长只给予口头提示即可。18. 双脚跳过一条慢慢地摆动着的绳子5 次; (5-6 )训练目的: 提供前庭刺激,训练计画动作能力。训练要求: 将一条约两米长的粗绳子固定在离地面10厘米处,上下或左右摇动绳索,使其象蛇一样扭动,让孩子双脚离地地从上面跳过。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可慢慢地摆动,动作幅度要小允许孩子偶尔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1 页10 到绳子;B 快速地摆动, 动作幅度大, 让孩子尽量不要碰到绳子

14、。19. 照镜子游戏;(4-5 )训练目的: 训练空间方位知觉。训练要求: 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镜子前面,家长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动作以点头,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动身体以及转身等动作为主。难度设置:A 开始时家长的动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复动作;B 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可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动作的方位。帮助给予: 家长边做边说出动作的方位,孩子无法跟上便用身体指导。逐渐地撤销提示,并且加快动作的速度。20. 单脚向前跳5 步; (4-5 )训练目的: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双腿的肌肉控制能力。训练要求: 让孩子抬起一只脚,向前方位置跳跃5 步路的距离。难度设置:A 开始时

15、先让孩子习惯保持抬起一只脚在空中数秒的姿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1 页11 B 鼓励孩子单脚向前跳跃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奖励物;C 鼓励孩子增加跳跃的次数。帮助给予:1 跟孩子一起跳,营造宽松的气氛让孩子消除紧张情绪,愿意参加游戏;2 随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无论是身体或是口头的帮助;3 及时引入奖励的方法来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尝试。21. 用脚尖向前行3 米; (4-5 )训练目的: 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训练要求: 让孩子掂起脚尖向前走约3 米的路程。难度设置: A 只走 2-3 步路的距

16、离; B 逐渐地增加走的距离直到达标。帮助给予: 1 站在孩子前面扶着他/ 她的双手; 2 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及时的帮助;3 在终点处放置奖励物鼓励孩子坚持走到终点。22. 双手各持一球走直线2 米; (4-5 )训练要求:让儿童两手侧平举,掌心向上,两手各托一小皮球沿直线路线行走。难度设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1 页12 A 开始时可先不让孩子拿球,徒手走;B 孩子的技能掌握后让其尝试持球并且脚尖跟着脚跟行走;帮助给予: 不能单独完成的孩子家长可跟在其身后,给予身体指导;23. 双手接住从1 米远弹来的

17、中型球; (4-5 )训练目的: 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企画能力。训练要求: 孩子能接住训练者从约1 米远的地方扔到地上弹起来的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难度设置:1 距离设短一点, 并且让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边教边把要点告诉孩子;2 帮助者站在孩子身后,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身体协助;3 距离逐渐增大,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接球;4 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难,可换成大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练后再换成中型球。24. 跑向滚动着的球,把球向前踢;(4-5 )训练目的: 动作企画能力、方向感。训练要求:让孩子边跑边踢滚到他/ 她脚下的中型或小型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

18、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1 页13 难度设置:A 先用中型球练习, 孩子的技巧熟练后再用小型球练习;B 开始时训练人员以极慢的速度把球滚到孩子脚下并示意孩子踢球。C 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身体帮助及提示,如另一成人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着他/ 她的身体,一手(或脚)推动他/ 她的右脚。25. 双脚被提起时,可用双手向前走路;(4-5 )训练目的: 增强手臂力量和协调能力。训练要求: 让儿童趴在地上,双手和双膝接触地面,成人则在儿童身后握其双足足踝,示意儿童用双手交替运动往前爬。难度设置:A 先让儿童习惯被提起双脚的姿势;B 鼓励儿童向前走1-2 步;C 训练至儿童能自如

19、地向前走。帮助给予:1 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习惯被短暂提起双脚的姿势和感觉;2 延长提起孩子双脚的时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31 页14 3 鼓励孩子尝试向前走,用食物或其他孩子喜欢的方法来强化。26. 能连续拍球3 次而球不弹走; (4-5 )训练目的: 加强手臂的控制能力,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 孩子能连续拍3 次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难度设置: A 只拍 1 次; B 拍 2-3 次;帮助给予:1 训练者拍一下,等球弹起后把着孩子的手拍一下;2 把着孩子的手教孩子拍2-3 下,球要尽量弹高,

20、便于孩子的手有足够的时间调节27. 能在 20 厘米宽, 10 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而保持平衡; (3-4 )训练目的: 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训练要求: 让孩子在不扶持, 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走,走过规定尺寸的平衡木。难度设置: A 只走一半的距离;B 走完全程; C 单手持物走; D 双手持物走。帮助给予:1 开始时成人需要反复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边走,给予身体协助,如拉着孩子双手或扶其双肩;2 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时拉着他/ 她的一只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31 页15 手给予扶持;3 只在需要时给

21、予扶持。28. 能用脚尖站立10 次,每次站立3 秒钟;(4-5 )训练目的: 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训练要求: 让孩子双脚脚跟着地,脚尖掂起地站立,每次站立 3 秒钟时间。难度设置: A 开始时让孩子扶着墙壁或椅背站立;B 让孩子尝试徒手站立。帮助给予: 1 可以在墙壁上孩子掂脚可触及的地方挂一奖励物,鼓励孩子掂起脚去拿取;2 给孩子数数,让他/ 她知道要站多长时间。29. 能用勺子把乒乓球送至约2 米外的目的地而乒乓球不掉下来;(4-5 )训练目的: 增进平衡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加强动作企画能力。训练要求: 用勺子把乒乓球送到2 米外的地方。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尝试先给孩子一个立

22、方体的积木在距离极短的两张桌子间传送,让孩子便于操作;B 用不粘胶在地上贴两条平衡线;C 改用乒乓球尝试; D 按照预设距离训练。帮助给予: 1 为提高孩子的兴趣,建议开始时成人和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31 页16 子一起参与游戏;2 孩子的技巧熟练后,鼓励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竞赛。30. 做 5 次前滚翻;(4-5 )训练目的: 增进协调、平衡能力,刺激本体感觉。训练要求: 让孩子模仿成人连续做5 次前滚翻的动作。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只要求做2-3 次;B 要求孩子连续做 5 次,并要求孩子在动作过程中身

23、体尽量保持直线。帮助给予: 1 开始时要全程给予身体协助,并用语言鼓励孩子尝试; 2 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31. 转椅游戏;(3-4 )训练目的: 调节中心与平衡力。训练要求: 让孩子坐在转椅内,家长在一旁旋转椅子,速度逐渐加快。难度设置: A 开始时为避免孩子紧张,可让其双手抓住椅子的扶手; B 孩子习惯后要求其两手自然放在腿上*身体控制重心,并闭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带将其双眼蒙住。32. 能来回滚动身体; (4-5 )训练目的: 迷路反射控制, 身体的控制能力及协调能力。训练要求: 让孩子在垫子上或在床垫上从一端翻滚到另精选学习资料

24、-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31 页17 外一端。难度设置: A 在训练者的身体协助下进行翻滚;B 自己控制身体进行翻滚。帮助给予: 1 给予大量的身体协助和口头提示,让孩子从训练中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及翻动的速度和力量;2 只在有需要时给予身体协助;3 确保孩子的安全, 避免碰伤。33. 做一连串手部和腿部动作时能保持平衡;(3-4 )训练目的: 身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训练要求: 让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动作,如:跳舞、打功夫等。难度设置: A 选择简单一点的动作;B 选择较为复杂的动作,包括弹跳、跳跃等动作。帮助给予:

25、 1 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 她可能要跌倒时才给予扶持;2 在孩子前后方均铺上垫子,孩子跌倒后鼓励他/ 她自己起来继续练习。34. 能学青蛙跳20 厘米的距离10 次; (3-4 )训练目的: 腿部运动能力 / 重心及平衡能力。训练要求: 用不粘胶在地板贴两条平衡线,成人给孩子示范如何做青蛙跳几次,然后指导孩子模仿。难度设置: A 开始时,线段间的距离应该短一点,让孩子容易达标; B 如果孩子不愿意合作,可引入食物奖励的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31 页18 法,把奖励物放在落地的一

26、端之线条上,孩子跳到线上就奖励; C 逐渐地把线段间的距离增大。帮助给予: 1 身体协助; 2 每一难度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都要及时给予身体或口头上的指导,重复示范并注意提起孩子参与的兴趣。36 、单脚原地跳; (3-4 )37. 在 10 厘米宽 2 米长的地面线条上走保持身体平衡;(3-4 )训练目的: 平衡能力的控制。训练要求: 在地板上用不粘胶粘一条2 米长 10 厘米宽的线条让孩子在线条上走。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只走一半的距离,允许偶尔走出界外; B 要求孩子走完全程,尽量不要走出界外。帮助给予: 1 训练者可站在孩子前方,拉着孩子的手向前走;2 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脚下的线条,又要注

27、意前方的路;3 训练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导孩子走,但不给予身体协助;3 让孩子自己尝试独自走。38. 能跳过 5 厘米高的绳;(3-4 )39. 踏小三轮车转弯避开障碍物;(3-4 )40. 扶物能单脚站立5 秒; (3-4 )训练目的: 平衡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31 页19 训练要求: 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家长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 5 秒。难度设置及帮助给予:A 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的*背,提起孩子的一条腿悬空约5 秒,然后放下。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怎么做,如: “抬腿!” 、 “放下!”B

28、让孩子自己尝试5 秒内(可用数数提醒他/ 她)不要把脚放下;C 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家长双手握住棒的两端,孩子则抓住中间重复以上步骤。41. 双脚一齐从最后一级楼梯跳下;(3-4 )42. 双脚原地跳;(3-4 )43. 自己上、下小三轮车; (3-4 )44. 双脚轮流跨过15 厘米高的绳;(3-4 )训练目的: 身体平衡能力。训练要求: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15CM 高,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帮助给予: 1 用姿势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过绳子,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绳;2 要时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绳子,避免绊倒;3 建议用有弹性的精选学习资料

29、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31 页20 圆形橡皮绳。45. 一步 1 级上、下楼梯; (3-4 )训练目的: 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训练要求: 孩子能一步跨上一个阶梯,连续上或下楼梯。难度设置:A 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伸出双臂或双手的拇指,让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楼梯;B 成人将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则在孩子右侧腰间的位置,让孩子在搀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楼梯;C 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搀扶孩子上、下楼梯;D 让孩子独自上、下楼梯。帮助给予:A 双手(或拇指)抬高给予协助;B 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给予协助;C

30、 单手(拇指)给予协助;D 撤消所有协助。46. 互动式投篮:(3-4 )训练目的: 手臂运动能力 /手眼协调能力, 增进与人互动的能力。训练要求: 家长及孩子轮流投篮;家长投完后把球捡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31 页21 来给孩子投。47. 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1 米距离左右远的大盒子中; (2-3 )训练目的: 手臂运动能力 /手眼协调能力, 学习向着目标抛掷物件。训练要求 :能连续 5 次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1 米距离外的大盒子中。难度设置: A 开始时把距离设短一点,如只要求儿童站在距离大盒子一步

31、或两步的距离;B 逐渐地把距离拉大;C逐渐地把大盒子换成小一点的盒子。帮助给予: A 手把手地帮助孩子投掷;B 只是在孩子姿势错误时才给予帮助。48. 扔球 3 米远; (3-4 )训练目的: 手臂运动能力 / 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 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 米远的地方。帮助给予: 1 开始时如果孩子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 2 给孩子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 她要扔的距离;3 为鼓励孩子尝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49. 跳起并接触悬挂着的物件10 次; (2-3 )训练目的: 腿部、膝盖运动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2、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31 页22 训练要求: 在空中孩子跳跃时可及的地方悬挂一个玩具(气球或会弹跳的玩具) ,鼓励孩子跳跃并伸手触摸该玩具。难度设置: A 悬挂物开始时挂得稍低一点,让孩子容易触到; B 孩子掌握了这一技能后,把悬挂物稍微挂高,鼓励孩子利用自身的力量弹跳起来。帮助给予: 1 如果孩子不懂得掌握身体的力量,可先用双手扶着他 / 她的腋下,帮助他/她练习弹跳; 2 通过跳弹床和在床垫上跳跃来掌握弹跳;3 给予鼓励和奖励来促进孩子练习的兴趣。50 、坐上大龙球训练目的: 改善身体协调不良, 增强重力感的控制能力,建立和刺激前庭机能对多动和身体协

33、调不佳的孩子有较大的帮助。训练要求: 协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指导者可以放手,只要协助保持大龙球的稳定即可,鼓励孩子用屁股力量作上下跃动。孩子要作前后、左右摇晃时,指导者可以用手握住孩子双手,以协助孩子保持身体的平衡。51. 会走 S 型的线段;(2-3 )训练目的: 空间概念,肢体的平衡能力。训练要求: 在地上用不粘胶粘出一条S 型线段,让孩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31 页23 从一端走到另外一端。帮助给予: 1 开始时可站在孩子的前面拉着他/ 她的双手引导他 / 她往前走; 2 也可以站在孩子的后边,让他/

34、 她推着一个手推玩具沿着线段向前走;3 鼓励孩子自己往前走,并在另外一端放一个玩具或小食品来奖励孩子的成功尝试。如果孩子因为见到奖励物而不配合训练,则可以等孩子完成了路线后拿出神秘奖励物奖励给他/ 她。52. 坐在童车上被推,能保持双脚在脚塔上(2-3 ) ;训练目的: 发展大运动腿的控制能力、双腿运动时的协调能力、双腿肌肉的控制能力。训练要求: 把孩子放置在童车上(童车的选择要以孩子坐下后,臀部、膝盖及脚踏三点的角度约为45 度的车子为宜) ,家长在后面推动车子。辅助用品:改良的魔术带。帮助给予: 1 身体指导并控制好车头转弯的位置;2 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53. 能弯腰左右腿交替钻过呼啦圈

35、;(2-3 )训练目的: 肢体运动及平衡能力的控制。训练要求: 给孩子一个大号的呼啦圈,示范给他 / 她看如何双手分别握着呼啦圈两边并把它放在正前方的位置。弯下腰,然后把一只脚跨入呼啦圈,接着跨入另外一只脚。难度设置: A 开始时把呼啦圈放低一点,并且帮助孩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31 页24 握着呼啦圈; B 高度稍微调高,要求孩子自己拿呼啦圈,必要时给予帮助; C 要求孩子双脚跨入后转动双手把呼啦圈由后往前翻转到跨入前的位置(在身体的正前方)。帮助给予: 1 如果孩子拒绝游戏,可以多做几次练习,并且邀请孩

36、子一同参与游戏;2 注意确保孩子的安全,在每一需要的环节给予适当的身体和口头帮助。3 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54. 单手扶栏上、下楼梯,两步一级;(2-3 )55. 能把静止的球踢向前方1 米远的距离;(2-3 )训练目的: 发展大运动腿的伸展能力,发展眼、腿的协调能力;训练要求: 把一直径10 公分左右的软球放置在孩子跟前,让孩子踢球。难度设置: A 踢向前方1 米远的距离; B 踢向前方1米远距离的物体。帮助给予: A 口头提示 + 身体指导 + 语言提示; B 身体指导; C 偶尔的身体指导+ 语言提示。56. 单手投中型球; (2-3 )训练目的: 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 让孩子站在一

37、定的距离外把球单手投入球篮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31 页25 难度设置: A 只在半步的距离外尝试;B 在 1 米左右的距离外把球投入球篮;C 投 5 次有 3 次中为通过。帮助给予: 1 开始时给予足够的身体协助并鼓励孩子独立尝试; 2 只在孩子犯规时给予口头提示。57. 拉物走 2-3 米; (2-3 )项目要求: 在一会发声玩具车上系一条约50 公分长的绳子,在绳子上缠一个圈套在孩子的手腕上,让孩子拉着往前走。难度设置: A 绕大圆桌子;B 绕 2 张距离 1 米左右的凳子; C 绕 3-5 张不同

38、距离的凳子(注意凳子摆放的距离要足够孩子和车子通过) 。帮助的给予: 手把手,并不断用语言提示看身后的车子的运动轨迹及前方要走的方向。58. 能推着物体向前走2-3 米; (2-3 )训练目的: 发展大运动手臂推的能力;因果关系的概念;手、眼和腿的动作协调能力。训练要求: 把会发声的“鸭子杆”或类似的玩具放在孩子的手里,让他向前推行。难度设置: A 绕大圆桌子;B 绕 2 张距离 1 米左右的凳子;C 绕 3-5张不同距离的凳子(注意凳子摆放的距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31 页26 要足够孩子和“鸭子杆”通过

39、)。帮助给予: 身体指导(即手把手地教)并不断地用口头提示和身体接触来提示孩子看前面的玩具的运动轨迹,给孩子模仿玩具发出的声音;转弯时告诉孩子正在转弯并用手纠正、帮助他转弯的方向。59. 能在协助下对墙推球和接球;(2-3 )训练目的: 手臂的运动能力 / 手眼协调训练要求: 让孩子双手抱着中型球,顿在地上用双手把球往墙角推。难度设置: A 开始时离墙的距离要在一步以内;B 逐渐拉大离墙的距离,并要求孩子借助墙壁的反弹力接住弹回来的球。帮助给予: 手把手的身体协助;逐步撤销。60. 能推“趣怪球”至1 米外的地方;(2-3 )训练目的: 发展社交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目测物体的速度的能力、反应能

40、力),发展大运动手部肘关节和手臂的活动能力。训练要求: 孩子和家长分别站在1 米的距离内, 相互推、接“趣怪球”。必要时要有另一成人协助孩子的动作。难度设置: A 在一定范围内接球;B 听从口头指令去把球捡回指定地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31 页27 帮助给予: 尽量让孩子在一定范围内自己接球,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或身体指导。如果孩子对指令没有反应,需要加以身体指导及口语提、手势提示。61. 刷子脱敏;(1-2 )训练目的: 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训练要求: 家长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触觉防

41、御性较少的部位,然后渐渐过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地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复地尝试,直至孩子习惯这种触觉刺激。62. 呵痒痒;(1-2 )训练目的: 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训练要求: 家长用手挠孩子的头颈、胳肢窝、脚底等皮肤触觉敏感处,手的力度一阵轻一阵重,如果孩子害怕,或抗拒,先对其全身肌肤轻轻地抚摩,等孩子习惯以后再逐渐地把时间延长。63. 擦背训练目的: 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训练要求: 给孩子洗澡时,用海绵或毛巾轻擦孩子的背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按顺序擦,也可打圈式地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

42、纳总结 - - - - - - -第 27 页,共 31 页28 64. 能倒走 3-5 步; (1-2 )训练目的: 空间概念,协调身体协调能力。训练要求: 孩子能沿着一条直线倒退着走路。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只要求孩子随意在地板上倒走,B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后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线倒着走;C 要求孩子独立地沿直线倒着走。帮助给予: 1 如果孩子开始时不领会,需要给予身体指导,如:一人在前面扶着他的双手,另外一人在他身后轮流抬起他的左右脚往后移。2 偶尔地给予身体协助。65. 会走上、下倾斜约15 度的小斜坡;(1-2 )训练目的: 重心、平衡、膝盖及小腿肌肉的控制能力。训练要求及帮助给予:上斜

43、坡:开始时家长先站在斜坡上孩子跟前,拉着孩子的双手协助;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可站在其身后, 只在他有需要的时候推或扶持孩子前进。下斜坡:开始时家长站在孩子身后,双手从孩子双肩上往下放在孩子胸前,鼓励他扶着你的手下斜坡;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尝试在他双手放置两件小玩具,让他在不用搀扶的情况下下斜坡。难度设置: A 走上斜坡; B 双手拿物走上斜坡;C 搀扶下下斜坡; D 独自下斜坡。66. 能弯腰并用手触摸脚指头5-10次; (1-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8 页,共 31 页29 训练目的: 增进身体的柔软度及体能。训练要求:

44、在孩子的脚趾头上分别贴一贴纸,让儿童弯腰揭下。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先让孩子把脚放在矮凳或最后一级楼梯上尝试并且只揭1-2 张贴纸便可; B 孩子掌握技巧后可要求一次性揭掉5 或 10 张贴纸。帮助给予: 家长需要在孩子旁边或身后协助,用双手轻压孩子的双膝,如孩子无法同时弯腰及伸直膝盖,可让他扶着桌子的边缘进行尝试。67. 能 2 步 1 级上楼梯;(1-2 )训练目的: 训练平衡力、协调及独立行走能力。训练要求: 孩子能踏出右脚上一级楼梯,然后把左脚踏在同一梯级。难度设置: A 扶着扶手或家长的手踏楼梯;B 独自踏楼梯;帮助给予: 开始时,家长可站在上一级楼梯上,伸出双手协助孩子并同时给予口

45、头指令“上!” ;如果孩子不合作,可把干果放在楼梯上,等孩子踏上后给予奖励。注意开始时可在每一梯级放干果,逐渐地,只在几级楼梯或最后一级楼梯上才放。不论孩子如何哭闹,要坚持让孩子配合才能给予奖励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9 页,共 31 页30 68. 能抓着滚动的球,并把它推回去;(1-2 )训练目的: 手臂的运动能力/ 手眼协调训练要求: 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家长把球推给孩子,鼓励他伸手把球接住并推回给家长。难度设置: A 开始时需要在一手臂的距离内进行推、接球,鼓励孩子双手接球。推球则用右手从右往左推。B

46、 逐渐地把距离拉大,并鼓励孩子用双手往外推球,用单手接球。帮助给予: 开始时需要另外一位成人的身体协助,注意培养孩子在每一难度的独立操作技能,然后逐渐撤销帮助的程度。69. 与别人玩接球游戏; (1-2 )训练目的: 社交能力 / 手臂的运动能力训练要求: 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B家长把球伸向孩子,鼓励他 / 她伸手来接球。 C 当孩子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帮助给予: 如果孩子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孩子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精选

47、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0 页,共 31 页31 70. 抓痒;(1-2 )训练目的: 触觉刺激,减轻触觉过敏,促使大脑细胞活跃,改善脑细胞之间联系,促进全身趋于平衡。训练要求: 抓挠孩子的脚心,重点是脚心不着地的那部分。每次做12 分钟,每天45 次,如果孩子抗拒,开始时可每次只挠一下,逐渐地让孩子习惯这样的触觉刺激。71. 按摩穴位 (0-1 )训练目的: 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保护儿童健康。训练要求: 主要按摩的两组穴位:1 健脾和胃的穴位,如足三里(位于膝眼下三寸,筋骨外大筋内)和中院(位于脐上四寸)。按摩足三里可使小儿消化系统旺盛,促进消化吸收;按摩中院则能行气和血,清热化滞,健脾和胃,对治疗食滞瘀积,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常见病有良效。2 是能补肾的穴位,如三阴交(位于内踝高点上三寸,胫骨内侧后缘) 、二马(位于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小头之间的凹陷中)及涌泉(位于脚心前凹陷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1 页,共 3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